1961年,美國將一隻3歲黑猩猩送入太空,中途發生意外,後來怎樣

2021-01-11 海叔說春秋

古時候的人雖然嚮往星空宇宙,卻只能靠肉眼觀測和想像來「探索」太空。但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人類社會科技文明迅速發展,進入太空不再是空談。而在人進入太空之前,已經有動物作為先鋒官陸續坐進了太空艙。

歷史上第一隻從地球出發進入太空的動物是名叫「萊卡」的小狗,它完成任務後並沒返回地球,因為當初蘇聯科學家沒有設計返程計劃。萊卡是1957年去世的,它去世4年後,另一隻動物也被送入了太空。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電影叫《太空黑猩猩》,影片講述的是美國的某個黑猩猩家族世代負責執行太空任務。其實影片並非憑空想像,因為上個世紀美國確實培訓了一批背負太空探索任務的黑猩猩,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黑猩猩「漢姆」。

將漢姆單獨拎出來說,是因為當初年僅3歲的漢姆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黑猩猩,當時美蘇都想搶先摘得載人進入太空的「聖杯」,考慮到黑猩猩與人類的相似之處多,美國科學家特意在非洲叢林裡挑選了幾十隻黑猩猩進行太空培訓,漢姆的表現出色。

它的訓練從未滿周歲就開始了,為了讓漢姆能完成操作任務,科學家為它設計了光線與聲音實驗,比如漢姆看到閃光後操縱推桿,就可以拿到食物,如果沒有動彈,就要接受被輕微電擊的懲罰。

除此之外,漢姆還經歷了多次體檢、壓力測試,它每項表現都合格。1961年1月,漢姆坐上了「水星」二號太空艙,出發前漢姆毫無異常緊張表現,隨著飛船升空,它也一騎絕塵而去。沒想到就在中途,計劃出現了故障。

原來,當時科學家設計的飛行路線角度比實際狀況高,漢姆本應該被送到距地球約370裡遠的太空區域,然而飛船卻將它帶到了距地球約504裡遠的區域。這樣一來氧量就比原計劃的低多了,沒有足夠氧氣,地球生物根本無法生存。

當時漢姆在太空中穿梭了6分鐘,飛船的速度達到了平均每小時16092裡。漢姆體驗了比過山車驚險百倍的失重感,近17分鐘後漢姆才隨著太空艙返回地球,而太空艙直接落入了大西洋的海水中。

當搜救人員將艙門打開時,漢姆竟然還好好的,看到眼前的人,它舉起了自己左手,好像在說「快把我抱下去」。科學家為了獎勵漢姆的勇敢和貢獻,拿出一個蘋果給它,漢姆興奮地啃了起來,似乎完全沒受到負面影響。

太空之旅後,漢姆輾轉美國各大動物園,最後的晚年時光在北卡羅來納州動物園度過。通常情況下,黑猩猩的平均壽命是35到40歲,但漢姆只活到了1983年,壽命明顯低於其他同類。不知道其中是否有那趟太空之旅的影響,漢姆所做出的貢獻,不輸給後來的人類太空人。

相關焦點

  • 1961年,一隻3歲的猩猩被美國送往太空,後來的結局讓人心疼
    在載人航天技術還未研製成功的時候,登上外太空的生命是動物,實驗人員希望從它們的身上獲取到未知的太空信息。這些猩猩就被選中,登入了外太空。猩猩&34;被選入進外太空1961年,這隻3歲的猩猩被美國送入了外太空。美國會做出這一實驗原因是其在與蘇聯進行武器製造競爭。
  • 1961年,美國將一隻黑猩猩哈姆送入宇宙,是否成功返回了
    在科學技術還不成熟的情況下,想要把生命送入太空,實在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真正開始宇宙探索的國家是美國和蘇聯,為了爭奪世界霸主的地位,他們開始在航天事業上下功夫。第1個進入宇宙的生命並不是太空人,而是一隻蘇聯的流浪狗卡萊。
  • 1961年,美國將一黑猩猩送上太空,回到地球不久後,才發現不對勁
    但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人類社會的科技水平迅速提升,在這一階段內,進入太空就成為了一個並不遙遠的夢想。其實,早在人類進入太空之前,就曾有動物代替人類進入過太空,1961年時,美國曾將一隻黑猩猩送到了太空當中,而當它回到地面之後,美國人才發現事情有些不對勁。那麼,在這隻黑猩猩的身上,究竟發生過怎樣傳奇的故事呢?
  • 它是第一隻,在太空旅行的黑猩猩太空人,它最後的結局怎樣了呢?
    黑猩猩太空人漢姆曾於1961年,被美國宇航局送入太空,事實上,它也是第一隻在太空完成旅行的黑猩猩,人們不禁感嘆,貧窮可以限制人的腳步,而科技的發展卻永遠不會被限制,畢竟數十年前,第一批進入太空的生物不是人類,而是動物,為了更加深入地探索太空,人類訓練了不少動物進行實驗,大猩猩就是其中一種令人們不禁好奇,當年被美國送上太空的大猩猩,它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
  • 1957年,蘇聯將一隻3歲的流浪狗送入太空,後來怎樣了?
    1957年,蘇聯將一隻3歲的流浪狗送入太空,後來怎樣了?人類對未知領域的探秘,一直在源源不斷地進行。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將目光投向了太空。一望無垠的天際,到底是什麼樣子,夜晚仰望星空,那些一眨一眨的東西,究竟有什麼樣的面孔?人類是渺小的,要想見識宇宙的神秘,必須主動邁出一步。上世紀五十年代,人類在做足了準備之後,終於向地球之外探索了,這是裡程碑的一步。
  • 59年前,美國一隻黑猩猩成功進入太空,返回後,結果怎樣?
    古人仰望天空,觀察天空,而到了如今我們這一代人類終於開始踏入了太空。加加林,前蘇聯太空人在1961年4月12號作為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開啟了人類踏入宇宙的新時代。前蘇聯的宇航技術走在了所有人類的前面,美國看到了蘇聯研製出了載人航天技術,也加進了航天技術的研發進程。
  • 59年前,美國送上太空的黑猩猩哈姆,後來怎樣了?安全著陸了嗎?
    最先進行太空探索的兩個國家分別是美國和蘇聯,它們都是當時的航天強國。在1957年10月4日,蘇聯率先將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太空,而美國也不甘落後,不管是人造衛星還是載人飛船的研究上都緊追不捨。1961年,蘇聯再次先發制人用「東方1號」載人飛船讓太空人尤裡·加加林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宇宙飛天。載人航天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實,早在人類踏上太空之前,就有不少動物已經「嘗了鮮」,但也有一些動物因此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 59年前,美國把一隻黑猩猩送上太空,後來啥樣了?
    導語:59年前,美國把一隻黑猩猩送上太空,後來啥樣了?在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不僅在軍事方明展開了競賽,在太空領域也進行了激烈的競賽。在把衛星和飛船送上宇宙後,兩國又在考慮把人送上外太空。不過,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是那麼容易的,畢竟誰也沒有上過太空,誰也不知道太空上會面臨著哪些危險。後來美國針對把人送上天空這一個太空項目,制定了一個「水星計劃」。在水星計劃中,美國挑選從各個特殊的領域裡挑選具備太空人潛力的人,並且不斷測試美國現有的飛船技術,是否有足夠的推力把載人的飛船送上外太空。出於對太空人的生命安全的考慮,以及測試飛船的功能,當時美國的科學家決定用黑猩猩來做實驗。
  • 59年前,美國把一隻黑猩猩送上太空,後來啥樣了?
    在水星計劃中,美國挑選從各個特殊的領域裡挑選具備太空人潛力的人,並且不斷測試美國現有的飛船技術,是否有足夠的推力把載人的飛船送上外太空。出於對太空人的生命安全的考慮,以及測試飛船的功能,當時美國的科學家決定用黑猩猩來做實驗。
  • 為了趕超蘇聯,美國將一隻黑猩猩送上太空,回來後卻發現詭異事件
    為了實現載人航天,美國與前蘇聯都進行了數次的實驗,從人造衛星到載人航天,這期間經歷了無數次的實驗。 為了探索宇宙,前蘇聯先後發射了五十三隻老鼠進入宇宙,之後還是將一條名為「萊卡」的小狗送進了太空,但是在進入太空後不久,他們就都失去了生命。美國不甘示弱,他們美也進行了相應的實驗。 美國航天局訓練了四十隻黑猩猩。
  • 蘇聯將一隻3歲小狗送入太空,62年過去,如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這是來自於漢代《十五從軍徵》中的詩句,讓作者自己也沒想到的是,當時是「雉」從梁上飛,2000年之後居然還有「狗」可以飛入太空。冷戰期間,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綜合國力和意識形態都是美蘇兩國競爭的對象。此外,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兩者又將目標瞄上太空,將太空變成競爭的主要對象之一。
  • 這隻黑猩猩太聰明,後來被送上太空,返回地球後的變化讓人心疼!
    這隻黑猩猩太過聰明,後來被送上太空,返回地球後的變化讓人心疼!一直到1969年7月21日,美國的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帶著三名太空人成功的登上了月球,而阿姆斯特朗成為了第1個登上月球的人。前蘇聯的太空人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在1961年成功的進入太空,也成為了第1個進入太空環境的人,但是你知道歷史上第1個進入宇宙的生物是什麼嗎?這並不是人類,不是阿姆斯特朗也不是加加林,而是一隻大猩猩。
  • 蘇聯曾將一隻3歲小狗送入太空,62年過去,如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這是來自於漢代《十五從軍徵》中的詩句,讓作者自己也沒想到的是,當時是「雉」從梁上飛,2000年之後居然還有「狗」可以飛入太空。 冷戰期間,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綜合國力和意識形態都是美蘇兩國競爭的對象。此外,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兩者又將目標瞄上太空,將太空變成競爭的主要對象之一。
  •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黑猩猩,代替人類探索宇宙,後來發生了什麼變化
    對地外的探索一直是以來是人類的夢想,自從1942年德國發射世界上第一枚彈道飛彈v-2火箭,人類便開始了對太空的探索。由於二戰的影響,德國的發展被限制,於是二戰後美國和蘇聯便開始了對航天技術的研發,上世紀50年代,美國和蘇聯便研發出了彈道飛彈。
  • 第一個進入太空的黑猩猩,代替人類探索宇宙,後來發生了什麼變化
    對地外的探索一直是以來是人類的夢想,自從1942年德國發射世界上第一枚彈道飛彈v-2火箭,人類便開始了對太空的探索。由於二戰的影響,德國的發展被限制,於是二戰後美國和蘇聯便開始了對航天技術的研發,上世紀50年代,美國和蘇聯便研發出了彈道飛彈。
  • 1957年,蘇聯將一隻3歲的小狗送入太空,它後來的命運怎麼樣了?
    一三九○年,也就是明朝建立不久,一位名為陶成道的煉丹師把一圈火箭彈綁在一把椅子上,自己背著兩隻大風箏坐在椅子上,命旁人將火箭彈點燃,想用火箭彈的衝力把自己送上天空。遺憾的是,火箭卻直接爆炸了,陶成道最後身受硝煙之苦。那是《萬戶飛天》的故事。
  • 62年前,美國將一隻黑猩猩送上太空,回到地面後怪事不斷
    還記得蘇聯第一次將人類送上太空時,全世界是何等的驚喜,畢竟那不僅僅是蘇聯一個國家的榮耀,更是人類歷史文明發展史上,第一次離開地球,去往太空,去靠近更多神秘未知的世界。然而,那位太空人加加林卻自嘲自己不過是第「18隻狗而已」。
  • 63年前,蘇聯將一隻3歲的小狗送入太空,結果怎樣?
    1957年11月3日,蘇聯第二號探測衛星發射升空。帶著人類的期望,這顆衛星直接駛向了茫茫宇宙。突破大氣層,然後繞著地球環繞,並將所有的數據第一時間傳輸回來。第二天,蘇聯宣布了二號衛星發射成功的消息。全世界都沸騰了,蘇聯人倍感驕傲。他們又一次站在了世界第一的位置。
  • 前蘇聯曾將3歲流浪狗送入太空,為什麼63年後它還在太空流浪?
    人類第一次實現太空旅行發生在1961年4月12日,東方1號飛船搭載著俄羅斯太空人加加林在太空長達108分鐘的旅行,至此人類終於實現了太空夢。可是人類人類之所以能夠登陸太空,還得感謝一直流浪狗,而這隻流浪狗在63年後的今天依舊流浪在太空軌道上,也許不會有回到地面的那一天了。那麼,為什麼一直流浪狗卻被人類永遠記住呢?
  • 1957年,蘇聯將一隻3歲的小狗送入太空,它至今還在地球軌道流浪
    探索太空是源於冷戰時期,蘇美兩國在軍事上都儲存著較多的核彈頭,誰也不敢輕易動用武力,為此蘇聯和美國決心將戰場開闢到外太空,展開了一場科技競賽,雖說這場競賽只是為了爭奪霸權地位。1961年4月12日,蘇聯發射了了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1號,尤裡·加加林成為了窺探太空全貌的人。尤裡·加加林在接受採訪的時,說出了一句非常不體面,但又非常實際的話:我是上外層空間的第一人?還是進入太空的最後一隻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