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蘇聯將一隻3歲的小狗送入太空,它後來的命運怎麼樣了?

2020-12-03 希望的燈不熄滅

一三九○年,也就是明朝建立不久,一位名為陶成道的煉丹師把一圈火箭彈綁在一把椅子上,自己背著兩隻大風箏坐在椅子上,命旁人將火箭彈點燃,想用火箭彈的衝力把自己送上天空。遺憾的是,火箭卻直接爆炸了,陶成道最後身受硝煙之苦。那是《萬戶飛天》的故事。如今,萬戶已被稱為「太空第一人」,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也同樣被稱為「萬戶」。千戶飛雖失敗,但他對飛天表達了華夏民族對飛天的熱愛與嚮往。

最後,在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著太空人楊利偉升入太空並成功返航之後,我國才算是真正實現了「千戶夢」。但是,早在1957年,有一隻流浪狗卻是全人類的第一個飛入太空的人!

#流浪狗的名字叫「萊卡」,在俄語裡意思是「吠叫」,因為與其它流浪狗不同,萊卡體格健壯,又很親近,見人總是搖著尾巴吠叫,顯得很有活力,因此又被稱為「萊卡」。

正如用醫學方法研究過的藥物在進入市場之前必須先經過動物試驗,在20世紀50年代,當世界空間技術剛剛起步之時,沒有一個國家敢保證太空船和航天服可以擔保在太空中存活。

再加上每個太空人都是國寶級的人物,因此,當時的蘇聯自然也十分謹慎,於是開始挑選一些動物進入太空,為後來要上天的太空人鋪開道路。瑞卡是這些動物中的一種。

與家養寵物狗相比,身為流浪狗的徠卡顯然更有適應性,而且他也非常服從命令,所有的訓練指令都做得很好,研究人員當時給了他一間房子,他將前往神秘的太空,親眼看看這個地球和廣闊宇宙。

在長期的訓練之後,萊卡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太空犬」。1957年10月4日,蘇聯研製的「史普尼克2號」衛星也已準備就緒,與萊卡有著深厚感情的訓犬師和科學家悲痛欲絕地把萊卡送上了「史普尼克2號」衛星,因為它本身並不打算返航。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史普尼克2號升空了,它很快就消失在了視野中, Lecka在這個密封艙裡離開了地面,進入了太空,成為著名的太空犬。

「史普尼克2號」進入太空後,又將大量數據傳送回地面,為以後的載人航天提供經驗和數據,並精確測量各種輻射的強度。與此同時,萊卡身上還裝滿了各種生命儀器監控設備,讓地面上的人們可以隨時了解萊卡的生命狀況。

根據當時的蘇聯報告,萊卡最終於10月8日死亡,因為當時的艙室內已沒有足夠的氧氣,為了最大限度地減輕萊卡的痛苦,地面便啟動了徠卡所在密封艙室的注射器,對其進行了安樂死。

十月十日,在發射後的第六天,「史普尼克2號」終於因為電池耗盡而與地面完全失去聯繫,萊卡也跟著「史普尼克2號」在太空中漂泊不定,一直圍繞著這個生來就是它的地球運轉。

1958年4月14日,衛星終於在繞地球飛行了6個月之後,重新墜落地球,在大氣層中燃燒,萊卡在這裡變成了一顆流星,消散在天地之間。由於萊卡的貢獻,經過多年的數據收集,1961年時,太空人加加林成功地進入了太空,一周後又返回地球,成為歷史上首位進入太空的人。

只有一點令人傷心,那就是2002年,俄國公布了徠卡真正的死因和死亡時間。本來,萊卡在發射後幾個小時內就死了,死的原因是中暑,但並不像前蘇聯所說的那樣,萊卡在最後時刻並沒有得到安樂死,而是經歷了巨大的痛苦,才離開了地球。但是不管怎樣,萊卡已經成了一隻傳奇的流浪狗,並將永遠載入人類的史冊。他為全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所有人都將銘記他的犧牲,為實現航天夢想而繼續努力。

相關焦點

  • 1957年,蘇聯將一隻3歲的流浪狗送入太空,後來怎樣了?
    1957年,蘇聯將一隻3歲的流浪狗送入太空,後來怎樣了?人類對未知領域的探秘,一直在源源不斷地進行。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將目光投向了太空。一望無垠的天際,到底是什麼樣子,夜晚仰望星空,那些一眨一眨的東西,究竟有什麼樣的面孔?人類是渺小的,要想見識宇宙的神秘,必須主動邁出一步。上世紀五十年代,人類在做足了準備之後,終於向地球之外探索了,這是裡程碑的一步。
  • 62年前,蘇聯將一隻3歲小狗送入太空,後來如何了?
    它們代表著人類,步入太空,感受太空的魅力。而今天我們也要來說說這樣一個探索太空的物種,它是一隻3歲的小狗,在62年前被蘇聯太空人送往太空,現如今怎麼樣了呢?在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人們開始對宇宙進行研究,並想方設法能夠探索宇宙。人們也開始進入研究和試驗。
  • 蘇聯將一隻3歲小狗送入太空,62年過去,如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在此以前,人類對太空的環境尚未知曉,所以許多的動物被當成實驗品和犧牲品,為人類的太空夢想做貢獻。齧齒動物、壁虎、沙鼠和蝸牛是被送入太空中的第1批地球動物,不過在進入軌道以前,由於技術的不成熟,它們均因環境的變化而喪命。直到一條三歲的流浪狗被送上太空時,情況才得轉變。有人說,狗並不是升入太空成功的主要原因,它趕巧遇上成熟的技術罷了。
  • 蘇聯曾將一隻3歲小狗送入太空,62年過去,如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在此以前,人類對太空的環境尚未知曉,所以許多的動物被當成實驗品和犧牲品,為人類的太空夢想做貢獻。齧齒動物、壁虎、沙鼠和蝸牛是被送入太空中的第1批地球動物,不過在進入軌道以前,由於技術的不成熟,它們均因環境的變化而喪命。 直到一條三歲的流浪狗被送上太空時,情況才得轉變。
  • 64年前,蘇聯將一隻3歲小狗送入太空,它至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第一個代表地球生物進入太空的也並非人類,而是一條來自地球的流浪狗,它甚至比加加林還要早四年進入太空。這隻流浪狗名叫「萊卡」(Laika,俄文:Лайка)。1957年11月3日,小狗萊卡乘坐著蘇聯發射的第二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2號,穿越大氣層,進入太空。小狗萊卡雖然因此成為了人們眼中的「英雄狗狗」,但這卻也成為了一個令人悲傷和值得人類反思的故事。
  • 1957年,蘇聯將一隻3歲的小狗送入太空,它至今還在地球軌道流浪
    探索太空是源於冷戰時期,蘇美兩國在軍事上都儲存著較多的核彈頭,誰也不敢輕易動用武力,為此蘇聯和美國決心將戰場開闢到外太空,展開了一場科技競賽,雖說這場競賽只是為了爭奪霸權地位。1961年4月12日,蘇聯發射了了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1號,尤裡·加加林成為了窺探太空全貌的人。尤裡·加加林在接受採訪的時,說出了一句非常不體面,但又非常實際的話:我是上外層空間的第一人?還是進入太空的最後一隻狗?
  • 62年過去了,蘇聯送入太空的那隻3歲小狗,現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除了孟德爾侍弄出豌豆後發現了遺傳規律、薛丁格養育出貓後了解了量子力學的宏觀不確定原理、摩爾根用瀕死的果蠅發現了基因學說外,世界歷史上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動植物實驗,比如說62年前蘇聯送進太空的小狗。由於外太空一直以來是一個無人知曉的存在,科學家不知道當人類上升到太空時,身體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因此很多動物被當成試驗品。
  • 62年前,蘇聯將一隻3歲的小狗送入太空,如今現狀如何?
    於是,在1955年的哥本哈根宇航大會上,當美國代表向蘇聯科學院行星星際研究委員會主席謝多夫詢問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是美國人還是蘇聯人時,對方回答:「都不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是一隻流浪狗,蘇聯的流浪狗。」沒錯,在浩瀚無垠的宇宙面前,人類還是一個經驗全無的「嬰兒」,第一次進入太空這樣的大事,當然不能直接送人上去了。
  • 63年前,蘇聯將一隻3歲的小狗送入太空,結果怎樣?
    1957年11月3日,蘇聯第二號探測衛星發射升空。帶著人類的期望,這顆衛星直接駛向了茫茫宇宙。突破大氣層,然後繞著地球環繞,並將所有的數據第一時間傳輸回來。第二天,蘇聯宣布了二號衛星發射成功的消息。全世界都沸騰了,蘇聯人倍感驕傲。他們又一次站在了世界第一的位置。
  • 1961年,美國將一隻3歲黑猩猩送入太空,中途發生意外,後來怎樣
    歷史上第一隻從地球出發進入太空的動物是名叫「萊卡」的小狗,它完成任務後並沒返回地球,因為當初蘇聯科學家沒有設計返程計劃。萊卡是1957年去世的,它去世4年後,另一隻動物也被送入了太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電影叫《太空黑猩猩》,影片講述的是美國的某個黑猩猩家族世代負責執行太空任務。
  • 作為一隻流浪狗,它被蘇聯強行送入太空,現在狀況怎麼樣了?
    那麼,作為一隻流浪狗,它被蘇聯強行送入太空,現在狀況怎麼樣了呢?如果你對這個問題較為感興趣,就趕緊來了解一下吧!正因為如此,當年蘇聯在決定要做將地球生命送入太空這個實驗的時候,才會想到讓一隻名叫萊伊卡的流浪狗充當實驗對象,而並非是直接將一個活生生的人類塞進相關器械中再送入太空之中。
  • 1957年,蘇聯稱送進太空的第一隻小狗存活了5天,2002年真相大白
    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和進步,地球上的大海和天空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求知慾,人類的目標開始指向遙遠的外太空,而進入外太空一直是各國努力的目標。我們都知道,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是前蘇聯的加加林同志,不過早在他之前,前蘇聯就曾將一隻小狗送進過太空,並稱其在太空生活了5天,這是真的嗎?
  • 蘇聯曾把一隻3歲狗狗送去太空,63年過去,它還在地球軌道流浪
    從二戰結束以後,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就從未止步過。前蘇聯和美國開始軍備競賽的時候,也是人類在太空中探索邁出重大一步的時刻。而這所有一切的成功,都離不開一直流浪狗的功勞。前蘇聯曾把一隻3歲小狗送入太空,63年過去,它還在地球軌道流浪,這隻流浪狗值得被人們銘記在心。
  • 蘇聯將一隻3歲小狗送進太空,62年過去,如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蘇聯和美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展開了一系列的科技競爭,載人航天就是其中之一,在這場角逐當中,蘇聯首先拔得頭籌,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進入了太空還是進入太空的最後一隻狗?
  • 前蘇聯曾將3歲流浪狗送入太空,為什麼63年後它還在太空流浪?
    太空旅行的轉機是從一隻來自俄羅斯街頭的三歲流浪狗開始的。這隻狗的名字叫徠卡,它就是一隻普普通通的流浪狗,在1957年年初,它被抓進航天局進行了長達半年的訓練,而且同時被抓的還有其他9隻流浪狗。為了能讓留在地面的科學觀測者們能夠更加清楚地了解徠卡從地球進入外太空的所有變化,科學家們把當時最先進的傳感器設備安裝到了徠卡的全身的很多部位,密切注意著這隻狗狗的呼吸問題、心跳變化強度問題和狗狗的健康狀況變化。在1957年11月3日的上午10點28分,二號人造衛星搭載著流浪狗徠卡開始了他的太空遠徵。
  • 1957年,一隻狗被送入太空,被稱為英雄的它,最後結局怎樣?
    而在人類最開始探索載人航天的過程中,無論是哪個國家,都不敢將太空人直接送入太空,在這種情況之下,通過其他生物來對宇宙的生存環境進行探索,就成為了許多科學家們所研究的內容。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時,有一隻狗就被送上了太空,而它也成為了眾人眼中的英雄,那麼,這隻英雄太空狗後來的結局又是怎樣的?
  • 為啥將小狗和猴子送入太空?
    「旅行者號」探測器是美國在1977年發射的行星探測器,上面載有一套送給外星人的唱片,唱片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使用圖像編碼錄製的115幅照片和圖標,介紹了太陽系的概況、地球面貌等;第二部分是用世界上60種語言錄製的問候語,讓外星人接收到我們的語言;第三部分是用聲音介紹地球上的自然現象
  • 1961年,一隻3歲的猩猩被美國送往太空,後來的結局讓人心疼
    在載人航天技術還未研製成功的時候,登上外太空的生命是動物,實驗人員希望從它們的身上獲取到未知的太空信息。這些猩猩就被選中,登入了外太空。猩猩&34;被選入進外太空1961年,這隻3歲的猩猩被美國送入了外太空。美國會做出這一實驗原因是其在與蘇聯進行武器製造競爭。
  • 62年前蘇聯把一隻小狗送上太空,後來結局如何了?
    當時人們得出的答案是:來自於蘇聯的一條流浪狗比人類更先進入太空。那麼62年前,蘇聯把一隻小狗送上太空,後來這隻狗的結局又如何呢?這條流浪狗在成為太空人之後,被取了一個官方名字,叫做萊卡。當初蘇聯科學家們想要將太空人送往太空
  • 63年前,人類將一條狗送入太空,至今還在太空,如今怎樣了?
    在人類的太空探索之中,有一位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那就是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作為第一位登上月球並在月球行走的太空人,在他的身上,有著太多太多的「第一」。對於人類而言,第一總是能夠被銘記,而第一之後的第二第三,似乎不是那麼容易被記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