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九○年,也就是明朝建立不久,一位名為陶成道的煉丹師把一圈火箭彈綁在一把椅子上,自己背著兩隻大風箏坐在椅子上,命旁人將火箭彈點燃,想用火箭彈的衝力把自己送上天空。遺憾的是,火箭卻直接爆炸了,陶成道最後身受硝煙之苦。那是《萬戶飛天》的故事。如今,萬戶已被稱為「太空第一人」,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也同樣被稱為「萬戶」。千戶飛雖失敗,但他對飛天表達了華夏民族對飛天的熱愛與嚮往。
最後,在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著太空人楊利偉升入太空並成功返航之後,我國才算是真正實現了「千戶夢」。但是,早在1957年,有一隻流浪狗卻是全人類的第一個飛入太空的人!
#流浪狗的名字叫「萊卡」,在俄語裡意思是「吠叫」,因為與其它流浪狗不同,萊卡體格健壯,又很親近,見人總是搖著尾巴吠叫,顯得很有活力,因此又被稱為「萊卡」。
正如用醫學方法研究過的藥物在進入市場之前必須先經過動物試驗,在20世紀50年代,當世界空間技術剛剛起步之時,沒有一個國家敢保證太空船和航天服可以擔保在太空中存活。
再加上每個太空人都是國寶級的人物,因此,當時的蘇聯自然也十分謹慎,於是開始挑選一些動物進入太空,為後來要上天的太空人鋪開道路。瑞卡是這些動物中的一種。
與家養寵物狗相比,身為流浪狗的徠卡顯然更有適應性,而且他也非常服從命令,所有的訓練指令都做得很好,研究人員當時給了他一間房子,他將前往神秘的太空,親眼看看這個地球和廣闊宇宙。
在長期的訓練之後,萊卡最終成為一名合格的「太空犬」。1957年10月4日,蘇聯研製的「史普尼克2號」衛星也已準備就緒,與萊卡有著深厚感情的訓犬師和科學家悲痛欲絕地把萊卡送上了「史普尼克2號」衛星,因為它本身並不打算返航。
在所有人的注視下,史普尼克2號升空了,它很快就消失在了視野中, Lecka在這個密封艙裡離開了地面,進入了太空,成為著名的太空犬。
「史普尼克2號」進入太空後,又將大量數據傳送回地面,為以後的載人航天提供經驗和數據,並精確測量各種輻射的強度。與此同時,萊卡身上還裝滿了各種生命儀器監控設備,讓地面上的人們可以隨時了解萊卡的生命狀況。
根據當時的蘇聯報告,萊卡最終於10月8日死亡,因為當時的艙室內已沒有足夠的氧氣,為了最大限度地減輕萊卡的痛苦,地面便啟動了徠卡所在密封艙室的注射器,對其進行了安樂死。
十月十日,在發射後的第六天,「史普尼克2號」終於因為電池耗盡而與地面完全失去聯繫,萊卡也跟著「史普尼克2號」在太空中漂泊不定,一直圍繞著這個生來就是它的地球運轉。
1958年4月14日,衛星終於在繞地球飛行了6個月之後,重新墜落地球,在大氣層中燃燒,萊卡在這裡變成了一顆流星,消散在天地之間。由於萊卡的貢獻,經過多年的數據收集,1961年時,太空人加加林成功地進入了太空,一周後又返回地球,成為歷史上首位進入太空的人。
只有一點令人傷心,那就是2002年,俄國公布了徠卡真正的死因和死亡時間。本來,萊卡在發射後幾個小時內就死了,死的原因是中暑,但並不像前蘇聯所說的那樣,萊卡在最後時刻並沒有得到安樂死,而是經歷了巨大的痛苦,才離開了地球。但是不管怎樣,萊卡已經成了一隻傳奇的流浪狗,並將永遠載入人類的史冊。他為全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所有人都將銘記他的犧牲,為實現航天夢想而繼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