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自然》: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古人對於浩瀚的宇宙充滿了嚮往,因此也是衍生出了許多的神話典故,但並非說,古人對於宇宙只是基於神話,早在5000年前中國就誕生了《陰陽曆》。
唐代時期,又制定了《大衍曆》,這本曆書當中包括了計算朔月,望月、二十四節氣晝夜長短、太陽、月亮、五大行星以及預測日食、月食等,古人的智慧真是無窮無盡,進入現代之後,人類在探索太空的路上又前進的一大步。
探索太空是源於冷戰時期,蘇美兩國在軍事上都儲存著較多的核彈頭,誰也不敢輕易動用武力,為此蘇聯和美國決心將戰場開闢到外太空,展開了一場科技競賽,雖說這場競賽只是為了爭奪霸權地位。
但航天技術具有無可替代的戰略意義,醫學、材料、軍工控制、通信科技都跟太空技術的發達有著很大的關係。1961年4月12日,蘇聯發射了了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1號,尤裡·加加林成為了窺探太空全貌的人。
尤裡·加加林在接受採訪的時,說出了一句非常不體面,但又非常實際的話:我是上外層空間的第一人?還是進入太空的最後一隻狗?
太空對於人類來講充滿著未知,在人類進入太空之前,動物們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第一隻登上太空的生物是一隻為名「萊卡」的狗,萊卡是一隻3歲流浪狗,它跟另外的17個兄弟姐妹被「徵召」進入訓練小組。
萊卡在訓練當中,不管是生命體徵還是訓練成果都十分出色,脫穎而出的萊卡成為了先驅者,1957年11月3日,萊卡坐上了蘇聯發射的第二顆人造衛星,科學家在萊卡身體表面和皮下都安裝了感應器,用來監測它的呼吸和心跳。
他們通過觀察萊卡的生命體徵,來計算人類在登人太空之後,將要面對什麼危險,官方的版本當中,進入太空的萊卡將完成長達一周的飛行任務,等到達地球1600公裡的高處時,萊卡將會吃一頓含有劇毒的晚餐安靜地死去。
然而現實的情況是,萊卡在進入太空之後,隔熱服就出了問題,地面的監控組發現萊卡的心率達到平日的三倍,萊卡在極度驚恐和火熱的環境的下離世,成了一隻「火燒狗」,因為衛星無法進行回收,萊卡至今在地球軌道上流浪。
雖然萊卡只在太空當中生存了幾個小時,但它的犧牲為載人飛行鋪平了道路,蘇聯為了紀萊卡,發行了紀念郵票,它還成為了一種香菸的商標,1997年,在萊卡去世40年後,俄羅斯人在莫斯科郊外的航天和太空醫學研所為萊卡建立了一個紀念館。
當年萊卡就是在這裡跟它的兄弟姐妹一同訓練,最後萊卡被選中踏上孤獨的太空之旅,在航天動物當中,萊卡依舊還是地球上最有名的狗之一。雖然對於萊卡來說,可以是非常殘酷的,但正因為有他們作為先驅者,人類才能在航天當中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