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蘇聯將一隻3歲的小狗送入太空,它至今還在地球軌道流浪

2020-09-16 天下事早知

《文字·自然》:往古來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古人對於浩瀚的宇宙充滿了嚮往,因此也是衍生出了許多的神話典故,但並非說,古人對於宇宙只是基於神話,早在5000年前中國就誕生了《陰陽曆》。


唐代時期,又制定了《大衍曆》,這本曆書當中包括了計算朔月,望月、二十四節氣晝夜長短、太陽、月亮、五大行星以及預測日食、月食等,古人的智慧真是無窮無盡,進入現代之後,人類在探索太空的路上又前進的一大步。

探索太空是源於冷戰時期,蘇美兩國在軍事上都儲存著較多的核彈頭,誰也不敢輕易動用武力,為此蘇聯和美國決心將戰場開闢到外太空,展開了一場科技競賽,雖說這場競賽只是為了爭奪霸權地位。


但航天技術具有無可替代的戰略意義,醫學、材料、軍工控制、通信科技都跟太空技術的發達有著很大的關係。1961年4月12日,蘇聯發射了了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1號,尤裡·加加林成為了窺探太空全貌的人。

尤裡·加加林在接受採訪的時,說出了一句非常不體面,但又非常實際的話:我是上外層空間的第一人?還是進入太空的最後一隻狗?


太空對於人類來講充滿著未知,在人類進入太空之前,動物們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第一隻登上太空的生物是一隻為名「萊卡」的狗,萊卡是一隻3歲流浪狗,它跟另外的17個兄弟姐妹被「徵召」進入訓練小組。

萊卡在訓練當中,不管是生命體徵還是訓練成果都十分出色,脫穎而出的萊卡成為了先驅者,1957年11月3日,萊卡坐上了蘇聯發射的第二顆人造衛星,科學家在萊卡身體表面和皮下都安裝了感應器,用來監測它的呼吸和心跳。


他們通過觀察萊卡的生命體徵,來計算人類在登人太空之後,將要面對什麼危險,官方的版本當中,進入太空的萊卡將完成長達一周的飛行任務,等到達地球1600公裡的高處時,萊卡將會吃一頓含有劇毒的晚餐安靜地死去。

然而現實的情況是,萊卡在進入太空之後,隔熱服就出了問題,地面的監控組發現萊卡的心率達到平日的三倍,萊卡在極度驚恐和火熱的環境的下離世,成了一隻「火燒狗」,因為衛星無法進行回收,萊卡至今在地球軌道上流浪。


雖然萊卡只在太空當中生存了幾個小時,但它的犧牲為載人飛行鋪平了道路,蘇聯為了紀萊卡,發行了紀念郵票,它還成為了一種香菸的商標,1997年,在萊卡去世40年後,俄羅斯人在莫斯科郊外的航天和太空醫學研所為萊卡建立了一個紀念館。


當年萊卡就是在這裡跟它的兄弟姐妹一同訓練,最後萊卡被選中踏上孤獨的太空之旅,在航天動物當中,萊卡依舊還是地球上最有名的狗之一。雖然對於萊卡來說,可以是非常殘酷的,但正因為有他們作為先驅者,人類才能在航天當中持續發展。

相關焦點

  • 64年前,蘇聯將一隻3歲小狗送入太空,它至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第一個代表地球生物進入太空的也並非人類,而是一條來自地球的流浪狗,它甚至比加加林還要早四年進入太空。這隻流浪狗名叫「萊卡」(Laika,俄文:Лайка)。1957年11月3日,小狗萊卡乘坐著蘇聯發射的第二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2號,穿越大氣層,進入太空。小狗萊卡雖然因此成為了人們眼中的「英雄狗狗」,但這卻也成為了一個令人悲傷和值得人類反思的故事。
  • 蘇聯將一隻3歲小狗送入太空,62年過去,如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不過,在這以前,一條狗為人類的上太空做出了重要的鋪墊。62年來,它還在地球上空的軌道上徘徊,未曾回到地面過。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一、被命運選中的流浪狗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和東方1號航天飛船的飛天成功,完成了人類想要進入太空的夙願,而這一過程並非一蹴而成。
  • 蘇聯曾將一隻3歲小狗送入太空,62年過去,如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不過,在這以前,一條狗為人類的上太空做出了重要的鋪墊。62年來,它還在地球上空的軌道上徘徊,未曾回到地面過。那麼,這是怎麼回事呢? 一、被命運選中的流浪狗 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和東方1號航天飛船的飛天成功,完成了人類想要進入太空的夙願,而這一過程並非一蹴而成。
  • 蘇聯曾把一隻3歲狗狗送去太空,63年過去,它還在地球軌道流浪
    從二戰結束以後,人類對於太空的探索就從未止步過。前蘇聯和美國開始軍備競賽的時候,也是人類在太空中探索邁出重大一步的時刻。而這所有一切的成功,都離不開一直流浪狗的功勞。前蘇聯曾把一隻3歲小狗送入太空,63年過去,它還在地球軌道流浪,這隻流浪狗值得被人們銘記在心。
  • 62年過去了,蘇聯送入太空的那隻3歲小狗,現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但是最早科學技術並不成熟,很多動物還沒能去往太空,便已經命喪黃泉。直到1957年,科學技術稍微成熟了一點,一隻流浪狗才成功地飛往了太空,而它也成為了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地球生物,比太空人加加林還要早。這隻狗叫做萊卡,原本只是一隻三歲的流浪狗,每天都在街邊尋找吃的,企圖度過一日又一日的時光,但是某一天,他的命運突然改變了。
  • 蘇聯將一隻3歲小狗送進太空,62年過去,如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蘇聯和美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展開了一系列的科技競爭,載人航天就是其中之一,在這場角逐當中,蘇聯首先拔得頭籌,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進入了太空還是進入太空的最後一隻狗?
  • 第一隻登上外太空的小狗,63年過去了,至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美蘇冷戰時期,人類邁出通往太空的第一步,讓很多人知道了進入太空第一人是來自蘇聯的加加林,但其實在他之前,蘇聯安全實驗室已經派出了一隻小狗成功登上了太空,萊卡就是第一隻登上外太空的小狗,如今63年過去了,至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 前蘇聯曾將3歲流浪狗送入太空,為什麼63年後它還在太空流浪?
    人類第一次實現太空旅行發生在1961年4月12日,東方1號飛船搭載著俄羅斯太空人加加林在太空長達108分鐘的旅行,至此人類終於實現了太空夢。可是人類人類之所以能夠登陸太空,還得感謝一直流浪狗,而這隻流浪狗在63年後的今天依舊流浪在太空軌道上,也許不會有回到地面的那一天了。那麼,為什麼一直流浪狗卻被人類永遠記住呢?
  • 1957年,蘇聯將一隻3歲的流浪狗送入太空,後來怎樣了?
    1957年,蘇聯將一隻3歲的流浪狗送入太空,後來怎樣了?人類對未知領域的探秘,一直在源源不斷地進行。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將目光投向了太空。一望無垠的天際,到底是什麼樣子,夜晚仰望星空,那些一眨一眨的東西,究竟有什麼樣的面孔?人類是渺小的,要想見識宇宙的神秘,必須主動邁出一步。上世紀五十年代,人類在做足了準備之後,終於向地球之外探索了,這是裡程碑的一步。
  • 1957年,蘇聯將一隻3歲的小狗送入太空,它後來的命運怎麼樣了?
    如今,萬戶已被稱為「太空第一人」,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也同樣被稱為「萬戶」。千戶飛雖失敗,但他對飛天表達了華夏民族對飛天的熱愛與嚮往。最後,在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著太空人楊利偉升入太空並成功返航之後,我國才算是真正實現了「千戶夢」。但是,早在1957年,有一隻流浪狗卻是全人類的第一個飛入太空的人!
  • 62年前,蘇聯將一隻3歲小狗送入太空,後來如何了?
    相比起地球來說,人類是渺小的,地球是龐大的,而相比起宇宙來說,地球是渺小的。在人類世世代代,嘗試過許許多多的方式想要閱覽宇宙,想要衝出地球看看迷人的星空,於是我們有了航天飛船,有了太空人。它們代表著人類,步入太空,感受太空的魅力。
  • 62年前,蘇聯將一隻3歲的小狗送入太空,如今現狀如何?
    於是,在1955年的哥本哈根宇航大會上,當美國代表向蘇聯科學院行星星際研究委員會主席謝多夫詢問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是美國人還是蘇聯人時,對方回答:「都不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是一隻流浪狗,蘇聯的流浪狗。」沒錯,在浩瀚無垠的宇宙面前,人類還是一個經驗全無的「嬰兒」,第一次進入太空這樣的大事,當然不能直接送人上去了。
  • 63年前,蘇聯將一隻3歲的小狗送入太空,結果怎樣?
    1957年11月3日,蘇聯第二號探測衛星發射升空。帶著人類的期望,這顆衛星直接駛向了茫茫宇宙。突破大氣層,然後繞著地球環繞,並將所有的數據第一時間傳輸回來。第二天,蘇聯宣布了二號衛星發射成功的消息。全世界都沸騰了,蘇聯人倍感驕傲。他們又一次站在了世界第一的位置。
  • 1957年,蘇聯稱送進太空的第一隻小狗存活了5天,2002年真相大白
    隨著人類科技的發展和進步,地球上的大海和天空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求知慾,人類的目標開始指向遙遠的外太空,而進入外太空一直是各國努力的目標。我們都知道,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是前蘇聯的加加林同志,不過早在他之前,前蘇聯就曾將一隻小狗送進過太空,並稱其在太空生活了5天,這是真的嗎?
  • 這隻狗成功登上外太空,幾十年過去了,它仍然在地球軌道流浪
    萊卡是一隻不一般的狗,三歲之前一直是流浪在街頭,三歲之後被抓到了莫斯科郊外的航天研究所,當然它並不是唯一一個被抓到這個研究所的流浪狗,在當時還有另外9隻和他年紀相差不大的狗共同生活。脫離了街頭生活的萊卡和夥伴終於可以享受到工作人員的精心照顧,但與此同時也需要接受一些訓練,最終表現最為優秀的萊卡被選中,成為了第1次成功登上外太空的狗。如今從1957年被發射升空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幾十年的時間,但是徠卡仍然在地球軌道上流浪。
  • 當年,蘇聯將一狗送入太空實驗,62年過去依舊沿著地球軌道流浪
    當年,蘇聯將一隻狗送入太空實驗,62年過去依舊沿著地球軌道流浪每一件事情都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那隻流浪狗只有三歲,在蘇聯送他進入天空的時候,它依舊可以在天空中生存,但是它的生存也只是維持了幾個小時,儘管只是在天空中活下了幾個小時的時間,可是這隻流浪狗還是為人類的飛行做出了重大貢獻,成為全世界人民的英雄,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去看一看吧!
  • 世界上最可憐的狗,至今還在太空流浪,再也無法返回地球
    過去一個世紀以來,美國和蘇聯在技術上的較量、發展速度令世界驚嘆不已,他們只看到了兩國之間的表面競爭,而忽視了背後的競爭。像這條曾經被送進太空的狗,今天還在太空裡遊蕩,再也沒有回到地球的可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 63年前,人類將一條狗送入太空,至今還在太空,如今怎樣了?
    在人類的太空探索之中,有一位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那就是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作為第一位登上月球並在月球行走的太空人,在他的身上,有著太多太多的「第一」。對於人類而言,第一總是能夠被銘記,而第一之後的第二第三,似乎不是那麼容易被記住。
  • ​世界上最可憐的狗,至今還在太空流浪,成為一隻太空狗
    後來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有能力前往廣闊的宇宙,蘇聯航天員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在1961年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繞地球一周飛行,並順利返回地球,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宇宙飛行,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願望。
  • 1961年,美國將一隻3歲黑猩猩送入太空,中途發生意外,後來怎樣
    歷史上第一隻從地球出發進入太空的動物是名叫「萊卡」的小狗,它完成任務後並沒返回地球,因為當初蘇聯科學家沒有設計返程計劃。萊卡是1957年去世的,它去世4年後,另一隻動物也被送入了太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電影叫《太空黑猩猩》,影片講述的是美國的某個黑猩猩家族世代負責執行太空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