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年前,蘇聯將一隻3歲小狗送入太空,後來如何了?

2020-12-03 齊天大聖讀史

相比起地球來說,人類是渺小的,地球是龐大的,而相比起宇宙來說,地球是渺小的。在人類世世代代,嘗試過許許多多的方式想要閱覽宇宙,想要衝出地球看看迷人的星空,於是我們有了航天飛船,有了太空人。它們代表著人類,步入太空,感受太空的魅力。而今天我們也要來說說這樣一個探索太空的物種,它是一隻3歲的小狗,在62年前被蘇聯太空人送往太空,現如今怎麼樣了呢?

在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人們開始對宇宙進行研究,並想方設法能夠探索宇宙。人們也開始進入研究和試驗。在1955年哥本哈根宇航大會上,美蘇兩國爭論哪一個國家才是第一個進入到了太空的國家,在僵持下來之後,蘇聯一方表示,兩國的人民都不是第一個步入宇宙的人,而第一個進入到太空的,是蘇聯的一隻流浪狗。這樣的說法聽起來非常不可思議,但是確有此事。這隻流浪狗名叫「萊伊卡」,他就是被送往太空的第一個幸運兒。當時人類想要進一步探索世界,但又不敢直接用人體做實驗,因此採用動物作為第一個實驗。

而蘇聯科學家表示,相比起用自養的動物,流浪狗會有更加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於是便選中了「萊伊卡」這隻幸運兒,作為人類的代表,首次登上太空。而這隻流浪狗自然是需要經受訓練和考核,無論是訓練長時間站立不動,還是離心挑戰,這些高難度的訓練,最終這隻流浪狗也都一一承受下來。他也非常光榮的成為了一隻「宇航狗」,代表著人類步入太空。

在1957年11月3日,蘇聯發布了「衛星-2」的航天飛船,而這一次的航天飛船,有一個更加特別的乘客,那就是萊伊卡,它在航天飛船的承載下,首次登上了太空,成為了地球生命裡第一個步入太空的生命。而對於它的保護措施,自然是必不可少,實驗員將它放入到一個封閉的密封艙裡,並且也有能量的補充,以及保溫層的保護,為保護萊伊卡在飛行過程中的安全,實驗員也進行了遠程監測,在萊伊卡體內植入了感應器,使得在地球表面的人類,能夠時時刻刻觀測到萊伊卡的變動。同時也會有清晰的監控畫面,監測萊伊卡的行為變化。

而這隻宇航狗,卻只生活了四天就不幸去世,經過遠程監控和數據顯示,萊伊卡在太空環境下依舊能夠進食,也能夠四處溜達,看起來非常的健康,可是在第五天,卻因為吃了劇毒的飯,而導致被「安樂死」,而這樣的說法,其實並不是真實的,而是官方為了緩解做隱瞞。而真實的情況就是,這隻小狗在進入太空不久之後,因為極度不適應的環境而導致死亡。讓人感到悲痛不已,雖如此,但他也是代表著人類首次對宇宙的試探,實屬偉大。對於這件事情,你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裡留言。

相關焦點

  • 62年前,蘇聯將一隻3歲的小狗送入太空,如今現狀如何?
    於是,在1955年的哥本哈根宇航大會上,當美國代表向蘇聯科學院行星星際研究委員會主席謝多夫詢問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是美國人還是蘇聯人時,對方回答:「都不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是一隻流浪狗,蘇聯的流浪狗。」沒錯,在浩瀚無垠的宇宙面前,人類還是一個經驗全無的「嬰兒」,第一次進入太空這樣的大事,當然不能直接送人上去了。
  • 62年前蘇聯把一隻小狗送上太空,後來結局如何了?
    當時人們得出的答案是:來自於蘇聯的一條流浪狗比人類更先進入太空。那麼62年前,蘇聯把一隻小狗送上太空,後來這隻狗的結局又如何呢?這條流浪狗在成為太空人之後,被取了一個官方名字,叫做萊卡。當初蘇聯科學家們想要將太空人送往太空
  • 蘇聯將一隻3歲小狗送入太空,62年過去,如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在此以前,人類對太空的環境尚未知曉,所以許多的動物被當成實驗品和犧牲品,為人類的太空夢想做貢獻。齧齒動物、壁虎、沙鼠和蝸牛是被送入太空中的第1批地球動物,不過在進入軌道以前,由於技術的不成熟,它們均因環境的變化而喪命。直到一條三歲的流浪狗被送上太空時,情況才得轉變。有人說,狗並不是升入太空成功的主要原因,它趕巧遇上成熟的技術罷了。
  • 蘇聯曾將一隻3歲小狗送入太空,62年過去,如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在此以前,人類對太空的環境尚未知曉,所以許多的動物被當成實驗品和犧牲品,為人類的太空夢想做貢獻。齧齒動物、壁虎、沙鼠和蝸牛是被送入太空中的第1批地球動物,不過在進入軌道以前,由於技術的不成熟,它們均因環境的變化而喪命。 直到一條三歲的流浪狗被送上太空時,情況才得轉變。
  • 64年前,蘇聯將一隻3歲小狗送入太空,它至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第一個代表地球生物進入太空的也並非人類,而是一條來自地球的流浪狗,它甚至比加加林還要早四年進入太空。這隻流浪狗名叫「萊卡」(Laika,俄文:Лайка)。1957年11月3日,小狗萊卡乘坐著蘇聯發射的第二顆人造衛星史普尼克2號,穿越大氣層,進入太空。小狗萊卡雖然因此成為了人們眼中的「英雄狗狗」,但這卻也成為了一個令人悲傷和值得人類反思的故事。
  • 62年前,蘇聯把一隻小狗送上太空,後來這隻狗的結局如何?
    當時人們得出的答案是:來自於蘇聯的一條流浪狗比人類更先進入太空。那麼62年前,蘇聯把一隻小狗送上太空,後來這隻狗的結局又如何呢?這條流浪狗在成為太空人之後,被取了一個官方名字,叫做萊卡。當初蘇聯科學家們想要將太空人送往太空,也僅僅只是一個計劃。
  • 62年過去了,蘇聯送入太空的那隻3歲小狗,現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除了孟德爾侍弄出豌豆後發現了遺傳規律、薛丁格養育出貓後了解了量子力學的宏觀不確定原理、摩爾根用瀕死的果蠅發現了基因學說外,世界歷史上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動植物實驗,比如說62年前蘇聯送進太空的小狗。由於外太空一直以來是一個無人知曉的存在,科學家不知道當人類上升到太空時,身體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因此很多動物被當成試驗品。
  • 63年前,蘇聯將一隻3歲的小狗送入太空,結果怎樣?
    1957年11月3日,蘇聯第二號探測衛星發射升空。帶著人類的期望,這顆衛星直接駛向了茫茫宇宙。突破大氣層,然後繞著地球環繞,並將所有的數據第一時間傳輸回來。第二天,蘇聯宣布了二號衛星發射成功的消息。全世界都沸騰了,蘇聯人倍感驕傲。他們又一次站在了世界第一的位置。
  • 1957年,蘇聯將一隻3歲的流浪狗送入太空,後來怎樣了?
    1957年,蘇聯將一隻3歲的流浪狗送入太空,後來怎樣了?人類對未知領域的探秘,一直在源源不斷地進行。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將目光投向了太空。一望無垠的天際,到底是什麼樣子,夜晚仰望星空,那些一眨一眨的東西,究竟有什麼樣的面孔?人類是渺小的,要想見識宇宙的神秘,必須主動邁出一步。上世紀五十年代,人類在做足了準備之後,終於向地球之外探索了,這是裡程碑的一步。
  • 1957年,蘇聯將一隻3歲的小狗送入太空,它後來的命運怎麼樣了?
    如今,萬戶已被稱為「太空第一人」,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也同樣被稱為「萬戶」。千戶飛雖失敗,但他對飛天表達了華夏民族對飛天的熱愛與嚮往。最後,在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著太空人楊利偉升入太空並成功返航之後,我國才算是真正實現了「千戶夢」。但是,早在1957年,有一隻流浪狗卻是全人類的第一個飛入太空的人!
  • 1961年,美國將一隻3歲黑猩猩送入太空,中途發生意外,後來怎樣
    歷史上第一隻從地球出發進入太空的動物是名叫「萊卡」的小狗,它完成任務後並沒返回地球,因為當初蘇聯科學家沒有設計返程計劃。萊卡是1957年去世的,它去世4年後,另一隻動物也被送入了太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電影叫《太空黑猩猩》,影片講述的是美國的某個黑猩猩家族世代負責執行太空任務。
  • 1957年,蘇聯將一隻3歲的小狗送入太空,它至今還在地球軌道流浪
    探索太空是源於冷戰時期,蘇美兩國在軍事上都儲存著較多的核彈頭,誰也不敢輕易動用武力,為此蘇聯和美國決心將戰場開闢到外太空,展開了一場科技競賽,雖說這場競賽只是為了爭奪霸權地位。1961年4月12日,蘇聯發射了了世界上第一艘載人飛船「東方」1號,尤裡·加加林成為了窺探太空全貌的人。尤裡·加加林在接受採訪的時,說出了一句非常不體面,但又非常實際的話:我是上外層空間的第一人?還是進入太空的最後一隻狗?
  • 當年,蘇聯將一狗送入太空實驗,62年過去依舊沿著地球軌道流浪
    當年,蘇聯將一隻狗送入太空實驗,62年過去依舊沿著地球軌道流浪每一件事情都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在人類探索宇宙奧秘的時候也曾經無數次的失敗過,他們用那些動物上天去一探究竟,因為那時候的人類並不知道這天空中的兇險如何,所以那些動物也就成為了先驅,而要數最成功的就屬於蘇聯的那次飛天中的流浪狗了。
  • 63年前,人類將一條狗送入太空,至今還在太空,如今怎樣了?
    在人類的太空探索之中,有一位大家耳熟能詳的人物,那就是美國太空人——阿姆斯特朗。作為第一位登上月球並在月球行走的太空人,在他的身上,有著太多太多的「第一」。對於人類而言,第一總是能夠被銘記,而第一之後的第二第三,似乎不是那麼容易被記住。
  • 當年被蘇聯送入太空的那隻3歲狗狗,62年後的今天怎樣了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個進去外太空不是我們人類,而是蘇聯的一隻流浪狗。因為第一次進入外太空我們都沒有人經歷過,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情況,所以就拿動物來做實驗了。它是怎麼進入外太空的呢?那是因為蘇聯的科學家們認為流浪狗比主人養的狗承受能力比較強,比較能夠適應外太空的惡劣環境,所以它就被選中進入外太空,成為第一個進入外太空的狗。在進入外太空之前,它是經過相應的訓練的,比如,練習了很久的站立不動、吃營養液、穿太空衣等項目,最終訓練成為一隻宇航狗。
  • 蘇聯將一隻3歲小狗送進太空,62年過去,如今仍在地球軌道流浪
    人類,而是一隻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蘇聯和美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展開了一系列的科技競爭,載人航天就是其中之一,在這場角逐當中,蘇聯首先拔得頭籌,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進入了太空
  • 這條狗在62年前,被蘇聯送上太空,如今這條狗咋樣了
    只是,宇宙在人們心中一直都是神秘而危險的存在,即便造好飛船,也沒有人輕易敢登上飛船遨遊太空。不過再危險的地方仿佛也阻止不了人們的探索精神。既然害怕太空的環境會威脅人身安全,這些科學家就選擇用其他的動物先去探探路。而作為最親近人類,也最容易被馴服的狗狗成為科學家的首要選擇。這條狗在62年前被蘇聯送上太空,如今這條狗咋樣了?
  • 為啥將小狗和猴子送入太空?
    為什麼要將小狗和猴子送入太空呢?1957年11月3日,蘇聯把一隻小狗送入太空;1961年1月21日,美國人又把一隻猴子送上了太空。之所以要先將動物送上太空,是為了在太空進行生命科學實驗,為人類和地球上的生物、環境服務。
  • 作為一隻流浪狗,它被蘇聯強行送入太空,現在狀況怎麼樣了?
    除了科學家之外,普通人也都對太空充滿了好奇之心。尤其是在人類剛開始掌握了基本的探索太空的能力之時,很多人便常幻想著有一天能進入太空,好好欣賞一下太空中的景象。甚至曾幾何時,美國還就自己人和蘇聯人誰才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類這樣的問題向蘇聯相關部門發出過「詢問」。只是誰也沒有想到,蘇方給出的答案竟然既不是蘇聯人,也不是美國人,而是一隻名叫萊伊卡的來自蘇聯的流浪狗。
  • 前蘇聯曾將3歲流浪狗送入太空,為什麼63年後它還在太空流浪?
    太空實驗,是對當時太空大環境不太了解的我們所必要進行的,於是在太空夢和太空軍備競賽的驅使下,人類太空計劃開始的那幾年,動物成了太空實驗的重要試驗品,但這裡的大多數動物最終成了犧牲品。最可憐的莫過於第一批動物果蠅、老鼠、青蛙,蝸牛等生物被送入太空,但是,無一例外的是他們在還沒有達到預定太空軌道之前就已經宣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