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一隻3歲的猩猩被美國送往太空,後來的結局讓人心疼

2020-09-18 史墨雅集


&34;


航天技術水平的提升是極其迅速的,現如今,擁有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已經有多個,探索外太空有了更好的技術支持。提升航天技術水平是人類探索宇宙外太空的必然條件,不僅僅是培養更多專業的太空人,航天設備上,持續的實驗也是不可缺少的。在載人航天技術還未研製成功的時候,登上外太空的生命是動物,實驗人員希望從它們的身上獲取到未知的太空信息。這些猩猩就被選中,登入了外太空。

猩猩&34;被選入進外太空

1961年,這隻3歲的猩猩被美國送入了外太空。美國會做出這一實驗原因是其在與蘇聯進行武器製造競爭。在美國和蘇聯冷戰之後,在美國進行這一實驗之前,蘇聯在1957年將俄羅斯獵犬&34;送入了外太空,美國自然不甘示弱,於是同樣開始了此類計劃。美國想從這次航天計劃中超過蘇聯,因為蘇聯的實驗結果是不理想的。


被蘇聯送進外太空的&34;僅僅在上面存活了一周的時間,美國為了避免同樣的後果,就對40隻猩猩進行培訓,這隻三歲的猩猩就在其中。&34;出生在非洲喀麥隆,長期在佛羅裡達州動物園中供人們觀賞,人氣高,大家都非常喜歡這隻猩猩。它被美國挑中之後就來到離開了動物園,接受了培訓。

美國的科學家讓這40隻猩猩參照不同的聲音和光線,做出特定的動作,達到能夠操作設備的目的。在這個培訓的過程中,它們會有獎勵和懲罰,動作合格的話就會有食物吃;反之,動作不達標的話就會遭到電擊。

&34;在培訓的過程中表現出色,它學會了根據光線和聲音做出相應的動作,可以操作一些設備。舉個例子:當有紅光亮起的時候,&34;就能夠在短時間之內搖動槓桿,因此它也會獲得一些食物吃。

&34;能夠做到這些,它的潛力是無限大的,並且具有一定的天賦,一同訓練的40隻黑猩猩,它從中脫穎而出。從它被選中的那刻起,它的命運就被改變了。最終,在經過兩年半的持續訓練之後,這隻3歲的猩猩就被美國選為這次航天任務的參與對象。

正式進入太空

就這樣,&34;帶著美國巨大的期望和艱巨的任務,開始了它的外太空之旅。&34;的正常飲食在太空艙中式可以得到保證的,裡面會準備好香蕉水果之類的。在飛行不久,就出現了問題。


飛行路線角度比原來計劃的要高,越高就說明含氧量就越低,一直以來生活在地球上的&34;如果沒有足夠的氧氣,就會遭遇很大的危險。太空艙以大約每小時五千英裡,相當於每小時8046公裡的速度在太空當中穿行。

在飛行六分鐘後,太空艙以及在太空艙中的&34;都是處於失重的狀態,這種感覺對於第一次離開地球的&34;來說,無疑是非常痛苦的。在太空艙飛行了不到17分鐘後,就墜落到了大西洋,在救援人員的一番尋找之後,&34;終於獲救了,打開太空艙之後,它得到了蘋果和橘子的獎勵。&34;能夠活著回到地球上真的是萬幸。

其實,美國將&34;送上外太空的目的非常明顯,科學家掌握了它在太空當中所承受的一系列數據,比如:重力,加速度,溫度等。由此後可以推斷出來人類在外太空中所要承受的具體數據,為人類能夠進入上外太空中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令人心疼的結局

經歷了一次非常冒險的外太空之旅後,&34;是沒有受到任何傷害的,之後也進行了簡單的身體檢查。最終它被送進了華盛頓國家動物園,&34;在這個陌生的地方開始了新的生活。

這隻登上外太空只有3歲的黑猩猩就被遺忘掉了,之後的它也依然接受著各種各樣的醫學實驗,它在華盛頓國家動物園生活了。17年後,在北卡羅來納州動物園去世。而這時候的它是25歲。美國政府也終於認可了這隻黑猩猩的貢獻,就在路易斯安那州建立了黑猩猩&34;。

其實,正常情況下,黑猩猩的壽命一般是在50多歲,&34;僅僅活到一半。與那些同批接受訓練的黑猩猩相比較來說,它是幸運的一個。它不僅在殘酷的訓練當中完成了任務,在經歷了外太空之旅之後,它當時活了下來。

雖然當時&34;的身體未檢查出任何問題,但是它的壽命是縮減了。說到底,去了外太空一趟對它是造成了傷害,甚至在未去之後就已經遭受到了傷害。在那種未知的情況之後,動物也是生命,冒著巨大的風險。

結語

&34;為後來發展載人航天事業打下了基礎,但是犧牲了自己。在航天事業中有了這些小動物的犧牲與奉獻,無論是1957年進入太空未能返回到地球上的&34;,還是1961年安全回到地球上,卻使壽命縮減的&34;。它們是值得被記住的。

蘇聯和美國先後讓動物進入外太空後,後來也有了太空人登陸到月球上的成功。科研中的犧牲和貢獻精神是值得歌頌的,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

相關焦點

  • 1961年,美國將一隻3歲黑猩猩送入太空,中途發生意外,後來怎樣
    古時候的人雖然嚮往星空宇宙,卻只能靠肉眼觀測和想像來「探索」太空。但隨著工業革命的到來,人類社會科技文明迅速發展,進入太空不再是空談。而在人進入太空之前,已經有動物作為先鋒官陸續坐進了太空艙。歷史上第一隻從地球出發進入太空的動物是名叫「萊卡」的小狗,它完成任務後並沒返回地球,因為當初蘇聯科學家沒有設計返程計劃。萊卡是1957年去世的,它去世4年後,另一隻動物也被送入了太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電影叫《太空黑猩猩》,影片講述的是美國的某個黑猩猩家族世代負責執行太空任務。
  • 這隻黑猩猩太聰明,後來被送上太空,返回地球後的變化讓人心疼!
    這隻黑猩猩太過聰明,後來被送上太空,返回地球後的變化讓人心疼!一直到1969年7月21日,美國的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帶著三名太空人成功的登上了月球,而阿姆斯特朗成為了第1個登上月球的人。前蘇聯的太空人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在1961年成功的進入太空,也成為了第1個進入太空環境的人,但是你知道歷史上第1個進入宇宙的生物是什麼嗎?這並不是人類,不是阿姆斯特朗也不是加加林,而是一隻大猩猩。
  • 它是第一隻,在太空旅行的黑猩猩太空人,它最後的結局怎樣了呢?
    黑猩猩太空人漢姆曾於1961年,被美國宇航局送入太空,事實上,它也是第一隻在太空完成旅行的黑猩猩,人們不禁感嘆,貧窮可以限制人的腳步,而科技的發展卻永遠不會被限制,畢竟數十年前,第一批進入太空的生物不是人類,而是動物,為了更加深入地探索太空,人類訓練了不少動物進行實驗,大猩猩就是其中一種令人們不禁好奇,當年被美國送上太空的大猩猩,它最後的結局是怎樣的?
  • 59年前,美國把一隻黑猩猩送上太空,後來啥樣了?
    導語:59年前,美國把一隻黑猩猩送上太空,後來啥樣了?在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不僅在軍事方明展開了競賽,在太空領域也進行了激烈的競賽。在把衛星和飛船送上宇宙後,兩國又在考慮把人送上外太空。不過,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是那麼容易的,畢竟誰也沒有上過太空,誰也不知道太空上會面臨著哪些危險。後來美國針對把人送上天空這一個太空項目,制定了一個「水星計劃」。在水星計劃中,美國挑選從各個特殊的領域裡挑選具備太空人潛力的人,並且不斷測試美國現有的飛船技術,是否有足夠的推力把載人的飛船送上外太空。出於對太空人的生命安全的考慮,以及測試飛船的功能,當時美國的科學家決定用黑猩猩來做實驗。
  • 59年前,美國把一隻黑猩猩送上太空,後來啥樣了?
    在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不僅在軍事方面展開了競賽,在太空領域也進行了激烈的競賽。在把衛星和飛船送上宇宙後,兩國又在考慮把人送上外太空。不過,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是那麼容易的,畢竟誰也沒有上過太空,誰也不知道太空上會面臨著哪些危險。
  • 當年被美國送上太空的猩猩,最後怎麼樣了?今天可算知道了
    載人航天技術發明前,科學家為了探測人類能否適應宇宙環境,訓練了許多小動物,包括猩猩、狗、兔子和果蠅。它們也成為了第一批進入太空的「動物航天員」,當年進入太空的小動物,結局都是怎樣的呢?升空過程中,萊卡的表現比較正常,然而在進入軌道飛行6小時後,艙內的制氧機停止運行,在高溫缺氧的太空艙裡,萊卡心率達到了3倍最終英勇殉職,萊卡共在太空存活了7天時間。
  • 第一隻被送上太空的猴子,如今怎麼樣了?結局令人心酸
    起初為了太空人們的安全,專家們決定用動物來代替太空人的職位深入太空,對神秘的外太空一探究竟!早在18世紀末法國就有了用動物來進行實驗的案例,緊接著便是美國開始太空領域的探索,狗和兔子先後被安排進入太空飛行器送往外太空,但是人類和家禽的生理結構還存在一定的差異,經商議後被靈長類的黑猩猩——哈姆取而代之,哈姆是第一隻被送到外太空並接受過專業訓練的黑猩猩,那哈姆返回地球後又經歷了什麼?
  • "太空人"大猩猩,被美國送上太空,壽命比一般猩猩少很多
    "萊卡"在太空僅僅活了一周的時間就去世了,美國經過這次後果後,為了避免或者防止這種傷亡事件的發生,對40隻猩猩進行了系統的培訓,三歲的"漢姆"就在這之中,"漢姆"在佛羅裡達州的動物園,"漢姆"在那的人氣非常的高
  • 1961年,美國將一隻黑猩猩哈姆送入宇宙,是否成功返回了
    在科學技術還不成熟的情況下,想要把生命送入太空,實在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真正開始宇宙探索的國家是美國和蘇聯,為了爭奪世界霸主的地位,他們開始在航天事業上下功夫。第1個進入宇宙的生命並不是太空人,而是一隻蘇聯的流浪狗卡萊。
  • 59年前,美國送上太空的黑猩猩哈姆,後來怎樣了?安全著陸了嗎?
    最先進行太空探索的兩個國家分別是美國和蘇聯,它們都是當時的航天強國。在1957年10月4日,蘇聯率先將第一顆人造衛星送上太空,而美國也不甘落後,不管是人造衛星還是載人飛船的研究上都緊追不捨。1961年,蘇聯再次先發制人用「東方1號」載人飛船讓太空人尤裡·加加林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宇宙飛天。載人航天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實,早在人類踏上太空之前,就有不少動物已經「嘗了鮮」,但也有一些動物因此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 62年前蘇聯把一隻小狗送上太空,後來結局如何了?
    當時人們得出的答案是:來自於蘇聯的一條流浪狗比人類更先進入太空。那麼62年前,蘇聯把一隻小狗送上太空,後來這隻狗的結局又如何呢?這條流浪狗在成為太空人之後,被取了一個官方名字,叫做萊卡。當初蘇聯科學家們想要將太空人送往太空
  • 62年前,蘇聯將一隻3歲小狗送入太空,後來如何了?
    它們代表著人類,步入太空,感受太空的魅力。而今天我們也要來說說這樣一個探索太空的物種,它是一隻3歲的小狗,在62年前被蘇聯太空人送往太空,現如今怎麼樣了呢?在上個世紀的五十年代,人們開始對宇宙進行研究,並想方設法能夠探索宇宙。人們也開始進入研究和試驗。
  • 1957年,蘇聯將一隻3歲的流浪狗送入太空,後來怎樣了?
    1957年,蘇聯將一隻3歲的流浪狗送入太空,後來怎樣了?人類對未知領域的探秘,一直在源源不斷地進行。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將目光投向了太空。一望無垠的天際,到底是什麼樣子,夜晚仰望星空,那些一眨一眨的東西,究竟有什麼樣的面孔?人類是渺小的,要想見識宇宙的神秘,必須主動邁出一步。上世紀五十年代,人類在做足了準備之後,終於向地球之外探索了,這是裡程碑的一步。
  • 它是第一隻上太空的猩猩,歷經艱險返回地球,最後結局如何?
    而為何會用智力不高的猩猩來發射上太空的原因也是發射衛星不需要多複雜的操作。1961年初,美國的科學家們把漢姆成功的發射上了天,漢姆也穿著為它量身定做的太空衣,同時用固定帶固定住漢姆,防止它亂動而造成不必要的困擾。而放在漢姆身上的檢測器顯示,漢姆的心跳也和萊卡一樣在飛船失重的時候越來越快,漢姆當然理解不了自己被人發射上天了,只是面對和感受到這樣讓它陌生的環境和感覺而極度緊張。
  • 62年前,蘇聯把一隻小狗送上太空,後來這隻狗的結局如何?
    當時人們得出的答案是:來自於蘇聯的一條流浪狗比人類更先進入太空。那麼62年前,蘇聯把一隻小狗送上太空,後來這隻狗的結局又如何呢?這條流浪狗在成為太空人之後,被取了一個官方名字,叫做萊卡。當初蘇聯科學家們想要將太空人送往太空,也僅僅只是一個計劃。
  • 1961年,美國將一黑猩猩送上太空,回到地球不久後,才發現不對勁
    但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人類社會的科技水平迅速提升,在這一階段內,進入太空就成為了一個並不遙遠的夢想。其實,早在人類進入太空之前,就曾有動物代替人類進入過太空,1961年時,美國曾將一隻黑猩猩送到了太空當中,而當它回到地面之後,美國人才發現事情有些不對勁。那麼,在這隻黑猩猩的身上,究竟發生過怎樣傳奇的故事呢?
  • 50多年前,第一位被人類送上太空的猩猩太空人,後來怎麼樣了?
    一隻名叫「萊卡」的流浪狗是應該是全世界最幸運的流浪狗,因為它在1957年11月3日被史普尼克2號送上了太空,成為地球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哺乳動物!但它也是最倒黴的小狗,原本它將在太空生存一周左右,但據資料稱「萊卡」可能在太空只存活了幾個小時就因為溫控失效而被熱死!
  • 1957年,蘇聯將一隻3歲的小狗送入太空,它後來的命運怎麼樣了?
    如今,萬戶已被稱為「太空第一人」,月球背面的一座環形山也同樣被稱為「萬戶」。千戶飛雖失敗,但他對飛天表達了華夏民族對飛天的熱愛與嚮往。最後,在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號載著太空人楊利偉升入太空並成功返航之後,我國才算是真正實現了「千戶夢」。但是,早在1957年,有一隻流浪狗卻是全人類的第一個飛入太空的人!
  • 39歲,它是這世界唯一上過大學、會手語的猩猩,故事結局太催淚…
    一隻39歲的紅毛猩猩Chantek離世,享年39歲。按理說,一隻猩猩的離去,不該引起媒體這麼大關注,不過這可不是一隻普通猩猩,它懂英語,會用手語跟人交流,而且大概是世界唯一一隻上過大學的猩猩在這個暗無天日的牢籠中,一關就是11年,11年的時光太久了,當初那個機敏的小猩猩。早已忘了出去的念頭,它每天除了吃睡,就呆呆地坐在那裡。
  • 《猩球崛起3》猩猩還是那個猩猩,人有時候卻不是人
    猩猩還是猩猩,但人有時候卻不是人。所以,當我們從《猩球崛起3》人類與人猿的對立中,在一隻猩猩身上都能看到比在人類角色身上更多的人性,可能這本身就是一種諷刺。1963年,法國作家皮埃爾·布爾創作了科幻小說《人猿星球》,據他說小說靈感來自於他的一次去動物園看到大猩猩與人類互動的經歷。整部小說充滿了懸念、智慧和對現實社會的映射,基本的故事框架就是幾個太空人經過太空旅行,來到了一個星球,卻發現這個星球文明程度和人類相仿,卻被人猿所統治,人類反而成為了被奴役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