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硬骨珊瑚缸,光電費一個月電費就怕,沒點錢真開不起海水缸!

2020-12-04 魚之樂

這個硬骨珊瑚缸,光電費一個月電費就怕,沒點錢真開不起海水缸!

淡水缸看多了,今天我們就去看看臺灣的造景師 Jeremy Huang的海水缸作品,帶大家體驗一下海水缸的美!

而且硬骨珊瑚的多

硬骨珊瑚除了好看的優點之外,

最大的缺點應該就是花錢了。。。

也許草缸裡的植物你能認識不少,那麼海水缸的呢?你又認識那些?

你猜,以上是火柴珊瑚嗎

紐扣不錯

不得不說相對於草缸,海水缸在顏色的豐富度上是更勝一籌的,不管是鹿角珊瑚,紐扣珊瑚,海葵等等,在顏色上所體現出來的視覺效果,都更具有衝擊力。

氣泡珊瑚和小丑魚還是挺搭的

珊瑚也有很多的種類,並且不同珊瑚的形狀差異比起草缸會顯得更具體。

其實大部分的珊瑚小編都是叫不出名字的,但是卻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折服,大概只有上帝才能想像出這麼多的顏色。

公子小丑魚

除了珊瑚,魚也是具有這樣的特點,一眼看去,五彩斑斕,讓你陶醉。

另外大家要注意,如果你想造一個海水缸,那麼普通的燈就不行喲,燈光對於海水缸影響很大的。

相同的一個珊瑚,不同的燈光卻是不同的顏色,珊瑚會根據光照和海水中的浮遊類的食物進行顏色的變更,所以即使是活的珊瑚顏色也不是固定的,瘋狂君表示眼睛都已經看花了。

最後再來看幾個全視角拍的

最後想說,雖然海水缸看起來很絢爛,但是其中的技巧是非常多的,器材這些也有非常高的要求,各位草友如果想自己做一個海水缸一定要慎重,切莫心急吃了熱豆腐。

海友有話說:

1、如果只求養活投入是100塊錢1釐米,還僅限LPS(軟體)如果要養硬骨(SPS)的話投入大概在800-900元1釐米左右。這只是前期費用不包含後期的海鹽、最少4-6種珊瑚所需的微量元素,電費。120m缸子每月電費600-700左右。還要勤快5年海水玩家的一點點建議。現轉投草缸了。

2、養sps的 不過只要一次加熱棒壞了 或一次停電 就損失慘重 唯一要說的就是 養魚養軟體沒事 養硬骨自個兒掂量著點 全缸30幾顆sps 不乏一寸就200美元的 一次事故死一半 設備別買便宜的 雖然這點我沒犯 但加熱棒一定得配恆溫監控 沒24小時空調一定得水冷 有條件一定得配發電機 藥水一定不能加錯 還有一定得隔離 死石開缸 等等等等 反正如果你不是富二代那麼一點錯都不能有

3、我家裡80方缸 海水,養軟體,設備+生物+珊瑚+魚缸+各種鹽藥劑,已經2萬多了。這些圖片上的保守估計都在5以上

4、海缸所需的費用和精力跟淡水不是一個級別的,生物種類,知識面,以及獲取的樂趣也多得多。而且還很可能玩好多年也玩不好,別問我為什麼知道

海水缸,愛上我的多彩美麗,你怕了嗎?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說使用陶瓷缸飼養金魚,比起水缸來差了好幾個檔次?
    青苔沒長成,極易養出來一缸綠水為什麼今天談到這個問題,是因為有一位魚友在室外設置了一個陶瓷缸,想要用來飼養金魚,而養魚老道也不防實話實說,我開店的時候,最後魚店裡剩下來三個陶瓷缸,我一個也沒要,全部送人了,我寧可留下這個天天漏水的水缸來飼養金魚,這不是腦子有病嗎?
  • 冰箱用了7年,我都沒動過這個開關,如今電費一個月400塊,好費電
    最近幾個月我老是感覺家裡的電費不太正常,甚至有一個月高達400塊,這讓我一度懷疑是不是有人在偷我家的電!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好久,最後還是鄰居昨晚來我家串門才解開了這個謎題。鄰居:冰箱裡的溫度補償開關都不關,也太費電了吧!我:什麼溫度補償開關?開著很費電嗎?
  • 小區沒物業,公共電費誰承擔
    老王說,因為樓道裡的燈已經三四個月沒亮過了,「我老伴兒是怕我摔跤」。  24日,洛陽晚報記者來到該小區。老王所居住的4號樓一共有4個單元,業主們說,幾個月前,樓道裡的燈就都不亮了。  4號樓的業主們不解,為啥旁邊的3號樓樓道晚上都亮堂堂的,唯獨4號樓黑黢黢的?
  • 有人收購破舊老水缸,老水缸有什麼作用?這些水缸值錢嗎?
    朋友說:自家老屋裡1米深的大水缸,有人出100塊錢買,自己沒有賣,不知道虧不虧?這個問題很有趣,老水缸100塊錢虧不虧?其實這個問題應該不少朋友會感興趣,因為大家過去家裡面都會有一些老的水缸、石磨、老家具什麼的,這些老物件也經常會有人來收購,這些東西到底值錢嗎?這裡就和大家看一下。
  • 一天20多度電,一個月電費400元 水溫設置不當 熱水器成「元兇」
    本報訊(記者陳婷 通訊員向共鳴)「這個月電費怎麼這麼多,我的電去哪兒了?」羅大爺手中拿著上個月的電費帳單激動地說道。6月4日上午10點,國網大冶市供電公司羅橋供電所迎來一位年過六旬的老大爺。  「這個月700度電啊,一天20多度電,電費都400元了,我一老一小在家,空調都不捨得開,是不是你們弄錯了?」
  • 一個月用電上千度,換了新表卻又正常,大爺:電費必須打折
    一個月用電上千度,電錶檢測卻卻正常,大爺:電費要打折在冬天的時候,天氣非常的寒冷,人們為了取暖採用了各種各樣的方式,有的家庭買了暖氣片,有的家庭開空調製暖,但是免不了要用電,所以一到冬天,家裡的電費就開始蹭蹭的往上漲
  • 古代的大戶人家,在院子裡放一口水缸有何用?這個做法救了一家人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房子都是非常的重要的,在中國,人們講究一個「安家樂業」,只有了房子才能算是有了一個家,才算得上有一個穩定的生活。可是在古代如果只有房子是遠遠不夠的,古代的人講究風水,所以非常講究房子的布局,而換到現代就是我們口中常說的房屋裝修。
  • 店鋪沒開門卻產生上千元電費 商戶質疑亂收費 物業:只看電錶!
    一位商戶告訴記者,年前歇業之後就把水閘電閘都關了,春節期間趕上疫情,兩三個月沒有開門,這個月月初才開門營業,結果物業拿出這三個月的水電費單子。一名商戶說,以前正常營業每個月電費3千多,沒營業這幾個月就產生了4千多元電費,他沒法接受,店裡沒有任何電器,只有一個監控。商戶們十分奇怪,停業期間拉閘限電,為何會產生水費和電費?
  • 小區公攤電費咋就這麼高? 物業:公共照明、電線損耗產生電費
    近日,青海省郵政管理局家屬院的住戶單女士撥打本報96369新聞熱線反映,小區電費收取不合理,加收了33%的公攤費。「我們以前也反映過,但一直沒解決。」為此,單女士想知道33%的公攤費是否合理,有何依據。
  • 一天開10個小時空調,一個月要花費多少電費?看完終於知道了
    一天開10個小時空調,一個月要花費多少電費?看完終於知道了!現在正處於夏季,夏天是人們最苦惱的一個季節,夏天是天氣最炎熱的季節,並且許多時候天氣的熱不是那種乾柴烈火般的熱,以前夏天人們都使用電扇,但是夏天的電扇扇出來的是熱風,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生活了,因此出現了空調,空調是通過釋放冷氣,來降低室內溫度,覆蓋範圍比較廣,是夏天最受歡迎的電器了,夏天如果沒有了空調簡直是不能活!
  • 當一度電為46.2元時,普通居民一個月大約需要支付多少電費?
    在生活當中,家家戶戶都會使用到交流電,而當居民一個月使用多少度電時,需要支付相對應的電費,而國內一度電的價格其實並不是統一的,每個地方的電費均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中國城市居民使用每度電的價格在0.56元-0.62元左右,部分鄉鎮地區一度電價格也在0.56到0.6附近,通常部分居民一個月能使用50
  • 合肥電費多少錢一度附計算方法 合肥電費繳費方式盤點
    在合肥生活,少不了的是交電費(查詢 營業網點),可是你知道合肥電費(查詢 營業網點)多少錢一度嗎?合肥電費(查詢 營業網點)的計算方法又是什麼呢?合肥電費(查詢 營業網點)繳費方式又有哪些呢?下面一一為大家解答。合肥電費(查詢 營業網點)多少錢一度附計算方法,合肥電費繳費方式盤點。
  • 在鄉下,水缸裡無人餵養的魚,為什麼十幾年都不會被餓死?
    今天收到一位網友的提問:為什麼自己乾淨的水缸裡,一條十幾年無人餵養的魚卻依然活著。 當收到這個問題時,我的童年記憶一下子被勾勒出來。
  • 猶太人來過臺灣這個離島?這裡為何出現了摩西分海
    早餐依然是就著山下的美景吃下去的,老闆知道我們今早要趕飛機回臺北,特意起了一個大早安排好早飯,而且還找了兩輛汽車送我們下山去機場。因為一般人真想不到在這麼一個巴掌點兒大的小島上還會有免稅品可以買,買了以後忘記也是常事,尤其這個機場完全就像是個小汽車站,真跟免稅品聯繫不到一起,在這裡等飛機根本不會有取貨的想法。北竿大坵島上的梅花鹿飛機回到了臺北的松山機場,這個位於市中心的機場大多是飛島內的航班,絕大多數國際航班都在桃園機場。
  • 【電費怎麼算】廣東出租屋電費結算方式·計算公式
    為維護房屋租賃雙方的合法權益,近日,廣東省物價局印發了《關於規範出租屋電費結算行為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規定房屋出租人和承租人應遵循「誰用電、誰付費」的原則,合理分擔供電企業按總表電量收取的電費。《通知》自2013年1月1日實際用電起執行,試行一年。
  • 每天開8個小時的空調,一個月的電費是多少?大多數人都猜不到!
    現在正值夏季最炎熱的時期,想必屏幕前的你跟筆者一樣,給我一臺空調和一個冰鎮西瓜就能在屋裡呆上一整天。那麼,問題來了,沒日沒夜的讓空調運轉,一到結算電費的時候,也是一筆讓人頭疼的支出。那麼,一臺空調到底能有多費電?美的廣告中:一晚低至一度電。到底存在不存在?
  • 故宮隨處可見的大水缸,冬季冰天雪地,為何缸內的水百年不結冰?
    這麼寒冷的天氣,北京故宮肯定是不能例外的,那些裝滿水的大缸在寒風中凍一夜,估計都得凍裂,而且日復一日的凍下去,那大缸裡的水就凍成一個大冰疙瘩了,無法發揮消防滅火的作用。但是冬春季節又是天氣乾燥、容易發生火災的時節,離不開消防水缸裡的水。這可怎麼辦呢? 別著急,古人有高招。 第一是穿衣戴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