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用電上千度,換了新表卻又正常,大爺:電費必須打折

2020-12-06 新視野社會

一個月用電上千度,電錶檢測卻卻正常,大爺:電費要打折

在冬天的時候,天氣非常的寒冷,人們為了取暖採用了各種各樣的方式,有的家庭買了暖氣片,有的家庭開空調製暖,但是免不了要用電,所以一到冬天,家裡的電費就開始蹭蹭的往上漲。但是戴師傅住在杭州一個小區,最近幾個月他們家的用電特別兇,最厲害的時候一個月用電一千四百多度,戴師傅懷疑是電錶出了問題,那究竟是不是呢?

戴師傅說房子是單位分給他的,面積是五六十平方,電錶已經用了十幾年,家裡大件的電器不多,只有一臺空調,一臺冰箱,一臺熱水器和電視機,看了一下戴師傅家的用電錶清單,戴師傅家每月一般用電兩三百度,最近幾個月家裡用電不太正常,去年十二月用電596度,今年一月和二月都用電一千多度,三月用電五百多度,其中一月份電費最貴,要六百五十五塊錢,比平時的電費貴了三倍。

戴師傅說家裡的電費都是銀行代扣的,去年十一月他往卡裡打了一千塊錢,正常情況下能交半年電費,可到了上個月十一號,戴師傅接到了電話,客服人員催他繳納二月份的電費,戴師傅查了一下銀行卡,卡裡面已經沒錢了。

戴師傅到供電營業廳拉了一個清單,發現去年十二月和今年一月份的電費加起來就扣了九百多塊。戴師傅表示六百五十五他交掉的,下一筆不敢交了,出問題的是一八年十二月和一九年一月份、二月份和三月份的中旬,一共一百多天,戴師傅懷疑自己家的電錶壞了。

上一年十二月份電力部門上門拆掉了舊電錶,給戴師傅家裝了新電錶,這個月戴師傅又拉了清單,三個月剩下十九天用電就九十多度,戴師傅認為問題就出現在舊的電錶上。但是供電營業廳卻給出了不同的看法。戴師傅說他們檢測過了,他說是正常的,更換完之後家裡用電情況正常了。杭州電力局計量中心給出的檢測報告顯示戴師傅家的那個舊電錶各項指數都是合格的。那麼電錶沒有問題,為什麼家裡的用電量比較大呢?

記者看了一下戴師傅的家外面,也沒有發現別人私拉電線到戴師傅的電錶上,看來偷電的現象排除了。很快記者有了新的發現,戴師傅家有一臺兩千瓦功率的的暖風機,戴師傅這個已經買了一年多了,晚上十點半以後才開始用,一般都開兩個小時然後停掉,戴師傅說這臺暖風機只有天冷的時候才會用。去年十二月份之前暖風機已經用了好幾個月,家裡用電一直很正常,但是戴師傅一直認為是那個舊電錶出的問題,二月份和三月份的電費電力部門應該給他打一個折扣,戴師傅才願意交錢。

記者找到了供電營業廳,客服人員回應記者他們無權接受採訪。這時候蕭山區供電公司的工作人員趕了過來,他表示檢定結果是合格的,不影響計量的準確性,如果用戶對這塊有疑問的的話,他可以把自己的這塊表送去第三方有資質的檢定機構進行檢定,如果說檢定結果有問題,那我們也可以按照供電營業規則,就是我們的法律法規對他進行退補。

這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對戴師傅家電費進行檢測用電負荷有點高,戴師傅最好留意一下自己家裡的大功率電器,尤其是電熱水器和暖風機。工作人員說電器全部插上,負荷會有點高,一天開十二個小時的話四五十度電都是有可能的,後來跟記者交流的過程中戴師傅也承認換上新電錶之後暖風機用的很少。

所以,我們在冬天取暖的同時,也要注意自己買的取暖工具的電器的功率,要不然一直開的話是非常浪費電的。

相關焦點

  • 一天20多度電,一個月電費400元 水溫設置不當 熱水器成「元兇」
    本報訊(記者陳婷 通訊員向共鳴)「這個月電費怎麼這麼多,我的電去哪兒了?」羅大爺手中拿著上個月的電費帳單激動地說道。6月4日上午10點,國網大冶市供電公司羅橋供電所迎來一位年過六旬的老大爺。  「這個月700度電啊,一天20多度電,電費都400元了,我一老一小在家,空調都不捨得開,是不是你們弄錯了?」
  • 上千民眾拒絕交電費 闢謠
    當時朋友圈轉發的一段文章(稍有改動):(不知哪日)的上午上千群眾聚集在市電力供電局拒絕交電費理由是:一個月預存電費高達上億甚至幾億元,讓老百姓拿血汗錢預存電費,銀行利息可想而知,是多少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關於電力局更換新電錶後用戶電費幾乎翻一倍的問題己得到100%的用戶證實。有人本來一個月電費只有30~80元,用上智能電錶後電費竟然高達200多元!
  • 當一度電為46.2元時,普通居民一個月大約需要支付多少電費?
    然而,近日美國德克薩斯州高溫天氣不斷,但因為電力儲備不足,用電短缺現象嚴重,從而電價一度達到6537.45美元/兆瓦時,相比以前上漲360倍左右,換算成人民幣後才會發現一度電為46.2元,毫無疑問,面對如此較高的電費,多數人是不敢開空調的,國內一度電0.56元到0.6元左右,在炎炎夏日開空調後一個月需要支付200元到500元電費,其中有些用電較多的居民可能一個月電費超上千元,那麼,當一度電為
  • 深圳一公寓電費1.5元/度,月電費高達800元,如此收費是否合法?
    住戶:十幾平方米單身公寓電費增長至600元以上記者採訪了30多戶住戶發現,公寓住戶雖然電器不多,但每月用電高達300至500度不等,每度電收費1.5元。一名住戶告訴記者,從6月期間,公寓曾經檢修電路後,電費開始飆升,每月用電300~400多度電,電費600~700元之多。而電費最高時近800元,用電500多度。採訪中,住戶告訴記者,他們租住十幾平方米的房子,空調也不是經常使用,只有周末稍微使用空調比較久,平常看電視大多也是使用手機,想不到一個月竟然會有那多用電量。不僅如此,他們的電費竟然是1.5元1度。
  • 「安順普定,上千民眾拒絕交電費」傳謠者被警方政行處罰
    人民網普定1月17日訊 1月14日,一條「安順普定,上千民眾拒絕交電費」微博刷爆了朋友圈。1月16日,傳謠男子張某某被普定警方依法傳喚,進行批評教育和行政處罰,及時控制了謠言的傳播,維護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1月14日,潘多拉魔盒被打開了,一條沉寂多時的網絡謠言換了個「馬甲」後出來妖言惑眾。
  • 小夥為了省電費改裝電錶 20個月偷電約一萬度獲刑
    浙江在線04月15日訊節省電費,你會怎麼做?少看電視、少用電腦、少開空調?小夥子龔某覺得,這些方法能省下的錢太少了,不如直接改電錶。  龔某是寧波人,有妻有子。家裡電器多,每個月用電少時也要兩三百度,多時上千度,電費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 每月電費200多元,大爺懷疑電錶有問題
    頭 條 故 事 01 每月電費200多元, 大爺懷疑電錶有問題 「我一個人住,家裡只有一臺電冰箱、一臺電視機和一臺熱水器耗電
  • 電費激增,懷疑電錶有問題?麗江花園部分電錶已抽檢,大石供電所這樣...
    日前,信息時報曾報導過居民家中換了電錶後電費暴增的問題。據麗江花園的業主報料,從今年7月開始,供電局分批給小區每家每戶都更換了智能電錶,但更換後業主們發現用電習慣不變的情況下,用電量整體增加,有業主懷疑是不是新電錶有問題。
  • 店鋪沒開門卻產生上千元電費 商戶質疑亂收費 物業:只看電錶!
    一名商戶說,以前正常營業每個月電費3千多,沒營業這幾個月就產生了4千多元電費,他沒法接受,店裡沒有任何電器,只有一個監控。商戶們十分奇怪,停業期間拉閘限電,為何會產生水費和電費?他們質疑物業亂收費。記者陪同商戶們找到了物業辦公室,物業經理回應,他們收費是按照電錶收的,不存在亂收費的情況。商戶自己說關掉電閘了,但具體有沒有關掉,物業也不清楚。
  • 分檔計算的電費怎麼算...
    1、分檔計費的電費是怎麼算出來的?「6月份的時候,我用了1000度出頭,電費590多元。」李先生說,前幾天他收到了7月份的電費帳單,費用近900元。李先生對比了下,這兩個月他家的用電量幾乎相差無幾,但7月電費卻比6月貴出300元。供電公司工作人員經過核實,確認李先生家電費計算是準確的。
  • 自從換了智能電錶,你家電費翻一番?真相在這裡!
    儘管智能電錶本身也用電,可是這部分電費由供電公司擔負的,大家可以放心。各位想測試這個問題並不難,可以做這樣一個實驗:假定你家沒有漏電問題,關閉智能電錶電閘開關,智能電錶上的脈衝燈是不會閃的,可看到智能電錶上的數還顯示著吧——脈衝燈不閃意味著你家沒工作電流通過,理所當然也不會產生電費了~三、智能電錶上的燈閃一下就是1度電?
  • 房東代收電費不得加價
    10月9日,廣東省物價局起草出臺了《關於規範出租屋電費結算行為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擬規定房東不得在電費中加收其他費用。  階梯電價成房東提價藉口  按照廣東省居民階梯電價方案,夏季標準(5月-10月)第一檔電量為每戶每月0-260度,其電價不作調整,仍為0.61元/度。
  • 小區居民質疑新電錶有問題 3小時為何用了700多元電費
    有的業主表示自家9天花了747元電費,還有的業主表示就算不在家,也有十幾度電量的消耗……據他們反映,這些事情都是安裝了新電錶後出現的。那麼,電錶真的存在問題嗎?電費的異常變動又是怎麼回事呢?紅網時刻1月11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馬慧)9天用掉700多元電費?
  • 業主臨時電而不交電費,物業更換電錶,供電局:正式電
    業主臨時電而不交電費,物業更換電錶,供電局:正式電我國社會發展極其迅速,他很久之前我還用不起電腦,但到目前為止,幾乎所有家庭全部都用上了電。但是用電也可以,正式電和臨時電。因為現在大部分小區都是一戶家庭一個電錶,先用電再交費的那種形式,但是也有部分小區使用的是插卡式電錶,而插卡式電錶意味著用戶需要先繳費才能使用電,無論使用的是哪種表,都不能因為電力來源的原因而拒絕繳費吧?可是某個小區的業主們,都不願意交這個電費,還把記者找來了,曝光這個物業的行為。今日,某小區就因為小區使用的是臨時電而拒絕繳納電費,一系列事情的發生。
  • 換電錶之後,家裡的電費變高了?
    當這顆燈閃爍 6400 次時,就意味著……你用掉了 1 度電。與此同時,你家的電錶也會忠實記錄下這些信息,扣掉大概 5 毛錢電費。 電錶怎麼知道你用了多少電?為什麼換完電錶之後,你要交的電費變多了?
  • 管道天然氣今起降價 用電「大戶」也享受優惠
    「第三檔的電費比較高,2019年一年用了7000度,光電費就交了4500多元。」他說,電費越來越高給生活增加了不少負擔。據了解,從2015年7月以來,我市電價一直是按年執行三檔階梯電價。其中,用電總量達到第三檔時(即用電量>4440千瓦時),超過的部分電價為0.8283元/千瓦時。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像劉正新這樣的用電大戶並不少。
  • 【電費怎麼算】廣東出租屋電費結算方式·計算公式
    為維護房屋租賃雙方的合法權益,近日,廣東省物價局印發了《關於規範出租屋電費結算行為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規定房屋出租人和承租人應遵循「誰用電、誰付費」的原則,合理分擔供電企業按總表電量收取的電費。《通知》自2013年1月1日實際用電起執行,試行一年。
  • 居民新換的燃氣表,費用卻翻倍,燃氣負責人:正常,我家也多了
    這不,河南新鄉一個小區的居民就反映,自己家裡的燃氣費用翻了一倍。這是怎麼回事呢?居民介紹,年前12月28號,燃氣公司的人上門要求更換新的燃氣表,說是為了以後使用方便。小區裡60多戶居民先後更換了新的燃氣表。還沒有更換完,因為新年,加上疫情的影響,小區裡剩餘的居民沒有更換燃氣表。
  • 2017臨沂居民用電收費標準介紹 一戶一表每度0.54
    對於在剛剛來臨沂生活的朋友來說,很多人都不太了解臨沂的電費價格以及繳費方式,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   山東省居民用戶每月用電量劃分為三檔,電價實行分檔遞增。   第一檔:電量每戶每月210度及以下,電價不變,執行每度0.5469元;   第二檔:電量每戶每月210-400度之間,在第一檔電價基礎上,每度加價0.05元;   第三檔:電量每戶每月400度以上,在第一檔電價基礎上,每度加價0.3元。
  • 居民電錶改造 看不懂「單相費控智能電能表」怎麼破
    說到電錶改造,總的來講是件好事,因為可以方便業主繳納電費,通過手機就可以直接繳費,且按照城市用電標準,既不用再看物業的臉色,也不用在物業這多支出物業定的電價差(本小區物業定價電費0.65元/平.月),雖然物業還是會公布一個小區公共耗電公攤,但總是覺得改造後,用電自己更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