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年10月15日
研究員:林曉明 S0570516010001/陳燁 S0570518080004
核心觀點
歷史分位數因子具有明確的經濟學意義,其中包含選股效果穩定的因子
歷史分位數計算的是某個指標當前取值在一段歷史區間中所處的分位數點,是常用的時間序列分析方法,反映了相應指標的變化趨勢,具有明確的經濟學意義,適合針對估值、財務質量因子構造新的因子(本文中歷史分位數因子的表達式為:ts_rank(F, n),即因子F在過去n個季度裡的分位數)。本文系統測試了89個相關因子,其中估值類、盈利能力類、收益質量類、營運能力類歷史分位數因子選股效果較好,現金流量類、資本結構類、償債能力類歷史分位數因子選股效果較差。
估值類歷史分位數因子中,EP、SP歷史分位數因子表現較好
估值歷史分位數反映了個股當前估值在一段歷史區間中的高低程度,能刻畫出個股的估值在一段歷史區間中是否「便宜」。本文構造了EP、BP、SP、N、O的歷史分位數因子,這些因子間的相關性較高。估值類歷史分位數因子的計算邏輯與反轉因子有一定相似性,在剔除了行業、市值、反轉和對應原始因子(例如:ts_rank(EP, 2)的對應原始因子為EP)的影響後,EP、SP歷史分位數因子表現較好。2007年4月以來,ts_rank(EP, 2)因子在滬深300、中證500、全A股的RankIC均值分別為5.14%、6.13%、6.21%,分五層測試中多空組合夏普比率分別為0.77、1.88、2.46。
財務質量類歷史分位數因子中,盈利能力類歷史分位數因子表現最好
財務質量歷史分位數能刻畫出個股財務指標在歷史區間中的變化趨勢。本文構造了六大類財務質量類歷史分位數因子,其計算邏輯和成長類因子有相似之處,在剔除了行業、市值、成長和對應原始因子的影響後,盈利能力類歷史分位數因子選股效果最好,收益質量、營運能力類歷史分位數因子次之,現金流量、資本結構、償債能力類歷史分位數因子選股效果較差。2007年4月以來,ts_rank(qfa_roa, 6)因子在滬深300、中證500、全A股的RankIC均值分別為6.50%、5.68%、6.89%,分五層測試中多空組合夏普比率分別為0.75、0.76、1.97。
部分因子的選股效果隨著回看期數的增加大致呈現出逐漸減弱的趨勢
在本文的單因子測試中,表現較好的因子選股效果隨著回看期數的增加大致呈現出逐漸減弱的趨勢。例如ts_rank(qfa_grossprofitmargin, n)因子中n的取值分別為6、8、12時,因子在全A股的因子收益率均值為分別為0.88%、0.85%、0.73%,RankIC均值分別為5.63%、5.37%、4.69%,多空組合夏普比率分別為2.01、1.82、1.52。三個選股指標的取值都隨著n的增大逐漸減小。我們推測其背後的原因是回看期數越小,因子值的變化越及時,能較快反映出個股基本面的變化趨勢。
風險提示:單因子測試結果是歷史經驗的總結,如果市場規律改變,存在失效的可能。歷史分位數因子的選股效果具有參數敏感性,請謹慎使用。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華泰證券(601688,股吧)研究所。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季麗亞 HN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