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訊(記者 王超)12月12日,由華泰期貨主辦的「2021衍生品市場年會資產配置——淨值化理財新時代」分論壇在上海金融信息中心舉辦,此次論壇圍繞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的機會和挑戰,以及新變化對投資者將帶來的深刻影響角度展開,共話資產管理新未來。
華泰證券首席宏觀經濟學家易峘在分析2021年宏觀配置的預期差及機會時認為,A股市場接下來將有以下子板塊可能超預期:首先是可選消費和高端消費。其次是製造業升級。此外,她認為人民幣將迎來長周期升值。「中美兩個經濟體的相對投資回報率的差在2021年下半年將更加明確。預計2021年上半年PPI維持上行,周期重啟。從配置上來說,這是主要預期差,2021年下半年要注意寬鬆後遺症以及退出帶來的陣痛。」她說。
展望2021年投資機會,上海鳴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副總經理房明認為,在眾多新的賽道中,做CTA和股票策略的組合是一個比較好的賽道,在股票團隊品牌度夠高的時候,他建議可以嘗試做中低頻CTA,這將是一個比較有效的策略。
房明介紹,2019年、2020年我國量化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並誕生了真正意義上的百億美元的量化機構,這是量化基金管理規模上的一個裡程碑。
華泰期貨金融產品部總經理謝志超介紹,華泰期貨產品服務體系就是牢牢把握資金方和資產方這兩端,通過與公募和私募基金等金融機構的深入合作,結合華泰期貨自身的產品評價,產品設計以及資產配置能力,把多樣化的優質產品推介給各類客戶群體,在此過程中發揮引入、評價、設計、配置和推介的作用。
最後的圓桌對話環節圍繞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的新機遇、各類機構的轉型進展情況、如何看待私募管理人頭部聚集效應、衍生品對衝在機構資金資產管理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等話題展開。上海國際信託證券信託總部總經理簡永軍認為,在當前淨值化理財的環境下,固收+的產品和權益-的產品可能是比較熱門的產品;匯鴻匯升投資副總經理朱一順認為,市場波動越大,專業投資者的機會越大,大邏輯就是中國經濟蒸蒸日上,權益類的資產會有比較不錯的表現;量橋投資高級合伙人範俊認為,市場參與者變了,模型也要變,要多用AI的方式參與量化,並且要注重執行,不能只注重投研;上海砥俊資產管理中心總經理梁瑞安建議,投資市場不追小兔,要抓野豬;華泰證券(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另類業務部負責人孫謙認為,未來的機會屬於股票+CTA的總和。他比較看好港股,認為基本面要研究好,同時也可以用量化的工具幫助基本面去做一些執行,這樣會勝出;華泰期貨資產管理總部總經理王曉黎表示,要聚焦FOF,選產品定性佔40%,定量佔30%,比較看好商品市場投資機會。
會議間隙還播放了第五屆「期贏天下杯」衍生品基金大賽的獲獎視頻,揭曉了第五屆大賽的冠軍、亞軍、季軍和優勝獎獲獎管理人。據介紹,華泰期貨傾力打造的「期贏天下杯」衍生品基金大賽,立足金融衍生品領域,聚焦衍生品基金群體,為衍生品基金提供長期專業業績鑑定,是資產管理領域衍生品特色的品牌賽事,也是華泰期貨深度服務衍生品基金群體的平臺。截止到11月末,大賽共吸引了超過500家管理人參賽。
記者還了解到,華泰期貨衍生品市場年會是華泰期貨每年舉辦的大型機構投資者主題論壇,聚焦於行業前沿動態,著力搭建高端服務交流的平臺。作為華泰期貨傾力打造的年度機構投資者盛會,華泰期貨衍生品市場年會今年已是第四屆。本次分論壇聚焦基於大類資產配置的以期貨衍生品為特色的財富管理,共有十多位來自金融機構、大宗商品領域等各界專家和代表進行主題演講和圓桌交流,共同展望2021年投資之道和衍生品市場發展之未來,為投資者帶來精彩的思想盛宴。
中證網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未經中國證券報、中證網以及作者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網註明來源非中國證券報·中證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更好服務讀者、傳遞信息之需,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