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各家銀行理財子公司戰略、產品、金融科技相關核心內容
來源: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銀行業理財業務發展報告(2020)》 輕金融整理
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可下載PDF報告原文
一、已開業理財子公司的戰略定位對比分析
1、國有大行領跑,差異化競爭態勢漸顯
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憑藉資金、技術等優勢在理財子公司的落地行動中佔據領先地位。目前,國有大行理財子公司已全部開業,並制定了差異化的發展戰略。
國有行理財子公司戰略定位
(1)工銀理財:集團的產品中心、輕資本的創收中心、客群經營的穩定器。
工銀理財將在傳承母行穩健合規基因的基礎上加快創新,堅持大資管戰略引領,強化整體聯動,發揮戰略協同效應,努力成為全球資管行業中的靚麗名片。同時,將依託集團資產管理、託管、養老金等業務優勢,以新理念、新產品、新模式,致力於構建成集團的產品中心、輕資本業務發展的創收中心和集團客群經營的穩定器。
(2)建信理財:立足大灣區,加強「三個協同」。
落戶深圳,深耕大灣,建信理財成為踐行集團大灣區大資管業務的重要載體。不同於工行等將理財子公司落戶北京,建信理財從集團總部「撤離」,選擇落戶深圳,這與其發展戰略與定位密切相關。《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剛一出臺,建行就召開會議作出部署,圈定服務大灣區建設十大重點領域,包括製造業綠色改造升級、戰略新興產業支持、住房租賃業務、區內大資管業務等。通過「三個協同」,建信理財立足於做大做優做強資管業務。一是母子協同,不斷提升為客戶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的能力;二是全行資管板塊內部協同,不斷提高集約化水平,對外實施體系型協同發展;三是資管行業生態協同,依託金融科技,搭建共享平臺,構建「資管生態圈」。
(3)中銀理財:鞏固特色優勢、實現重點突破,打造集團資管業務排頭兵。
中銀理財將以集團發展戰略為指引,堅持新發展理念,持續深化改革、激發活力,從客戶需求出發,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搭建淨值型銀行系理財公司產品體系,實現公司受託管理理財業務規模穩步增長。積極應對監管政策變化、金融市場開放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不斷完善機制、敏捷反應,鞏固特色優勢、重點突破,提升中銀理財業務的整體競爭力,把中銀理財打造成集團資管業務排頭兵。
(4)交銀理財:秉持交通銀行穩健發展經營理念,凸顯財富管理特色,助力集團「建設具有財富管理特色和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銀行」發展目標。
交銀理財是交銀集團理財產品和資產管理服務的主要供應商,自成立以來,交銀理財不斷深入轉型發展,努力實現風險與收益的平衡,讓優質產品和服務惠及更多客戶,創造更大價值,努力成為交銀集團財富管理的頭雁。此外,為加強集團財富管理業務統籌經營管理,交通銀行 2019 年上半年成立了財富管理戰略推進委員會,旨在通過統籌協調,在產品研發、渠道銷售、客戶拓展方面整合資源,一體化推動集團各類資管業務協同發展。交銀理財也將秉持交通銀行穩健發展的經營理念,通過凸顯財富管理特色,助力集團「建設具有財富管理特色和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銀行」發展目標。
(5)農銀理財:充當好「四大角色」,打造最佳客戶體驗的一流資產管理機構。
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有效服務農業銀行集團」的基本定位,農銀理財將充當好「四大角色」:1)做好實體經濟的「助推器」。深化對金融本質和規律的認識,強化金融服務功能,找準金融服務重點,疏通實體經濟「血脈」,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加油助力。2)做好合規發展的「排頭兵」。嚴格落實《資管新規》的各項要求,為理財行業轉型講好農行故事、貢獻農行方案。3)做好廣大客戶的「理財師」。堅持以客戶為中心,堅持穩健的經營理念,創造最佳客戶體驗,為客戶提供安心、貼心、放心的產品與服務。4)做好集團發展的「增長極」。圍繞全行數位化轉型,打造數位化資管,在風險隔離的前提下加強行司協同發展,充分發揮理財業務對母行經營發展的戰略支撐作用。
(6)中郵理財:致力於打造客戶信賴、價值卓越的專業資產管理機構。
中郵理財將堅持服務「三農」、城鄉居民和中小企業,對母行的「新零售」戰略形成強有力的支撐。中郵理財將充分依託母行渠道和客戶優勢,堅持創新發展,致力於打造客戶信賴、價值卓越的專業資產管理機構。充分發揮中國郵政實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三流合一」的優勢,搭建場景化服務平臺,加大與金融同業、金融科技公司合作力度,構建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大資管生態圈。
2.股份行與城商行各顯神通,金融科技應用成為關注核心
監管鼓勵商業銀行設立理財子公司開展理財業務,釋放了多重利好,股份行與城商行也積極把握此輪政策機遇,推進理財子公司的設立。理財子公司在產品形式、銷售門檻、資產投向上靈活度更高,將更加精準地匹配投資者的多元化需求,尤其對於經營範圍受限的城商行來說,理財子公司的牌照價值進一步凸顯。理財子公司的管理模式也利於銀行機構著力打造主動管理能力,全面激發理財業務的發展活力。截至 2019 年 12 月末,分別有 5 家股份行和 5 家城商行獲批成立理財子公司。從已開業運營的 3 家股份行理財子公司來看,股份行理財子公司普遍重視科技投入,均將金融科技融入了公司發展戰略之中。
(1)招銀理財:零售為體,科技為用。
以零售為主體,協同和服務於母行戰略。招銀理財定位於承接招行理財客戶群體,立足於為零售客戶提供全方位、差異化的財富管理服務。在招商銀行的定位裡,理財子公司首先是嫁接零售端客戶和批發端客戶的橋梁,其次是服務於自身客戶和外部客戶的橋梁。招銀理財將依託招行體系化優勢,既要回歸「受人之託代客理財」的資管業務本源,又要秉承「一個招行」的思想,服從於全行「一體兩翼1」戰略定位。科技為用,金融科技驅動未來發展。招商銀行一直重視對金融科技的投入,2019 年招行董事會全力支持銀行在金融科技上的投入和發展,修改《公司章程》,將稅前利潤投入金融科技的比例提高到 3.5%,重點用於金融基礎設施,大數據、雲計算、分布式、區塊鏈等領域;以及提取營收的1%作為金融科技的基金,用於新的技術平臺建設和一些外部非金融場景及內部的金融次場景的建設。
(2)光大理財:科技為舟,專業致遠。
秉持「打造全球一流的資產管理機構和領先的資管科技平臺」的戰略願景,光大理財將堅持「以終為始、科技為舟、擔負責任、專業致遠」的戰略路徑,更好地服務客戶,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光大理財以未來十年中國乃至全球資管行業的變遷為格局,積極前瞻布局,抓住科技發展的主航道,圍繞新技術革命布局投資方向,並用多種資管工具的創新去服務企業創新、發展、成熟、併購、重組的全生命周期,在獲得良好投資回報的同時支持實體企業的發展。
(3)興銀理財:錨定「1234」戰略,科技賦能未來。
興銀理財將在母行「1234」戰略中發揮紐帶作用。興業銀行正錨定「1234」戰略體系,加快「商行+投行」戰略布局,提升結算型、投資型、交易型「三型銀行」建設能力,穩步推進理財業務轉型工作。設立興銀理財有利於發揮資管業務在興業銀行「1234」戰略中的紐帶作用,為客戶提供高效的綜合化金融服務,興銀理財將發力提升核心競爭力,打造「以創新引領市場、以投資創造價值的一流資產管理服務商」。立足母行金融科技積累,搭建數據中心,賦能投研強化科技賦能。在立足母行興業銀行金融科技領域積累的優勢和稟賦基礎上,興銀理財未來將通過數據倉庫等技術搭建理財子公司自己的數據中心,利用傳統數據模型、數據挖掘等技術賦能投研充分挖掘數據價值,探索在宏觀研判、量化交易、智能決策、智能風控等方面的應用。
(4)寧銀理財:專業投資能力為核心。
寧波銀行資產管理業務始終致力於為客戶獲得穩定、可靠的投資收益,始終將投資團隊的專業能力建設放在核心位置。通過「投研聯動」,在充分了解資產價值的基礎上,做出合理的投資決策。在研究支持方面,通過構建專業的信用分析體系、立體的信息資源網絡以及定製化的信用評級系統,為大類資產配置提供支持。同時,結合多樣化的市場風險管理工具,進行全面的風險管理調整和監測。
(5)杭銀理財:瞄準新業態、吸納新技術。
杭銀理財將堅定實施品牌戰略,不斷健全產品體系,推動財富管理的專業化和精細化,主動瞄準新業態、吸納新技術,立足於服務實體經濟及滿足客戶資產管理需求,全面提升產品、投研、銷售、風控等方面的統籌管理水平。
二、國內已開業理財子公司產品線對比分析
目前我國居民的金融資產配置觀念仍然比較保守,理財客群風險偏好較低。基於這一背景,從理財子公司目前布局情況來看,其產品體系整體表現出三大特點:一是以固收類為主;二是初期主要通過 FOF、MOM 和私募股權等形式探索布局權益類投資;三是產品體系規劃凸顯差異化戰略布局,充分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如建信理財指數產品完全精準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中銀理財藉助中銀集團全球化布局優勢,推出外幣類產品;農銀理財產品緊緊圍繞「三農」特色;興銀理財打造海峽特色產品。各理財子公司基於各自發展戰略定位,其產品體系設計也呈現出差異化特徵,下面就各家理財子公司產品規劃特色做具體分析。
理財子公司產品體系
1、工銀理財:持續加強專業化產品管理能力,打造「4+3」「基礎+創新+戰略」產品譜系
工銀理財自成立以來一直堅持產品策略化、投資專業化管理,全面布局新規理財產品和投資,以資管新規為指引,構建現金管理、固收+、多資產組合、另類四大基礎產品系列和權益、量化、跨境三大特色產品系列的「4+3」全類別產品布局體系,打造「基礎+創新+戰略」的全譜系、全天候、全渠道產品管理能力。
整體來看,工銀理財產品布局具有三大特色:1)低投資門檻。踐行普惠金融理念,固定收益類和混合類產品起投點多為 1 元;2)培育長期投資理念。聚焦居民財富配置需求,提升產品獲取長期穩定回報的能力,引導客戶長期投資理念;3)多觸角捕捉權益市場發展機遇。工銀理財通過固收+、混合類、權益類產品配置權益類資產,發行多隻科創主題產品,為投資者提供分享科創企業成長紅利新途徑。
2.建信理財:「1+5」指數體系,精準對接大灣區發展規劃
建信理財產品規劃以指數投資方式切入資本市場意圖明顯,開業時即發布了建信理財粵港澳大灣區資本市場指數,緊緊圍繞《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設計了「1+5」產品體系框架,以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指數為主線,貫穿粵港澳大灣區價值藍籌、紅利低波、科技創新、先進位造、消費升級 5 條子指數線,以滿足不同風險偏好客戶的需求。
3.中銀理財:完善產品體系,樹立中銀理財產品品牌
中銀理財緊緊圍繞資產管理業務回歸「受人之託、代客理財」本質,綜合發揮資管業務專業資源優勢,結合市場情況,圍繞客戶需求,逐步形成面向機構和個人投資者,以固定收益類產品為主,覆蓋債券投資、非標債權投資、權益投資等,包括現金管理類、定期開放、封閉式在內的,資產類別齊全、投資策略豐富、投資周期完整的本外幣淨值型銀行理財產品體系。
4.交銀理財:主打穩健固收,布局多策略特色主題產品
交銀理財旨在把固收類產品打造為公司的拳頭產品和旗艦產品,產品體系以穩健為主要特徵,投資範圍以固收類為主。同時,交銀理財推出多策略特色主題產品,目前已在商業養老、科創投資、長三角一體化、要素市場掛鈎等策略上做好儲備。此外,交銀理財將在權益類資產配置上加大探索力度,長期目標為提高權益類產品比重。
5.農銀理財:「4+2」產品體系,精準服務「三農」
農銀理財推出了「4+2」系列產品。其中「4」是指「現金管理+固收+混合+權益」四大常規系列產品,是農銀理財根據監管要求,推進理財產品淨值化轉型的載體,旨在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滿足客戶多樣化的理財需求。「2」則指非常具有農行特色的惠農和綠色金融(ESG)兩個特色系列產品。1)惠農產品是基於普惠金融理念,面向三農客戶推出的專屬產品,其將精準服務「三農」和縣域客戶理財投資需求,資產投向「三農」建設領域,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2)綠色金融(ESG)產品基於國際資管行業的綠色投資理念,重點投資綠色債券、綠色資產支持證券以及在環保、社會責任、公司治理方面表現良好企業的債權類資產,兼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6.中郵理財:「財富管理」+「資產管理」雙維度架構,構建全譜系產品體系
中郵理財將按照「固本源、築優勢、填空白」的思路,有序推進產品創新與發展。一是鞏固貨幣、固收及「固收+」等傳統產品,豐富和疊加策略類型;二是構築股票及指數型、偏債混合型及債權型另類產品管理能力,培育新的優勢產品;三是填補空白領域,拓展量化對衝、商品及衍生品、權益型另類投資業務,打造新的業務增長點。中郵理財將致力於構建「財富管理」+「資產管理」的雙維度架構。在「財富管理」維度上,中郵理財著眼於客群的分類與分層,旨在突出對理財客戶的需求細分和精準定位,設置了「養老」「抗通脹」「盛興」等分類品牌和「卓享」「尊享」等分層品牌。在「資產管理」維度上,中郵理財側重於資金投向與資產配置,旨在突顯理財投資的投研驅動和價值挖掘,推出純固收類「鴻運」、固收+「鴻錦」、偏固收混合類「鴻元」及私募產品「鴻業遠圖」等八大產品系列。
7.招銀理財:五大產品線,定位固收+
招銀理財將不同偏好與需求的客群分為六大類,針對不同客群推出全新產品體系「招贏睿智卓越」,分別對應現金管理產品、固定收益型產品、多資產型產品、股票型產品、另類產品及其他五大系列產品,覆蓋全部風險偏好等級。鑑於招行理財業務產品端的客群結構以零售客戶為主,招銀理財零售端客戶初步定位偏好穩定、低波動的產品,主流的產品是「固收+」類。「固收+」的底層資產絕大部分來自債券,適當配置小部分非標。截至 2018 年末,招商銀行零售渠道(含私人銀行)理財產品規模佔比超過 80%。
8.光大理財:七大產品系列,全面推動淨值化
光大創建了新一代淨值型理財產品——「七彩陽光系列」,產品涉及多種投資類型和運作模式,旨在為投資者創造品類齊全、屬性明確、風險等級清晰、符合市場需求的全方位專業資產增值服務。七種色彩作為七種投資方向:陽光紅主要投資於權益資產;陽光金主要投資固定收益類資產;陽光橙主要是混合類資產;陽光碧主要是現金管理類資產;陽光青主要投資於另類資產;陽光藍是專指投向私募股權領域;陽光紫主要投資以非標化的結構化投資資產,直接支持實體經濟。
9.興銀理財:主打「固收+」與權益類
興銀理財主要發力方向將是「固定收益+」及權益類產品。一方面,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固定收益+」能夠契合銀行理財主要客群的低風險偏好,也是銀行資管機構擅長的產品類型;另一方面,權益類產品將是興銀理財形成差異化競爭、提升業務價值的重要抓手。興銀理財將緊扣客戶需求及市場導向,針對不同客戶類型,積極構建品類齊全、屬性明確、風險明晰、符合需求的理財產品線,覆蓋全市場投向、涵蓋主流投資策略,通過與母行的協同聯動,推動集團整體財富管理能力和客戶服務能力不斷提升。
10.寧銀理財:主打中低風險產品,逐步推出權益類
寧銀理財主打中低風險產品,同時逐步推出固收增強、FOF、掛鈎型等投資權益、商品等不同市場的產品,努力打造「全產品、全市場」的銀行系理財子公司,以滿足不同客戶全方位的財富管理需求。
11.杭銀理財:發布科技文創產品
構築涵蓋現金管理、核心固收、機會發現、高端定製在內的產品體系,資產投向包括固收、混合、權益、商品及衍生品等。杭銀理財開業後發布的首輪新品傳承了母行風格——深耕科技文創,首輪產品即「幸福99」科技文創主題理財計劃擬投資行業以科技文創類新興行業為主,備選資產的公司主體所屬行業涵蓋生物醫藥、先進位造、智能物流等領域,所在地區以杭州銀行服務區域為主。
【輕金融好文】
1、誰是銀行業金融科技之王?
2、2019銀行業十佳文章【輕金融】
3、300萬銀行人迎來一位「新同事」
4、2020銀行金融科技最新布局!
5、30萬億工行金融科技革命!
6、某城商行消費貸規模,比農行、招行還大
7、銀行雲大爆發!三類玩家角逐千億市場
8、各大銀行零售業務含金量比拼
9、工行、建行的「較量」 | 輕金融
10、網際網路銀行:ROE最高的民營銀行「物種」
11、中小銀行正遭遇一場金融科技生死戰
12、中小銀行信用卡業務報告!(史上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