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5號著陸月球花了7天,若永動機實現,有望實現當天地月往返

2020-12-03 單身狗說機

這些天胖五的成功發射,可謂是引起了我們整個民族的驕傲與自豪,而胖五發射的探測器更是直接上月球挖兩公斤的土,這一任務自從幾十年前,就沒有人幹過這件事了,胖五更是歷時7天就從地球到達月球,這個速度相較於人類探索太空初期的速度,加快了好多。

1999年,就有一位科學家—羅傑·肖爾提出過,要做類似「#永動機#」的驅動器來驅動太空飛行器的前進,這將在很大程度上縮短星際旅行時間,幾小時就能從地球到達月球,如果這是真的話,可能地月旅行都能實現當天往返了,只不過現在也沒造出來,但不妨礙我們窺探一下他們的研究成果。

其實早在13世紀,就有人提出過永動機的設想,可因為永動機設想嚴重違背物理學原理,也被人稱為永不可能實現的一個科學設想,所以在羅傑肖爾提出來之後,不管是美國科學界還是世界科學界都痛批他是個騙子。

我們都知道的一條能量守恆和轉換定律,就是自然界中物質的能量可以從一種形式轉換為另一種形式,也可以從一個物體傳遞到另一個物體,但在轉換和傳遞的過程中,能量的總和始終是保持不變的。

而永動機之所以被痛批,是因為它的設想是在不消耗能量的情況下做功。

而早在1586年,荷蘭一位科學家也在《靜力學基礎》這本書中提出,用力學理論永遠無法製造永動機。

那麼這位羅傑肖爾博士到底是不是騙子,我們來看看他的理論。

羅傑肖爾提出的主張是,利用一個充滿微波的漸進式諧振腔產生推力。他堅定地認為,這不是一臺永動機,也不違反動量守恆定律,因為不同的參考框架適用於驅動器和其中的波。

也就是電磁推動器,目前肖爾的公司SPR做出來的電磁驅動器稱作EMdrive,已經聯合NASA的NSTAR離子推進器進行過多次測試,並聲稱他的電磁驅動器在消耗700瓦的功率下產生了88毫牛頓的力。

儘管肖爾和NASA都提出自己的推進器技術有突破,但是科學家們對此並不買帳。

不過這不妨礙肖爾團隊不停獲得捐款。

肖爾堅稱,搭載電磁推進器的太空飛行器可以在短短幾小時登上月球。

而在2014年,中國西北工業大學也有一個研究團隊測試多次後,也稱電池驅動器已經可以用2500瓦的功率達到750毫牛頓的推力。

如果真的可以做成,對於航空航天事業絕對是一個突破裡程碑的消息。

其實真的說不好,科學本來就是在錯誤和質疑中發展的,比如亞里斯多德的地心說被哥白尼的日心說推翻,哥白尼被教會燒死。

義大利的科學家布魯諾也推崇日心說被教會搞死。

伽利略,天文望遠鏡的發明推動者,發現了同物質同形狀的兩個重量不同的物體下降速度一樣快,違背亞里斯多德提出的理論,被教會監禁。

西班牙醫生賽爾維特因為發下了肺循環被列為異端邪說,被活活燒死。

歷史從來都是相似的,萊特兄弟又怎麼會想到100年後他們發明的飛機會遍布全世界呢?

圖靈又怎麼會想到他的計算機科學理論影響了現今人工智慧的發展,連自動駕駛也做出來了呢?

幾乎沒有任何一個科學理論是在提出開始就被所有人接受的,要不然馬斯克怎麼完成火箭回收?

科學就是在不斷地被質疑,被推翻的過程中進步的。

你說呢?

相關焦點

  • 嫦娥5號著陸月球花了7天,若永動機實現,有望實現當天地月往返
    這些天胖五的成功發射,可謂是引起了我們整個民族的驕傲與自豪,而胖五發射的探測器更是直接上月球挖兩公斤的土,這一任務自從幾十年前,就沒有人幹過這件事了,胖五更是歷時7天就從地球到達月球,這個速度相較於人類探索太空初期的速度,加快了好多。
  • 嫦娥四號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到底什麼水平
    ​​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中國嫦娥四號探測器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起飛,開始踏上奔向月球的旅程!根據新華社消息,2019年1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
  • 嫦娥四號成功實現月球背面軟著陸 開啟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
    央廣網北京1月4日消息(記者杜希萌)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1月3日10點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預選著陸區,並通過「鵲橋」中繼星傳回了世界上第一張近距離拍攝的月背影像圖,揭開了古老月背的神秘面紗。此次任務實現了人類探測器首次月背軟著陸、首次月背與地球的中繼通信,開啟了人類月球探測新篇章。
  • 嫦娥五號成功落月現場視頻回放 嫦娥五號著陸月球時間
    為實現「選址正確、落得準確」,嫦娥五號採用了五院502所在嫦娥三號和四號上應用的「粗精接力避障」方式。著陸上升組合體在飛到距離月面100米時會懸停一下,通過對選定區域拍照,精確識別選好落點。之後,著陸上升組合體再斜向下飛行,邊下降邊注意避障,飛到選定著陸點的正上方後豎直下降,在距離月面較近時提前關閉主發動機,然後利用著陸腿的緩衝實現軟著陸。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 傳回著陸影像圖並將開展月面採樣
    國家航天局供圖本報北京12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至此,嫦娥五號的「挖土」之旅又前進了一步。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 ?傳回著陸影像圖並將開展月面採樣
    嫦娥五號探測器動力下降過程降落相機拍攝的圖像。國家航天局供圖  本報北京12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至此,嫦娥五號的「挖土」之旅又前進了一步。嫦娥五號也成為繼嫦娥三號、嫦娥四號之後我國第三個成功實施月面軟著陸的探測器。
  • 「嫦娥四號」探測器今年著陸月球背面
    其中廣受關注的航天任務包括:「大火箭」長徵五號將實施第三次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將在月球背面著陸,北鬥衛星組網高密度進行。  此前,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已公布了一次快舟十一號火箭發射計劃。這意味著,我國今年將實施至少36次宇航發射任務。
  • 嫦娥七號擬開展月球南極著陸探測
    【嫦娥七號擬開展月球南極著陸探測】據國家航天局網站7月29日透露,我國嫦娥七號任務擬開展月球南極著陸與巡視探測。小行星探測任務擬對近地小行星2016HO3開展繞飛探測並實現取樣返回,同時對主帶彗星133P開展繞飛探測。
  • 嫦娥五號靠什麼往返地月?
    ◎ 張美書 張平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11月24日,我國目前推力最大的長徵五號運載火箭,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開啟了中國探月工程首次地月往返之旅。付毅飛 攝30臺發動機助推長徵五號飛天中國探月工程,此前實施過5次發射,均由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完成。
  • 嫦娥五號著陸點為何是月球風暴洋 嫦娥五號幾號到月球
    北京時間 11 月 30 日凌晨 4 時 40 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組合體順利分離。嫦娥五號將擇機月面軟著陸,為什麼著陸點是月球風暴洋?據介紹,人類已獲得的月球樣品大約有 380 公斤左右,分別來自於月球東南部的靜海和豐富海。風暴洋是月球最大的月海,在此之前,沒有其他探測器曾經到達這裡。
  • 人類將首次在月球背面著陸,嫦娥四號拉開大幕,低調發射服務衛星
    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鵲橋號發射入軌之後將為年底擇機實施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任務提供地月間中繼通信服務,因此這次發射也標誌著中國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著陸任務拉開大幕。它也將成為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拉格朗日L2點的通信衛星。說到發射鵲橋號的意義,就必須要了解一下它所服務的嫦娥四號探月任務,它將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據航天專家介紹,由於潮汐鎖定的原因,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周期與月球自轉的周期相同,所以月球總有一面背對著地球,這一面被稱為月球背面。
  • 阿波羅11號登月僅花4天!嫦娥四號27天到達月背,為何印度要48天
    一周前,中國探月工程發布最新消息,指出嫦娥四號著陸器和「玉兔二號」巡視器已完成第八月晝工作,分別於8月7日17時和17時50分,按計劃相繼完成月夜設置,進入了月夜休眠模式。目前我們的玉兔二號」累計在月球背面行駛裡程已達到271米,兩器更是已經超期服役四個月。
  • 「嫦娥五號」預計年底前發射 實現月球區域軟著陸及採樣返回
    於登雲說,目前我國月球探測任務實現了「五戰五捷」,分別是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嫦娥五號高速再入返回試驗、嫦娥四號,已完成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的前兩步。於登雲說,嫦娥五號有望實現我國航天史上的四個「首次」:首次在月球表面自動採樣,首次從月面起飛,首次在38萬公裡外的月球軌道上進行無人交會對接,首次帶著月壤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展望未來,嫦娥六號計劃在月球南極進行採樣返回。嫦娥七號計劃開展月球南極資源詳查,對月球的地形地貌、物質成分、空間環境進行綜合探測任務。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 將開啟兩天月球採樣工作
    接下來著陸器將在月球表面開始持續約兩天的工作,採集月球樣品。國家航天局介紹,12月1日22時57分,嫦娥五號探測器的著陸器、上升器組合體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處開始實施動力下降,7500牛變推力發動機開機,逐步將探測器相對月球的速度從約1.7公裡/秒降為零。期間,探測器進行快速姿態調整,逐漸接近月表。
  • 嫦娥四號著陸月球,十大看點告訴你到底有多牛!
    月3日10時26分,嫦娥四號探測器自主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內的馮•卡門撞擊坑內,實現人類探測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軟著陸。現在,不僅頂級科學家可以每天用雷射精確監測地月距離和表面情況,普通天文愛好者也可以用望遠鏡了解月球正面的每一個月海、每一座環形山。阿波羅計劃甚至送了12名太空人登陸月球正面、還帶回了382千克的單體樣本。之所以一直探測正面、在正面著陸,卻從不去背面,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背面著陸的難度大大難於正面。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回家,驚心動魄23天回顧
    三、往返23天,完成11個重大任務步驟嫦娥五號整個任務周期中,往返23天,21天在路上。過去23天,嫦娥五號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俄羅斯:計劃2025年前「重返月球」1976年,蘇聯發射了最後一臺月球登陸器「月球-24」號,現在,俄羅斯希望繼續此前的探月事業。據美國太空網5月7日報導,俄羅斯計劃2025年前將3款探測器送上月球。
  • 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中青在線
    本報北京12月1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至此,嫦娥五號的「挖土」之旅又前進了一步。
  • 距離月球只有15公裡?嫦娥四號進入著陸準備軌道!最快3天著陸?
    所以,如果當年只是作秀,那麼真相早晚會被揭露,除非美國再次登陸月球,插上國旗,掩蓋當年的謊言!而在2018年12月8日2時2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月球探測的新旅程。只不過這次嫦娥四號的探測器還要經過多次變軌,最終在2019年的1月份才能著陸月球,說實話難度還是非常大的!
  • 月球背面拓荒者——嫦娥四號著陸月球背面一周年
    一年前的今天,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南極-艾特肯盆地的馮·卡門撞擊坑;1月4日,「玉兔二號」月球車與著陸器成功分離,分別開展科學探測;1月11日,兩器完成互拍成像,地面接收圖像清晰完好,中外科學載荷工作正常,探測數據有效下傳,搭載科學試驗項目順利開展,達到工程既定目標,標誌著嫦娥四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嫦娥四號成功發射!將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
    北京時間12月8日凌晨2時23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探測器,開啟了中國月球探測的新旅程——嫦娥四號後續將經歷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最終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開展月球背面就位探測及巡視探測,並通過已在使命軌道運行的「鵲橋」中繼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