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的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莖分枝多。株高45~120cm,莖直立,圓形有稜,外被灰白色軟毛,莖從中部以上有分枝,莖下部葉在開花時枯萎;中部葉不規則互生,具短柄;葉片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基部裂片常成假託葉,裂片橢圓形至披針形,邊緣具粗鋸齒,正面深綠色,有稀疏白色軟毛,背面灰綠色,有灰色絨毛;上部葉無柄,頂端葉全緣,披針形或條狀披針形。頭狀花序,無梗,多數密集成總狀,總苞密被白色綿毛;邊花為雌花,7~12朵,常不發育,花冠細弱;中央為兩性花,10~12朵。花色有紅色、淡黃色或淡褐色。瘦果長圓形,有毛或無毛。秋季開花,整株都有芳香氣味,揉之香氣更濃。
艾草的種類
生艾:每年的五月是採艾葉的最佳時期,採摘的鮮艾葉經過反覆的日曬後的幹品即為生艾,生艾葉就是中藥材原料,也是製作陳艾葉、製作艾絨的原料。
陳艾:是指艾葉製作方法與儲存的時間,每年收存的生艾,再加以長時間的避光儲存,使生艾葉慢慢老化,散去艾葉中過多的揮髮油,已達煅去燥氣之功,如此加工之艾葉稱為陳艾。陳放時間應大於一年以上,三年為佳,更長久則不宜,這種艾葉加工艾絨在外觀上有兩大特點:一是容易加工艾絨;二是加工的艾絨柔軟;
熟艾:是指艾葉的炮製過程和炮製方法,而不是簡單意義上的生與熟,更不是簡單意義上的陳艾,熟艾是指用陳艾葉製作成艾絨後即為熟艾;簡言之,熟艾就是把陳艾葉加工成的艾絨。古法制絨與當今有天壤之別,要將陳艾葉置於臼內,經過上百上千次的反覆搗捶篩檢,已達量變至質變,最後將陳艾葉製成軟似棉絮一樣的艾絨,為之熟艾!
青艾絨----雖然是艾絨,但不能說成為熟艾。
熟艾---陳年艾絨。
金艾絨----三年陳放的艾葉加工的高級艾絨,熟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