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助頭戴式設備「睡眠頭架」不僅可以實現睡眠監測,還能對睡眠障礙者進行調控,幫助其改善睡眠進而提升腦功能。在9月23日開幕的2020年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以下簡稱「創交會」)上,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帶來的「睡眠調控」參展項目,引起許多參會者的強烈興趣。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展示的「睡眠頭架」。
中科院百餘項目集中參展
今年創交會的主題是「數字變革、創新引領」,作為主辦單位之一,中國科學院組織了44家院所單位的123個項目參展,成果領域涉及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航天航空、汽車製造等領域。其中參加線下展示的有37個院所單位、106個項目。
2020年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現場。
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位於上海,此次專程攜腦認知功能檢測工具集、睡眠調控等項目參展。中心神經生物學博士張赫說,希望通過創交會推動相關研究成果產業轉化,尤其是加強與廣東相關企業和單位的合作。
作為本次創交會巡場重點項目之一,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則展示了高速大容量DMD空間光調製器、集成電路單粒子效應雷射試驗技術兩個項目。
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位於北京,是我國空間科學及其衛星工程項目和深空探測的總體性研究機構。「高速大容量DMD空間光調製器有效填補了國內外市場該類產品在存儲容量的缺陷,可以廣泛應用在以DMD為核心器件的單像素相機、投影儀、光刻機、雷射印刷、PCB制板、3D列印等眾多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市場。」項目負責人王小慶說。
線上展示為人類健康「試藥」的「鼠小弟」
本次創交會首次用「線上+線下」方式同步開展,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參展項目「人源化小鼠及其臨床前評估平臺的建立及應用」,便在線上展示了為人類健康「試藥」的「鼠小弟」。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線上參展的人源化小鼠項目。
所謂人源化小鼠,就是在小鼠體內生成人類的某些組織、器官、細胞等,隨後構建疾病模型,研究人的致病機制。
中科院廣州健康院帶來的就是一隻藉助基因技術使其失去免疫能力的小鼠,科研團隊利用「免疫缺陷小鼠」構建人源化小鼠腫瘤模型,也就是讓小鼠體內長出與腫瘤患者一樣的腫瘤,評估各類藥物的療效。
「這種小白鼠的科研價值非常高。」有關負責人介紹,第三代免疫缺陷小鼠可助力現今最流行的「精準醫療」,通過小鼠篩選個性化治療的藥物組合。
目前,研究團隊已成功構建出人源化造血系統模型、肝臟代謝系統、免疫系統、多能幹細胞誘導分化等模型,同時通過移植病人來源的腫瘤組織/細胞,構建多種腫瘤PDX人源化小鼠,涉及白血病、肺癌、肝癌、胃癌、鼻咽癌等。目前,該項目是我國腫瘤覆蓋範圍最廣、學術影響力最大的人源化小鼠平臺。
中國創新創業成果交易會由中國科協、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九三學社中央、廣東省人民政府和廣州市人民政府主辦,將於9月23-25日在廣州舉行。
【記者】卞德龍
【圖片】吳偉洪
【作者】 卞德龍;吳偉洪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