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命試藥的年輕人:一次賺1萬,卻毀掉了人生

2020-12-04 新浪財經

來源:郎club

作者:正解局

來源:正解局(ID:zhengjieclub)

◆毀人的是貪婪。

正解局出品

這個世界上,能有什麼東西比健康還重要?

有!

在有些年輕人眼裡,錢比健康重要!

為了錢,他們吃下一顆顆還沒有上市的新藥,連最危險的抗腫瘤藥物都往肚皮上扎.....

為了錢,他們可以做撲火的飛蛾。

1. 年輕試藥人,5天裡被抽38次血

藥品研發上市,有嚴格的規定。為了測試新藥的毒性和代謝過程,根據國際上的一般做法,要在人體上先測試。

簡單來說,就是弄清楚究竟吃多少,既能治病,又不會害人。

測試又包括:健康人身上進行Ⅰ期測試,再在病人身上進行Ⅱ期、Ⅲ期測試。

Ⅰ期測試需要20-100人,主要考察藥物的安全性。這些測試藥物有治療常見病的,也有治癌症的,有口服的,也有注射的。

檢測效果,最常見的方式就是抽血。

有的試藥人,5天裡被抽38次血。

我們每次吃藥前看的說明書上,關於用法用量、不良反應等內容,相當部分就來自於試藥人的數據。

(一張用藥說明書,其中很多內容就來自試藥)

幾年前的一個數據說,我國平均每天都有370種新藥問世。還有很多外國藥企也在中國測試新藥。

有估計,中國參與試藥的總人群約50萬。

不過,有個明顯的特點:年輕人來試藥的越來越多。

先前,除了部分志願者,往往是因為生活所迫的人才來試藥。如今,年輕人倒成了試藥的主力,其中,很多還是在校大學生。

有媒體報導,一名26歲的小夥子,在短短兩年裡,一共參加了近20次試藥。

《新民周刊》就曾報導,在武漢,大約有1000多位試藥人,其中,大部分是武漢各高校的學生。

北京一家醫院的醫生也證實,(參加試藥)無業者、大學生要佔到80%-90%。

2. 試藥,因為習慣了花錢帶來的快感

中國人歷來講,是藥三分毒。

而有醫生就介紹,「一期實驗風險最大。這個階段多是創新藥,除了在動物身上試過,從未接觸過人類。」

年輕人有大好的青春,去哪不能掙錢,為什麼願意以身試藥、以身試險?

答案就是:錢。

前兩天《瀟湘晨報》曾報導,一個湖南00後試藥女孩小文(化名)的故事。

「什麼東西都要選最好的!」護膚品只用日本CPB的,運動鞋要買AJ的聯名限量款......

生活費顯然是不夠的,小文就用網絡借款。沒想到,一轉眼就欠了三萬多,每個月都要還三四千。

催款電話幾乎將她逼瘋,她不敢和家人要錢,做兼職來錢又太慢。

聽班裡同學說,去醫院住幾天,大幾千就到手了。

「簡直比白領工作還輕鬆,關鍵來錢還快!」小文就此走上了試藥之路。

(知乎上一網友分享自己試藥的原因)

類似這樣的故事,在網上一搜,隨處可見:

天津試藥人吳猛,熱衷網絡賭博。試藥賺來的快錢,都拿去賭了。

大二學生阿樂參加試藥是為了給自己和女友各買一部新手機,因為,打遊戲速度快。

(這樣試藥的故事在電視、網絡上還能看到很多)

3. 一天賺1000塊,甚至上萬

試藥,到底有多掙錢?

對於平常大部分人來說,想達到1000元日薪,絕非易事,但試藥人可以。

從各種試藥招募信息可以看到,日薪千元的報酬不在少數。

試藥圈流行著這樣一個公式:錢數=天數*藥物危險性,報酬越高,危險性越高。

有風險高的項目,周期是一周,到手能拿到7萬塊錢,相當於1天賺1萬。

(網絡上部分試藥招募信息)

除了嘗試風險更高的藥物,還有人打起了另一個主意:多試藥。

實際上,為了保護試藥人,醫院一般都有規定,試藥3個月之後,才能進行二次試藥,以確保藥品全部排出體外。

然而,不是每個年輕人都願意等。他們覺得,只有儘可能地多參加試藥,才能多掙錢!

不少人還使出種種招數,作弊通過體檢,增加試藥的次數。《方圓》雜誌就曾報導過,這些人的路數:

比如吸菸的人想通過尿檢,就會在尿檢的時候滴一兩滴白醋;用10倍藥劑量的聯苯雙酯應對酒精含量檢查,使轉氨酶轉變為正常值;更方便的是,拿到別人的尿液。再比如,在胳膊的針眼上塗些粉底液,就企圖在另外一家試藥機構矇混過去。

此外,為了防止聯網被查,參加過一次聯網的項目,下次就安排參加不聯網的;從網上多買幾個假身份證,也不容易被查出來……

《新京報》曾報導,一個年輕女孩子,因為換了別人的尿通過體檢,試藥結束後,才發現自己已經懷孕。

最後,因為「藥物會對胎兒有影響」,打掉胎兒。

醫院補償的幾萬塊錢,也很快被她和男友花得一乾二淨。

這樣一來,月薪過萬,輕而易舉。

所以,試藥圈流行著一句話:收入高不高,就看你跑得勤不勤!

月薪過萬的職業試藥人,已然屬於月收入金字塔尖上的一群人。

(來源:騰訊《2019國人工資報告》)

4. 是藥三分毒

從專業角度來說,人體雖然有代謝功能,但會有藥品微量殘留。各種藥物互相作用,很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

有媒體就報導過一個小C的例子。當初,他參加了一個周期三個月、補助一萬三的項目。

這個項目需要在肚皮注射。當時一針紮下去,他就感到仿佛有萬千根鋼針一齊戳向自己,巨大的疼痛和眩暈感,讓脈搏降到了30多。

醫院迅速開展搶救,才終於把小C從鬼門關裡拉了回來。

後來,醫院賠了6000塊錢,但這些錢換不回原來健康的身體。

小C現在還經常感覺乏力、胸悶,心臟莫名就會跳得很快,必須要躺著緩一緩。他說,如果給他一個選擇,他絕對不會去試藥。

類似被副作用纏身的試藥人有很多:

江蘇無錫試藥人90後沈雨辰,在試藥之後患上面癱,每到秋冬季節,身上就像魚鱗一樣的蛻皮,體重從140斤攀升到了200斤。

試藥人王濤在頻繁試藥兩年後,突然會流鼻血,走路感覺頭暈目眩,嚴重失眠,出現幻覺等。

國外也曾發生過多起試藥事故:

一些試藥,短時間內可能看不出危害,但未來可能是洪水猛獸!長期反覆試藥,最容易導致的後果就是,產生抗藥性。

一旦副作用出現,他們才會開始後悔:

(知乎某網友的分享)

5. 毀人的是貪婪

我們並不是否認健康人試藥的意義。沒有試藥人,更多的病人就會沒藥可用,特別是進口價格高昂的仿製藥,早一天上市,就能救更多的人。

國內有不少醫生和醫學院學生因為職業感召,也會參與試藥。

然而,很多年輕人把試藥當作賺錢的捷徑,滿足物慾,違規去試藥,終將被反噬,付出慘重代價!

這個道理,他們並不是不懂。

在一個採訪中,一個年輕人說到:

「從第一次參加試藥試驗,我就狠下決心再也不做第二次了。以後每次扎針疼痛難忍時,我也多次下這樣的決心。但一旦囊中羞澀,卻又趕緊得找人再去試藥。」

而另外一個胳膊上留下不少試藥針眼的小夥子,說得更直白:

你試試就知道了,來錢太快。

部分參考資料:

瀟湘晨報:《湖南00後女孩「試藥」賺快錢,試一次9000》

新京報:《全國約50萬人涉「以身試藥」 5天賺5000也後悔》

思無邪:《藏在試藥人背後的中介》

湖南電視臺《經視大調查》:《揭秘「試藥人」背後不為人知的秘密》

澎湃新聞:《「試藥人」內幕:中介鼓吹賺錢快 年輕人成主力》

央視《經濟半小時》:《揭秘職業試藥人:一周掙幾千 副作用如定時炸彈》

相關焦點

  • 「職業試藥人」的罪與罰:7天掙10萬,拿命做籌碼
    大學生做兼職是常態,想賺快錢更是當下年輕人的浮躁通病。而來錢最快又隱秘的方式,試藥中介沿著網路擺在了他們面前。小文第一次看到了試藥志願者的招募信息,就是在一個兼職信息交流群裡。她報了名,卻沒去體檢。領隊打電話來,她直接說:「不去了。」
  • 試藥可以理解,但請不要這麼玩命
    其實,在藥物上市前,臨床試驗必不可少,即人體試藥。藥品吃多少才能治病,吃多少才不會要人命……都出自上市前人體試藥的結果。而試藥的這群人也有專門的稱呼:試藥人。他們的「探路」給很多人帶來希望。「試藥人」就成了貶義詞,成為錢與命的博弈。1古有神農嘗百草,今有108名志願者成為新型冠狀疫苗的「探路者」。試藥人,用健康為代價給新藥研製做出貢獻。
  • 試藥人:行走在刀尖上
    記者注意到,這些等待體檢的人基本都是25歲左右的年輕人,聽口音來自全國各地,其中不乏大學生。事實上,這並不是一次普通的體檢,在場的這些人其實都是來應徵試藥的。一個小夥子告訴記者,此次所試藥品為白蛋白幹擾素,還有一個是治療肝類的試驗,院方承諾完成實驗後付給他們3500元的報酬。   根據規定,每一種新藥在批准生產、推向市場使用之前,都必須經過動物試驗、人體試驗和臨床試驗三個階段。
  • 全國約50萬人涉及"以身試藥" 5天可賺5000元
    高華開始頻頻試藥,他想掙回水果生意的本錢。  他從去年來到北京就開始各地試藥,哪裡有去哪,兩年下來參加了二十多次。  平日裡,高華就玩微信紅包。這次玩紅包欠了一千多元被拉黑,他就去了上海參加臨床試驗,準備賺點快錢。住院8天,男士補貼5500元,女士6500元。關於這次試驗高華只記住了時間和金錢。至於試什麼藥,他不知道,也不大在意。
  • 揭秘職業試藥人:一周掙幾千 副作用如定時炸彈
    事實上,這並不是一次普通的體檢,在場的這些人其實都是來應徵試藥的,他們都看到了一家醫藥公司招募試藥者的廣告。這些試藥人告訴我們,他們是從網上看到的招募廣告,此次所試藥品為白蛋白幹擾素,還有一個治療肝類的實驗,醫生口頭上答應付給他們3500元的報酬。  根據規定,每一種新藥在批准生產、推向市場使用之前,都必須經過動物試驗和人體試驗。
  • 健康試藥人調查(二):中介搭橋,通往潛藏著命運轉機的博弈
    2018年7月,走投無路的他為了賺錢,第一次踏上試藥的道路。「那時候也沒辦法,要錢不要命了,有錢賺就行。」 在廣東省龐大的試藥人群體中,像李琰這樣因為生活落魄,為賺取高額「補貼」而參與試驗的受試者不在少數。他們曾有著截然不同的人生,最後又淪落到一樣經濟窘迫的境地。現在,他們走上相似的路,指向同一個目的——錢。
  • 近距離觀試藥員的坎坷生活:為了錢把命豁出去,充滿了無奈、心酸
    試藥,這真是一個令人震驚的職業,在這之前完全想像不到世間居然存在試藥員這一群體,實在是刷新了人們的認識。據項目參與者透露,參與普通新藥品試藥的試藥員一次可以獲得六七千的報酬/人,周期大約一周左右,很多試藥員認為這對身體的健康沒多大的副作用,紛紛踴躍參與這類項目。
  • 年薪60萬清華學霸宅家日常曝光:以為錢好賺,是年輕人最大的錯覺
    」年薪60萬的清華學霸,是常人眼中的天之驕子,光芒萬丈、令人羨慕不已。但其實,你永遠也不知道,那些看起來遊刃有餘的人,每天從早到晚學習到幾點。你可能也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些人畢業之後還堅持學習,把每天進步一點點當成人生的常態。
  • 108人提前注射「新冠疫苗」,揭秘50萬玩命的「試藥人」。
    有一次,他試胰島素的藥,注射完藥之後的24小時,他不能吃飯,只能輸生理鹽水,連上廁所也只能在床上靠尿壺解決。他覺得自己像小白鼠一樣在出賣自己,可同時他又覺得自己在做一件好事。一次陪朋友買藥,藥劑師拿出的藥正是肖周第一次試的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一種不能言說的激動便從肖周的心頭湧了上來。
  • 三分鐘瘋賺1200萬美元「華爾街之狼」的瘋狂人生
    但這家公司並沒有發展順利,由於各種原因公司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宣布破產,還令貝爾福特背負了2.4萬美元的債務。03第一次的創業失敗並沒有令貝爾福特失去對金錢的追求,他把眼光放得更長遠,落在了美國的金融中心華爾街。跟很多想發財的年輕人一樣,他找到了一種更為直接的賺錢方式「股票」。在他看來肉和股票都是產品兩者沒有實質性的差別。
  • 廣州職業試藥人每次賺八九百 部分血奴轉行(圖)
    後來,他被送入救助站,在一個外鄉人的慫恿下,也去賣了幾次血,賺了點錢。「當時我還覺到錢挺好賺的,就是不能天天抽血。」阿龔說,後來有償的職業賣血被嚴打之後,他又再次面臨了生活的困境。  今年8月底,在朋友介紹下,他在沙河一家大排檔找到了一份打雜的工作,算是有了穩定的經濟來源。「每天晚上6點做到第二天凌晨5點收檔,雖說很辛苦,但每個月包吃包住,還能拿700塊錢。」
  • 職業試藥人生存狀況調查:某種程度上連小白鼠都不如
    兩年前,在一次與老鄉的飯局上,李成第一次聽說了「試藥」這兩個字。老鄉告訴他,做這個幾天時間收入就能有兩三千塊,李成神經立刻被刺激了。「幹,那怎麼能不幹呢?」在老鄉的推薦下,李成一周後參加了第一次試藥體檢。「是給一個降血糖的藥做試驗,當時一周給了一千塊錢。」8月16日下午,李成在醫院的窗口中領了一張《知情通知書》,李成沒有多看,隨手籤上了自己的名字。
  • 三兄弟同進NBA,老大賺300萬,二哥賺1.2億,老三將近5億
    ——三井壽 在很多年輕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個籃球夢。每當下課鈴聲響起的時候,很多人都會爭先恐後的跑到籃球場旁邊,然後開始盡情的表演。 在這來來往往之間,年輕人的朝氣蓬勃盡顯無餘,也充分展現出了每一個人的競技精神。
  • 試藥人看重的是較高補償
    在我國,由於各方麵條件的局限及在倫理道德上的考慮,這個話題在公開場合始終保持低調,試藥界的研究者、試藥人或臨床試驗本身,數十年來都被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  省內一業內人士說,2002年8月中旬,北京中日友好醫院貼出啟事招募「試藥志願者」,這也是我國第一次向社會公開招募「試藥者」。首嘗的藥物,名為「痛風舒」和「重組人血管內皮抑制素」,分別適用於痛風和肺癌。
  • 宅賺青年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宅在家也能賺到錢走上人生巔峰的人...
    宅賺青年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宅在家也能賺到錢走上人生巔峰的人了解一下時間:2020-08-17 16:00   來源:網絡流行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宅賺青年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宅在家也能賺到錢走上人生巔峰的人了解一下 宅賺青年:形容那些宅在家也能賺到錢,走上人生巔峰的人。
  • 試藥部落解讀:試藥是什麼?試藥安全嗎?
    舉例:我們上呼吸道感染時,如果服用阿莫西林的話通常一次兩粒,一日三次,共六粒,再少量是不起作用的,而實驗用量為一期只服用一粒! 五、全程免費 從體檢、到入組、再到出組的全過程白嫖,入組後生活全包。即使您不能成功入組到項目中,也可以通過全面體檢,對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有所了解!
  • 49名嬰兒因試藥死亡:印度低價神藥背後,是無數窮人的犧牲
    同樣是《印度時報》報導:「2005年—2012年,在475項試藥項目中,只有17項新藥通過檢查。7年來,約有57萬印度人參加了臨床藥物試驗,其中因試藥而死亡的達2644人。此外由新藥副作用引發的事故超過12萬例。」17除以475,通過檢查率才3.58%!死亡數字和副作用事故數,更是觸目驚心。
  • 試藥人是不是被剝削的小白鼠?月暈效應左右公共議題
    先來看看雙方針鋒相對的描述與觀點——其一:試藥人是不是造假成風?其二:試藥是不是很危險?其三:試藥人的權益是不是得不到保障?其四:試藥人的報酬是不是被盤剝?例如,理學博士梁虹在其藥物臨床試驗網的專欄寫道,「關於職業試藥人和受試者中介,對於臨床試驗機構來說並不是新鮮事物。2013年鳳凰視頻曾經拍攝了一部反映試藥人生存狀態的紀錄片《我用性命賭明天》,(《試藥人受控中介,掉包尿液通過體檢》這篇報導的作者可能仔細研讀了這個紀錄片,因為新聞素材和情節選取有許多雷同的跡象)。
  • 中國有3億人在過去一年算過命
    一條採訪了3位90後算命師和1位資深算命用戶,他們見證了年輕人「為命運充值」的迫切願望,「算命這個職業就好像一個盛眼淚的容器,這個容器裡的眼淚越多,這個世界的眼淚就越少。」有一個大師特別火,每次到他家去算,要先拿號。早上一大早天都不亮就要去搶號。他只有上午才看,看完就不好意思,今天結束了,想看明天再來。看一次價錢200,他也不多收。據我所知,比較厲害的大師是一年只看幾次,比如看一次是20萬,其中也包括我幫你把這個事情化解掉,或者我今年就給你看一次,我把你一整年都看完。
  • 被網賭毀掉的年輕人:本想兼職賺錢,結果傾家蕩產
    結果一個月時間,我把七年辛苦攢的40萬積蓄,全都砸進去了。如果沒有接觸網賭,我可能會拿這筆錢買套房,付個首付。與「狗帶」的對話截圖 / 受訪者供圖這完全衝刷了我的價值觀,錢來得太容易了,賠率最高的時候達到1:180,最低也有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