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下二胎救老大又遇基因突變

2020-12-08 齊魯晚報數字報刊

  ▲妹妹出生後,小涵宇畫了一幅一家四口一起去看海的畫。

  ▲小涵宇患重症再障已有5年。

     陪著兒子治病的這五年,程金財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堅持下來的。
  2015年,5歲的程涵宇被查出患有重症再生障礙性貧血,2017年,程金財和妻子生下了女兒,想用女兒的臍帶血和骨髓來幫助兒子做移植手術。兩個孩子的骨髓配型成功了,但兒子在此時出現了基因突變。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陳晨

高燒不退
臉上出現小紅點

  程金財2010年和妻子王芳結婚,同一年,兒子程涵宇出生了。這一年他們在老家濰坊昌樂貸款買了自己的房子,當時夫妻兩人工資加起來有四千塊錢。
  程涵宇一出生就有顎裂,開始學說話時,總是發音不清楚。兩歲那年去醫院做了手術後,說話才恢復了正常。
  五歲那年,程涵宇有20多天高燒不退,臉上和身上出現了幾個小紅點。「後來才知道,這叫出血點啊。」王芳帶著兒子來到昌樂縣中醫院。檢查後醫生說,孩子的血小板只有17個,而正常人是100到300個。「懷疑是白血病。」王芳聽到醫生這麼說後,嚇得一屁股坐在了抽血室外的椅子上。
  從縣中醫院轉到濰坊市附屬醫院,又轉到了濟南的山東大學齊魯醫院。「確診了,孩子得的是重症再生障礙性貧血,只能靠輸血維持生命。「每周輸一次血小板,十天輸一次血,還有其他用藥。」程金財說,這幾年兒子基本都是這麼過來的。
女兒配型成功
兒子卻基因突變

  為了救活兒子,2017年8月,他們又生了一個女兒。此前,為了給兒子治病,夫妻倆已經花光了手頭所有的錢,生女兒的錢也是借來的。他們儲存了女兒的臍帶血,想著等過段時間手頭寬裕了,就趕緊給兒子做骨髓移植手術。
  2018年下半年,程涵宇病情惡化,骨髓移植手術迫在眉睫。好消息是,兒子和女兒骨髓配型成功了,「十個點都吻合」。但壞消息接踵而至,兒子出現了基因突變,因而即使配型成功,女兒的骨髓也不能為兒子移植。
跑遍全縣70多個小區
一個一個募捐籌款

  兒子剛查出病那會兒,程金財所住小區的物業聯繫當地紅十字會,幫他們進行了募捐。「三萬六千多元。」程金財一直記得這個數字。夫妻二人工作幹不下去了,一家人的收入來源也沒了。
  為了籌錢,程金財向親戚朋友都借遍了。無奈時,程金財還去借過高利貸,就用當時買的房子作為抵押。
  2015年和2016年這兩年,程金財拿著兩個寫有兒子情況的牌子,到各個小區求助居民籌款。有的小區物業人員早就聽說了程金財家的情況,願意幫他籌款。但也有的小區物業不買帳。「這時候就得先跪下,再說話。」程金財說。
  那兩年,他騎著一輛三輪車,拉著兩個牌子,帶上一個水壺、兩個饅頭和一點鹹菜,到溝通好的小區門口募捐,從早上6點到晚上8點,一般一個小區待兩天。跑遍全縣70多個小區,籌得了約30萬元,他始終記下捐款人的姓名和聯繫方式。有的幾元錢,有的幾百元,最多的是一萬元。
保住兒子的命
一家四口才能一起去看海

  籌錢總是不如花錢多。2016年程涵宇曾在上海住了70多天的院,一萬塊錢兩天就能花完。到目前為止,他們已經花了90多萬元。
  2019年底,程涵宇病情再次惡化,程金財帶著他來到濟南住院治療。春節前,程涵宇做了骨髓移植手術,用的是程金財的骨髓。「實際上我們父子倆的骨髓配型不是特別吻合。」程金財說,自己只能賭一把,如果兒子再不做手術,真的就活不下去了。
  手術後,程涵宇出現了排異反應,常常發燒。現在他住在醫院一間單獨的病房裡,程金財每天在這裡陪著他。王芳帶著女兒和母親來到了濟南,在醫院附近租了一間小房子,每天三次來醫院送飯。他們想盡辦法,就是希望保住兒子的命。
  女兒出生後,兒子曾畫了一幅一家四口手牽手去看海的照片。是啊,只有保住兒子的命,他們一家四口才能一起去看海。如果您想幫助這個可憐的家庭,可與程涵宇父親程金財聯繫:15063618528(微信同號)。

相關焦點

  • 想要二胎趕緊生 子女97%的基因突變來自爹
    不過很多家庭聚焦「生產一線」的媽媽們,擔心媽媽的年紀,還能不能生。有共識的是:母親年齡越大,母嬰健康風險越大;而現在很流行的老夫少妻組合,是合情合理的——不知道哪裡傳來的說法兒是:父母年齡差越大,孩子越聰明。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科學家證明,男性的生育年齡越大,遺傳突變基因給他們的子女的風險越大。
  • 生二胎的基因突變風險可能沒有預計那麼大
    2015年6月9日訊 /生物谷BIOON/ --一直以來,人們一直認為一個家庭成員中新出現的基因突變主要來自於親代生殖細胞,並在精卵融合形成受精卵之後將突變遺傳給後代。
  • 大齡夫妻赴美試管生二胎,要做基因篩查嗎?
    雖然美國疫情還是很嚴重,但有赴美生二胎計劃的家庭,可以把備孕儘快提升日程。疑問解讀:生二胎有必要做基因檢測嗎?隨著夫妻年齡的增長,生育能力不斷下降。因此,對於有生育二胎計劃的大齡夫妻來說,是有必要做基因檢測的。赴美試管嬰兒-成就二胎夢想通過第三代試管嬰兒PGS/PGD基因檢測技術可幫助大齡夫妻、染色體異常或患有家族遺傳性疾病的朋友切實解決生育難題。
  • 四十歲後生娃風險挺大 高齡父親生下的孩子可能基因突變
    浙江在線02月25日訊二胎政策開放之後,更多的爸爸媽媽都躍躍欲試。不過很多家庭聚焦「生產一線」的媽媽們,擔心媽媽的年紀,還能不能生。  有共識的是:母親年齡越大,母嬰健康風險越大;而現在很流行的老夫少妻組合,是合情合理的——不知道哪裡傳來的說法兒是:爹老來得子,這仔是越發聰明的。
  • 「二胎出生後,我越來越討厭老大」,心理學家:理解寶媽吧!
    「豆寶奶奶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很多家庭在二胎政策開放之後,都選擇了積極響應,一來可以給老大生個「伴」,二來爸媽們覺得有了生養老大的經驗,可以更好地養育老二。考慮到小何的大兒子很好帶,平時不愛哭鬧、晚上也不折騰人,白白胖胖的很可愛,小何也覺得可以要個弟弟妹妹了,還能培養老大作為哥哥的責任感,就生了二胎。
  • 有種「失誤」叫衝著大寶顏值生二胎,結果卻翻車了,寶媽:失策了
    尤其是當高顏值父母們擁有了一個或漂亮或帥氣的寶寶之後,自然不想浪費良好的基因,衝著大寶的顏值也會想要生二寶。 每次看到女兒白皙的皮膚,靈動的大眼睛,還有那高挺的鼻梁,王女士都會動起生二胎的念頭。 正好國家又適時的放開了二胎政策,王女士毫不猶豫的積極響應,本以為能夠生出一個同款的二胎,可是當二胎出生,看到二胎的顏值後,王女士也只能哈哈哈的無奈笑笑了。
  • 「生二胎給老大作伴」,這可能是父母最美的謊言,不如坦誠些
    在沒生二胎前,一直對女兒照顧有佳,吃穿用度都在能力範圍內儘量選最好的。 二胎出生後本就沒那麼多心思照顧女兒,如今她又這樣直言不諱,說自己更喜歡兒子,不知女兒作何感想。 其實生二胎給老大作伴,完全是父母最美的謊言,不過是為了掩飾自我,不如坦誠些,孩子也能更好接受。
  • 家裡男人的基因太強大,婆婆不同意媳婦生二胎,看到圖就明白了
    二胎政策一開放後,身邊的人想生二胎的不止一個兩個,幾乎人人都在響應「二胎政策」,相當多的婆婆都極力的贊成自己的兒媳婦再生二胎,總是認為家裡的孩子越多越好,多子多福才是最好的。夫妻倆太年輕生了二胎因為經濟條件沒辦法請保姆,做老人的就為了給孩子減輕負擔,就咬牙堅持給孩子們在帶孩子,年紀大了身體也吃不消,所以會拒絕生二胎幫忙的想法。
  • 杭州一二胎媽媽跑到美國檢測乳腺癌基因
    2年前,懷著二胎的姍姍(化名)被查出患有乳腺癌,不得不做了一側保乳手術。今年,她跑到美國做了乳腺癌基因檢測,根據檢測報告,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腫瘤科副主任、主任醫師陳益定教授告訴她,40歲時患卵巢癌的風險是30%,建議切除卵巢。從美國得到的乳腺癌基因檢測數據靠譜嗎?
  • 為救活兒子生下二胎女兒,骨髓配型成功,兒子卻基因突變
    跑遍濟南、上海、北京、天津的大醫院,又尋遍山東省內的各個中醫……沒有好的效果後,2017年,程金財和妻子生下了女兒,想用女兒的臍帶血和骨髓來幫助兒子做移植手術。兩個孩子的骨髓配型成功了,但兒子卻在此時出現了基因突變。兒子病情不斷惡化,手術時間被一推再推。
  • 「我27歲時父母了生二胎,從此工資月月光」大齡剩男的話讓人心酸
    所以,關於生二胎,以下問題父母們一定要考慮清楚:考慮好二胎的年齡差,別到最後拖累老大現在很多60、70後都生了二胎,我們在羨慕他們生育能力強的同時,也要想想他們年紀大了,以後沒有精力和能力養二胎時,最可能拖累老大。
  • 想生二胎?那丈夫最好別超過這歲數,不然錯過「末班車」就難受啦
    正因如此,如果男性想要生兒育女,最好就選擇在「山頂」年齡段生育,這樣提供的精子質量會更好,生出來寶寶也會更健康。三年前國家全面開放二胎政策,很多夫妻都想要生育二胎,但又覺得自己需要時間來備孕,因此進退維谷。想生二胎?那丈夫最好別超過四十歲,不然錯過「末班車」就難受啦!
  • 夫妻均攜帶罕見病致病基因,想生二胎卻又擔心!河南這群醫生幫他們...
    帶有罕見病致病基因,且已育有一名患有罕見病女兒的父母,在專家的幫助下,通過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測(PGT)技術成功阻斷Adams-Oliver症候群(AOS),生下一名健康的試管寶寶。【特殊】夫妻已育有一名罕見病孩子,想生二胎的他們又擔心不已「如果不是省婦幼的這些專家們,我們家都要散了。」抱著懷中剛剛出生不到一周的寶寶,說著話的李豔(化名)已泣不成聲。
  • 孩子97%基因突變來自父親
    不過很多家庭聚焦「生產一線」的媽媽們,擔心媽媽的年紀,還能不能生。有共識的是:母親年齡越大,母嬰健康風險越大;而現在很流行的老夫少妻組合,是合情合理的——不知道哪裡傳來的說法兒是:爹老來得子,這仔是越發聰明的。最新一期《自然》雜誌上,科學家證明,男性的生育年齡越大,遺傳突變基因給他們的子女的風險越大。
  • 男性也有「生育末班車」,超過以下年齡,生二胎就要慎重了
    文|好孕姐去年,表姐忽然告訴我她要備孕二胎了。當時,我還以為她開玩笑,畢竟都40多歲的人了,女兒都上了大學,再生個二胎總有點太晚了。但是,表姐說她原本也不想生,是表姐夫一直想要再生個,雖然嘴上沒說,但心裡或許覺得沒兒子是一種遺憾吧。
  • 《少年說》打開二胎真相?老大催淚對話父母,他們到底有多少委屈
    #二胎家庭裡的老大比你想像的還要委屈#同樣委屈的還有下面這位小女孩▼自從妹妹出生後,她就被忽視了。有次媽媽甚至還忘記去接她放學,中途一點沒察覺孩子沒在家。面對父母的偏愛,她近乎用乞求的語氣說希望可以分一點時間給自己,不敢要的更多,有一點點也好。
  • 家庭男人基因太強大,婆婆直接拒絕生二胎,止損意識太強
    近年來,由於國家剛剛開放二胎政策,這一時期的很多老人都力勸孩子生第二胎,認為多子多孫是自己的福氣,家裡孩子的數量也很活躍。漸漸地,許多家庭加入了二胎大軍。由於時代的進步,觀念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有些家庭的長輩尊重不生第二胎的選擇。甚至有些長輩也不同意孩子們生第二個孩子,原因是什麼?
  • 美國試管嬰兒生二胎也要趁早
    近日,女子體操世界冠軍劉璇在微博官宣自己二胎生女,她曬出大兒子和剛出生的小女兒的合影,且配文寫道:「妹妹來啦~」。對於41歲的劉璇來說,已經是高齡產婦了,如今兒女雙全,恭喜恭喜!
  • 生二胎還有「末班車」之說,夫妻二人不同,這個年齡段最好別生
    二胎這個名詞在現代社會已經不陌生了,許多家庭都開始紛紛加入了備孕二胎的生活中,二胎時代已經開啟。雖然說生二胎沒限制年齡,只要女性還能生育就可以,但是夫妻要二胎也有「末班車」,產科醫生建議超過這個年齡段最好別生。
  • 基因突變可能是罕見病致病因素
    瀕臨滅絕的夏威夷蝸牛成為了罕見病形象物,名喚「罕罕」,它生而罕見,卻不願放棄,如同罕見病群體。  每個人都攜帶缺陷基因  你知道嗎?沒有人能擁有一套完美的基因,人類有23對染色體,大約25000個基因,而每個嬰兒出生時都攜帶了至少5-10個突變基因。  但人類身上為什麼會存在突變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