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印尼社會介紹一個真實的當代中國

2020-11-26 人民網

人民網雅加達1月16日電(記者 席來旺)1月15日下午,印尼「外交政策協會」(FPCI)總部大會議室,一場訪華交流會吸引了當地眾多人士,其中既有多國外交官、研究專家、專業人士,也有青年學生及媒體記者。該協會創始人、前副外長迪諾博士及該協會中國政策研究專家訪華團,與大家一起分享了他們應中國使館邀請去年12月份訪華的體會。迪諾及其他訪華成員在北京、上海、南京三地,與中國的政府官員、企業家、智庫專家進行了深入交流,印象極為深刻。

迪諾博士首先講到,要了解當今中國,必須對不久前召開的中共「十九大」的歷史定位有清晰的認識,必須對中國在捍衛國家安全、堅決反腐等領域的新舉措有較深入了解。他在介紹中國新時代內外戰略布局時,專門列出一些關鍵詞,如「中國夢」、「和平發展與和平崛起」、「雙贏」、「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特色」、「中國新時代」、「一帶一路」等,並分析對比了中國與世界其他大國對外戰略的不同,著重指出中國要在世界事務中發揮日益重要作用的特點之一,是既體現為國際體系的參與者,又體現為絕不稱霸的國際秩序貢獻者。

談到中國的巨大發展變化,迪諾博士指出,與當年自己在北京看到的情景不同,今天的中國不僅表現為經濟快速發展,而且在科技與創新領域一系列新成就令世人刮目相看,中國大量超級城市群出現,中國品牌正在走向國際。他還特意向大家展示了訪華團錄製的上海最先進的智能港口碼頭視頻片段,引起在場者的驚訝讚嘆。最後,迪諾博士還與大家就中國的內外政策進行了現場互動。該協會專職秘書茲科裡(Zikri)先生告訴本報記者說:「這是自己的首次中國之行,中國的發展太神奇了,高鐵、共享單車的經歷最令人難忘。」

迪諾在接受採訪時告訴本報記者說,儘管他本人自1992年以來到中國去過約10次,但這次是「外交政策協會」首次以「中國政策研究專家」名義組團訪華。「外交政策協會」以後每年都將組團訪問中國,此次10名成員中有4人來自印尼外交部,其他均為知名研究專家。近年來,成立時間不長的「印尼外交政策協會」在印尼社會十分活躍,經常組織各類有關重大國際地區問題及印尼外交政策的年會、報告會、講座、研討會及培訓班,形式多樣、規模不一,既邀請印尼現任及前任外交部長、駐外大使、高級外交官,也邀請國外知名學者與官員,既有智庫圈內的活動,也面向高等院校,普及國際問題、影響印尼青年國際視野。

據了解,該協會在為中印尼兩國青年加強交往、深化友誼搭建橋梁方面也在進行探索嘗試。

不久前,印尼「印尼外交政策協會」聯合中國駐印尼大使館舉辦的首屆「『知行中國』(Write to China)印尼大學生徵文比賽」圓滿舉行。大賽共設「我眼中的當代中國」和「面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印尼關係」兩大主題,來自印尼各大島的十餘所頂尖高校數百名學生踴躍報名參加,共提交數百篇高質量的徵文作品。作品內容涵蓋政治、經濟、文化、傳媒、體育等各個領域,立意新穎、視角獨到,生動反映了印尼青年對當代中國和中印尼雙邊關係的認知與思考。經專家認真審核和選拔,15名來自印尼知名大學在校生的作品脫穎而出,優勝者與部分印尼青年外交官、青年學者、媒體記者一道,組成印尼青年代表團,赴中國多地進行了為期10天的訪學活動。訪學期間,代表團訪問了北京大學等中國知名高校和智庫,圍繞中國國情、改革開放、外交政策、歷史文化、中印尼關係和青年交往等議題,通過舉行專題講座、青年論壇、文化沙龍等方式,同中國學者和大學生代表進行了深入交流互動。代表團還參觀了中國民族汽車企業比亞迪生產線、大疆科技公司、「一帶一路」重點項目蓉歐+國際物流網絡,實地考察中國經濟發展現狀;乘坐京津高鐵,體驗安全、舒適和快捷的中國高鐵;並參觀了5座城市的著名歷史文化景點,體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訪學期間,團員們結合各自感受撰寫訪學日記,先後有多篇刊登在CNN印尼、《雅加達郵報》等主流媒體,引起廣泛關注和點讚,在印尼高校大學生中掀起了一股「中國熱」。

(責編:樊海旭、常紅)

深度閱讀

中國建築在俄羅斯「圈粉」俄羅斯聯邦大廈A塔項目、聖彼得堡斯多克曼涅瓦商業中心、莫斯科郊外的中共六大會址修復工程、莫斯科中國貿易中心項目……中國建築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建築)深耕俄羅斯市場12年,克服施工標準不同、施工條件不利等困難,完成了一項又一項質量過硬、廣受讚譽的建築項目,成為中國企業在俄羅斯的亮麗名片。【詳細】

鐘聲:任何「政治傲慢」都是愚蠢的近日,美國連鎖酒店萬豪國際集團被發現在發給中國會員的郵件中,將中國香港、澳門、臺灣、西藏等地區列入「國家」一欄。此後還有媒體曝出,萬豪酒店在美國社交網站推特上為一個「藏獨」團體帳號「點讚」。中國民眾對此表示了強烈不滿,國際輿論場也十分關注。繼萬豪之後,美敦力、達美航空等在華經營的跨國企業也因相同原因,受到輿論的嚴厲批評。【詳細】

相關焦點

  • 羅伯特·庫恩:真實客觀地向世界介紹中國
    庫恩說,「我希望精確地對外講述中國領導人是怎麼想的,同時把中國所處的環境也考慮進來。」  每年庫恩有超過1/3的時間待在中國,他到各地調研,也不斷接觸中國的各級官員。他希望能把一個「複雜」的中國客觀真實地介紹給世界讀者。這是一個艱難的任務,但他一直在不斷前行。
  • 向世界呈現一個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1.中國故事 呈現真實的巨大感染力    紀錄片是一個國家的相冊,是一個民族的珍貴記憶,自20世紀誕生以來,日益成長為記錄歷史、傳播文化、塑造國家形象的重要載體。優秀的紀錄片記錄著歷史演進和文明進步的足跡,傳承著人類共同的價值追求,是影視藝術殿堂中的瑰寶、全人類共有的寶貴精神財富。
  • 當代中國社會風險的特點
    這場戰「疫」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它全方位考驗著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質量,考驗著中國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疫情的爆發、擴散與防控暴露和引發了一系列社會風險。這些社會風險既有全球化時代的共性特徵,也有中國特定發展階段、獨特國情和治理體系的個性特點。
  • 印尼向納土納群島派遣軍艦戰機 中方:希望印尼保持冷靜
    問:關於中國和印尼的問題。印尼軍方今天表示已向納土納群島附近海域派遣戰機和軍艦。中方對此有何回應?中方對納土納是否有領土聲索?答:我們已多次就近期海上事態作過表態,我們也多次表明,中國對南沙群島擁有主權,對相關海域擁有主權權利和管轄權,這一立場符合國際法。我要強調,中國與印尼不存在領土主權爭議,雙方在南海部分海域存在海洋權益主張重疊。
  • 鄭牧師簡談當代中國教會的真實現狀
    中國的經濟和社會面貌在近三十年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中國教會在神的帶領下亦迎來大復興,備受國際關注。如今,中國教會的發展現狀如何?它們又面臨怎樣的挑戰和危機?除了禱告之外,海外華人教會怎樣切實幫助中國教會健康成長?
  • 索緒爾的語言觀對中國當代的語言學研究的影響
    摘要:作為現代語言學之父,索緒爾的語言觀對中國當代的語言學研究有著深遠影響。可以說,現代語言學理論的方方面面都滲透著索緒爾的思想,國內學者對索緒爾理論本身的研究也有很多。本文使者通過對前人研究的歸納與總結,來討論當今國內的一些語言學研究對於索緒爾理論的闡述。
  • 內卷、加速與當代中國社會的「趕工遊戲」
    在當下中國網際網路輿論場中,內卷已經成為一個被泛化的詞彙,形成了所謂「萬物皆可內捲化」的現象。但是,輿論話語中對於內卷的使用,更多地只是一種「慘狀描述」。它集中表達了當前中國社會中的一種普遍的焦慮,但是缺乏問題背後的成因分析。
  • 感動中國!她向世界說出真實的香港
    昨晚,72歲的伍淑清出現在「感動中國」的舞臺上。作為此次唯一一位入選的香港人,向世界說出真實的香港的她,當選「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伍淑清,香港企業家。修例風波發生以來,她嚴辭阻止亂港分子發起的學生罷課,成為亂港分子的眼中釘、肉中刺,黑暴勢力放言要聲討、抵制伍淑清及美心集團。
  •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黃成龍來我校談當代語言學前沿
    新聞網訊 4月25日下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黃成龍應邀來國際教育學院作題為《當代語言學前沿概覽》學術報告。此次報告是學院組織的第十一場高端學術研討會。他說,自20世紀60年代Greenberg開創語言類型學研究以來,當代語言類型學經歷了一系列重大的發展變化,研究視野不斷拓展,方法、理論推陳出新,正成為一門涉及語言調查與描寫、語言比較、語言接觸、語言歷時演變、語言親緣譜系、語言重構等多層次、多維度的學科。他分別對語言類型學、演化語言學、接觸語言學、記錄語言學進行了介紹,並結合語言類型學最新的研究成果,對世界語言研究發展的總體趨勢進行了探討和分析。
  • 當代印度尼西亞佛教
    當代印度尼西亞佛教(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印度尼西亞(Indonesia)簡稱為印尼,是一個多元民族的國家,全國有一百多個民族。 伊斯蘭教雖然在印尼佔總人口之百分之八十六點九,但伊斯蘭教一直以來沒有被定為國教。印尼立國綱領,五大建國基本原則(一)「潘查希拉」意思是,民族主義、國際主義、協商一致、社會繁榮、神道。蘇加諾總統對神道的解釋是「每一公民都能信仰自己的神,以修養的態度信仰神,以極高德行對待各宗教,互相尊重」,這是印尼立國以來對宗教信仰的概念,可是因為政治因素,宗教的摩擦和衝突從來沒有停止過。
  • 當代中國社會風險的產生、演變及其特點
    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為例,通過系統梳理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擴散、應對中的四類社會風險,以及影響社會風險的因素,運用社會風險理論以現代化和全球化的視野提煉概括出當代中國社會風險的八個特點,即風險擴散具有跨界性、區域化風險與內部化風險並存、單一風險向綜合風險轉化累積、自然風險與人為風險交織疊加、風險的建構性越來越明顯、普通群眾受到風險的影響更大、潛在的風險可能是長期的巨大的和風險有望成為社會發展進步的機會。
  • 當代中國國家形象定位的核心要素
    我們將全球範圍內的,涉及國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的全方位變革,概括地稱之為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  當代中國,特別是進入改革開放年代後的中國,涵蓋了上述兩類性質的發展歷程,並將二者融合進「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實踐之中,因而是研究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經典案例。反過來說,當代中國所處歷史時期的時代特徵也正是我們進行國家形象定位研究最重要的視角之一。
  • 「中國發動毒辣椒生物戰」等涉華假新聞頻發 印尼強力打假
    【環球網綜合報導 記者 趙衍龍】英國廣播公司(BBC)1月6日報導稱,印度尼西亞(周四)宣布將成立打擊假新聞的機構來遏制印尼國內社交媒體上瘋漲的假消息。這些假消息尤其針對中國,其中包括所謂的「中國通過毒辣椒向印尼發動生物戰」。印尼政治法律安全統籌部長維蘭託(Wilanto)稱這項舉動尤其重要,它將對抗社交媒體上那些"誹謗、虛假、有誤導性和散播仇恨的"信息。
  • 當代社會思潮對青年群體的影響研究
    回顧百年之前的五四運動,不難看到,社會思潮對青年人精神和行為的塑造發揮著重要作用,引導他們投身於革命事業,開啟了中國青年運動的時代主題。百年之後,中國新一代的青年人在多元化思潮的影響下會走向何方,這是一個值得全社會關注的主題。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提升,當代青年與五四青年所處的社會環境相比,無論是國家的綜合實力,還是個體處境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印尼總統要為中國大熊貓「接風」 將親自把它們介紹給民眾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印度尼西亞安塔拉通訊社1日報導稱,從中國遠道而來的大熊貓「彩陶」與「湖春」即將結束隔離期,公開亮相。印尼總統佐科將親自把大熊貓介紹給印尼民眾。報導稱,位於茂物的印尼野生動物園負責人詹森表示,大熊貓長達一個月的隔離期已經結束,印尼和中國政府將共同決定它們哪天亮相,可以確定的是,本月公眾就能見到它們。安塔拉通訊社稱,佐科將參加為大熊貓舉辦的官方見面儀式,將它們介紹給印尼公眾。美聯社說,在正式公開亮相前,1日,媒體記者提前見到了「彩陶」與「湖春」,兩隻大熊貓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只是偶爾起來吃竹子。
  • vivo這家中國科技企業如何在印尼「打動人心」?奧秘盡在這裡——
    而在中國企業開發一片片充滿潛力與希望,卻也因陌生感與社會文化差異而產生不少誤解和誤區的海外「熱土」時,在完善「中國製造」的品質之外,順應所在國的特定需求與更廣闊的社會文化背景,想用戶之所想,以蘊藏在產品與服務中的「同呼吸、共命運」打動人心,是幫助品牌成功地在海外落地生根的必由之路。
  • 電影是認識當代社會的一種方式——以對《地球最後的夜晚》的討論...
    在中國審美人類學領域的重要學者當中,王傑教授在不斷完善審美人類學的理論基礎時,在其日常的教學科研活動中也在努力貫徹審美人類學的實踐方法,以期更好地理解藝術作品,把握當代社會人們基本的情感結構。近年來,邀請並組織不同領域內的專家學者對新上映的電影展開討論是王傑教授倡導的當代都市的田野工作,自2014年開始已經進行了十來場討論。
  • 韓國電影《隧道》,當代社會的荒誕、殘酷與真實
    尤其是災難題材電影和一些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導演總是將人性的陰暗面和某些社會問題展露無遺,毫不避諱。甚至是諷刺政府部門和國家官員,不留任何餘地。這條坍塌的隧道就像是一個臨時搭建起來的大舞臺,專供他們作秀和表現自己。官員在電視採訪中表示一定竭盡全力救人,記者則如同泛濫的蝗蟲一般蜂擁而至,爭相報導。
  • 「中國與蘇門答臘的人文交流」研討會在印尼棉蘭市舉行
    5月15日,由中國駐印尼棉蘭總領館主辦、印尼北蘇門答臘大學和亞洲國際友好學院協辦的「中國與蘇門答臘的人文交流——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在印尼北蘇門答臘省省會棉蘭市舉行。圖為中國駐印尼棉蘭總領事孫昂作主題發言。
  • 納土納群島有何玄機,讓印尼總統對中國說出這番狠話?
    不過,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中東危機暫時降溫的同時,中美經貿磋商傳來了好消息,劉鶴副總理將在下周訪美,與美方籤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而中日也將在下周舉行第十五輪中日戰略對話。不過中國南海局勢微瀾泛起。印尼宣布將派駐海軍艦船在納土納群島附近南海海域。在中國和印尼建交70周年之際,此番舉動的確令人大跌眼鏡。解決分歧的最好辦法就是坐下好好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