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聊關於月亮(The Moon)的話題。月亮是地球的唯一天然衛星,作為夜空中最耀眼的存在,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關於月亮有無數的神話傳說,有的將月亮視為神,比如古希臘的月亮女神塞勒涅,滿月女神潘狄亞,狩獵女神阿爾忒彌斯都是想像中月亮的化身;有的則認為神住在月亮上邊,比如嫦娥奔月。無數的關於月亮的詩詞歌賦,藝術傑作無不展現月亮在人類文明中無可替代的地位與魔力。
關於月亮的常識月球的直徑是3,476.28 km,而地球直徑為12,756 km,也就是說月球的直徑大約是地球的27.25%。 在地球上看似乎月亮大小和太陽差不多,這是近大遠小的原因。太陽的直徑 1.392*10⁶ km,是月球的400倍。月球到地球距離384,401 km,而太陽到地球的距離是149,597,870km,也稱為一個天文單位,它是月球到地球距離的389倍,這就使得從地球上看太陽和月亮的大小基本相同。
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這是由於月球的公轉周期和自轉周期相等,都是27.3天,這種現象稱為「同步自轉」,也稱「潮汐鎖定」。這也進一步增加了月球的神秘感。
關於月球由來的推測1.月亮是從地球分裂出去的。 該理論認為月球曾是地球的一部分,認為是地球自轉太快,把一部分物質拋了出去形成了月球。這個理論受到了廣泛的質疑,因為地球的自轉速度無法將那麼大一塊物體拋出地球。2.月亮是被地球捕獲的小行星。 該理論認為月球本來只是太陽系中的一顆小行星,因為運行到地球附近,被地球的引力所俘獲,變成了地球的衛星。該理論也遭到質疑,認為像月球這樣大的星球(直徑達地球的27.25%),地球沒有那麼大的力量能將它俘獲。3.月球和地球同時產生。 該理論認為地球和月球都是太陽系中浮動的星雲(等離子體,塵埃,或基本粒子),經過旋轉和吸積,同時形成星體。但是通過對飛船從月球上帶回來的巖石樣本進行化驗分析,發現二者相差非常遠。而且月球視乎比地球還古老(月球上的巖石比地球上的巖石早數億年),這也進一步否定了月球是從地球分裂出去的猜想。4.月球是星體與地球碰撞產生的。 目前大多數學者接受這一猜想,在太陽系形成的早期階段有許多星雲,並且經常發生碰撞。其中一顆類似於火星大小的行星,與地球相撞。碰撞後,行星的外層物質逐漸分散到宇宙中,最終形成了月球。
最後來感受下在月球上看地球那令人窒息的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