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界的「開膛手」,自學獵殺毒蟾蜍技能,專吃其肝臟!

2021-01-08 騰訊網

澳洲大陸由於處於長期隔離的狀態,所以也一直很容易受到外來物種的侵害。野貓、兔子、狐狸、蔗蟾蜍在那裡肆意泛濫,至今未有一個有效的控制辦法。在這些來勢洶洶外來物種的逼迫下,澳洲很多本土原生動物紛紛滅絕。

不過最新發布在《澳大利亞哺乳動物》的一項研究表明,毒蟾蜍泛濫成災且在向西澳大利亞進軍的2年裡,澳大利亞的水鼠已演化成蟾蜍「開膛手」,可以精確地將蔗蟾蜍開膛破肚,僅食其無毒肝臟。

過上「水獺」生活的澳洲水鼠

澳大利亞水鼠(Rakali),也叫澳洲河鼠、澳洲水鼠,是鼠科水鼠屬下一種夜行性淡水哺乳動物,成年體長(含尾長)50釐米左右,體重在1公斤左右。廣泛分布於新南威爾斯州、昆士蘭州、塔斯馬尼亞州、南澳大利亞州、西澳大利亞州西南部的湖泊或河流河口交界處。

澳洲水鼠是澳大利亞鮮為人知的本土齧齒動物之一,其外形上有幾分像水獺的樣子。不過澳洲是沒有水獺的,而澳洲水鼠這種鼠類也在到達澳大利亞後才逐漸適應半水棲生活,之後趾間還進化出了蹼。並且它們一改植食性,以各種魚蝦、貝類、小型哺乳類、鳥類等為食(偶爾也能吃植物根系),過上了「水獺」的生活。在上世紀澳洲興起的皮草產業時,因有柔軟和防水性能優秀的皮毛,以及被視為破壞河堤的害獸,曾遭到大量捕殺,不過現已得到保護。

澳洲現有15億隻「毒蟾蜍」!

在澳洲泛濫的「毒蟾蜍」為甘蔗蟾蜍,又名海蟾蜍、蔗蟾,或美洲巨蟾蜍,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蟾蜍,其皮膚裡腮腺可以產生劇毒素(bufotoxin),只要一點點就能讓許多動物喪命。在1935年從美洲引進澳洲,肩負著為東北沿海地區蔗農解決甲蟲吃甘蔗的問題。當時派到甘蔗地「除蟲」的蔗蟾蜍是101隻。

沒想甘蔗蟾蜍適應及繁殖能力超強,到處蹦蹦跳跳,從澳洲東北沿海開始跋山涉水,它們一年遷徙60公裡。靠著身上的毒液,沿途路上對它們下手的各種動物紛紛遭殃。許多本地物種由於食用甘蔗蟾蜍,如北部的鵪鶉、黃斑鳥等在某些情況下局部滅絕。根據數據顯示,澳洲現在全國蔗蟾蜍已經超過15億隻。

誰幹的好事?

甘蔗蟾蜍在2012年時蔓延到西澳大利亞州金伯利地區,導致捕食動物數量暴跌,當地鱷魚和蜥蜴數量大減。不過在2014年,墨爾本大學的生物學家帕羅特(Marissa Parrot)發現了一條溪流漂浮著許多蔗蟾蜍的屍體。甚至每天早上都能看到5隻蔗蟾蜍的屍體,胸腹部都有一道相同的切口,就像是手術刀的切口。

隨後驗屍分析表明,體型較大的蔗蟾蜍中,心臟和肝臟已被移走,膽囊(含有毒膽汁鹽)被整齊地移到胸腔外。而中等體型蔗蟾蜍中,除了去除心臟和肝臟外,還有一條腿或兩條腿的皮被扒下,腿肉被吃掉(蔗蟾蜍的皮有毒,肉無毒)。這研究發現讓帕羅特大感興趣,於是她在河流裡安裝了攝像機,隨後拍到了澳洲水鼠捕食蔗蟾蜍的畫面。

「自學成才」變身蟾蜍「開膛手」!

根據觀察,澳洲水鼠在短短15天內在小河附近捕殺了近1800多隻甘蔗蟾蜍。根據觀測統計,絕大多數甘蔗蟾蜍(94%)為中等體型;3.5%的甘蔗蟾蜍很小(小於4釐米長),只有2.5%的甘蔗蟾蜍體長大於10釐米。儘管顯示水鼠捕殺的中型蔗蟾蜍更為普遍,但是發現甘蔗蟾蜍屍體標本中有四分之三的體長都超過10釐米。

目前團隊還不清楚,澳洲水鼠究竟是沿用了獵食澳洲本土青蛙的技能,還是演化「發現並掌握」了安全食用蔗蟾蜍的本領,不過團隊偏向於它們是「自學成才」的。

另外迄今尚無文獻記載可以專門針對大蟾蜍的齧齒動物,似乎只有西澳的水鼠會,但是無論如何,團隊希望其他地區的水鼠也能學會這種本領,從而幫助抑制蔗蟾蜍在澳洲的泛濫。

相關焦點

  • 自學成才?澳洲水鼠學會獵殺毒蟾蜍,精準剖腹專吃「無毒肝臟」!
    不過最新發布在《澳大利亞哺乳動物》的一項研究表明,毒蟾蜍泛濫成災且在向西澳大利亞進軍的2年裡,澳大利亞的水鼠已演化成蟾蜍「開膛手」,可以精準地將蔗蟾蜍開膛破肚,僅食其無毒肝臟。
  • 澳洲水鼠是精準「開膛手」,樣子俏皮可愛,經常與鴨嘴獸打架
    因為科學家們發現,它們不但是澳大利亞唯一可以安全食用有毒甘蔗蟾蜍的動物,而且它們進食甘蔗蟾蜍的方式極為「邪惡」。澳洲水鼠進化出的「超能力」:可以吃掉甘蔗蟾蜍,卻不被其毒死。1935年甘蔗蟾蜍正式被引入澳大利亞,用來消滅甘蔗園中的害蟲,且效果顯著因此得名。然而人們並沒有為甘蔗蟾蜍可以有效消滅害蟲慶幸多久,甘蔗蟾蜍就變成了新的害蟲,被歸類為入侵物種行類。有許多當地報導稱甘蔗蟾蜍遷移到一個新區域,隨後該地區的生物多樣性就會下降。
  • 投彈手甲蟲不怕蟾蜍吞下 它能想辦法讓蟾蜍吐出來
    但有些動物能夠逆轉自己的命運,逼捕食者把自己吐出來,或從捕食者的腸子裡爬出來,甚至反過頭來把捕食者吃了。投彈手甲蟲(bombardier beetle)就是一例。它們的種類約有500種,因能夠從背部噴射出灼熱的腐蝕性液體而得名。它們體內存在兩個分開的腺體,其中的化學物質沒有腐蝕性,但混合後就會產生劇烈的爆炸反應。
  • 歐洲最大的懸案 到底誰是開膛手傑克
    受害者除了臉部頸部有著嚴重的損傷,最讓人觸目驚心的是其被徹底剖開的腹部,以及暴露在外的腸子。接到報案的警察很快確定了死者的身份,他就是時年43歲的性工作者瑪麗尼古拉斯。這是8月間在白教堂區發現的第二個被開膛破肚的女屍。上一個受害人瑪莎塔布蓮也是一名性工作者,身中39刀斃命。19世紀末的白教堂區是倫敦市犯罪和暴力的溫床,黑幫和妓女覆蓋了街角和後巷。
  • 勿貪鮮美 秋冬吃蟾蜍中毒者多
    大洋網訊 蟾蜍俗名「癩蛤蟆」,也叫「蠄蟝」,在廣州人眼裡,蟾蜍是一種美味食物。9日,記者走訪了海珠區幾個菜市場,只在萬松園菜市場看到有賣,一斤20元。此外,記者還走訪以蟾蜍為主題的飯店,店家稱蟾蜍食用前要經過多道工序處理,處理後基本沒有毒素。
  • 雙語閱讀:虎鯨是怎麼吃恐怖殺手大白鯊的?開膛破肚吃肝臟
    虎鯨(殺人鯨)把大白鯊「撕開」就是為了吃它的肝臟,心臟和睪丸翻譯:塗博士事實證明,大白鯊並不總是捕獵者。對近年來衝上南非海岸的6條大白鯊的屍體解剖結果表明,殺人鯨攻擊這些鯊魚是為了吃其營養豐富的內臟。當這些鯊魚躺在那裡時,可以看到它們的60多公斤重的肝臟都被扯掉了,這太明顯了。」Towner補充說:「對這些大白鯊的攻擊與對該地區七腮鯊的類似攻擊相同,就是在鯊魚肚皮下面,把鯊魚的身體撕開,這裡是獲取鯊魚肝臟的理想位置。我認為其中兩條鯊魚的心臟,一條雄性鯊魚的睪丸都被取走了,因為這些器官離撕開的口子很近。」
  • 雙語閱讀:虎鯨是怎麼吃恐怖殺手大白鯊的?開膛破肚吃肝臟
    虎鯨(殺人鯨)把大白鯊「撕開」就是為了吃它的肝臟,心臟和睪丸翻譯:塗博士(
  • 英國連環殺手「開膛手傑克」可能是精神病患者
    英國一家精神病醫院檔案顯示,醫院收治過的一名病人可能是英國19世紀最知名連環殺手「開膛手傑克」。  英國《每日電訊報》19日報導,伯克郡布羅德穆爾精神病醫院的病人檔案顯示,一個名叫託馬斯·海恩·卡特布希的患者可能是「開膛手傑克」。  醫院檔案顯示,卡特布希1888年精神失常,流浪倫敦街頭。
  • 街女終結者——倫敦「開膛手傑克」
    街女終結者——倫敦「開膛手傑克」 來源:生物谷 2006-09-24 01:06 作者: 羅本 完美的謀殺地點 在連環殺手的歷史上
  • 開膛手傑克:日不落帝國的百年噩夢
    他就是「開膛手傑克」(Jack the Ripper)。( 「開膛手傑克」 當年的報導 )很多人問,「開膛手傑克」這名字怎麼來的?就是在這個背景下,開膛手傑克,用一把利刃赤裸裸地將倫敦的暗黑面呈現出來。當時的倫敦,妓女遭遇暴力並非少見,但有很多徵兆顯示,犯下這幾起案件的是同一人。儘管一般認為開膛手傑克犯下了5起命案,集中於1888年8月到11月之間,其實從1888年到1892年,白教堂區一共有11個女性受害者,被稱為「白教堂謀殺案」(「Whitechapel Murders」)。
  • 開膛手傑克博物館:一樁未解的歷史連環謀殺懸案的博物館
    開膛手傑克博物館展示著所有關於開膛手傑克案件的線索、偵查過程以及嫌疑人資料,能夠幫助你更全面的了解這一著名的歷史連環謀殺懸案。其大膽的犯案手法,又經媒體一再渲染而引起當時英國社會的恐慌,至今他依然是歐美文化中最惡名昭彰的殺手之一。博物館的所在地就在白教堂(White Chapel),總共分五層,完整的展示了1888年那個灰暗的秋天發生過的故事,除了有當年犯罪現場的珍貴照片和警方傾盡全力搜集到的各種證據,還還原了受害人和開膛手傑克所居住的環境——一幢維多利亞時期的建築。
  • 揭秘:美國首位連環殺人魔與「開膛手傑克」是同一人?
    最新的一系列調查將對英國臭名昭著的殺人犯「開膛手傑克」和美國第一個連環殺手間的聯繫進行研究。
  • 連環殺手排名:開膛手傑克排第二,沉默的羔羊原型排第一
    第二名:開膛手傑克開膛手傑克是1888年8月7日到11月8日間,於倫敦東區的白教堂一帶以殘忍手法連續殺害至少五名女性的兇手代稱。乍一看,開膛手傑克殺的人並不多,但是他的作案手法極端殘忍。每次瞄準目標後,開膛手傑克都會以封喉剖腹的殘暴手法殺害她們。其大膽的犯案手法,又經媒體一再渲染而引起當時英國社會的恐慌。以至於「開膛手」成了惡魔的代名詞。
  • 世紀恐怖謎案——DNA也無法鑑別的「開膛手」到底是誰?
    但「開膛手傑克」的身份並未因此而真相大白,因為隨後更多專家對於血液中的DNA的研究表明,作為關鍵證據的基因突變數據「315.1C」存在於90%的歐洲人的基因中,所以並不能就此認定「傑克」的身份。連現代DNA技術也抓不住的「傑克」,也讓很多人開始懷疑這是不是當時的媒體,為了搞個轟動的大新聞而杜撰出來的,因為嫌疑過百的「開膛手傑克」此人根本就不存在。真相究竟如何,眾說紛紜,但對這起撲朔迷離的案件的研究從未停止。「開膛手傑克」的身影也透過媒體、小說、音樂、遊戲等作品不斷出現在流行的大眾文化中。
  • 食客誤食蟾蜍致死 廣州將發布蟾蜍食用預警
    海口晚報網9月21日訊  日前,因順德有人誤食蟾蜍致死,佛山昨日已全面叫停食用蟾蜍。但記者昨日走訪了廣州多家主營蟾蜍(廣州人稱之為「蠄蚷」)的酒樓食肆發現,老廣吃蟾蜍的熱情絲毫沒降溫,個別蟾蜍酒樓的晚市訂座率高達100%。對此,廣州市食安辦表示,著手調查全市蟾蜍食用現狀,不日將發布蟾蜍食用預警。
  • 讓無數人聞風喪膽的開膛手傑克,究竟是誰?
    今天呢,我給大家帶來的本子是——《開膛手傑克之密室殺人案》~小D覺得,絕大多數熱愛推理的玩家都聽說過開膛手傑克!開膛手傑克雖然是一個惡名昭彰的兇手,卻頻頻出現在各大推理小說、電影之中,廣為人知。這是為什麼呢?
  • 《福爾摩師奶》中開膛手傑克到底是誰?誰最有嫌疑呢?
    最近tvb的新劇《福爾摩師奶》正在熱播,目前大家最關心的就是到底誰才是開膛手傑克呢?這部劇一開始就讓從爵士夫人的陳松伶因為丈夫的跑路而不得不來到油麻地生活,一直都喜歡福爾摩斯的祖迪費查因為一起類似開膛手傑克的案子卷了進去,本來以為按照tvb的套路這可能就是第一個案子,但是演到現在更新的依舊是在找開膛手,難道整部劇所有的人都是圍繞這個展開的嗎?看過劇情的大家認為誰是開膛手傑克呢?其實從最開始前兩集的時候,看了劇認為開膛手傑克就是爵士本人。
  • 126年前連環兇殺案告破 DNA鎖定"開膛手傑克"(圖)
    被指認為「開膛手傑克」的科斯明斯基畫像。  英國商人拉塞爾·愛德華茲宣布,他和專家藉助先進的法醫分析技術,成功破解困擾世人126年的謎:誰是英國連環殺手「開膛手傑克」。「開膛手傑克」正是當年重點嫌疑人之一,波蘭美髮師阿倫·科斯明斯基。  一條披肩留線索  1888年秋天,英國首都倫敦東區接連發生5起妓女遭殺害案件,多數受害人被開膛。
  • 福爾摩師奶迎來大結局,魏素嘉和喬百川到底誰才是開膛手?
    tvb新劇《福爾摩師奶》正在熱播,目前已經更新到20集了,從最開始大家都在猜測這應該會是有很多案件來破,沒想到看到現在就一個案子,到底誰是開膛手傑克?從始至終都貫穿整個案子中,隨著劇情的發展,魏素嘉開始反轉,而喬百川也逐漸露出了真面目,所以他們兩個誰會是開膛手呢?
  • 虎鯨專業的狩獵策略:大白鯊只取肝臟,灰鯨只吃舌頭!
    全因被虎鯨幹掉的大白鯊,身體外表大體上還是完整的,唯獨偏偏不見了肝臟。科學家研究後對此形容:虎鯨對大白鯊的「開膛」手術,技巧如外科手術般精確。據悉,在2017年的南非開普省杭斯拜(Gansbaai)海灘,在短短一周內,陸續有5具大白鯊的屍體被衝上岸。這些大白鯊的體長3.2-4.5米,體重均超過1000公斤,而且共同特徵是全身有類似傷痕但完好,不過就是肝臟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