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人
第1804篇文章
編者按
美國2020年的大選普遍被認為是幾十年來對美國前途意義最為重大的一次選舉。雖然川普本人是人們爭論不休的焦點,然而在許多福音派選民心目中,他卻一直是指路的明燈,是夢寐以求的明君。為什麼一個最看重傳統道德的群體會對這位行為不檢的總統如此痴迷?從最具代表性的神學家古德恩的言論中,也許可以看到問題出在哪裡。
正文共:5280字
預計閱讀時間:14分鐘
撰文:臨風
提起古德恩(Wayne Grudem),任何對福音派有點了解的人都知道他是⼀位基督教倫理學家、神學家和新約學者,他那本《系統神學》是許多神學院的必讀物。罩著這個光環,使得他無論對任何議題發表見解,都被信徒們認為具有權威性。
古德恩。(圖片來自維基)
2016年大選期間,古德恩曾在右派媒體Townhall上發文力挺川普。川普上任以後,他更是多次在同一媒體上發文為川普辯護。在他的心目中,支持川普總統並非出於 「兩害取其輕」的考量,而是一個理性的、符合基督教倫理的積極抉擇。
8月8日,古德恩又在Townhall上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寫給一位反川普的基督徒朋友》(Letter to an Anti-Trump Christian Friend),他在公開信裡再度申明他支持川普的立場。
不出所料,一個華人保守派立場的微信公眾號兩天後就將古德恩的公開信翻譯成了中文:《著名神學家重磅長文:致反川基督徒友⼈的信》,用意明顯。不過,譯者或許不太熟悉中文世界裡神學界習慣的人名譯法,古德恩變成了韋恩·格魯德姆,聽起來十分繞口。
由於這封信引起眾多關注,被奉為權威,也很可能誤導公眾,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分析一下原文,幫助大家理性認識。
古德恩的主要論點
古德恩在信裡開宗明義地表明,川普的個性品行雖然有缺陷,但不至於大到要他下臺的程度。他繼續支持川普,主要是因為他認同川普現行的和將要推行的政策。
他提到幾個月前一位年輕的教授同事在午餐時問他:「川普到底要做什麼才能讓你不再支持他?」 古德恩的回答是:「如果他開始支持更高的稅收,更多的政府監督,更弱的軍隊,開放的邊界,相信『活憲法』的法官,擴大墮胎權,限制宗教自由,或是對以色列有敵意......,我會停止支持他。」 這裡要解釋一下:有關大法官如何解釋憲法,保守派強調回到憲法原文的文本,主張「原創主義」(originalism)的解釋。但由於憲法的設立至今已經240多年,時代大不相同,進步派主張「活憲法」。這個爭執是保守派與自由派之間的「文化戰爭」最大的分歧之一。
古德恩後來還加上了其他幾條支持川普的理由:反對能源環保和氣候變化、加強警力、嚴打犯罪、禁止大麻娛樂性用途和反中等標準共和黨的議程。
最根本的,他認為政治上的選擇是「套餐交易」,你或者選擇川普與共和黨的政策,或者選擇拜登和民主黨的政策,沒有中間地帶。既然川普沒有做出什麼值得趕下臺的行為,那麼川普和共和黨就是他的當然選項。
古德恩還在自己的網站上列出了川普的25項偉大「德政」,其中包括減稅,對北約組織強硬,退出巴黎減碳協定,建牆,限制移民,放寬排碳限制,重要位置多多僱用基督徒,處理新冠成功等等,這些都是黨派意識極其濃厚的政策。
他堅信,如果川普連任,這些「德政」將會繼續深化。
古德恩認為,今天美國的分裂,川普雖然要負一部分責任,但主要問題是出在主流媒體和左派身上。他對美國左派極度不滿,認為美國的左派,而不是右派,純粹是為了反對而反對。他們不討論政策問題,徹底妖魔化川普和川普政府的運作。他痛批主流媒體「無恥地偏激」和為左派撐腰。
古德恩的自信
更重要地,古德恩認為自己的政治立場完全是由他的宗教信仰所指導。他說:「我曾倡導一些在許多圈子裡不受歡迎的立場,但在我看來是忠於聖經的。我不想停止這樣做。」他表示,寧願犧牲名譽也要站住立場。作為著名的神學教授,他堅信自己的政治立場出自他的神學解讀,而非黨派偏見,這種高度自信令人吃驚。
他所推崇的川普的政策包括:稅收問題、政府監督、邊境建牆、解讀憲法,強硬對待北約與歐盟等高度專業性高度複雜的國內外政治問題。他這種不尊重專業知識,也不尊重聖經寫作的原意,把自己的神學觀點當作萬金油的態度,不僅暴露出他的傲慢,更顯露出對聖經的曲解。對脫離自己專業的領域指點江山,這種武斷的作風令人乍舌。不尊重專業領域的知識和判斷,無異於反智。
另一方面,對聖經所關注的公義、和平、憐愛、顧貧、關注自然環境、關注難民等明顯的道理,也是基督教最看重的美德,他反而忽略了,甚至站到了相反立場上。這在他對氣候變化、不關注汙染、袒護以色列、給富人減稅、多僱用基督徒等問題的態度上表現得淋漓盡致。如此選擇性地使用聖經,令人質疑他在自己專業領域的可信度。
或許最讓人擔憂的是他對是非的判斷能力。他認為川普處理新冠疫情成功,他所關心的宗教自由似乎只有基督教。他認為,左派和媒體只知道攻擊川普個人,不討論政策,是在分裂國家。
這樣的論斷讓人懷疑,到底是他選擇相信的新聞來源有問題,還是他的是非觀有問題,還是他在裝糊塗?他難道忘記了,掌握權力、獨霸話語權的是川普,對所有不恭維他的人(和指出他說謊的人)發動人身攻擊的是川普。就如前國防部長馬蒂斯所說,近代史上唯一分裂國家的總統就是川普。
川普妖魔化所有意見不同的人,不對他個人效忠等同於不愛國、不忠實於共和黨,這種態度和做法抹殺了任何爭取共識的可能。古德恩顯然淡化了這個現實,把責任推向異見人士。
川普威脅烏克蘭總統,拿國會已經決定撥款的援助作要挾,逼迫烏克蘭總統啟動調查(基於陰謀論的)政敵拜登,並用各種非正常手段打擊不願同流合汙的駐烏克蘭大使。川普因為這種利用國家公器謀取私利的舉動,去年底遭致國會的彈劾,古德恩卻大為不平,認為總統沒做錯,並極力為川普辯解。這位寫過基督教倫理學教科書的人,竟然分不清公器私用,以及根據私人利益任免聯邦僱員的行徑是濫權,讓人對他的基督教倫理觀和他的判斷力徹底喪失信心。除非他是個裝睡的人,否則很難解釋他為什麼這樣不明是非。
古德恩的盲點
古德恩把眼光放在他自己的倫理觀和是非觀上。我們雖然已經看出了他觀點的混亂,但是最大的問題不在這裡。我們必須指出,治國是一盤更大的棋局。
今天美國的危機已經超越了黨派的問題,超越了宗教和倫理的問題。今天美國的問題是個愛國與否的問題,是個選擇美國還是選擇川普的問題。這次大選有許多傳統共和黨的群體出來支持拜登,反對川普連任。他們爭的不再是黨派的利益和政策,他們要的是美國回到正常。
根據下面三點事實,我判斷這次的選舉攸關美國的命運和前途:
第一,川普一生最大的(甚至唯一的)動力就是「眼前的勝利」(perception of winning),不是戰略性的、長遠性的勝利。在他眼裡,任何競爭都是零和遊戲,而他必須成為唯一的勝利者。
因此,對川普來說,不但要贏得選舉,還一定要堅持贏得選舉票數,贏得參加就職典禮的人數;他應當獲得諾貝爾獎;他的雕像應當放在拉什莫爾山;他比林肯還偉大......他必須是每場比賽的總冠軍,每場選美的勝出者。
就新冠而言,他勝利地宣告新冠是個騙局,病毒會自動消失。而在疫情惡化以後,他又宣稱自己是世界上第一個知道新冠是「大流行」的偉人,他比所有的專家更懂得新冠,而且在新冠完全失控以後,他堅稱自己控制新冠十分成功。這些勝利的形象對他無比重要。
為了贏,他不擇手段。他可以用說謊和扭曲事實(上任以來已經超過兩萬次)、謾罵、貼標籤、以公濟私、排除異己者(福奇)等手段。每個人(或群體)的價值在於此人(群體)對他要「贏」有多少貢獻。一切的關係、真相和策略都必須為川普的個人利益服務,包括國家的體制和尊嚴在內。
川普用停止資助的方式脅迫各學區開學,卻沒有提出任何防護的方案和措施(疾控中心提出的指導原則被他否定)。他只關心恢復市場的運營,而不提出任何保持「社交距離」的指導規則。這種種做法表明,對他而言,人命的重要性根本無法跟總統連任(勝利)的重要性相比。
美國情報界懷疑,普京買通塔利班殺害美國士兵。但是在兩人八次之多的電話交談中,川普拒絕質疑普京。如果不是普京握有川普的把柄,就是普京符合川普的利益,總之,美國士兵的生命沒有(抱著國旗作秀的)川普的政治生命重要。
在2020年的「保守政治行動會議」上,川普親吻國旗。(圖片來自YouTube截屏)
川普之所以一直支持白人至上主義者,甚至不惜分裂美國,正因為這批人是他的基本盤。川普與福音派的關係也存在於這個框架之下,他反墮胎的口號不過是個政治狗哨,並非出於對生命的愛惜,也並非因為福音派的倫理觀和道德觀符合他的理念。福音派的忠心和選票符合川普個人的利益。
這個世界上最了解川普的人不是他的子女和妻子,而是長時間做過他私人律師的麥可·科恩(Michael Cohen)。科恩即將出版一本書《不忠》(Disloyal: A Memoir: The True Story of the Former Personal Attorney to President Donald J. Trump),講述他跟川普間交往的故事。科恩在前言裡寫了這樣一段話:「在俄羅斯的縱容下,川普在選舉中作弊,你將在本書中發現,做任何事——我是指任何事——「贏」⼀直是川普的商業模式和生活方式。」
如今,川普還在用各種違反常規的方式破壞選舉,從默許接受俄國人對選舉的幹擾,到減緩郵局的作業(以阻礙投票),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從各種跡象看來,川普沒有任何利他的細胞,他所效忠的從來就不是美國,而是他自己和家人的利益。如果看不見這點,而僅僅為一些政策層次的問題爭吵,那真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了。
第二,川普毫無國際政治的視野,處理一切國際關係都以短期商業利益作準則,國際關係在他眼中就是個單邊的零和商業遊戲。他美國優先的外交政策孤立了美國,使得美國自二戰後開始建立的自由國際秩序完全解體。他大大地削弱了美國的國際聲望,讓美國成為文明世界的笑柄。另一方面,他搞房地產的那種蠻不講理的流氓作風,以及為了爭取國內選票,不計代價在國際上冒動、躁動那一套作法,他很可能對國際局勢做出的誤判,將把美國拖入戰爭。
第三,川普既無能又剛愎自用。他在剛上臺的時候,網羅了一批比較穩重,富有經驗的屬下,以補足他對政治的外行。後來這批「成年人」全被攆走了,川普只能容納拍馬附和的庸才,不能接受不中聽的真話。
中國古話說,治大國若烹小鮮,這是因為魔鬼全在細節裡,到了川普這裡卻是推特治國。他沒有耐心研究任何問題的細節,手下給他的匯報必須簡化到使用圖片和少於三頁的大字短提示,否則他會失去興趣。他最擅長的就是從福克斯電視臺獲取靈感,從他推特的內容推測,福克斯電視臺很可能是他獲取信息的主要源頭。
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然而佔世界人口百分之四強的美國,新冠感染人數卻是全世界感染人數的四分之一,死亡人數佔全世界死亡人數的五分之一強(22.5%)。因為新冠處理失當,美國的國際聲譽備受打擊,不幸成為國際上反面教育的樣板。
處理新冠徹底失敗切切實實證明了川普的無能和自以為是。他從忽視問題,到提不出一套全面的方案,到拒絕承擔責任,用責備替罪羊為自己開脫,處處顯露出無能,再到疫情無法控制後他宣告勝利,並且罔顧人命要求開學、開市,他不但無能而且沒有一丁點同情心。
今天,美國的新冠測試大多數需要5-10天才出結果,在這5-10天內不知道又傳染了多少人,這樣的測試絲毫不能防止病毒的傳播。專家明確說過,美國的技術領先世界,這根本不是技術的問題,這是最高層的管理和決策的問題。以英國為例,英國雖然並非處理新冠的模範國家,但是英國很早就做到,只要90分鐘就可得到測試結果。
川普無能大家都知道了,可他還自我感覺特別良好,以為自己在任何議題上都比專家更有優勢懂得更多。這使得他的無能帶來更大的危害,造成劣幣淘汰良幣的結果。可憐的是那批擁護他的忠實選民。如果這樣無能的總統再做四年,美國可能要退回19世紀了。
這次選舉哪裡是古德恩所描述黨派的「套餐交易」?上面所提出的這三個問題都是超越黨派,超越政綱的嚴重問題,它關乎美國的興衰、憲法和民主的機制。今年11月的選舉就是個選擇川普,還是選擇美國的抉擇。美國的前途握在選民的手中。只可嘆古德恩宥於黨派之爭,不能從大處著眼,帶偏了一大票粉絲,十分遺憾。
參考文獻:
1. Wayne Grudem, 「Letter to an Anti-Trump Christian Friend,」 Townhall.com, 2020-8-8.
2. Wayne Grudem, 「Trump Should Not Be Removed from Office: A Response to Mark Galli and Christianity Today,」 Townhall.com, 2019-12-30.
3. Peter Wehner, 「There is no Christian Case for Trump,」 Atlantic Magazine, 2020-1-30.
4. John Fea, 「Wayne Grudem is still defending Trump,」 Personal Blog, 2020-8-10.
作者簡介
臨風,本名熊璩,出生於重慶,臺灣長大。曾任臺灣大學數學系副教授 ; 克雷超級電腦公司(Cray Research, Inc.)研究部總工程師; 惠普公司中央實驗室部門主管,大學關係部亞太區主任等。2011年退休,全力讀書、研究、寫作。在中國大陸出版有《繪畫大師的心靈世界》(2012年江西人民出版社)。
撰文:臨風
編輯:Jing
本文由作者授權原創首發於《美國華人》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