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中科院新院士有兩位鹽城人!芮筱亭教授!樊嘉教授!

2021-01-21 荔枝網新聞

大鹽城又有喜訊啦!

11月28日

中國科學院兩年一度的

院士增選名單正式揭曉

今年共計有61名新晉中國科學院院士

其中

第三屆鹽城傑出人士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

上海市肝病研究所所長樊嘉當選

鹽城中學1974屆校友

南京理工大學發射動力學研究所所長

發射動力學家

博士生導師芮筱亭教授當選

至此,鹽城中學已有4位院士校友

孫九林、李立浧、王詩宬、芮筱亭

鹽城籍的院士已有18位!

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下厲害的院士們吧!

孫九林、李立浧、王詩宬、芮筱亭、樊嘉

陳義漢、顧大釗、戴浩、劉必治

郭仁忠、王超、陳慰峰、王學浩

趙連城、於俊崇、夏鹹柱、周俊、陸士新

△資料圖

  芮筱亭1974年從鹽城中學高中畢業,1982年本科畢業於蘇州大學,1994年獲得南京理工大學博士學位,1996年晉升為研究員,2000年獲評博士生導師。現任江蘇省中青年首席科學家,總裝備部和國家國防科工局專業組副組長,被國家5部委聯合授予「國防科技工業傑出人才獎」;南京理工大學力學學科首席學科帶頭人,總裝備部科技委兼職委員,國防科技圖書出版基金評審委員會委員,國防科技工業優秀博士學位獲得者。2017年5月,芮筱亭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

  芮筱亭作為技術首席主持國家973項目、國防創新專項等國家重大和重點項目20多項,取得系統的創新成果: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68項(均排名第1)、軟體著作權12項(均排名第1);以第1作者出版專著6部並獲中國圖書獎等獎5項;發表論文302篇,其中SCI收錄37篇,El收錄157篇,SCI他引52次;論著他引1646次。

  芮筱亭牽頭制定國家軍用標準和兵器行業標準共6部;被我國兵器、船舶、航空、航天工業部門和國家靶場用於9項國家高新工程等13型車載、艦載、機載多管火箭和火炮武器系統重大工程相關設計與試驗方案,大幅提高了武器系統精度、減少試驗消耗、保障發射安全,解決了國家急需;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均排名第1)、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均排名第1)。

  芮筱亭目前從事的研究內容:武器系統發射動力學理論與仿真,武器系統試驗與評估技術,提高武器系統性能新技術,多體系動力學新方法。

△資料圖

  樊嘉,男,1958年出生,大豐人。現任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上海市肝腫瘤臨床醫學中心主任。

  擅長並完成了9000餘例肝腫瘤切除手術以及肝移植1800餘例,涵蓋諸多高難度手術,其中包括世界首例「廢棄肝臟」成人-兒童部分肝移植、亞洲首例成人肝心聯合移植、亞洲首例機器人輔助活體供肝移植手術、中國首例經典劈裂式肝移植術等。

  在醫學界,肝癌患者又叫邊緣人,救治的風險極大,會將一個醫生保持了多年的手術成功率和口碑毀於一旦。但在樊嘉的眼裡,生命從來都重於口碑。

  「作為醫生,我傾力捍衛生命的權利和尊嚴,這是我的職責所在。」樊嘉講述說,2001年,一位叫徐餘寶的肝癌患者找到了他,「病人需要進行肝移植,而之前中山醫院還未有一例成功的肝移植病例,我也是第一次面對這樣的挑戰。」當年4月17日,在持續了16個小時之後,手術成功了。

  此後,樊嘉和團隊造就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亞洲首例成人肝心聯合移植、中國首例經典劈裂式肝移植、國內年齡最小的劈裂式肝移植、國際年齡最大的受體肝移植、指導出臺《中國肝癌規範治療方案》……

是不是很振奮?

是不是很給力?

讓小編帶大家看一下

還有哪些鹽城籍兩院院士

鹽城籍院士真不少!

  孫九林 ,1937年8月10日出生,鹽城人,鹽中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資源管理領域著名學者

李立浧,1941年7月8日出生,鹽城人,鹽中校友,中國工程院院士,電網專家

  王詩宬,男, 1953年1月出生,鹽城人,鹽中校友,中國科學院數學物理學部院士,數學家

陳義漢,1964年10月出生,射陽人,中國科學院院士,心臟內科專家

顧大釗,1958年5月出生,濱海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礦山工程與水文地質專家

戴浩,1945年8月出生,阜寧人,中國工程院院士,自動化網專家

劉必治,1934年9月出生,美籍華人,射陽籍人、中科院外籍院士,信息科學家

郭仁忠,1956年出生,鹽城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測繪專家

王超,1958年7月出生,濱海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水環境保護領域專家

  陳慰峰,1935.11.22—2009.1.26,原籍鹽城,免疫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學浩,1942年生,建湖人,中國工程院院士,活體肝移植專家

趙連成,1938年出生,阜寧人,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防科技專家

於俊崇,1940年12月出生,濱海人,核動力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夏鹹柱,1939年 出生,建湖人,動物病毒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周俊,1932年出生,東臺人,中國科學院院士,藥學專家

陸士新,1929年出生,鹽城人,中國科學院院士,病理生理學家

相關焦點

  • 南京理工大學付夢印教授、芮筱亭院士當選為中國兵工學會副理事長
    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趙長祿,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黨組成員張華,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董春波,中北大學黨委書記沈興全,中國科學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學發射動力學研究所所長芮筱亭,中國工程院院士、海軍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邱志明,中國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審計與風險管理部主任肖勇,中國兵器科學研究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鳳順,南京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吳志林,中國兵工學會副理事長
  • 中科院公布61名新晉院士名單 江蘇3人入選
    原標題:中科院公布新晉院士名單,江蘇3人入選—— 國家需求在哪,科研領域就在哪 今年共有61名新當選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江蘇高校和科研院所中有南京大學郭子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郭萬林、南京理工大學芮筱亭3位,在激烈競爭中成功當選。 「國家需求在哪裡,我的研究領域就在哪裡」,記者採訪後發現,在國家需要的重大前沿領域,3名新科院士都立下汗馬功勞。
  • 中科院公布增選院士初步候選人名單 江蘇11人入圍
    8月1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今年增選院士初步候選人名單,共157人。中科院院士增選每兩年進行一次。2017年中科院院士增選於今年1月1日開始啟動,根據2017年年初中科院學部主席團的決定,2017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名額基數為60名。  交匯點記者注意到,在這個初選名單中,來自江蘇的高校、科研院所的有11人。其中,東南大學有4人入選,南京大學有3人入選,蘇州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各有1人入選。
  • 山東大學兩位教授當選院士 兩院院士總數達17人
    原標題:山東大學兩位教授當選院士,兩院院士總數達17人11月22日上午,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分別公布2019年新增院士名單,山東大學陳子江、李術才兩位教授分別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子江教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院士,李術才教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學部院士。
  • 南京新增三位中科院院士
    61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16名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此次南京有三位教授正式成為中科院院士,分別來自南京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南京理工大學。  據了解,39歲的清華大學教授顏寧未能入選。在此前157名候選人名單中,顏寧以膜蛋白結構生物學專業分屬生命科學和醫學部。顏寧也是157名候選人名單中最年輕的一位。  南京大學  郭子建  1961年10月出生。
  • 中山醫院樊嘉團隊新突破刊《細胞》:揭示我國肝癌突變譜特點,分子...
    原標題: 中山醫院樊嘉團隊新突破刊《細胞》:揭示我國肝癌突變譜特點,分子分型可精準提升療效  中國科學家肝癌研究實現全新突破今天上午,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傳出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樊嘉教授領銜團隊,歷時三年發現的最新成果「B肝相關肝細胞癌的整合蛋白質基因組學特徵」於10月3日刊於國際頂級生物醫學期刊《細胞》。  研究首次揭示了我國肝癌與西方肝癌突變譜的不同,並提示肝癌患者按照分子分型可分為代謝驅動型、微環境失調型、增殖驅動型,分子分型的預後價值可能超過目前臨床常用的表象分型。
  • 上海科學家丁健、樊嘉等獲第九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
    原標題:上海科學家丁健、樊嘉等第九屆談家楨生命科學獎  榮獲第九屆談家楨生命科學成就獎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藥學院院長、上海藥物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丁健;中國工程院院士、生物晶片北京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程京。  榮獲談家楨生命科學臨床醫學獎的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蘭娟;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院長、上海市肝病研究所所長樊嘉教授。
  • 院士敲門磚!中科大教授獲何梁何利獎
    近日,中科大兩位教授榮膺何梁何利獎,分別是2019年新晉中科院院士、中科大數學學院葉向東教授和中科大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執行院長吳楓教授。長期深耕基礎數學理論研究,憑藉「動力系統的結構及其複雜性研究」項目作為第一完成人曾獲得2018年度自然科學二等獎(在當年全部自然科學二等獎獲獎名單中排名第一),2019年當選中科院院士,此前還獲得過陳省身數學獎和國家傑青、長江特聘教授稱號。
  • 在新時代,做科技創新的尖兵
    11月28日,新當選中科院院士在中科院學術會堂廣場合影留念。今天我們新當選的中國科學院院士,正是在這個最好時期中成長起來並脫穎而出的。」本次院士增選中,有兩位來自香港的科學家成為新當選院士,香港理工大學的滕錦光是其中之一。滕錦光說,他是溫州人,1979年考入浙江大學,他的「成長離不開國家的培養和支持」,不僅是求學期間,在科研中也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科技部的支持。
  • 中科院院士、南大物理學院教授馮端逝世
    中國江蘇網訊 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金屬和晶體材料學家、教育家,第六、七、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第五屆中國物理學會理事長,南京大學研究生院首任院長、物理學院教授馮端先生歷任南京大學物理系(物理學院)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1980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後改稱院士),1993年當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馮端院士曾任中國科學院數理學部常委兼副主任、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成員、國家科委重點項目「若干功能晶體的試製與研究」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項目「雷射晶體與非線性光學晶體的探索與研究」學術領導人、國家科委攀登計劃「納米材料科學」首席科學家。
  • 清華女神級教授,落選中科院赴美擔任教授,如今成美國院士
    很多人認為,博士都是天資聰穎,學富五車的天才,能夠成為博士就已經是一輩子要追逐的夢想,但如果把科研界比作一個金字塔,那麼博士就是金字塔的最底層,兩院院士就是金字塔的最高端。兩院院士,就是科學家裡面最厲害的人物,也是我國科學家的最高榮譽。當然,我國對評選兩院院士的要求非常嚴格,除了本身科研實力強大外,還需要獲得兩院院士的認同才行。
  • 中科院院士陳中偉教授今晨在上海意外墜樓身亡
    中科院院士陳中偉教授今晨在上海意外墜樓身亡
  • 樊嘉院士:免疫微環境下肝癌的免疫治療
    會議期間,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樊嘉院士分享了《肝癌的免疫微環境和免疫治療新策略》。中國新發肝癌佔全球的55%,總體5年生存率僅7~10%,僅有30%患者有手術切除機會,術後5年轉移/復發率為60%~70%。治療結果及預後差異巨大。 肝臟是免疫器官 肝臟由肝臟細胞和非肝臟細胞組成,其中肝臟細胞佔60%~80%。
  • 美國科學院公布新一批院士名單,中科院曹曉風及五名華裔教授當選
    我國中科院院士曹曉風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現年55歲的曹曉風,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也是植物表觀遺傳學家。在中國科學院「遺傳發育」電子期刊中有這樣一篇文章介紹曹曉風院士:在出國訪問、求學的多年間,經歷了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和美國世貿大樓被襲擊等事件,曹曉風多次感受到國家榮譽和民族利益的真實含義,她清醒地意識到,雖然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祖國,在美國做研究,無論學術觀點多麼相合,科研合作多麼默契,但是大家在討論國家和民族利益的時候
  • 中科院院士陳中偉教授上海意外墜樓身亡
    中科院院士陳中偉教授上海意外墜樓身亡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據新華社電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中偉
  • 我省兩教授入圍中科院候選院士
    浙大生物信息學研究所所長朱軍、浙大材料與化工學院副院長葉志鎮上榜  近日,中國科學院學部院士對200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信評審工作結束,一共產生了145名初步候選人。其中,數學物理學部22位,化學部23位,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30位,地學部25位,信息技術科學部18位,技術科學部27位。
  • 中國工程院新增58位院士 廣東高校有兩位教授入選
    曾被授予輕工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科技專家」稱號,並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被評為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廣東省優秀共產黨員。  他多次獲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獎勵,其中「中高濃紙漿少汙染漂白方法與裝置」,獲2000年中國高校技術發明二等獎、2002年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圖靈獎獲得者、中科院院士姚期智教授受聘為同濟大學名譽教授
    8月11日,圖靈獎獲得者、中科院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長姚期智教授受聘為同濟大學名譽教授。方守恩為姚期智院士頒發同濟大學名譽教授聘書,佩戴同濟大學校徽;陳杰致辭並介紹姚期智院士的學術簡歷。
  • 兩位清華美女教授,國內評選院士落選,為何在美國能成功當選?
    在中國,對院士的選拔要求可以說非常之高,每年都有許多科研大咖爭相入選,可最終入選院士的卻很少。而有些著名的科學家在我國沒有取得院士的稱號,但卻在美國被授予院士稱號了。在谷歌擔任 VP訪問官期間,李飛飛利用美國大學教授們每六年獲得的一年學術假期,在谷歌擔任高級職位,這是目前谷歌華人的最高職位。李飛飛教授成為2020年度入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名單中唯一當選為中國籍教授。
  • 兩位清華美女教授,國內評選院士落選,為何在美國能成功當選?
    對我國絕大多數的科研工作者來說,院士這個稱號不僅是最高的科研學術榮譽,而且是對自己科研實力的有力肯定。在中國,對院士的選拔要求可以說非常之高,每年都有許多科研大咖爭相入選,可最終入選院士的卻很少。而有些著名的科學家在我國沒有取得院士的稱號,但卻在美國被授予院士稱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