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殲20大獎除了楊偉,還有一位「隱身」總師!美國想抄襲都不行
據環球網7月18日報導,在第21屆中國外觀設計金獎項目名單上,有一項獲獎的專利名稱很特別,是「升力體邊條鴨翼式氣動布局」,設計人分別是楊偉、鄭遂、桑建華等人。毫無疑問,這正是中國第一種隱身戰鬥機殲-20拿下了外觀專利大獎,總設計師楊偉及其團隊代表榜上有名。
-
殲20總設計師楊偉:沒有明確跟蹤目標 創新難度不是一個數量級
航空業處在現代工業「皇冠」地位,在實現「富國強軍」過程中有重要意義。新華社記者日前在全國兩會上採訪國產四代機殲20戰鬥機總設計師、中航工業集團副總工程師楊偉,對於中國航空工業的未來發展,楊偉說,原來我們曾有明確的追趕目標,現在,我們接近甚至在某些局部平行或超越了。「在這種沒有明確跟蹤目標的情況下,創新的難度同以前相比不是一個數量級的。」楊偉說。
-
殲20設計師楊偉:中考結束就參加高考,差一分上清華,上了西工大
說起這所大學,很多人可能不太清楚,但其實這所學校也給國家培養了很多優秀的人才,其中殲-20的總設計師楊偉就畢業於這所大學,那麼楊偉到底有著怎樣傳奇的經歷呢? 01 楊偉出生於1963年,是四川資中人,家境普通。
-
第十四屆航空航天月桂獎花落誰家?
他構築的試飛世界有著崇山般的幽遠和深厚,有著長城般的堅固和璀璨,見證著我國航空工業不斷前行的步伐。孫聰說殲15上艦試驗的那天心情十分緊張,「幾乎大氣都不敢出,緊緊攥著的手心裡全是汗」。而在飛機最終著艦成功後,包括孫聰在內的每一位親眼見證歷史的人都熱淚盈眶。2015年,孫聰被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孫聰認為技術進步成就了殲15,也成就了中國航空工業的眾多先進型號。「技術進步,航空報國。」
-
殲20總師楊偉回答讓人放心,中國這次或領先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軍工工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成為繼美國後第二個擁有五代機的國家,在亞洲國家中佔據了一定的空中優勢,發展勢頭非常強勁。前不久,美國六代機完成首飛的消息一經傳出,中美俄三國五代機相互制衡的平靜局面即將破滅,中國空軍殲-20的新成員將面臨重大挑戰。
-
殲20總師楊偉一句話分量十足,六代機出場更加震撼
近日,央視接連曝光了我國殲-20隱身戰機的各種「秘密」,從飛訓基地的戰機庫到攜掛霹靂-10A紅外成像空空飛彈,都讓軍迷從官方角度對殲-20有了很深的理解,而最耐人尋味的,要屬總設計師楊偉的一句話:殲-20隻是一個開端。
-
殲20總師楊偉揭開神秘面紗,外形酷似變形金剛
圖為中國六代機想像圖最近,期待已久的中國6代機真的要來了,殲20總師楊偉於近日揭開了6代機神秘面目,在採訪中,楊偉透露下代戰機外形像變形金剛,未來的中國6代機可以通過可變式機翼實現不同氣動布局的切換,除了外形酷似變形金剛外,中國的6代機還會擁有更強的信息化能力跟智能化能力,難道6代機真的要來了?
-
15歲天才落榜清華,所幸被西工大破格錄取,20年後成殲20總設計師
若不是西北工業大學破格錄取他,我國就極有可能痛失一個人才,今天,我們便來說說他的傳奇故事。接到羅時鈞老師的電話,楊偉十分激動,他的夢想終於可以實現了,羅時鈞老師還鼓勵他道:「沒事的,我也是色弱!」羅老師的鼓勵和支持,改變了楊偉的人生,很快,他便進入西工大空氣動力學專業本科學習,這一年,他年僅15歲。
-
40年前,一位天才一路狂飆獲獎無數,設計的武器,阻卻想來犯之敵
40年前,一位天才少年在科技之路上一路狂飆,成為了殲-20總設計師,設計出中國首款隱身戰機,他是怎麼做到的?殲-20隱身戰機的總設計師、中科院院士、航空工業科技委副主任楊偉,除了殲-20,楊院士還參與了殲-10和梟龍的研發,獲獎無數,最高的是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因為梟龍,巴基斯坦總統親自頒發的「卓越之星」國家榮譽勳章。
-
雙座殲20帶頭大哥登場,指揮無人機小弟圍毆
今天,微信公眾號航空工業成都所為紀念殲20首飛十周年,隆重推出威龍大片「今天!且歌《橫空》贊威龍亮劍」,全方位多角度展現殲20和成飛人的風採。在片中還有令人振奮的雙座殲20一閃而過。眼神不好就徹底錯過了。
-
殲-20總師楊偉的超級「學霸」之路:初中畢業就高考,15歲上大學
說起學霸,我國殲-20隱形戰鬥機總設計師楊偉也是超級學霸一枚,而且在中學時期就霸氣側漏;本來高考是高中應屆生的獨木橋,而楊總師在初中畢業之後就通過了獨木橋,令人驚嘆。那麼,當年楊總師的初中畢業成績有多強悍呢?畢業考試需要考6門功課,其中5門功課楊總師全部考出了100滿分,另一門也是99分;這個成績即便是現在,也是傲視的存在。
-
「海空衛士」王偉墓前有人送來殲20模型,19年間空軍戰機已升級到第...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陳浩洲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清明節,話題#王偉墓前有人送來殲20模型#登上了微博熱搜。據錢江晚報報導,在杭州安賢陵園的「海空衛士」王偉烈士墓前,已有不少市民前來獻過花。墓前祭臺上的鮮花中間,還擺放著一架殲-20戰鬥機模型。
-
他師從錢學森,從美國學成回國,愛惜人才,破格錄取殲20總設計師
羅時鈞,是我國著名空氣動力學家和航空教育家,1947年被公派前往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航空工程系留學,導師是錢學森,他是錢學森帶的第一個博士研究生!他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毅然選擇回國,立志航空救國!他的回國之路,同樣也是充滿坎坷!
-
921我為中國航空代言,共慶中國航空工業事業,一起做這件事…
1909年9月21日,「中國航空之父」馮如製造的飛機成功完成首飛。這一天,是中國人在天空第一次留下飛機身影的日子,也是中國航空史上創世紀的日子。111年來,無數人為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貢獻力量,推動並見證了新中國航空工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歷程。
-
專家析殲-20氣動布局設計獨到之處:升力係數遠超F-22和F-35
(新華社發 李韶鵬 攝)3月20日上午,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閉幕會前的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空研究院副院長、殲-20戰鬥機總設計師楊偉就殲-20的發展回答了記者提問。楊偉稱,殲-20採用中國獨創的設計,並且將系列化發展。這些話意味著什麼呢?
-
讓歷史照進未來:航空工業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
在這雙節同慶、家國同心的時刻,讓我們一起重溫新中國航空歷史上那一幕幕動人的瞬間,見證航空工業與偉大祖國的壯麗航程,感受航空人與祖國同呼吸、共命運的如山信仰、如鐵信念!這對於從修理走向製造的新中國航空工業來說,是一件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大事。
-
...殲-10叫「棍子」,殲-20叫「黑絲帶」,中國戰鬥機為啥有這些稱呼?
「鶻鷹」戰鬥機一些媒體將其稱為「殲-31」,這種說法似乎言之過早,迄今為止,該型戰鬥機尚未獲得解放軍空軍正式立項。如果一定要將它歸於某個「型號」,確切地說,應該是航空工業公司在珠海航展上公布的「FC-31」。為什麼這麼說?我國的戰鬥機是如何命名的呢?
-
回首殲-20首飛十年:突破對華隱形戰機包圍,中國空軍轉守為攻
三、 殲-20的出現,更帶動了中國航空工業的整體升級。 平心而論,在殲-20出現之前,中國航空工業的技術實力相對薄弱。除了老大難的發動機問題外,複合材料的加工、高強度鈦合金框架的鍛造、隱形塗層的研製、先進相控陣雷達的設計等都還在起步階段。
-
事後復盤,殲20戰鬥機一飛沖天,不辱使命
中國航空工業和國家政府計劃幾乎同步,在65之前由於各種原因,規劃都不是很成功,實際上航空工業真正走入正軌快車道還是從2003年開始,殲10戰鬥機成功試飛裝備部隊,從此之後中國航空工業井噴,10年之內就成功研製了殲20雙發隱身重型戰鬥機和運20大型運輸機,去年直20通用直升機也開始頻繁露面,還剩下一個類似美國B2隱身轟炸機的轟20隱身轟炸機,也是遲早的事情。
-
他是錢學森第一個博士研究生,拒絕美國挽留,返回中國,航空救國
羅時鈞,是我國著名空氣動力學家和航空教育家,1947年被公派前往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航空工程系留學,導師是錢學森,他是錢學森帶的第一個博士研究生!他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毅然選擇回國,立志航空救國!他的回國之路,同樣也是充滿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