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地球」被發現,表明生命不是地球一家獨有!

2021-02-08 天下大不同

近日,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已經發表了一項研究,證實在距離太陽系500光年位置,位於天鵝座的克卜勒-186f行星軌道內發現大量液態水,並且在通過研究其軌道運轉及傾斜角度表明,這顆星球軸向傾斜非常穩定,意味著光照十分充足,並且季節變化明顯,從各種模擬狀態形式中初步可以判斷這顆行星和地球極為近似,那麼這也意味著這很可能是一顆「新地球「。

要知道行星傾斜角度很關鍵,比如地球和火星,正因為火星角度軸向傾斜度從0度到60度不等,所以才導致火星表面液態水大量被蒸發,最終導致其大氣層變得非常薄,所以如何判斷一顆行星是否具備生命存在,除去擁有大氣和液態水之外,行星自轉角度和傾斜軸向也非常關鍵,比如地球如果它的軸線偏差幾度,就會導致嚴重性後果。

這份研究報告中還指出,地球上的軸向傾斜在22.1至24.5度之間,並且每過1萬年左右,這個角度會從一個極端移動到另一個極端。

而另外一顆被認為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克卜勒-62f」是2014年發現,它是最先被認定最類似地球的系外行星,它比地球大40%,被認為是一個被海洋覆蓋的世界,不過這次對「克卜勒-186f」發現表明,或許186f比之前的62f生命存在機率更大。

原因就是我們一直把尋找液態水放在第一位,認為水是生命之源,可是在對比太陽系內行星和其他天體後,研究表明這不能成為唯一衡量標準,在太陽系形成之初,地球和火星同樣擁有液態水和大氣,兩者環境極為近似,可是在經過十億年後,兩者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火星大氣和液態水流逝嚴重,最後變成了一顆荒蕪星球,而地球在生命自身改造下,變成了一顆蔚藍色充滿生機的星球。

這幾年我們在土星和木星衛星上同樣發現了液態水,不過這些天體本身雖然擁有水資源,但其本身無法產生生命原因就是其軌道和恆星之間距離以及角度,對於生命來說,其形成條件非常苛刻,當然某種微生物單細胞或許條件比較簡單,但是如果無法形成族群式的生命群落,就無法對行星進行全方位改造。

要知道,地球最初形態也並不適應生命發展,在經過幾億年時間,這些微生物不斷對地球表面進行改造,最終才形成了目前這個樣子,一顆可以孕育生命星球不代表一定有生命存在,因為這兩者關係就好像種子和土壤一樣,不是所有土壤都可以發芽結果。

如果你喜歡我,點下關注唄,謝謝!

相關焦點

  • 生命是地球上獨有的嗎?或許我們能從陸地的形成過程找答案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生命是地球上獨有的。或者說,是嗎這個問題的核心在於板塊構造學的出現,其認為氧氣和水隨板塊運動,從地球內部到達大氣中,從而形成高山深海,進而繁衍出生命。「地質記載表明,這種情況發生在35億到25億年前,但由於記錄資料匱乏還無法解釋其發生的方式及原因,」Fabio Capitanio博士說。他是莫納什地區大氣環境學院的研究員,其研究成果剛剛發表在《地質學》(Geology)、《地球與行星科學快報》(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上。
  • 科學發現「新地球」,宇宙空間地球並不是唯一的
    在地球上,人類科學對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判定,都是按照符合地球條件去判斷的,即使是這樣。不少的科學家都認為,在整個宇宙的空間,地球並不是唯一的,宇宙空間太大了,人類至今也沒有找到宇宙的盡頭,完全做不到完全否定新地球的存在。
  • 很多證據表明地球早期原始生命遍布宇宙,如今為何只有地球有生命
    有很多證據表明,34億年前,有些微生物降落地球?當時這些微生物遍布宇宙。後來降落地球的微生物隨著生命的進化形成化石被保留下來。那麼地球上的生命形成於什麼時候?原始生命早在地球生命之前遍布宇宙地球誕生於45億年前。在地球上,人們認為生命誕生於38億年前,地球形成後,生命在地球環境中進化。其中的兩顆星外隕石的發現為生命的起源找到了證據。
  • 火星能否成為「第二地球」?水冰、甲烷物質的發現或表明有生命
    近些年來,人類不斷的進行火星探索,並且制定了未來可能實行「火星移居」的計劃,可以說已經完全是存在改變現有火星狀況的思維了,希望建立出人類的「第二個地球」,但是從已有的科學探索數據來看,火星的改變可能並不是那麼簡單,即使未來人類有能力進行登陸,要想讓「火星」變「地球」,少說可能都是得上百年吧,況且暫時也不知道火星有沒有支配人類或者地球其他生命支配的元素,這才是最為關鍵的問題,我們來看看如今的一些發現。
  • 科學研究表明,隕石坑可能是地球生命的起點
    小行星撞擊造成了地球歷史上最大的破壞事件。新的研究表明,這些撞擊可能也為生命在地球上的誕生提供了合適的條件。如果今天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那很可能是人類文明和地球表面大多數物種的末日。大約6600萬年前,當一個物體撞擊尤卡坦半島北端時,大多數恐龍就因為這個原因滅絕了。
  • 地球生命來自太空?科學家有新發現
    這一發現意味著這些微生物群落可以通過聚集成「集合體」在地球和火星或宇宙的任何其他地方旅行。這一發現是基於一種Deinococcus細菌的「暴露板」,這種細菌被放置在國際空間站外長達三年之久。這個新發現支持了一種被稱為「生源說」的理論——這個有爭議的觀點認為生物在行星、衛星和太陽系之間遷移。Tanpopo的首席研究員Akihiko Yamagishi博士說,地球上的生命起源是困擾人類的最大謎團。
  • 外星生命存在嗎?天文學家計算地球生命出現概率,地球人並不特別
    地球上的生命是偶然出現的嗎? 也許不是。 新的研究表明儘管智慧生命進化的可能性仍然相當低,但實際上是一個可能的事件,與此同時這種可能性距離一個確定性的百分百的產生還相當遠。儘管我們擁有先進的技術和強大的科學實力,但我們還沒有發現地球以外存在生命的任何證據,更不用說發現類似我們人類智慧生命的高級外星文明的跡象了。科學家們提出了很多理由來解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也許外星人已經來了又走了,也許我們只是看不到他們,也許那些外星人正希望如此。
  • 最新研究表明人類不是來自地球,那人類是從哪裡來的?
    埃利斯·西爾弗博士在她新出版的書中指出了一系列生理特徵,這些生理特徵被認為有助於解釋為什麼人類沒有與地球上的其它生命形式一起進化。根據這位生態學家的說法,人類的缺陷表明人類「不屬於這個世界」。 「人類被認為是地球上最發達的生物。
  • 金星可以維持生命,新發現表明金星可能發現微生物
    2017年,格雷夫斯在夏威夷的莫納克亞山用詹姆士·克萊克·麥克斯韋望遠鏡(JCMT)觀測了金星,尋找類似於條形碼的行星光譜線狀圖案,以表明存在不同的化學物質。在這樣做的同時,她注意到與磷化氫有關的一條線。數據表明,該分子在地球大氣中的含量約為十億分之二十,比地球大氣中的濃度高出一千至一百萬倍。 「我很震驚,」格裡夫斯說。
  • 24顆「超宜居」行星被發現,地球不是生命「最宜居」的行星?
    科學家發現24顆超宜居行星,比地球更適合生命生存!這是最近很多媒體報導的消息,初看消息時我有些震驚,這是真的嗎?於是我點開一看。地球為什麼不是生命最宜居星球?那比地球還宜居的星球是什麼樣的?地球竟然不是最適合生命居住的星球?其實科學家做過很多實驗,都足以證明地球不是生命最宜居的星球!
  • 美媒:研究表明地球生命形成的必要物質或來自於彗星
    參考消息網1月17日報導 美媒稱,科研人員知道,生命形成的必要物質在地球早期就已出現,但他們仍在試圖弄清具體發生過程。一項新的研究表明,彗星是數十億年前把磷等關鍵物質帶往地球的宇宙信使。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網站1月15日報導,研究報告的主要作者、義大利國家天體物理學研究所研究員維克託·裡維利亞說:「大約40億年前,地球上出現生命,但我們仍然不知道生命得以形成的過程。」為了確定磷是如何到達地球的,科學家們需要重新追蹤它穿越太空的旅程。兩個工具促成開展這一搜索:智利的阿塔卡馬大型毫米波/亞毫米波天線陣(阿爾馬)和歐洲航天局的「羅塞塔」飛船。
  • 科學:新研究表明,彗星有助於地球的大氣層
    【科學:新研究表明,彗星有助於地球的大氣層】根據一項新研究,地球的一些大氣層是數十億年前由彗星帶入地球的。關於地球大氣層是如何形成的謎團長期困擾著科學家們。一些人認為彗星最初可能會將一些水,有機和大氣分子帶到地球上,這些分子現在構成了它的生命。現在,由加州理工學院的Guillaume Avice博士,CRPG-CNRS和洛林大學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了支持該理論的證據。Avice博士和合著者一直在分析在礦物石英中發現的水氣泡中的微小古代空氣樣本,這些氣泡可追溯到30多億年前。
  • 又一顆新地球被發現,比地球的保護還好,可惜的是或已有生命居住
    又一顆新地球被發現,比地球的保護還好,可惜的是或已有生命居住自從人類研究的望遠鏡是越來越精確了之後,科學家和天文學家一直都在尋找宇宙中的新的可以居住的星球
  • 地球的孿生子?新發現星球與地球高度相似,但並非地球2.0
    這不是第二個地球,但科學家朝這個目標更近了一步。美國航天局(NASA)的行星搜尋器——克卜勒(Kepler)太空飛行器有一天會報廢,但它的發現在持續更新。科學家在分析2018年11月從NASA已退役的克卜勒收集的數據時候,恰好發現了一處隱蔽的聖地:一個可能支持我們已知生命的,地球大小的天體。一項新的研究報告了一顆系外行星克卜勒-1649c,它圍繞著一顆距離地球300光年的紅矮星公轉。
  • 地球上的生命從何而來?人類能出現在地球上,可能並不是巧合
    也就是說,人類的誕生並不是自然出現的,而是上天刻意的安排。《聖經》中說:人是「耶和華」用地上的塵土創造出來的。他先用塵土創造了人,然後將生氣吹進人的鼻孔裡,於是人就有了靈魂,成為了有思想的活人。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事實,那就是無論東方文明還是西方文明,「神」創造人的手法都極其相似,而且連使用的材料都差不多。
  • 人類並非地球生命,或是地外生物的後裔,移民後適應地球進化
    在進化論上,達爾文在很大程度上是對的,人類是最開始是經過不斷的進化而來的,人類確實不是一開始就存在的,這一切都是周圍的環境引起的。所以在進化論上達爾文是沒有錯的,但是達爾文的觀點的局限性也正是在進化論上,因為在人類的起源問題上,達爾文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所以進化論是不完整的,如果達爾文能夠表明人類的起源以及人類的進化史,那麼達爾文的進化論就完整了。
  • 又有新「地球」被發現?四季更替都具備,這次真有外星生命嗎
    而現如今人類的科技已經在我們地球周圍的宇宙中發現了將近一千顆衛星!但是這些行星並不是我們太陽系中的衛星,因此,它們距離我們地球有著很遠的距離又有新「地球」被發現?四季更替都具備,這次真有外星生命嗎?這說的就是現如今非常多的科研人員都在關注著的一顆星星—克卜勒186f行星。
  •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地球上的生命不僅僅始於RNA
    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的一直讓科學家們著迷,但要想追溯數十億年前的生命並非易事。現在,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一種相對較新的假說,即生命是如何開始的:一種非常精確的RNA和DNA混合。 RNA和DNA都決定了所有生物生命的基因組成,DNA是基因藍圖,而RNA是藍圖的解讀者或解碼器。
  • 離地球很近!科學家發現地球「姐妹星」,或在存在生命,即將搜尋
    其實在很久以前,人類也是將金星作為第一顆探索的星球,並作為了第一個宜居天體,但是由於探索之後,發現根本不是想像的那樣。所以科學家們慢慢發現,金星並不是人類的最佳選擇,相對來說還是火星要好一些,所以大家都「放眼」火星上去,而不是金星
  • 在地球深處發現了數以噸計的生命
    這項研究發現了「深層生命」的秘密。這些生物中有一些僅靠周圍巖石的能量生存,並且在比沸水還高的溫度下生存。據該網站介紹,深碳觀測站(DCO)項目由約1000名科學家參與,旨在「了解地球內部碳的數量、運動、形態和起源」。碳對生命至關重要。DCO估計地表下的碳含量是人類碳總量的數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