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柑橘業內,有一個俗語叫談「黃」色變,只因為黃龍病太厲害,幾乎無任何治療手段,犯病果樹只能砍掉,一旦心慈手軟還可能給整片果園,甚至整個區域的果樹帶來滅頂之災。
作為黃龍病的主要傳播媒介,柑橘木蝨更是有著「死亡」使者的稱號,令人聞風喪膽,也是種植戶們的頭號通緝對象。不過,儘管專家老師天天談黃龍病的防治,還是有很多人對於柑橘木蝨依舊一知半解,更別說治理。
柑橘木蝨的辨別
柑橘木蝨成蟲體長約3毫米,體灰青色且有灰褐色斑紋,被有白粉。頭頂突出如剪刀狀,複眼暗紅色,單眼3個,橘紅色。下圖便為柑橘木蝨成蟲,正在吸食嫩芽汁液。
柑橘木蝨若蟲外表呈漂亮的半透明狀,像是披著一層黃金鎧甲,卻是柑橘產業的致命「魔鬼」!
5齡若蟲的形態變化。
受柑橘木蝨為害的嫩梢出現凋萎、新梢畸變等現象。
柑橘木蝨生長習性
柑橘木蝨成蟲多在寄主嫩梢產卵,孵化出若蟲後靠吸取嫩梢汁液存活,直至成蟲羽化。木蝨在柑橘黃龍病病株上取食、產卵繁殖,可產生大量的帶菌成蟲,成蟲可通過轉移為害新植株而傳播黃龍病。一般芽梢萌發期是柑橘木蝨的爆發高峰。
顯微鏡上放大後的柑橘木蝨卵
由於全球氣候變暖,冬天越來越溫暖,加上大部分柑橘產區位於南方溫帶及亞熱帶地區,12月柑橘樹開始大面積萌發冬芽,溫暖的氣候和充足的食物為帶病菌柑橘木蝨提供了絕佳的繁殖條件,因此本月也成為了全年最後一次黃龍病傳播高峰,果農朋友一定要高度謹慎!
柑橘木蝨大量附著在新葉上
防治方案建議:
除了南寧等地沃柑冬梢能留以外,要及時抹去未能老熟的晚秋梢和冬梢;
葉片還在米粒大小的時候,木蝨幼蟲便開始入侵了,在黃龍病多發病區最好統一放梢,採取「一次梢三次藥」的噴藥方法,徹底消滅木蝨;
我國年用同種藥12次以上,巴西年噴藥6-15次,佛州年噴藥8-12次,噴藥次數較多,容易使木蝨產生抗性,故要輪換用藥;
清除枯枝落葉及雜草,挖除病樹或弱樹,減少蟲源;
減少周邊芸香科植物的種植,避免木蝨聚集(也有人在園區附近種植九裡香,吸引木蝨集中撲殺);
經常巡查檢測園區木蝨數量;
選擇性地保護木蝨天敵。
柑橘天敵姬小蜂
幹擾木蝨取食藥劑選擇:
木蝨的防治方法還有很多,今天就講到這裡。最後學農君還要特別提醒大家的是,由於木蝨的遷移速度極快,以及所帶黃龍病毒具有高傳染性,防治木蝨一定不是某個果農或者果園的事,最佳的方法是要村鎮聯手防治。
否則但凡一個區域內出現一片患病果園,其他人也免不了要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