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寶寶的媽媽,總是會專注一些育兒節目,希望能夠得到一些知識,近期突然被《育兒大師》中的重慶姑娘李欣蔓圈粉了,年僅8歲的年紀,記憶力竟然達到了過目不忘的程度,被同學們稱之為最強大腦。
本以為李欣蔓是記憶力超強,但是在節目中看到她從30張臉譜中,挑出一張帶有8數字的臉譜後,就知道她其實是辨別能力更強。
這些臉譜在普通人看來都是一樣的,但是李欣蔓卻可以分辨出細微的差別。她之所以展現出如此天賦,外婆佔據了很大的功勞。
雖然有天生的天才,但更多的還是依靠後期的培養和努力,看到李欣蔓展現出來的天賦,讓少寶媽佩服外婆教育的方式,更多的還是想知道孩子的記憶力如何培養。
一、記憶力好的孩子,除了自身天賦外,還有哪些外界因素存在
基因的優劣決定了孩子的天賦,我們會發現出生於書香世家的高曉松,對於文字的天賦,大部分明星的孩子,情商都很高,但是我們知道沒有天生的成功者,卻有因為家庭環境而被養廢的天才。
李欣蔓的成功教育就表明,記憶力的好的孩子除了基因優勢之外,還有一些被忽視的外在因素。
1、無意識階段的培養
在孩子還沒有形成自主意識時,對於學習的認知非常模糊,他們獲得的知識、經驗和對世界的認知,都是通過生活中的觀察和自己在遊戲中學到的。
這個階段的孩子沒有自己明顯的偏好,只是容易被一些鮮豔的事物吸引,是家長培養孩子的重要階段。將一些習慣和思維方式,通過遊戲加深孩子的記憶,可以形成淺層意識。
李欣蔓的外婆會在不同的階段為她準備智力遊戲,從3歲開始就對卡片和圖畫進行記憶,先是讓孩子認識顏色,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增加難度,從一堆卡片中找不同。
2、情緒狀態的保持
情緒高漲的孩子,在遊戲中的專注度會更高,可以更加快速地學習到很多知識。如果孩子情緒低迷,家長依然讓孩子學習時,不僅會降低學習效率,還會讓孩子產生抗拒心理。
3、對於事物的感知
興趣是孩子成長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對於一件事情感興趣,就越會投入大量的精神去關注,這件事物就會停留在腦海的時間越來越長,隨著不斷地想起,記憶也會不斷的加深。
4、對於事物的理解
孩子對於一件事物理解的越深,記憶力就越牢靠,如果這時候父母拿出一本《活著就是為了講述》讓孩子看,孩子頂多會記住這是一本書,具體講述了什麼,不理解、不知道。可如果父母讓孩子去完成拼圖,他反而會興致勃勃地根據自己的記憶和經驗,去玩遊戲。
二、孩子的記憶力有哪些規律可循,又該如何善用
我們都知道記憶力是有遺忘曲線的,第一次教給孩子的知識,可能只會記住一個小時,當第二次重複相同的知識時,孩子記住的時間就會延長,順著往後推延,家長時不時地為孩子重複以前的知識點,就可以幫助孩子加深記憶力。
孩子的記憶力好像魚一樣,只有7秒中,上一句記住的,下一句就忘記了,這是因為這些知識沒有任何的關聯,孩子的大腦還在發育,無法從中間找到聯繫,就會增加記憶的難度。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尋找之間的聯繫,比如當孩子開始記卡片的時候,通過分類讓孩子記住,這些都是蔬菜、這些都是動物,讓孩子尋找這之間的聯繫,通過聯想讓記憶變得更加簡單。
當孩子需要面臨更多的知識點時,短時間內被灌輸了大量的知識,無法進行理解和貫通,很快就會將這些遺忘。可如果家長將這些知識,分為很多個小的知識點,每天按照孩子可以接受的程度,讓孩子理解這些東西之後,再進行總結,就會讓孩子的記憶力快速又牢靠。
孩子總是會被新鮮刺激的事物吸引,家長可以通過遊戲的方式,刺激孩子的記憶力,使得這種記憶在孩子腦海中停留時間更長。
三、鍛鍊孩子的記憶力,有哪些巧方法可以使巧勁
在孩子6歲之前,是鍛鍊孩子記憶力的最好時間,等到孩子上學之後,每天都需要學習很多知識,家長再去鍛鍊孩子記憶力,反而會增加孩子的負擔,得不到很好的效果。
2歲之前的寶寶,通過感官和觸感來探索世界,這時候如果寶媽對著寶寶溫和地說話,通過微笑和撫摸讓孩子探索世界。比如寶媽可以拿著一個綠色的玩具讓寶寶練習抓握,同時對著寶寶說:「這個玩具是不是很硬?涼不涼啊」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刺激孩子的視覺和觸覺,同時慢慢增加寶寶的知識儲備,為以後的辨別訓練做基礎。
3歲以後的孩子,主要的樂趣就是玩,任何可以引起他們注意力的東西,都是他們玩了的對象,這個階段寶媽就可以根據寶寶的樂趣,用遊戲鍛鍊孩子的記憶力。比如孩子非常喜歡交通工具,寶媽就可以買一些交通工具的卡片,不斷地讓孩子區分不同,買一些兒童拼圖,讓孩子自己依靠記憶力去完成。
當孩子已經通過遊戲和紙張,對於世界有了初步的認知,家長就可以帶著孩子去外面,接觸一些不同的人和知識,將孩子腦海裡的認知,不斷地豐富起來。
對於6歲之後的孩子來說,記憶力的方法遠比記憶力的培養要重要,教會孩子正確的學習方式,在學習中尋找樂趣。家長可以通過適當的誇獎,激起孩子的成就感,有了動力和樂趣,孩子就會主動去學習。
孩子的培養需要家長長期的努力和堅持,更要有耐心的等待孩子展現出來的成果,您對於孩子記憶力的培養如何看待?歡迎分享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