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動物在中國》第三堂課,現在開始上課!
成人版音頻,由主講人楊忠興帶來。
如果你是家裡寶貝的家長,或者你是小朋友,可以收聽下面這個少兒版,聽Jacky哥哥講故事。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的朋友們,大家好,歡迎聆聽《神奇動物在中國》,我是杭州動物園保育員楊忠興。
今天要介紹的神奇動物是獾。和歡歡喜喜的歡同音。
獾這個小獸,可能乍一看,有些身材不勻稱,比如一個圓滾滾的身子長了個小腦袋,但其實仔細了解,你會發現它是個很有自己脾氣的小傢伙。
▲狗獾(杭州動物園供圖)
【一】
獾,其實是歐亞大陸上都比較常見的小型哺乳動物。如果看過《哈利波特》的朋友,就會知道霍格沃茨魔法學校裡的四個學院裡,有個學院的代表動物就是獾。這個學院就是以勤勞忠誠著稱的赫奇帕奇。
不過和《哈利波特》中獾的形象不同,魯迅小時候對獾的印象卻有些狡猾。
在魯迅的小說《故鄉》裡,獾就出現過。當時它被魯迅用了個自造字——「猹」代替。魯迅筆下的獾很機靈,看到少年時候的閏土拿叉子要攻擊它,第一反應不是掉頭跑,反而先奔向人,再從胯下竄走。
獾到底是個什麼樣性格的動物呢?
是老實害羞的孩子,還是深藏不露的高手?
【二】
獾這類動物,在現代動物學分類上,其實屬於鼬科動物獾屬。
鼬科動物屬於食肉目,但獾更偏向於雜食。植物的根莖、果實啊,昆蟲、蚯蚓啊,根據自己的個頭,適時吃些小型哺乳動物。所以有時候,外出找不到食物了,獾就會到農田來拱花生、玉米。
因此,有時候農家人說起獾,是很頭疼的。
獾,一般生活在山林灌叢、田野、墳地、沙丘草叢及湖泊、河溪旁邊等環境中。
它們有很鋒利的爪子,這個爪子不僅能幫助它們捕食,而且也能幫它們挖洞,它們的洞挖得可深了,可以有10米以上。
洞裡也不是家徒四壁,落葉、茅草都會被獾拖到洞裡做鋪墊。以前獵人找獾,發現洞穴會觀察這是獾洞還是狐狸洞,因為獾很講衛生,在家附近是不會發現它們吃剩亂丟的食物殘骸的。
獾是個夜貓子,白天在巢穴裡睡覺,晚上才出來覓食。當然你也別怕它夜路看不見,它本來視覺就不太好,外出主要靠嗅覺。
冬天到了,北方的獾會選擇冬眠。
【三】
在我們國家,常見的是狗獾、豬獾和鼬獾。以前人們通常把狗獾叫做獾,把豬獾叫做貒(tuān)。
你看名字,就應該知道它們之間的區分,主要就是看臉看身體。
狗獾,顧名思義,就是長得像狗,特別是鼻子。狗獾體型比較大,一般有半米到70釐米長,大多10斤、20斤重,當然胖的也會有30斤。狗獾的周身味道也會有點重,因為它肛門附近有腺囊,是能分泌臭液的。
▲狗獾(杭州動物園供圖)
另外,狗獾和其他獾比起來,更喜歡群居,大獸愛帶著小獸一起生活。
比狗獾小一號的,是鼬獾。它的身型差不多是狗獾的一半,鼬獾的臉有點像老鼠,看著就是很精明的樣子。
▲鼬獾(來源:視覺中國)
而豬獾雖然頂著像豬的名頭,但體型卻是這三種獾裡最小的,20釐米長。為啥說它像豬,是因為它的吻鼻部,就是嘴巴鼻子那塊,和豬拱嘴很像,而且身型也比較圓潤,和頭相比,身子很大。
▲豬獾(杭州動物園供圖)
【四】
獾究竟兇不兇呢?
當然對著人類,這樣的小獸攻擊力比起猛獸還是弱的。不過,獾的暴脾氣卻是有名的。
獾屬裡,前段時間有個網紅獾,叫「蜜獾」的,被稱為「平頭哥」,因為它頭頂平,而且背上覆蓋一層白色毛髮,像極了退隱江湖的大佬,所以人送了這個外號。
▲蜜獾(來源:視覺中國)
「平頭哥」火也是因為它在非洲大草原上攻擊力強,敢去正面迎敵比自己身材大好多倍的動物,獅子、鬣狗、豪豬都是說上就上。
實際上狗獾、豬獾也屬於暴脾氣,受到侵犯,先爪子上去撓一頓再說。在四川,據《本草綱目》記載,狗獾又叫天狗,天狗這個稱呼可不是隨便什麼動物都可以叫的。
不過,再兇猛的獾,遇到人,也成了食物或經濟動物。
早在《呂氏春秋》裡,狗獾就出現了,而且是以「肉之美者」的形象。「肉之美者」裡,就包含「獾獾之炙」。大概古人發現烤獾肉是美食吧,現在從保護的角度,自然不能食用野生動物了。
【五】
獾在古代最有趣的一個故事,就要屬王安石被人認定是一隻獾轉世了。
傳說王安石的媽媽快要生下他的時候,剛好有一隻獾走進了產房,但之後就再也沒從房間出來,也未在房中找到,所以人們就相傳王安石是那隻獾所轉世的。
跟王安石同時代的邵伯溫,在他的《邵氏聞見錄》中說過,「王荊公之生也,有貛入其室,俄失所在」。在邵伯溫所著的《蒙齋筆談》中也提過,「荊公初生,家人見有獾入其產室」。所以宋朝有很多人相信王安石就是一隻獾變的,並且稱他為獾郎。還有傳說王安石自幼全身長疥瘡,並且皮膚黝黑,所以人們更加確信獾轉世這種說法了。
當然,這樣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更大可能是王安石的政敵為了醜化他的形象而故意編造的。
獾,以前可能讓一些莊稼漢頭疼,不過它還是憑藉自己的名字好聽,登上了玉器雕琢臺,因為諧音同「歡」,在宋代的時候,不少玉佩上出現了獾,或以一對獾的形象出現,寓意雙歡;和喜鵲一同出現,寓意歡喜。
現在獾在野外也偶爾能被發現,在我們杭州周邊的山上也能看到野生的鼬獾、狗獾等獾類。
由於人類活動和環境惡化,它們的生存條件也在不斷惡化。雖然它們目前並沒有達到瀕危的程度,但數量也在不斷變少。所以我們首先要保護好自然環境,減少對他們的打擾,尤其是不能食用和買賣野生動物。大家在野外如果不小心遇見就當是一場萍水相逢,不要過度打擾了。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音頻小課◆◆◆
請分享到朋友圈
轉發給更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