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這些表現,有可能是厭學症在作怪,家長該怎麼辦?

2020-12-06 騰訊網

有的家長可能會有這樣的經歷,在某段時間內,孩子突然變得害怕上學,不肯到學校去,有時會以頭痛或生病為藉口,拖延上學時間,這種情況往往讓家長頭疼不已,擔心孩子耽誤學業,但又不能硬讓孩子去,萬一造成更大的傷害可怎麼辦…

對上學更抗拒的孩子還可能表現出明顯的厭學症狀,比如頭痛、噁心、沒有胃口、心跳過速等,這些症狀在孩子不去學校的時候卻會神奇地不治而愈。心理學認為,厭學症是心理問題在軀體上的表現,這也被稱為「心理問題軀體化」。

當自家孩子也發生這類情況時,家長一定要提高警惕,反思自己是不是對孩子關心不夠,沒有及時與孩子進行溝通。要設法弄清學校裡困擾孩子的問題到底是什麼,是孩子與同學、老師和周圍的人關係不好,還是孩子不能適應學校的要求,缺乏學習動力?家長也要反思平時對待孩子有哪些不合理地地方,教育的方式是否過於嚴苛,對孩子的期望是否過高以至於讓孩子感覺壓力很大等等。

現在不少家長身處緊張的生活節奏中,忙於工作,導致難以照顧到孩子的心理需求,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只會詢問孩子的成績,督促孩子好好學習。家長不要簡單地認為孩子的精神世界應該只有學習,否則不論是誰都難以長久忍受。

其實厭學並不是由於孩子對學習本身厭倦,而是往往與某些影響孩子心理的具體事件有關,比如,孩子與父母分離、孩子的親人生病或死亡、家庭暴力等,這些都讓孩子害怕去學校這樣一個較大的公眾場合,他們害怕受到別人的議論。還有些孩子對自己的要求很高,努力達到家長對自己的期望,不想讓家長失望,當某次成績不太滿意時,也就可能出現消極情緒,進而害怕學校和學習。

而家長發現孩子的厭學症後,最好先幫助孩子消除厭學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將孩子所關心的重點轉移到學習上,告訴孩子,不管孩子成績如何,犯了什麼錯,爸爸媽媽始終都是愛孩子的。

1.要給孩子足夠的尊重,保持與孩子良好的溝通,儘量避免打罵孩子。經過研究發現,80%以上的適齡兒童,都有各種各樣的學習問題,特別是新學期剛開始的時候。家長不必因此而過於焦慮,要鼓勵孩子訴訟自己的煩惱,和孩子一起想辦法。

2.幫助孩子更快地適應學校的生活。幼兒園、小學剛入學的時候厭學症往往較常見。家長要儘可能地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學校的生活。鼓勵孩子分享學校的經歷,比如今天認識了誰、有什麼趣事,幫助孩子建立對學校生活的興趣,從而逐漸融入班級生活中。

3.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從圖畫書、橋梁書到故事、科普書籍,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將讀書當作生活的一大樂趣。這對孩子的未來發展是大有好處的。

4.家長不必太看重考試成績。只要孩子盡了力,即使沒考好也不要責難孩子,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沒考好的原因,想辦法改進。

5.重視培養孩子的社交技巧。有些孩子不懂得社交,在學校裡總是一個人,顯得過分沉默焦慮、不合群,自身也會覺得孤獨、缺乏自信。所以家長要早早重視孩子社交能力的鍛鍊。

相關焦點

  • 孩子睡覺說夢話,又哭又笑,「睡眠規律」在作怪家長了解這些改善
    鄰居近來發現孩子睡覺會說夢話,聽不清孩子說的是什麼,但是卻讓鄰居覺得有一些好奇。孩子咿呀的樣子,似乎正在經歷著什麼有趣兒的事情。鄰居很納悶兒,孩子這麼小就會做夢了嗎?有時候鄰居會急於把孩子抱起來安撫,但是這樣反而把孩子吵醒了。看著孩子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的鄰居也不知道該怎麼應對了。抱起孩子容易把孩子吵醒,但是不管不問又擔心孩子睡不踏實。
  • 孩子的這些表現,有可能是專注力不足(ADHD)!
    不過,只要老師及家長配以適當的協助及訓練,是可以幫助ADHD孩子改善學習態度及自我協調能力的。除了具有上述兒童期主要臨床表現外,還會有持續性活動過多、情緒不穩等症狀,嚴重者還可能表現出反社會人格障礙等,嚴重影響其學業、工作、社交、婚姻等社會功能,並已逐漸成為一個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
  • 孩子睡覺打鼾、張口呼吸,家長該怎麼辦?
    今天繼續給粉絲們答疑解惑,不少家長發現孩子夜間睡眠打鼾、張口呼吸,有時還出現呼吸停止或憋醒的情況,為此家長朋友們開始為孩子的睡眠擔驚受怕。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孩子出生後在鼻咽部就存在叫做腺樣體的組織,一般在10歲以後即可萎縮,由於感冒等原因炎症反覆刺激腺樣體組織,以及相鄰的鼻腔、鼻竇、扁桃體炎症刺激腺樣體組織,所以就會引起腺樣體增生肥大,堵塞部分後鼻孔,導致機械性堵塞,通氣減少;腺樣體肥大一般同時合併扁桃體肥大,鼻竇炎等,進一步加重了上呼吸道的通氣量。症狀都有哪些呢?
  • 孩子挑食不愛吃飯怎麼辦?家長要知道這些應對方法
    孩子挑食不愛吃飯怎麼辦?家長要知道這對於譜系娃家長而言,除了日常的生活技能訓練之外,最頭疼的莫過於孩子挑食的問題。孩子口腔敏感、挑食偏食,營養跟不上會影響兒童的身體發育和成長。那麼針對這類問題,家長該怎麼辦呢?
  • 三大因素揭示「英語厭學症」 重壓之下產生反作用?
    三大因素揭示「英語厭學症」 重壓之下產生反作用?2013-01-21 15:03:38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臨近期末,學生都在忙於期末複習,但很多學生家長反映,孩子對英語學習提不起興趣,都不願意複習英語。近日,筆者走訪了一些英語培訓機構,希望一些老師能給學生出招。
  • 孩子有這些「怪癖」,可能是高智商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從孩子在娘胎的時候,孩子的智商就已經被決定好了,從娘胎裡出來後,家長就需要對孩子的智商進行挖掘了,需要儘量大程度地去開發孩子的智力,而家長的開發的力度,對於孩子之後是否能夠成為天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這不是一個沒有依據的事情,就我身邊而言,傳統、墨守成規的思想的家長有很多,他們用著自己之前的「前車之鑑」去試圖引導孩子的成長道路,但卻往往忽略了自己本身的問題。
  •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真能自愈嗎?家長有這些誤區,小心耽誤孩子!
    很多家長尤其是老一輩的人都認為孩子語言 遲緩不算大問題,等孩子大了就會好的,還有的說「貴人語遲」,正是這樣的想法,才耽誤了孩子的最佳矯正期。其實造成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遺傳,不良的生活環境和語言環境,也有可能是先天智力低下,或者是中樞神經問題,但是我們要知道的是語言遲緩是一種語言障礙,並不存在「治癒」這一說。
  • 當孩子有這些表現時,可能是自閉症!別耽誤!
    除了喊名字不應之外,弟弟還有嚴重的語言發育遲緩,社交障礙且有暴力傾向。據康復老師介紹,弟弟的表現是自閉症的典型症狀,閉症一般起病於3歲前,部分患兒出生後逐漸起病,還有部分患兒經歷1~2年正常發育後起病。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些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著名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個人的成功有20%歸因於智商,有80%來自於情商。情商高的孩子社交能力特別強;不會隨意的跟人計較;照顧對方的感受;幫助家長分擔家務。而情商低的孩子,他們不會與人相處,不能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長大後處處碰壁。很多人說,一個孩子有沒有教養,從一頓飯上就能看出來,情商也是如此。家長的教育方法,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教養!
  • 面對「不能輸」的孩子,家長該怎麼辦?學學這六種正確的鼓勵方法
    在班級群裡有一位媽媽提出了她的困擾:「我家孩子現在有這樣一個問題,她很喜歡聽誇獎,如果在學校表現的比較好,但是老師沒有誇獎她的話,回家後就會很失望、不開心。但是全班那麼多的孩子,老師不可能總把注意力集中到她身上,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跟她說,有哪位家長可以幫我出出主意嗎?」
  • 孩子流鼻血了?原來有可能是這些問題!
    工作以後經常會碰到這種情況,家長朋友們可能會問我:「我家孩子小學一年級,昨天早上醒來的時候枕頭上有好多血,全家都嚇壞了,醫生我們該怎麼辦?」然後就需要開始我的連環問了:1、孩子平時經常流鼻血還是第一次出現?2、流鼻血前挖鼻子了嗎?
  • 孩子智力低下,有這幾種表現,家長不要大意!
    像這的擔憂,很多家長都存在,當寶寶出現異常現象,而家長因為對病症的不了解,會出現焦慮,急躁,那麼,孩子智力低下的表現有哪些,作為孩子家長了解多少呢?1.餵養困難:雖然孩子剛出生時,除了吃就是睡,很難看出來寶寶有異常現象,但是如果智力低下的孩子家長,仔細觀察,也能看出來,智力低下的孩子,一般吃奶時會很困難,這些寶寶不會本能的去吮吸乳汁,在家長引導下也學不會,,另外還有的經常吐奶,流口水,這可能是大腦的神經系統受到了損傷。
  • 孩子理解能力差,這是邏輯思維能力欠缺的表現,家長別忽視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腦子轉換的慢,總被家長誤以為是孩子腦子笨,孩子生下來都是一樣的,都是平等的,之所以後來出現的各種各樣是因為後天的環境和教育不同,而孩子出現的這種現象不是孩子笨,是孩子邏輯思維能力欠缺的表現,家長應該重視起來,增強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通訊非常發達,為家校聯繫提供了很大的便利,現在的學校會要求家長陪伴孩子讀書、做作業,但這也成為家長最頭疼的事情了。
  • 孩子的這3個「怪癖」,往往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別隨意制止
    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學校中,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人。不論孩子以後從事什麼職業,都是要從基礎做起的。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不知道的是,他們給予孩子的「教育」,只會讓孩子成為一個平庸的人,剝奪孩子創造美好事物的機會。你有怪癖嗎?
  • 孩子平常邏輯清晰,當眾說話卻總卡殼,多是「焦點效應」在作怪
    相信不少家長都發現孩子存在這種情況:當眾回答問題,或是孩子在課堂上被提問,總會莫名的卡殼,而當孩子遠離了眾人的視線,又能夠回答的頭頭是道了。為什麼有這種現象發生呢,很大可能是"焦點效應"在作怪。何為"焦點效應"?焦點效應也稱為社會焦點效應,指的是人們高估周圍人對於自己行為和外表關注度的一種表現。
  • 為何孩子容易招蚊子?這些防蚊大法,家長該用起來了
    明明家裡有好幾個人,可是蚊子偏偏「獨寵」孩子。看著孩子臉上、胳膊、腿上被叮的疙瘩,奇癢難忍,當媽的真是心疼,恨不得蚊子咬的是自己。那為什麼孩子就這麼招蚊子呢?有沒有什麼防蚊的好方法啊?就媽媽們疑惑的這些問題,淘媽做了總結。希望媽媽能給孩子做好防蚊措施,避免被蚊子叮上。孩子為什麼容易招蚊子?
  • 孩子有這3種「怪異行為」,家長別刻意打壓,這是他高智商的表現
    光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好了,到了自己孩子這裡,怎麼就沒有好的成績呢?怎麼樣才能培養出天才來呢?其實父母們不知道,天才就在你的身邊,孩子常常會有這些怪異行為,家長們往往不知,反而刻意的打壓,就會把天才的基因給扼殺了。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多了解,如果家裡孩子有這幾種行為的話,他們的智商往往很高。
  • 愛尖叫的自閉症孩子讓家長要崩潰了,該怎麼辦?
    可想而知家長的壓力之大,帶著孩子走在路上,去超市,去公園,動不動就尖叫,叫起來持續時間還挺長,無論用什麼辦法也沒能制止,惹得周圍各種眼光都有,孩子的媽媽那陣子近乎絕望,幾度抑鬱。究竟自閉症孩子的這種行為問題能不能解決呢?尖叫的原因是什麼呢?到底能不能緩解?
  • 智商越高的孩子越難帶!若你家孩子有這3個煩人的表現,真該高興
    賈伯斯的童年在如今的家長眼中也絕對不是一個讓人省心的孩子,但是家長不知道的是,孩子「煩人」的表現背後,卻暗藏著高智商的天賦。 那麼智商高的孩子,都有哪些煩人的表現呢? 1、「愛拆家」 面對那些愛拆家的孩子,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很崩潰,因為孩子的這種行為不僅給父母增加了家務,更是很容易對家裡的財產造成損失。
  • 孩子膽小、孤僻?家長不要焦慮,這可能是「高敏感兒」的表現
    ,或寵物離世,可能已經過去一段時間了,但孩子還是會時常傷心難過,甚至哭泣。任何人都有與別人情緒產生共鳴的「音叉」,區別在於個體的音叉的大小、功能和數量的不同。若一般人對「快樂、悲傷、恐懼、愉悅……」等情緒的反應看作是10支小音叉,那麼高敏感族的人可能擁有約1千~1萬支的大音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