撲熱息痛不僅可以鎮痛,還能抑制情緒

2021-03-05 用藥參考

研究人員計劃進一步實驗,以探索其他止痛藥對情感是否會有同樣的效果

美國研究人員在一項實驗中可能發現了撲熱息痛一種新的副作用——讓人的情感反應變得遲鈍。

這種非處方藥是市面上最普遍的止痛藥,但如果實驗結果屬實,那麼這種藥在減少痛苦的同時可能也會減少歡愉。

科學家之前就已經發現,撲熱息痛(即對乙醯氨基酚)除了減輕生理上的疼痛之外還有其他作用。在一項實驗中,服藥者心理上的痛苦也減輕了,這意味著大腦是用相同的迴路處理身體疼痛和心理疼痛的。

但在Psychological Science發表的最新研究表明,撲熱息痛除了緩解疼痛,還可以讓我們整個的情感反應變得更遲鈍。

「除了用來止痛,對乙醯氨基酚還可以被看作是一種全能的情緒鎮定劑。」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Geoffrey Durso解釋道。

Durso通過82名學生進行了一項實驗。他讓一部分學生服用1000毫克對乙醯氨基酚,另一部分則吃下看起來完全相同的安慰劑。一小時之後,藥效開始起作用,他讓被試者們連續觀看40張照片。這些圖片是特別挑選出來用於激發強烈的內心情感反應的,其中包括落魄的營養不良的兒童,或是正在和貓咪玩耍的小孩等。

接著,參與者被要求給這些照片按照消極和積極程度評分,+5分表示最積極,而-5表示最消極。

在看過一次圖片後,學生又看了一次,並對每張圖片進行第二次評分,這次是為了指出他們的情緒有多麼強烈。零分表示情緒很淡或是沒有感覺,而10分表示極其強烈的情緒反應。

實驗結果發現,那些服用了撲熱息痛的人情緒不如對照組的強烈。意思就是說,令人愉悅的圖片變得沒有那麼開心,而痛苦的圖片也變得沒那麼讓人煩惱。

「相對於服用了安慰劑的人來說,服用對乙醯氨基酚的人沒有產生那麼強烈的情緒。」這個實驗的共同作者Baldwin Way說道。

然而,兩組之間的差異並不是很大。服用安慰劑學生報告的平均情感強度為6.76。對於服用了撲息熱痛的學生來說,在觀看相同圖片之後的平均情感強度為5.85.

Durso說他計劃調查其他的止痛藥(例如布洛芬和阿司匹林)是否能帶來同樣的效果。

相關焦點

  • 撲熱息痛的故事是否否定了現代研發模式?
    今天C&EN News發表一篇文章討論撲熱息痛的機理問題,正好我們上周五剛討論完機理和先導物功能在新藥研發中的作用,撲熱息痛的問題值得深入解析一下
  • 科學生活:維C銀翹片還能不能吃
    據介紹,維C銀翹片是由13味藥製成的中西藥複方製劑,其中含有維生素C、馬來酸氯苯那敏(又稱撲爾敏)、對乙醯氨基酚(又稱撲熱息痛)3種化藥成分。研究表明,該產品的安全性問題,與其所含的相關成分馬來酸氯苯那敏、對乙醯氨基酚有一定關聯性。
  • 世界鎮痛日 | 你的痛,我能懂
    長期疼痛會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變化,影響人們的情緒和心理健康,甚至出現因疼痛導致的與神經病理性疼痛相關的交感神經功能紊亂,表現為痛覺過敏和異常疼痛等難治性疼痛,因此應及早治療。疼痛無處不在,但並不是所有的疼痛都需要鎮痛。
  • 妊娠誘導鎮痛效應的研究進展
    因此有效提高孕婦疼痛耐受能力,可以明顯降低孕婦產後抑鬱症的發病率。所以研發適用於解決孕婦疼痛的新藥物和方法是迫切需要的。妊娠誘導鎮痛效應(pregnancy-induced analgesia,PIA)是指母體在妊娠期間軀體疼痛閾值(機械痛閾、熱痛閾以及內臟痛閾)明顯增加,從而出現軀體對外界有害刺激引起的疼痛感覺明顯下降的現象。
  • 稱霸解熱鎮痛藥界近70年的「神藥」安乃近謝幕,多家企業受波及
    安乃近「稱霸」解熱鎮痛藥界近70年的歷史,終於告一段落。「神藥」安乃近「經常會吃,但一般是用來止痛。」70後周正(化名)說道,「服用時間很長了,幾十年有了。便宜,10塊錢一盒,止痛效果也好,常備的藥。」 周正說他們那個年代很多人都會服用安乃近。既然如此,為什麼這種「物美價廉」的藥會被叫停禁用? 安乃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
  • 晚期癌症患者治療癌痛,阿片類鎮痛藥真的可以劑量無極限嗎?
    即使我們可以通過對症處理來緩解,但仍有一部分病人的這些症狀很難消除,從而給生活質量帶來一定影響。特別是便秘,阿片藥物劑量越大,症狀越重,長期症狀嚴重者,甚至有可能導致腸梗阻。所以,如果因為疼痛控制不佳一味增加阿片藥物,非常有可能因為不良反應難以耐受而造成更大的麻煩。其次,有一部分病人的疼痛,阿片藥物治療效果並不理想,比如癌性神經病理性疼痛,比如癌性內臟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