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電波技術新突破:讀心準確率達到95%

2021-02-15 大數據文摘

摘自:雷鋒網

網站:leiphone.com


華盛頓大學公布了一項研究,研究人員稱開發出了一種新的電腦程式能實時解碼人們的思想,其判斷實時基於大腦中的電信號,並在顯示器中看人們在不同電信號下的反應。解碼發生在人第一次看到圖像幾毫秒後,研究人員表示,準確率已達到95%。

該研究將幫助有語言障礙的人能有一個更好的溝通方式,如癱瘓者、中風者以及自閉症等。研究者將電極植入患者的顳葉中,觀察患者對於兩種圖片的神經反應,這兩種圖片分別是關於頭像和房子,大量的圖片以400毫秒的間隔隨機出現,研究者們將預測患者看到的是哪種圖片。

西雅圖港景醫療中心七名癲癇病患者成為此次的研究對象,試驗中,多個顳葉位置上的電極與計算機軟體相連接後,提取出兩個腦電波信號的特徵:事件相關電位和寬帶頻譜變化。實驗結果表明,從不同的電極位置,對於圖像的反應是不同的。有的人對頭像敏感,而有的人對房子敏感。

計算機軟體對腦電波的採集頻率在每秒1000次。軟體同樣會分析這些數據以確定這些電極的具體位置,信號類型與實際看到的物體是有關聯的。通過這種方式,還可以做到高準確度的預測。

研究者認為,該項技術對於運動機能、癲癇病以及記憶等研究都會有很大幫助,比如通過電信號定位癲癇病的發病區域。

實際上,該項技術對於大眾來說,同樣是至關重要的。如今已經有很多人將該技術應用到消費級產品中,可監測情緒、睡眠等。還有一些意念控制類的產品,控制對象包括無人機、輪椅、耳麥等。最近,IBM的工程師想要用頭戴式腦電波監測頭盔控制機器人BB-8。不過,這些產品因為技術還沒有達到很成熟的水平,目前都還難以普及。相信隨著技術的越臻成熟,這些產品也將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常見品。

原文連結:http://www.leiphone.com/news/201601/hM7FA7s3ADTBsQds.html

【限時乾貨下載】


點擊下圖,閱讀「手把手教你分析微信群聊記錄,識別害群之馬」


2016/2/29前

2015年1月乾貨文件打包下載,請點擊大數據文摘底部菜單:下載等--1月下載


大數據文摘精彩文章:

回復【金融】 看【金融與商業】專欄歷史期刊文章

回復【可視化】感受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回復【安全】 關於洩密、黑客、攻防的新鮮案例

回復【算法】 既漲知識又有趣的人和事

回復【谷歌】 看其在大數據領域的舉措

回復【院士】 看眾多院士如何講大數據

回復【隱私】 看看在大數據時代還有多少隱私

回復【醫療】 查看醫療領域文章6篇

回復【徵信】 大數據徵信專題四篇

回復【大國】 「大數據國家檔案」之美國等12國

回復【體育】 大數據在網球、NBA等應用案例

回復【志願者】了解如何加入大數據文摘

長按指紋,即可關注「大數據文摘」

專注大數據,每日有分享

相關焦點

  • 腦電波技術新突破 讀心術/腦控將成真
    解碼發生在人第一次看到圖像幾毫秒後,研究人員表示,準確率已達到95%。  另外,該技術還可能應用到消費產品中,比如可監測情緒、睡眠等。未來還可以技術深挖以打造意念控制的無人機、輪椅、耳麥等,或者做出一個用腦電波監測控制機器人BB-8都是可以的,可以說未來技術成熟後,腦控黑科技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
  • AI學會讀心術?分析腦電波就能猜出你正在觀看的視頻
    但是,俄羅斯機器人研究公司Neurobotics Lab的工程師表明,確實可以訓練AI學會「讀心術」,並且僅憑腦電波就能以猜測出用戶正在觀看的視頻。「我們已經證明,觀察不同內容的視覺場景會影響人的腦電波,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分析相應的EEG(腦電圖)信號來區分不同場景類別。」
  • 三星嘗試研發腦電波控制技術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外媒4月20日消息,三星正與美國德克薩斯州州立大學研究者合作,研發用腦電波控制的平板電腦和智慧型手機。在研發項目中,使用者頭戴腦電波識別帽,通過停留關注某一圖表來進行選擇,因為在關注過程中產生的腦電波與其他狀態下不同,系統將能進行識別。
  • 腦電波翻譯成文字,正確率達97%,會「讀心術」的機器人多可怕
    人類是好奇心很重的動物,我們對世間的萬事萬物感到好奇,包括我們自身在內,科學家希望通過研究解開人腦的秘密,不過,受限於目前的醫療技術還不能實現,於是,很多人都將對大腦的好奇和挖掘體現在了科幻電影中。在不少科幻作品中,最少不了的一項超能力就是讀心術,擁有此項超能力的人可以輕鬆看破別人的謊言以及對方內心的真實感受,甚至可以讀取記憶。而更厲害的讀心術者還能將自己的腦電波傳播給他人,做到即使不用開口說話,也能將自己的心聲直接傳遞到對方的大腦裡。
  • 腦電波有望成新型密碼
    腦電波有望成新型密碼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5.06.09 星期二     據新華社北京6月8日電(記者黃)美國一項新研究成果顯示,即使是閱讀同樣的內容,每個人的腦電波特徵都不一樣。
  • 美軍打造讀心"頭盔" 無需語言手勢直接大腦交流
    但是,希沃克說,美國陸軍的「讀心頭盔計劃」是對真正意義上的人工心靈感應的一次大型嘗試。陸軍想要將這一技術運用於健康人,他說,「我們已經取得了一些進展。」希沃克正用感應器和計算機探索大腦負責儲存和處理思想的區域,嘗試讓無聲交流變為現實。最終的目標是建造一個具有腦掃描技術的頭盔,它可以識別特殊腦電波,將它們翻譯成語言,通過無線電傳送給無線對講機或是士兵佩戴的耳塞。
  • 百度OCR通用中英文字符識別準確率達95%以上
    來源:格隆匯格隆匯11月1日丨百度大腦開放日OCR文字識別專場昨日在上海召開,百度AI技術生態部產品經理為開發者們詳細介紹了百度大腦最新的開放能力,百度視覺技術部韓鈞宇深入分享了百度大腦OCR文字識別方向的最新技術與趨勢,並邀請華夏保險上海分公司
  • 腦電波控制無人機到底靠不靠譜?
    腦電波的研究已經超過百年,不過除了在醫療上有一些應用,比如幫助癱瘓者移動四肢,一直處於研究階段。這次的比賽也是學校的研究團隊想要將實驗成果得到應用,並且推廣其中的核心技術BCI,也就是腦機機口技術。
  • 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你的智商還夠用嗎?
    腦電波的研究已經超過百年,不過除了在醫療上有一些應用,比如幫助癱瘓者移動四肢,一直處於研究階段。這次的比賽也是學校的研究團隊想要將實驗成果得到應用,並且推廣其中的核心技術BCI,也就是腦機機口技術。BrainLink是國內較早將腦電波技術應用在消費級市場的,不過他們的產品主要應用在健康市場,以此檢測用戶的情緒狀態等。對於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他們並不是很看好。「現在存在的問題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腦電波技術還無法充分的將人的思維提取出來並轉化成數位訊號。只能進行非常有限而且基礎的腦機交互。
  • 新AI聽人說話就能診斷老年痴呆 準確率達95%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軟體,可以使用人工智慧(AI)檢測阿爾茨海默症,準確率達95%。史蒂文斯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軟體,可以檢測阿爾茨海默症患者語言的細微變化。不需要現場測試或昂貴的掃描,這種人工智慧算法的準確率達95%。此外,它可以解釋診斷,並允許醫生重新檢查發現。史蒂文斯理工學院首席研究員K.P. Subbalakshmi說:「這是一個真正的突破。」他補充說,我們「開啟了一個令人興奮的研究新領域。」
  • 不靠遙控器 用腦電波控制無人機靠不靠譜
    這次的比賽也是學校的研究團隊想要將實驗成果得到應用,並且推廣其中的核心技術BCI,也就是腦機機口技術。  這場比賽共有16名無人機競速選手參賽,每名選手佩戴EEG頭戴設備emotiv,emotiv可以識別出選手大腦釋放出的電信號,並通過電腦程式進行解碼,在之前的設定下,相應的代碼對應著相應的命令,從而操控無人機的行為。
  • 什麼是腦電波?意念控制,離我們還有多遠?
    相信大家最希望的是通過【意念控制】能像科幻電影裡一樣,不通過接觸物體就能隨意控制物體的行為,甚至是能讀取和控制別人的思想,就像【讀心術】和【攝心術】一樣。腦科學家和人工智慧專家正在努力實現這個目標,到目前為止,已經能通過腦電波做一些簡單的物體控制了,但離真正的實際應用還有不少的距離。那什麼是【腦電波】呢?人類的大腦是帶「電」的。
  • 國外研究腦電波控制技術
    現在玩遊戲方法真多,從以往的用手來操縱,慢慢進化到用聲音來溝通,或是如PS2攝影機「EyeToy」直接用影像來互動等,開創嶄新的遊戲新玩法。不過這些遊戲方式還是要身體力行,不管是用手、用講還是用肢體動作來玩遊戲,總比不上用「腦電波」思想控制。
  • 五大機器人回答終極靈魂拷問,準確率95%
    經過5年裡不斷的技術突破,他們在2017年推出了一種基於視覺判斷的垃圾分類機器人Next Generation ZenRobotics Recycler。新一代機器人通過雷射掃描提前對垃圾進行歸類,通過機械臂分類垃圾。ZenRobotics的第二代垃圾分類機器人將單機械臂升級為了雙機械臂,臂展長達2米,能夠提起30公斤重的物體。
  • 採集癱瘓患者腦電波另有蹊徑
    原標題:採集癱瘓患者腦電波另有蹊徑(記者衣曉峰)腦電波能夠客觀地反映人的生理狀態,如情感、專注度、所執行動作等,基於癱瘓病人腦電信號進行運動意圖的檢測已得到廣泛研究。不同於常用的多通道腦電信號採集方法,哈爾濱工業大學儀器科學與工程學院孫金瑋教授團隊另闢蹊徑,建立了一種腦區最佳通道選擇策略。相關研究論文近日在線發表在國際期刊《測量科學與技術》上。
  • 科學家解碼腦電波 人類離讀心機再近一步(圖)
    人腦如何對視覺信息進行編碼以識別面部和感覺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謎  【搜狐科學消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日有科學家破解了與視覺相關的大腦信號,這意味著人類距研製能夠展現心智圖像的「讀心機器」更近了一步。
  • 腦波直接轉語音,最強讀心術!
    最近,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上報導了一項新技術進展:監測一下腦電波,AI就能還原你聽到的聲音。來,我們聽聽這段效果展示:腦電波還原你聽到的語音你一定聽出來了。沒錯,音頻內容就是用英語從0念到9。
  • 美研發腦電波「翻譯」設備 「入侵」霍金大腦解讀思維
    目前,霍金正在嘗試iBrain腦電波掃描器。據英國《每日電訊報》6月24日報導,目前,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正在同美國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合作,試圖利用一種名為iBrain的腦神經設備來「解讀」失語病患的腦電波,並通過電腦同他們進行交流。在過去的近30年中,霍金因罹患運動神經元疾病而喪失了語言能力,他一直利用電腦語言合成器來繼續自己的科學研究。
  • 人類「機器人助手」能讀心會走路還能打官司(圖)
    莫凡 攝  能讀心會走路還能打官司  模仿人類、協助人類 「機器人助手」將會很出色  在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腦控機器人、雙足行走機器人、法官機器人等在專一功能上向人類靠攏。可以想像,當未來的機器人將這些功能集於一身時,會成為人類出色的助手。
  • 學術發布 | 臺灣研究團隊稱「腦紋識別」準確率可高達96%
    這種生物識別技術對冒名頂替者的攻擊揭示比其他技術更強。研究利用方便的腦電圖儀(BrainLink)進行腦電波採集,避免了受試者的佩戴和不適問題。這樣的腦電圖與機器學習算法相結合,用最少的時間準確區分每個被試者的身份,為現實世界提供創新的生物識別技術。本研究通過卷積神經網絡(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開發了一種針對個體的腦電波驗證模型,用於身份識別,以保護運動員的生物特徵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