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雷鋒網
網站:leiphone.com
華盛頓大學公布了一項研究,研究人員稱開發出了一種新的電腦程式能實時解碼人們的思想,其判斷實時基於大腦中的電信號,並在顯示器中看人們在不同電信號下的反應。解碼發生在人第一次看到圖像幾毫秒後,研究人員表示,準確率已達到95%。
該研究將幫助有語言障礙的人能有一個更好的溝通方式,如癱瘓者、中風者以及自閉症等。研究者將電極植入患者的顳葉中,觀察患者對於兩種圖片的神經反應,這兩種圖片分別是關於頭像和房子,大量的圖片以400毫秒的間隔隨機出現,研究者們將預測患者看到的是哪種圖片。
西雅圖港景醫療中心七名癲癇病患者成為此次的研究對象,試驗中,多個顳葉位置上的電極與計算機軟體相連接後,提取出兩個腦電波信號的特徵:事件相關電位和寬帶頻譜變化。實驗結果表明,從不同的電極位置,對於圖像的反應是不同的。有的人對頭像敏感,而有的人對房子敏感。
計算機軟體對腦電波的採集頻率在每秒1000次。軟體同樣會分析這些數據以確定這些電極的具體位置,信號類型與實際看到的物體是有關聯的。通過這種方式,還可以做到高準確度的預測。
研究者認為,該項技術對於運動機能、癲癇病以及記憶等研究都會有很大幫助,比如通過電信號定位癲癇病的發病區域。
實際上,該項技術對於大眾來說,同樣是至關重要的。如今已經有很多人將該技術應用到消費級產品中,可監測情緒、睡眠等。還有一些意念控制類的產品,控制對象包括無人機、輪椅、耳麥等。最近,IBM的工程師想要用頭戴式腦電波監測頭盔控制機器人BB-8。不過,這些產品因為技術還沒有達到很成熟的水平,目前都還難以普及。相信隨著技術的越臻成熟,這些產品也將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常見品。
原文連結:http://www.leiphone.com/news/201601/hM7FA7s3ADTBsQds.html
【限時乾貨下載】
點擊下圖,閱讀「手把手教你分析微信群聊記錄,識別害群之馬」
2016/2/29前
2015年1月乾貨文件打包下載,請點擊大數據文摘底部菜單:下載等--1月下載
大數據文摘精彩文章:
回復【金融】 看【金融與商業】專欄歷史期刊文章
回復【可視化】感受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回復【安全】 關於洩密、黑客、攻防的新鮮案例
回復【算法】 既漲知識又有趣的人和事
回復【谷歌】 看其在大數據領域的舉措
回復【院士】 看眾多院士如何講大數據
回復【隱私】 看看在大數據時代還有多少隱私
回復【醫療】 查看醫療領域文章6篇
回復【徵信】 大數據徵信專題四篇
回復【大國】 「大數據國家檔案」之美國等12國
回復【體育】 大數據在網球、NBA等應用案例
回復【志願者】了解如何加入大數據文摘
長按指紋,即可關注「大數據文摘」
專注大數據,每日有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