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解碼腦電波 人類離讀心機再近一步(圖)

2021-01-17 搜狐網
人腦如何對視覺信息進行編碼以識別面部和感覺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謎

  【搜狐科學消息】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日有科學家破解了與視覺相關的大腦信號,這意味著人類距研製能夠展現心智圖像的「讀心機器」更近了一步。

  來自格拉斯哥大學的研究學者展示了6名志願者在面對不同情感時的面部表情的圖像,如高興,恐懼和驚訝。在一連串的試驗中,部分圖像是被隨機覆蓋的,如僅僅只有眼睛、嘴巴可見。參與者被要求識別展示圖像所包含的感情,同時電極與被測試者的頭皮相連,用於測試志願者的腦電波。

  科學家的實驗結果顯示,志願者所看到的面部部分不同,其腦電波也存在差異。頻率為12赫茲的Beta波,主要是蘊含眼睛的信息,而頻率為4赫茲的theta波則與嘴巴的信息相關。不僅如此,科學家還對這些相關信息用腦電波的時段、時間進行編碼,並扣除振幅和強度對結果造成的影響。

  負責此項研究的Philippe Schyns教授表示:「這就好比是一個未鎖定的畫面混亂的電視頻道。在此之前,我們只能接受信號,但不能觀看內容。

  對於我們而言,人腦如何對視覺信息進行編碼以識別面部和感覺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謎。」

  Philippe Schyns教授表示:「當大腦在執行某項特殊的任務時,我們能夠測試出大腦某些領域腦電波(EEG)的活動,但儘管如此,我們不知道這

  些腦電波所傳達的具體信息。我們進行此項實驗的目的就是解碼腦電波,從而識別其中蘊含的信息。」

  Philippe Schyns教授表示,這項研究向我們展示了在面對不同的可視面部表情時,腦電波如何演變成不同的模式,以對其進行編碼。Philippe Schyns教授補充稱:「這就有點像是無線電波對處於不同頻帶的無線電臺進行編碼一樣。這項研究對於構建者「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極具深遠的意義。

  據悉,目前這項研究成果被刊登在著名的生物醫學類期刊《科學公共圖書館:生物》(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Biology)上。(尚力)

(責任編輯:羅園)

微博推薦

相關焦點

  • 華裔科學家成功解碼腦電波什麼情況 什麼是腦電波有什麼用
    通過解碼與人類下頜、喉頭、嘴唇和舌頭動作,相關的腦電波信號,合成想表達的語言。這項腦機接口技術有望讓喪失語言能力的人每分鐘輸出150單詞,接近正常人水平。類似「讀心術成」或「讀腦術」成為可能!什麼是腦電波腦電波(Electroencephalogram,EEG)是一種使用電生理指標記錄大腦活動得方法,大腦在活動時,
  • 什麼是腦電波?意念控制,離我們還有多遠?
    相信大家最希望的是通過【意念控制】能像科幻電影裡一樣,不通過接觸物體就能隨意控制物體的行為,甚至是能讀取和控制別人的思想,就像【讀心術】和【攝心術】一樣。腦科學家和人工智慧專家正在努力實現這個目標,到目前為止,已經能通過腦電波做一些簡單的物體控制了,但離真正的實際應用還有不少的距離。那什麼是【腦電波】呢?人類的大腦是帶「電」的。
  • AI學會讀心術?分析腦電波就能猜出你正在觀看的視頻
    神經機器人實驗室的工程師Anatoly Bobe說道,「然後,[我們] 創建了一個系統,從腦電圖信號特徵重建圖像。」研究人員通過向人工智慧展示不同物體的視頻剪輯,以及觀看者的腦電波記錄,來訓練它。這使深度學習神經網絡可以學習人們在觀看特定類型視頻內容時,腦電波活動的常見特徵。
  • 科學家研發出「讀心術」,直接將腦電波翻譯成文本,錯誤率低至 3%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科學家,已經訓練出一種算法,可以直接將受試者的腦電波實時翻譯成句子,錯誤率僅為 3% 。這項研究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雜誌上,他們招募了 4 位志願者,這些志願者被要求多次朗讀 30-50 個固定句子,而電極記錄下他們的大腦活動。
  • 華為在愚人節發布意念控制屏,然而AI解碼腦電波是真的
    擁有腦電波投射、生物識別、靈感激發等功能。當時華為的宣傳是意念協作屏,而內容探討的就是我們大眾心目中的意念控制相關的智慧屏幕產品。雖然到現在還不能肯定或否定華為是不是在開愚人節玩笑,然而,用意念(也就是腦電波)控制的技術以及消費產品,卻是真實存在的,一人客在以前的文章裡也提過幾次了,甚至已經算不上新鮮玩意兒了。
  • 科普:頭腦解碼——腦電波會揭示你在聽什麼歌
    新華社北京2月12日電 現代科學可能離「讀心術」又近了一步。由巴西研究人員領銜的國際團隊開發了「頭腦解碼」技術,可以根據腦電波推斷出人們正在聽什麼音樂。這一技術未來可用於再現聽覺想像和內在思維,幫助閉鎖症候群患者加強腦機交互能力。
  • 華裔教授AI解碼腦電波,大腦所想直接合成文本或語音
    但是,這個蹦單詞的過程,實在無法與人類的正常說話過程相比。3 月 30 日,《自然-神經科學》發表了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華裔教授 Edward Chang 及同事開發的一款腦電波 AI 解碼器,能夠將大腦活動信號直接轉化為句子文本。
  • 腦電波翻譯成文字,正確率達97%,會「讀心術」的機器人多可怕
    人類是好奇心很重的動物,我們對世間的萬事萬物感到好奇,包括我們自身在內,科學家希望通過研究解開人腦的秘密,不過,受限於目前的醫療技術還不能實現,於是,很多人都將對大腦的好奇和挖掘體現在了科幻電影中。在不少科幻作品中,最少不了的一項超能力就是讀心術,擁有此項超能力的人可以輕鬆看破別人的謊言以及對方內心的真實感受,甚至可以讀取記憶。而更厲害的讀心術者還能將自己的腦電波傳播給他人,做到即使不用開口說話,也能將自己的心聲直接傳遞到對方的大腦裡。
  • 愛因斯坦說「鬼魂」是真實存在的,它就是腦電波!
    很多科學家都對鬼魂做過探究,比如愛因斯坦。他認為所謂的鬼魂,實際上是人的腦電波,當人去世後腦電波會在空間遊蕩。質能守恆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任何物質,任何能量,都是不可能消失的。只是從一種形態變成了另一種形態。那麼人的腦電波呢?腦電波是什麼?
  • 愛因斯坦說「鬼魂」是真實存在的,它就是腦電波
    很多科學家都對鬼魂做過探究,比如愛因斯坦。他認為所謂的鬼魂,實際上是人的腦電波,當人去世後腦電波會在空間遊蕩。智能守恆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的任何物質,任何能量,都是不可能消失的。只是從一種形態變成了另一種形態。
  • 科學「讀心術」,當腦電波掃描圖遇到人工智慧
    下圖為德國波恩大學一名女子正在進行腦電波掃描,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只要掃描人們的腦電波,就能知道每個人的喜好等信息。來自赫爾辛基大學(University of Helsinki)的研究團隊就研發出一種被稱為「大腦外判」(Brainsourcing)的新技術,讓腦電波圖掃描與人工智慧合而為一,務求直接從人們腦袋中抽取影像和喜好。要訓練準確的人工智慧系統,必先建立可信的資料庫,而根據目前技術,建立的過程需要人工輸入,難以自動化。
  • 離「腦機接口」再近一步,日本研究員根據大腦 fMRI 重建看到的圖像
    雷鋒網 AI 科技評論把論文簡介如下在論文《Deep image reconstruction from human brain activity》(根據人類大腦活動進行深度圖像重建)中,作者們介紹道:「這個重建算法可以從一張隨機圖像出發,迭代地優化其中的像素值,最終讓這張圖像經過深度神經網絡之後產生的特徵和大腦活動經過特徵解碼後得到的多層特徵類似。
  • 驚呆 傳說中的「讀心術」真的來了:接上電腦後神奇發生
    △視頻:解碼腦電波 電腦可「讀心」解碼腦電波,實現「讀心術」,美國陸軍位於馬裡蘭州阿伯丁的一個實驗室正在研究這一項目
  • 腦電圖,腦電波,腦磁圖,科學還是忽悠?
    1924年,德國精神學家Berger首次記錄到人腦的電活動,因此被稱為人類腦電圖之父。1936年,美國科學家Davis首次在正常人腦頭表記錄到事件相關電位(ERP),促進了神經電生理學的發展。20世紀60年代以後,計算機技術發展開創了ERP研究的新時代,大量研究致力於對各種認知ERP成分的識別、記錄與分析。
  • 腦電波技術新突破:讀心準確率達到95%
    摘自:雷鋒網網站:leiphone.com華盛頓大學公布了一項研究,研究人員稱開發出了一種新的電腦程式能實時解碼人們的思想
  • 腦電波之謎困惑科學家百年,最新研究稱其很重要
    現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一個研究團隊進行了一項最新研究,團隊負責人神經系統科學家Joshua Jacobs提出,行進波在人類的皮質層中是很普遍的,而且會根據大腦執行任務的表現程度顯示不同程度的組織性這就表明,腦電波是與行為相關的,而且完全符合之前的研究。之前的研究提出,腦電波是重要但卻被忽視的大腦機制,對記憶、知覺、注意力甚至是意識都有著影響。腦電波最早是通過腦電圖技術發現。研究人員已經留意到一系列不同頻率的腦電波活動。最慢的腦電波出現在深度睡眠狀態,而且隨著意識和注意力水平的提高不斷提升。
  • 德科學家稱消費者腦電波證明星巴克價格"不夠高"(圖)
    原標題:德科學家稱消費者腦電波證明星巴克價格"不夠高"(圖)   原標題:德科學家稱消費者腦電波證明星巴克價格"不夠高"(圖)  十一假期,有人去美國旅遊發現,美國的星巴克價格要比國內便宜約三分之一。
  • 哈佛大學實現生物間精神控制 用腦電波控制老鼠擺尾
    現在,科學家正努力讓「精神控制」從科幻走向現實。前天,美國哈佛大學的科學家在PLOS One網站上發表文章,宣布成功地進行了人對動物的「精神控制」實驗,志願者以腦電波控制老鼠,使其擺動尾巴。這意味著「精神控制」的研究又進了一步,科學家希望將來能用「精神控制」系統幫助癱瘓患者重新學會活動四肢。
  • 關於腦電波的黑科技,離我們生活還有多遠
    腦電波訊號到底是什麼我的理解,我們的思維,情緒,我們想要進行的肢體行為,大腦在做出這樣那樣的決策的時候,都會在腦電波中得到一定的反應。理論上,如果能理解腦電波的含義,並且與之交互,是可以實現思維識別和行為控制的,甚至可以通過腦電波實現信息的輸入和深度交互。當然,這個是比較理想的情況。
  • 「讀心機器」已從幻想走進現實!一個「腦機接口」,即可用意念控制外物
    電影《阿凡達》中的場景離我們還有多遠? 8月初英國《每日郵報》一則報導引起軒然大波:專家警告說,黑客能監聽你的腦電波,竊取你的個人信息。聽著像天方夜譚,但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專家確實相信:黑客可將圖片插入惡意軟體中,再使用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記錄看圖片者的下意識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