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溝油毒疫苗——2010年中國「人造病」泛濫

2020-11-30 騰訊網

南都周刊記者_徐卓君

3月17日中國經濟時報刊發「山西疫苗亂象調查」的深度報導,稱近百名兒童注射疫苗後或死或殘,疑與大量疫苗高溫暴露有關。在山西官方否認後,衛生部得出的結論也是「山西的疫苗,乃至全國的疫苗是安全的」,但在很多家長看來,疫苗事件仍舊疑點重重。韓愛平的大兒子(左1)注射乙腦疫苗後,得了乙腦。小兒子(左2)喝了三鹿奶粉後,患上結石。攝影_劉浚

明年,當你的孩子要打疫苗時,你會擔心疫苗變質嗎?

當你拿起香噴噴的糕點和餅乾時,你會顧慮植物油的反式脂肪對心血管造成嚴重破壞嗎?

當你在理髮店用到來路不明的洗髮水時,你會想起二烷嗎?

當你去超市買食用油時,你還會考慮號稱健康的茶油嗎?—如果國內最大茶油商的產品,致癌物苯並芘都超標了,其他公司呢?

細數2010年危害公眾的健康事件,幾乎都可以看到人禍的影子。從某種程度上講,威脅我們的健康其實並不是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病菌,而是越來越多的「人造病」。

「人造病」,並不是大自然的懲戒,而是人類自己的「傑作」。換句話說,我們正生活在由自己製造的眾多致病因子當中。這些「人造病」,大致可將其分為幾類:第一類是技術手段的隨意濫用,第二類是不健康的現代生活方式,第三類是無處不在的環境汙染。凡此種種,都極大地增加了我們的健康風險。

技術手段的濫用

中國堪稱世界上抗生素濫用最嚴重的國度,細菌耐藥的問題可想而知。實際上,中國大多數醫院都存在高度耐藥的「超級細菌」,比如醫生們早已耳熟能詳的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老問題還沒解決,新問題又冒出來了:攜帶NDM-1基因這件馬甲的「超級細菌」,幾乎可以打敗人類目前擁有的全部抗生素。在我們驚嘆「超級細菌」巨大威力之時,不禁要問:細菌並非生來就強大如斯,究竟是誰導致了「超級細菌」的誕生?

被濫用的不止是抗生素。藥物發明的首要目的是治病救人,但有人首先將其視為牟利的工具,而不是那麼在乎這種工具是否有必要、是否有風險。在中國的減肥藥市場上,西布曲明有很多個名稱:曲美、澳曲輕、諾美婷……繼歐美藥監部門之後,中國的國家藥監局終於叫停西布曲明。

曲美倒下之後。減肥市場亂象並未停止。包括減肥茶在內,形形色色的所謂減肥保健品中,非法添加西布曲明等減肥藥物的情況屢見不鮮。但監管部門缺少辦法。如今,網絡上甚至又在熱賣一種「蛔蟲卵減肥藥」。這種病態減肥方法,利用蛔蟲在肚內不斷繁殖,吸食人體的營養物質來減肥,其健康風險不言而喻。

疫苗無疑是個好東西。已經投身於慈善事業的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先生就將其視為具有極高回報的投資,並捐贈出數以億計的資金用於疫苗研發和配送。但疫苗一旦使用不當,結果可能是有害無益。山西疫苗事件讓不少公眾對疫苗產生了畏懼心理。當然,一些患兒的病情究竟與所注射的疫苗有多大關聯,或許還難以認定。但山西疾控中心在疫苗的儲存和運輸中確實存在不當行為,導致部分疫苗失效。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2010年3月,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的專家們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撰文稱,在20歲以上的中國成人中,幾乎每10人就有1人患有糖尿病。這個患病率是2002年調查數據的三倍以上。儘管有同行對其準確性表示質疑,但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急劇增加,應該是不爭的事實。而種種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多吃、少動等,是糖尿病發病的重要因素。

吸菸,在不健康生活方式中更是排名榜首。在美國疾控中心主任、前紐約市衛生局局長費和平(Thomas Frieden)看來,吸菸對紐約人的危害甚至猛於「9·11」恐怖襲擊。但是,中國人在控煙戰爭中敗仗多、勝仗少。2010年是世界衛生組織主導起草的《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生效5周年。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全球成人菸草調查,近三分之一的15歲以上中國成年人吸菸,且有近八成中國人對吸菸危害不夠了解。

環境汙染

鬧得沸沸揚揚的武漢三位女童「性早熟」事件,最後被衛生部認為與聖元奶粉並無直接關係。但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中普遍存在的環境激素,確實導致了相當數量的女童性早熟。這些環境激素中,鄰苯二甲酸酯是一類人工合成有機化合物,在塑料製品生產中作為增塑劑使用;雙酚A也是聚碳酸酯等塑料中的原料之一。2010年11月,歐盟宣布將在嬰兒奶瓶中禁用雙酚A,中國是否效法此舉,恐怕是億萬家長關心的大問題。

當經濟發展讓GDP數據變得好看時,多數地方官員或許會忽視它帶來的副產品—環境汙染及其健康損害。2009年陝西鳳翔的血鉛超標事件陰影未散去,2010年血鉛事件繼續在全國蔓延,從湖南嘉禾到江蘇新沂,孩子們被檢測出血鉛超標甚至鉛中毒超出了正常的水準。面對這些事件,當地政府首先做的往往不是叫停汙染企業,而是打壓受害者。

還有一些「人造病」的致病因子,或許我們難以簡單地分類。例如,中國也在人造奶油和反覆煎炸食品等諸多食品中大量使用人工反式脂肪酸。聽上去,反式脂肪酸沒有「地溝油」那麼可惡,但它被確認會增加心血管疾病如中風、冠心病等的風險。

至今為止,在世界衛生組織大力倡導之下,全球只消滅了一種傳染病—天花。而「人造病」一旦產生,或許更難消除。「三聚氰胺」毒奶粉早已成為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但仍有廠商在奶製品中肆意添加。

缺位的政府監管

我們每個人或許都是「人造病」的致病因子。我們要麼吸菸,要麼有其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要麼在參與汙染環境。

對商業利益的無度追求,是「人造病」的直接推手。只有在無序競爭、誠信尚未建立的初級商業社會,商家才敢於在孩子喝的牛奶、用的氧氣、疫苗上動手腳,以降低成本,獲取利潤。無數成本低廉、後患無窮的商品被出售給公眾,各類毒素在人的體內被沉澱下來,慢慢演化成為各式各樣稀奇古怪的「人造病」。

而缺位的政府監管,對公眾基本健康權利的漠視,更是將「人造病」推向失控的境地。

抗生素濫用的問題在中國可謂老生常談,但公眾缺乏合理用藥常識、政府部門缺少作為、部分製藥企業和醫護人員利益「共享」的局面始終未有根本性改觀。

一種藥物上市之後,由於嚴重副作用逐漸顯現而黯然退市,在製藥業並不罕見。但一個不得不引人深思的問題是:我們的政府究竟該怎麼對待和監管減肥藥?過去10年,處方藥西布曲明在中國被當做普通的保健品來賣,單單是曲美一個品牌,銷售額就累計超過50億元人民幣。我們的監督管理部門在長達10年的時間裡,對此視而不見。

有專家批評說,中國履行《菸草控制框架公約》的表現糟糕至極,國家層面的控煙行動計劃仍未出臺。糟糕表現的背後,是菸草利益集團的強大,以及衛生部門獨力難撐的尷尬。

面對血鉛汙染事件,當地政府首先做的往往不是叫停汙染企業,而是打壓受害者。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阿爾貝·加繆在小說《鼠疫》中,虛構出了上世紀40年代發生在阿爾及利亞奧蘭市的一場鼠疫。那場鼠疫,影射出社會的種種缺陷。當SARS到來時,很多中國人對於加繆筆下的鼠疫有了相似的體驗。

如果公共衛生體系缺陷不斷,如果整個社會的缺陷不能彌補和修正,「人造病」只會越來越多,危害只會越來越甚。

「人造病」的背後,其實更是一種「社會病」。

相關焦點

  • 盤點2010年食品消費安全 致癌物質地溝油事件
    事件回放:2010年3月20日,西安市藥監局食品稽查分局執法人員在重慶胖媽爛火鍋西安總店,發現其存在泔水油回收裝置,現場查獲的帳單也表明火鍋店涉嫌回收地溝油。據此,西安市藥監局食品稽查分局以涉嫌回收泔水油二次利用,違反《食品安全法》,責令該店停業整頓。此事在全國範圍引發對地溝油的聲討,但至今地溝油仍然沒有銷聲匿跡。
  • 「地溝油」、「魯花」事件背後的食用油信任危機
    地溝油泛濫已是老生常談,食用油問題也已經成為人們心中的痛,但是問題依舊頻發,公眾信任的危機充斥著食用油行業。            場景一:公安部指出,全國公安機關已查處的涉案企業生產能力總和,不足專家測算「地溝油」投入食品油市場總量的十分之一,這充分說明「地溝油」犯罪還有很大的打擊空間。
  • 惠康案牽出大北農 邵根夥也陷「地溝油」
    惠康地溝油案繼續發酵。該案在牽出上市公司健康元之後,另一家上市公司大北農也被帶出了水面,「中國首個養豬博士」、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邵根夥也身陷「地溝油」。有媒體報導稱,河南惠康公司曾向飼料生產企業銷售1.37萬噸「問題豆油」,其中,大北農旗下大北農飼料科技公司2010年購進30噸「問題豆油」。
  • 10年前,第一個曝光「地溝油」黑幕的記者,如今怎麼樣了?
    導讀:2010年3月17日,中國青年報發表了一篇題為《圍剿地溝油》的報導。文章用犀利的筆觸揭露了城市的「陰暗面」:老百姓在餐桌上吃的食用油很可能來自臭下水道。仿佛一塊巨大的石頭砸在平靜的水面上,瞬間激起了極大的興奮,「地溝油」一度成為全國討論的焦點。從那天起,許多人開始注意食品的安全。有專家表示,2010年的「地溝油」事件至今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甚至正在悄然改變著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其實,地溝油並不是2010年誕生的,它本應存在,但它一直處於陰暗面,不為人知。
  • 華英農業捲入"地溝油"漩渦
    另兩家涉事飼料公司唐人神、大北農稱分別於2010年9月、2011年9月與河南惠康中止合作,並對地溝油事件毫不知情■本報記者 陳雅瓊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和焦作市政府均宣布介入調查摻有地溝油的大豆油流入製藥企業,根據記者昨日從焦作市政府方面得到的消息,目前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一旦結果出爐、事件定性,將主動通過媒體公之於眾
  • 10年前,第一個曝光「地溝油」黑幕的記者,今天成了網友偶像
    導讀:2010年3月17日,《中國青年報》上刊登了一篇名為《圍剿地溝油》的報導,文章以犀利的筆法,對城市「黑暗」的一面進行了曝光:老百姓餐桌上吃的食用油,很可能是來自充滿惡臭的下水道,有一群人在利益的驅使下,將城市中下水道中漂浮的膏狀物,打撈回工廠
  • 知名火鍋品牌被曝出底料使用「地溝油」,為何如此沒有底線?
    據中國裁判文書網,知名火鍋品牌小龍坎在榆林的一家加盟門店、兩年間用地溝油製成火鍋鍋底,銷售給顧客食用,涉案2噸多!法院一審宣判涉案5人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均獲刑罰。其實在早期就已經發現地溝油這種有害物質的存在了,因為商家節約成本,非法提煉地溝油進行以次充好,再次流入市場,我們一但誤食,長期以往會對身體有很大的傷害,而且變質的地溝油導致癌症的誘發。因此針對「地溝油」問題,2010年3月18日,國家食品藥品管理局辦公室發布了《關於嚴防「地溝油」流入餐飲服務環節的緊急通知》。
  • 「滅活疫苗」與「減毒疫苗」,有啥區別,研製疫苗的時間很長嗎?
    有朋友跟華子說,他有一件事想不太明白,為什麼病毒那麼難對付,研製一種病毒疫苗真的需要很長時間麼?疫苗中的「滅活」與「減毒」,有啥區別,都滅活了還能抗病毒麼?華子解釋說,疫苗中的「滅活」與「減毒」不是這麼理解,想明白疫苗的研製過程,那要從人類與病毒之間的戰爭開始說起。
  • 復原乳是假牛奶、地溝油、沒營養?實則能提供蛋白質和鈣等營養素
    流言:復原乳是「假牛奶」「地溝油」「沒營養」復原乳不是牛奶,對孩子的身體沒有好處。即便孩子真的喜歡它的口感,父母也應當儘量不要讓孩子去接觸。當孩子沉迷於這種飲料的口感時,身體的傷害其實已經造成。因此父母請給孩子喝正規的牛奶,而不是用這些牛奶中的地溝油取代牛奶。真相解讀:近期,有媒體報導稱,復原乳是「假牛奶」「牛奶中的地溝油」「營養流失嚴重」。其實,復原乳並不是「劣質產品」,也不是「沒有營養」的差等生,更不是「假牛奶」,消費者可以放心購買。
  • 高中生發明地溝油鑑別法:8℃就凝固是地溝油
    ■日本利用地溝油製造生物燃料,供垃圾車使用(資料圖)。●高中生發明地溝油鑑別法網上熱傳 ●果殼網:方法有漏洞誰能借我們一雙慧眼,看穿那盤菜中有沒有地溝油!「地溝油在8℃即凝結。將自家購買的食用油放進溫度8℃左右的冰箱,如凝結,即為地溝油。」
  • 中國自主研發生物航煤即將量產,「地溝油」搖身一變成香餑餑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你聽說過用地溝油做燃料上天的飛機嗎?不僅如此,這樣的生物航煤即將量產,進入產業化、商業化應用階段。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天上飛的飛機都使用生物航煤做燃料,所有的餐飲廢油都得到妥善處置,再也沒有地溝油流向餐桌,所有人都感嘆一句:空氣真好!
  • 【科學闢謠】竟被稱為「假牛奶」和「地溝油」? 復原乳急需正名!
    【科學闢謠】竟被稱為「假牛奶」和「地溝油」? 復原乳急需正名!>科學闢謠平臺由中國科協、衛生健康委、應急管理部和市場監管總局等部委主辦,中央網信辦指導,全國學會、權威媒體、社會機構和科技工作者共同打造。
  • 被稱為「假牛奶」和「地溝油」?復原乳急需正名!
    圖蟲創意近期,有媒體報導稱,復原乳是「假牛奶」、「營養流失嚴重」,甚至稱之為「牛奶中的地溝油」,嚇得很多人恨不得立刻將家裡已經購置的復原乳扔掉,並開始擔心家人,特別是老人和孩子的健康是否已經因此受到了影響。
  • 中國研發出非洲豬瘟實驗性疫苗
    中國研究人員研發了一種實驗性疫苗,可以讓豬終身不感染一種致命病毒——該病毒在過去18個月裡,讓生豬數量全球第一的中國損失了大量生豬。不過,病毒學家表示,團隊依然需要進行臨床試驗,以及大規模的疫苗生產。
  • 地溝油也能重獲新生,科學家或將地溝油另用,可以上天
    人類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會產生很多我們想像不到的垃圾,在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中,會有很多垃圾的出現,餐飲業這幾年最被人詬病的問題之一就是地溝油。人們幾乎成為了「談油色變」,如果說是某一家餐飲企業被扯上了地溝油,那麼這一家企業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前景了,所以這也導致很多商家會根據這個油來造一些噱頭,比如說吃完火鍋之後直接把墨汁倒在鍋裡,告訴消費者們自己不會用回收油。
  • 英語口語:"地溝油"用英語怎麼說?
    地溝油一般指將餐館中的剩飯剩菜(也即泔水)經過簡單加工而提煉出來的油,對人體危害極大,長期食用可能會引發癌症。製作、販賣地溝油以及餐館使用地溝油來牟取暴利都是非常不道德的違法行為,將受到法律的制裁。然而很不幸,地溝油的確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那麼我們來看一下它的英語翻譯吧。
  • 《馬達加斯加3》翻譯版網絡語泛濫 觀眾頻崩潰
    地溝油、瘦肉精、「你以為我是周杰倫?」「買飛機也不能像趙本山那樣!」當這些極具中國特色的名詞、對話出現在6月熱映的好萊塢電影《黑衣人3》、《馬達加斯加3》中時,觀眾產生了極大的反響。
  • 入侵中國的有害植物,就生長在我們身邊,有的竟然還有毒
    每一個地區的生態系統都是大自然長期進化形成,各種動植物經過成百上千年的適應,競爭,排斥,才形成現在相互依賴互利互助的生態圈。一個原本不屬於此處的物種被引進,就很可能成為這片區域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變或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生物多樣性。
  • 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愛滋病疫苗計劃再獲重要進展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愛滋病首席專家邵一鳴教授11日透露,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愛滋病疫苗計劃已獲得重要進展。同時擔任中國愛滋病疫苗聯盟執行委員會主席的邵一鳴教授,是在11日於上海舉行的第五次中國科協論壇中國愛滋病疫苗高層論壇上透露上述消息的。
  • 這些「毒雞爪」吃了致癌!
    但是近日,廣州警方查獲700公斤「毒雞爪」你平時喜歡吃的雞腳可能都是被「特殊處理」過!現場取證發現,該作坊並不具備合法的食品生產執照,系違規經營,衛生環境十分惡劣,生產原料多為變質偽劣產品,生產用水也是未經過消毒處理的井水,辦案民警在現場扣押了劣質雞腳700公斤以及雙氧水、氫氧化鈉、地溝油、麥芽糖等涉案物品一大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