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發明地溝油鑑別法:8℃就凝固是地溝油

2020-11-26 手機鳳凰網

■日本利用地溝油製造生物燃料,供垃圾車使用(資料圖)。

●高中生發明地溝油鑑別法網上熱傳 

●果殼網:方法有漏洞

誰能借我們一雙慧眼,看穿那盤菜中有沒有地溝油!「地溝油在8℃即凝結。將自家購買的食用油放進溫度8℃左右的冰箱,如凝結,即為地溝油。」近日,一則根據凝固點鑑別地溝油的方法,在微博中廣為流傳。在大家共喜有如此實用而簡便的地溝油識別法時,果殼網的謠言粉碎機又「潑冷水」了,單靠溫度凝結點辨別油品,可能「冤枉」好油,也可能「放過」壞油。

熱傳 「鑑別地溝油」發明獲獎

鑑別地溝油的方法,是上海向明中學高二學生林立旖在北京發明創新大賽中的參賽作品,並獲銀獎。據《京華時報》報導,林立旖想到用物理方法鑑別地溝油。因地溝油大都反覆使用,其中動物油含量高,相比植物油,其黏度、冰點不同。林立旖採用半導體製冷片,設計不同結構組合,通過溫度鑑別油的成分。

「橄欖油一般零下十多(攝氏)度才凝結,普通植物油也要零度,但動物油,尤其是地溝油,7-8℃即凝結。」林立旖說,通過化學試劑測試地溝油更精確,但不可能在家庭中普及,物理鑑別更簡單、容易操作。

既然地溝油比其他油更容易凝結,「將自家購買的食用油放進溫度8℃左右的冰箱,如凝結,即為地溝油。」這項簡易而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很快在微博中傳播開來。

鑑定 「溫度鑑別法」並非萬能

地溝油真的如此簡單就能被「看穿」?《吃的真相》作者雲無心在果殼網撰文指出,許多地溝油確實含有動物油,因而在8℃甚至更高的溫度下都能凝固,「溫度鑑別法」能夠「判斷出」一些地溝油。但是,單用溫度法,很可能「冤枉」其他正常油,「漏過」問題油。

雲無心提到,食用油的凝固點主要由油中的飽和脂肪與不飽和脂肪的比例來決定。植物油以不飽和脂肪為主,凝固點較低;動物油中的飽和脂肪含量高,凝固點就較高,通常在室溫下都以固態存在。

萬物總有例外,植物油中的棕櫚油和椰子油,凝固點在25℃以上。此外,市場上還有一類名叫「調和油」的,它們的凝固溫度會由被混合的油的品種和比例來決定。可以想見,用溫度法識別,棕櫚油、椰子油之類的植物油會被直接「冤殺」;如果油中「調和」了上述兩種油,也可能會「含冤而死」。

按照「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原則,不吃高凝固點的植物油,是否就能把地溝油杜絕在廚房外?雲無心提醒說,所謂的「地溝油」,並不是一個「標準」的商品,會因為每個「地溝」的不同而內涵各不相同。地溝油中,飽和脂肪含量的升高主要取決於混入了多少動物脂肪。如果只是反覆炸油條、炸薯片,「炸」不出多少動物油;而火鍋廢料或肥肉殘湯產生的地溝油,動物油含量才會高。

地溝油的凝固點並不一定都是在7-8℃,高低甚至是可控的,如果以溫度來鑑別,不法商販完全可以通過稀釋等方法,操縱地溝油的凝固點遠離「判斷指標」。

網友有話說

自家用油不擔心 餐館用油難鑑別

讓大家激動了一把的「溫度鑑別法」被「粉碎」了,地溝油依舊是壓在食品安全上的一塊大石。一個高中生,能關注到食用油,並活學活用到鑑別中,不管方法是否靠譜,都得到了網友的大讚。

在網友看來,自家買的油並不太擔心,主要還是憂心下館子吃到的是什麼油。怎麼能一眼看出端上來的菜用的是不是地溝油,這個依舊是頑症。「總不能到餐廳的廚房先凍凍油再點菜吧!」「杯具啊,吃個東西,還得先做個試驗!」……

除了少下館子,網友「薑是老的辣」還提出,去大型超市買正經牌子的油,保存購物小票和發票,吃出毛病也能追訴。

網友「何駿奇」更有妙想,在他看來,「地溝油」未必是一個壞東西,只是放錯了地方。其實汽油又漲價了,地溝油能否發展成替代能源呢?一切都有可能嘛!(華靜言)

相關焦點

  • 【果殼探索】凝固點鑑別地溝油是否靠譜?
    「地溝油」讓人深惡痛絕。如果有簡便有效的辨別方法,那實在是好事一樁。最近,微博上出現了一個鑑別方法。它能不能做到「不錯殺」、「不放過」呢?
  • 盤點2010年食品消費安全 致癌物質地溝油事件
    事件回放:2010年3月20日,西安市藥監局食品稽查分局執法人員在重慶胖媽爛火鍋西安總店,發現其存在泔水油回收裝置,現場查獲的帳單也表明火鍋店涉嫌回收地溝油。據此,西安市藥監局食品稽查分局以涉嫌回收泔水油二次利用,違反《食品安全法》,責令該店停業整頓。此事在全國範圍引發對地溝油的聲討,但至今地溝油仍然沒有銷聲匿跡。
  • 英語口語:"地溝油"用英語怎麼說?
    地溝油一般指將餐館中的剩飯剩菜(也即泔水)經過簡單加工而提煉出來的油,對人體危害極大,長期食用可能會引發癌症。製作、販賣地溝油以及餐館使用地溝油來牟取暴利都是非常不道德的違法行為,將受到法律的制裁。然而很不幸,地溝油的確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那麼我們來看一下它的英語翻譯吧。
  • 10年前,第一個曝光「地溝油」黑幕的記者,如今怎麼樣了?
    導讀:2010年3月17日,中國青年報發表了一篇題為《圍剿地溝油》的報導。文章用犀利的筆觸揭露了城市的「陰暗面」:老百姓在餐桌上吃的食用油很可能來自臭下水道。仿佛一塊巨大的石頭砸在平靜的水面上,瞬間激起了極大的興奮,「地溝油」一度成為全國討論的焦點。從那天起,許多人開始注意食品的安全。有專家表示,2010年的「地溝油」事件至今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甚至正在悄然改變著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其實,地溝油並不是2010年誕生的,它本應存在,但它一直處於陰暗面,不為人知。
  • 江蘇開放食品檢測實驗室 稱大蒜鑑別地溝油不科學
    在這裡,人們看到了正在進行的地溝油的檢測研究,看到了保健品、食品在上市之前,科研人員如何確定其安全性。這裡,就像一道安全的屏障,樹立在食品與消費者之間。  在食品理化指標檢驗所的實驗室,最近工作人員一直在做一個關於地溝油檢測的實驗。  工作人員:這是吉林那裡送過來的,確定是地溝油,我們現在主要檢測多環芳烴。   多環芳烴是一種複雜的化合物,裡面還有16種物質,正常的食用油和地溝油都含有多環芳烴,檢測人員正在進行研究的是地溝油所含的多環芳烴和食用油有什麼區別,是否含有超標的致癌物質。
  • 地溝油也能重獲新生,科學家或將地溝油另用,可以上天
    人類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會產生很多我們想像不到的垃圾,在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中,會有很多垃圾的出現,餐飲業這幾年最被人詬病的問題之一就是地溝油。人們幾乎成為了「談油色變」,如果說是某一家餐飲企業被扯上了地溝油,那麼這一家企業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前景了,所以這也導致很多商家會根據這個油來造一些噱頭,比如說吃完火鍋之後直接把墨汁倒在鍋裡,告訴消費者們自己不會用回收油。
  • 「地溝油」、「魯花」事件背後的食用油信任危機
    地溝油泛濫已是老生常談,食用油問題也已經成為人們心中的痛,但是問題依舊頻發,公眾信任的危機充斥著食用油行業。            場景一:公安部指出,全國公安機關已查處的涉案企業生產能力總和,不足專家測算「地溝油」投入食品油市場總量的十分之一,這充分說明「地溝油」犯罪還有很大的打擊空間。
  • 地溝油提煉生物柴油前景如何
    在國外,荷蘭皇家航空公司已經採用地溝油煉製的生物柴油作為飛機燃料。 生物柴油是利用植物油、動物油、廢餐飲油等原料油提取的清潔燃料,有可再生、易降解、廢氣排放量小等優點。與石化柴油相比,生物柴油還可以充當石化柴油的潤滑劑,特別是在汽車燃油的環保標準提高、柴油中硫含量降低後,在其中搭配生物柴油,能改善低硫柴油的潤滑性,避免發動機磨損。
  • 惠康案牽出大北農 邵根夥也陷「地溝油」
    惠康地溝油案繼續發酵。該案在牽出上市公司健康元之後,另一家上市公司大北農也被帶出了水面,「中國首個養豬博士」、北京大北農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邵根夥也身陷「地溝油」。有媒體報導稱,河南惠康公司曾向飼料生產企業銷售1.37萬噸「問題豆油」,其中,大北農旗下大北農飼料科技公司2010年購進30噸「問題豆油」。
  • 10年前,第一個曝光「地溝油」黑幕的記者,今天成了網友偶像
    導讀:2010年3月17日,《中國青年報》上刊登了一篇名為《圍剿地溝油》的報導,文章以犀利的筆法,對城市「黑暗」的一面進行了曝光:老百姓餐桌上吃的食用油,很可能是來自充滿惡臭的下水道,有一群人在利益的驅使下,將城市中下水道中漂浮的膏狀物,打撈回工廠
  • 華英農業捲入"地溝油"漩渦
    另兩家涉事飼料公司唐人神、大北農稱分別於2010年9月、2011年9月與河南惠康中止合作,並對地溝油事件毫不知情■本報記者 陳雅瓊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和焦作市政府均宣布介入調查摻有地溝油的大豆油流入製藥企業,根據記者昨日從焦作市政府方面得到的消息,目前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一旦結果出爐、事件定性,將主動通過媒體公之於眾
  • 於愛民:快速篩查和檢測非蛋白氮/水解蛋白及地溝油技術、難點和...
    吉林大學化學院高德江博士報告題目:快速篩查和檢測非蛋白氮/水解蛋白及地溝油技術國家標準的方法主要有凱氏定氮法、分光光度法、燃燒法等。此外還有行業標準及ISO標準、AOAO標準等。基於上述方法標準,各儀器廠商都相繼開展了一系列儀器的研發:凱氏定氮儀、多功能近紅外分析儀、全自動杜馬斯燃燒法定氮儀、真蛋白質快速檢測儀等。並介紹了蛋白質快速檢測儀的應用和影響因素。  隨後,高德江博士重點介紹了地溝油的相關檢測手段和方法。
  • 震驚全國的新型地溝油大案溫州樂清警方最早發現線索
    ,搗毀煉製地溝油「黑工廠」「黑窩點」13處,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100餘人,現場查扣地溝油3200餘噸。這次破獲是浙江警方繼去年在全國首次全環節偵破地溝油大案後,又一次在「打四黑除四害」專項行動中拔出利劍。據悉,從去年8月開始截至去年年底,浙江各地已偵破涉及「四黑四害」刑事案件4960起,其中製售有毒有害和假冒偽劣食品、藥品、農資案件155起,涉黃涉賭案件1399起,搗毀「四黑」場所528個,打掉團夥147個,抓獲違法犯罪人員18199人。
  • 網傳某品牌蛋糕奶油地溝油製成 傳播者刪文道歉
    網友「新聞小兵曹文藝」在昨天中午11點37分發微博爆料稱:「克莉絲汀也出事了,上海金山一家奶油廠被衛生局查封,裡面的奶油都是用地溝油和外國的工業油製成的,克莉絲汀、莉蓮蛋撻等滬上蛋糕品牌都從這家進貨,大家千萬別吃了,昨天此事查出,預計馬上就要曝光了。」微博發出6小時後,克莉絲汀在官網發表聲明闢謠,昨晚9點多,傳播者也發微博,承認是轉載了未經證實的帖子,並向克莉絲汀道歉。
  • 震驚全國地溝油案件今日審理 法院並未當庭宣判
    震驚全國地溝油案件今日審理 法院並未當庭宣判   中新網寧波8月24日電(何蔣勇 徐小勇 李義山)記者從浙江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獲悉,令人噁心作嘔的泔水、餐廚廢棄油,經過加工後竟「廢物利用」,重新回到了餐桌上,震驚全國的「地溝油」案件近日在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審理。
  • 賽默飛拉曼光譜快速篩查地溝油方法引關注
    2007年地溝油事件爆發,自此「地溝油」成為老百姓茶餘飯後討論的話題之一。地溝油學名「廢棄物回收油脂」,種類繁多,有老油,甚至有從下水道淘出的油,長期食用可能會引發癌症,對人體的危害極大,因此必須要識別這些油的特質。
  • 原料有人專供 配方特別簡單 地溝油熬個開就成肥皂(組圖)
    原料竟是地溝油  當執法人員詢問這些肥皂的原料來源時,工人稱,這些肥皂的主要原料就是從飯店旁邊的馬葫蘆裡掏來的「地溝油」,有專門幹這種掏油活的人按時給他們送來。據一位工人說,為了不被人認出,他們通常在深夜活動,藉助手電筒,用長長的勺子伸進馬葫蘆裡,將漂浮在汙水面的油小心舀出來,裝進大桶裡,累積多了賣給需要者。
  • 小龍坎一門店兩年製售2噸地溝油是咋回事?你還敢去吃嗎?
    但是據消息,火鍋行業使用地溝油的問題近年頻「爆雷」,多個案件被查出。法律人士指出,地溝油具有極高的違法隱蔽性,在利益驅使下,商家鋌而走險屢禁不止。很多地溝油不是一人所為,必須對全鏈條的所有參與者都予以嚴厲打擊。實際上,許多地溝油事情不是一人所為,有必要全鏈條衝擊,參加者都應一概嚴懲。但是需要各行業保持敬畏和自律,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地溝油重返餐桌。
  • 知名火鍋品牌被曝出底料使用「地溝油」,為何如此沒有底線?
    其實在早期就已經發現地溝油這種有害物質的存在了,因為商家節約成本,非法提煉地溝油進行以次充好,再次流入市場,我們一但誤食,長期以往會對身體有很大的傷害,而且變質的地溝油導致癌症的誘發。因此針對「地溝油」問題,2010年3月18日,國家食品藥品管理局辦公室發布了《關於嚴防「地溝油」流入餐飲服務環節的緊急通知》。
  • 地溝油事件引發信任危機 重慶老油火鍋退出江湖?
    本報記者 楊新宇 攝     日前,一家名叫「重慶胖媽爛火鍋」的店在西安查出使用地溝油,接著,成都爆出13家火鍋企業使用問題油,網絡黑名單直指重慶火鍋,地溝油「燙傷」重慶火鍋。昨日,我市小天鵝、德莊、秦媽、蘇大姐等知名品牌火鍋老闆拍案而起,共同宣誓,廢除老油,將火鍋湯料變革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