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2010年食品消費安全 致癌物質地溝油事件

2020-11-30 騰訊網

事件回放:2010年3月20日,西安市藥監局食品稽查分局執法人員在重慶胖媽爛火鍋西安總店,發現其存在泔水油回收裝置,現場查獲的帳單也表明火鍋店涉嫌回收地溝油。據此,西安市藥監局食品稽查分局以涉嫌回收泔水油二次利用,違反《食品安全法》,責令該店停業整頓。此事在全國範圍引發對地溝油的聲討,但至今地溝油仍然沒有銷聲匿跡。

何為地溝油?地溝油是各類劣質油的通稱,包括下水道中的油膩漂浮物或者賓館、酒樓的剩飯、剩菜經過簡單加工、提煉出的油,劣質豬肉、豬內臟、豬皮加工提煉後產出的油以及油炸食品的油使用次數超過規定要求後,再被重複使用或往其中添加一些新油後重新使用的油。

地溝油的危害:地溝油的製作過程註定了它的不衛生,其中含有的大量細菌、真菌等有害微生物,一旦到達人的腸道,輕者會引發人們腹瀉、腹痛,重者則會引起人們噁心、嘔吐等一系列腸胃疾病。地溝油中含有黃麴黴素、苯並芘,這兩種毒素都是致癌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可以導致胃癌、腸癌、腎癌及乳腺、卵巢、小腸等部位癌腫。

簡易鑑別地溝油:一看 看透明度,純淨的植物油呈透明狀,地溝油在生產過程中由於混入了鹼脂、蠟質、雜質等物,透明度會下降;再看色澤,純淨的油為無色,地溝油色深;看沉澱物,如有沉澱,其主要成分是雜質。二聞 每種油都有各自獨特的氣味。可以在手掌上滴一兩滴油,雙手合攏摩擦,發熱時仔細聞其氣味。有異味的油,說明質量有問題,有臭味的很可能就是地溝油。三嘗 用筷子取一滴油,仔細品嘗其味道。口感帶酸味的油是不合格產品,有焦苦味的油已發生酸敗,有異味的油可能是地溝油。四聽 取油層底部的油一兩滴,塗在易燃的紙片上,點燃並聽其響聲。燃燒正常無響聲的是合格產品;燃燒不正常且發出「嗞嗞」聲音的,水分超標,是不合格產品;燃燒時發出「噼啪」爆炸聲,表明油的含水量嚴重超標,而且有可能是摻假產品,絕對不能購買。

相關焦點

  • 以史為鑑:盤點近些年震驚全國的十大食品安全事件
    食品安全關係著我們千家萬戶的健康,一點都不能馬虎。隨著國家對食品的監管越來越嚴,食品安全情況越來越好。但總是有一些商家為了自己的蠅頭小利,而置大眾的健康於不顧,從而出現一個又一個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近十幾年來震驚全國的食品安全事件。
  • 食品安全手抄報: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這兩句話充分說明了食物對人們的重要性,因此對於食物的安全程度,我們不得不關心。但是隨著我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對於食品的安全程度,似乎變得不再重要,一些黑心的廠商就是抓住了消費者的心理,才弄出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
  • 江蘇開放食品檢測實驗室 稱大蒜鑑別地溝油不科學
    中廣網南京6月17日消息(江蘇臺記者鄧曦)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直接關係到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昨天,江蘇省疾控中心食品檢驗機構的多個實驗室首次向公眾和媒體開放。在這裡,人們看到了正在進行的地溝油的檢測研究,看到了保健品、食品在上市之前,科研人員如何確定其安全性。
  • 火鍋行業亂象:小龍坎使用地溝油,董事長吳東還敢說性價比高嗎?
    然而,一位餐飲企業負責人卻告訴《五穀財經》,火鍋店使用地溝油,可以最大程度地節約成本,而「調味」的作用也確實有,但地溝油存在很多危害,比如致癌物質。對此,小龍坎方面於7月13日發布聲明回應,對餐廳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深感自責並誠摯道歉,小龍坎在2019年已配合事發當地部門處理了此類事件。
  • 瘦肉精硼砂牛肉毒豆芽 如何識別十大有毒食品
    牛肉膏的事件剛剛平息,又曝出假牛肉的新製作方法。據《廣州日報》的消息,廣東佛山市近日查處了一起用硼砂浸泡豬肉假冒牛肉的案件,涉案假牛肉的數量達1.6萬多公斤。據了解,硼砂為有毒物質,食用數量過多可能致死。此外,中國新聞網日前也曝光出,瀋陽市公安局皇姑分局端掉6個黃豆芽黑加工點,查獲摻入非食品添加劑豆芽25餘噸,犯罪嫌疑人張某某等8人以涉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刑事拘留。
  • 四川食品安全犯罪逐年遞增 辣椒裡加蘇丹紅比較多
    省高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新聞發言人陳明國表示,結合法院審理的情況,我省食品安全犯罪的案件數量大約佔到全國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數量的十分之一,在辣椒裡添加蘇丹紅的案件出現得比較多,但地溝油案件目前還沒有案件移送至法院。  涉及領域已擴散到食品多個方面  陳明國介紹了近3年來全省法院食品安全犯罪的審理情況。
  • 知名火鍋品牌被曝出底料使用「地溝油」,為何如此沒有底線?
    7月13日,小龍坎老火鍋發布聲明,稱對餐廳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深感自責並誠摯道歉」萬萬沒曾想到,大家經常去的巴蜀知名餐飲品牌小龍坎居然會被爆出使用地溝油作為底料,而且竟長達兩年時間,對得起企業品牌的服務理念「用心做味道,良心做品質」宣傳語嗎?
  • 食品這十年:從「好吃嗎」到「安全嗎」
    即便十年後我依然對麻辣燙等「垃圾」食品情有獨鍾,但今天我們對食物的要求和想像卻比十年前複雜許多:打開新聞,三聚氰胺、地溝油、塑化劑……各種食物、添加劑「有毒」、「致癌」的說法每天都在刺激著大眾的神經。在德國的二惡英毒飼料事件、美國沙門氏菌汙染雞蛋、火雞肉事件,日本從牛肝中檢出了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的事件後,也許人們可以從對食物的恐慌中冷靜下來推斷,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保證食品安全的零風險,但對食品安全問題採取「零容忍」態度,是我們應該做到的。除去不誠信因素造成的食品問題外,這需要監管部門、專家和每個個體自己的「勤政」。
  • 食品安全事件十年:部分地方將問題產業當特色
    在這裡,《新民周刊》嘗試將上述十年來發生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進行對比梳理。期望通過對中國式造假的路徑分析,找到食品藥品安全這個社會難題的癥結。  據《新民周刊》記者觀察,我國對皮革水解蛋白、工業明膠、地溝油、瘦肉精等有可能被非法添加,嚴重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特殊物質在經歷了一次次食品安全公共事件的考驗後,始終沒有建立起來一個有效的追溯體系。   今天,很多人對食品問題有種崩潰的感覺,那是因為人們在這個問題上的底線一退再退,當知名品牌成為最後一道防線時,這道防線居然也頻頻告急。
  • 食品夥伴網發布2018年食品標準法規與食品安全盤點報告
    食品夥伴網訊 近日,由食品夥伴網信息服務事業部編寫的「2018年食品標準法規與食品安全盤點報告」發布,報告由五篇組成,分別為2018年我國食品安全監管動態概述、2018年國際食品標準法規動態概述、2018年國內外食品及食品相關產品抽檢
  • 咖啡致癌?食鹽有毒?2018年十大食品安全爭議權威解讀
    「咖啡是否致癌」「三文魚標準之爭」……2019年1月3日,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舉行。在解讀會上,來自食品科技領域專家對2018年的食品安全熱點進行再解讀。熱點一:咖啡真的「致癌」嗎?
  • 「地溝油」、「魯花」事件背後的食用油信任危機
    天鷹魔尊:「地溝油流入機關食堂」,此前曾有媒體報導稱:「國人每吃10頓飯就可能有1頓碰上地溝油」,當地溝油已經從小餐館流向大餐廳,甚至流入了政府機關的食堂,童鞋,你還打算為了省事在外就餐嗎?            結語:「地溝油」覺得最危險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 食用油反覆使用三次致癌物質會升高10倍
    原標題:食用油反覆使用三次致癌物質會升高10倍 實驗結果。  中國江蘇網1月13日訊 人們都知道油炸食品吃多了不好,可究竟為什麼不好,卻並不是所有人都清楚的。那麼,食用油反覆使用三次,致癌物質會升高10倍這樣的說法有何根據呢?日前晨報合作媒體央視《是真的嗎》欄目對此進行了實驗求證。  探訪:街頭小攤很少看到換油  一說到油不能反覆使用,大家能聯想到的,除了地溝油那就還有很多街頭出現的油炸食品攤位。昨天,記者分幾次來到街頭探訪,留心觀察了一些小販出售油炸食品時的那鍋油。
  • 地溝油毒疫苗——2010年中國「人造病」泛濫
    在山西官方否認後,衛生部得出的結論也是「山西的疫苗,乃至全國的疫苗是安全的」,但在很多家長看來,疫苗事件仍舊疑點重重。韓愛平的大兒子(左1)注射乙腦疫苗後,得了乙腦。小兒子(左2)喝了三鹿奶粉後,患上結石。攝影_劉浚明年,當你的孩子要打疫苗時,你會擔心疫苗變質嗎?當你拿起香噴噴的糕點和餅乾時,你會顧慮植物油的反式脂肪對心血管造成嚴重破壞嗎?
  • 盤點近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從蘇丹紅到毒奶粉
    第1頁:「蘇丹紅一號」事件 第2頁:「毒奶粉」事件 第3頁:「瘦肉精」事件  東方網實習生孫曉菲4月14日報導:「吃洋快餐可能致癌」,「吃豬肉可能中毒」……近年來,不該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頻頻發生
  • 華英農業捲入"地溝油"漩渦
    另兩家涉事飼料公司唐人神、大北農稱分別於2010年9月、2011年9月與河南惠康中止合作,並對地溝油事件毫不知情■本報記者 陳雅瓊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和焦作市政府均宣布介入調查摻有地溝油的大豆油流入製藥企業,根據記者昨日從焦作市政府方面得到的消息,目前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一旦結果出爐、事件定性,將主動通過媒體公之於眾
  • 又到一年3·15,哪些食品安全事件影響了你?
    信息時報記者 劉芳 於婉珈 黃芳芳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今日正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記者對過去2016年的食品安全事件重新進行了梳理,並對企業的整改與後續情況跟進報導。讓消費者對食品行業有正確的認識。
  • 公務員面試題庫:2015國家公務員考試面試試題模擬之食品安全事件
    【題目】對於最近經常出現的「地溝油」、「毒奶粉」等食品安全事件,民眾意見很大,你怎麼看?【題目信息】2012年2月23日下午國家公務員考試海關題目【題型】時政題型-社會現象【試題分析】近年來我國出現了各種各樣的食品安全問題,因其影響群眾身體健康,故引起公眾的極大關注和強烈的意見,急需政府徹底解決。
  • 10年前,第一個曝光「地溝油」黑幕的記者,如今怎麼樣了?
    導讀:2010年3月17日,中國青年報發表了一篇題為《圍剿地溝油》的報導。文章用犀利的筆觸揭露了城市的「陰暗面」:老百姓在餐桌上吃的食用油很可能來自臭下水道。仿佛一塊巨大的石頭砸在平靜的水面上,瞬間激起了極大的興奮,「地溝油」一度成為全國討論的焦點。從那天起,許多人開始注意食品的安全。有專家表示,2010年的「地溝油」事件至今仍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甚至正在悄然改變著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其實,地溝油並不是2010年誕生的,它本應存在,但它一直處於陰暗面,不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