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網實習生孫曉菲4月14日報導:「吃洋快餐可能致癌」,「吃豬肉可能中毒」……近年來,不該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頻頻發生。
因此,蘇丹紅、三聚氰胺等原本與老百姓生活無甚關係的名詞,得到了極大「普及」。回望近年發生過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許多都是非食品添加劑惹的禍,細細盤點不免讓人覺得觸目驚心。
「蘇丹紅一號」事件
【事件梗概】
2005年,一場聲勢浩大的查禁「蘇丹紅一號」的行動席捲全國。廣東亨氏美味源辣椒醬、肯德基紐奧良烤翅、長沙壇壇香牌風味辣椒蘿蔔、河南豫香牌辣椒粉等食品相繼發現了「蘇丹紅一號」。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數據,全國共有18個省市30家企業的88個樣品中都檢測出了「蘇丹紅一號」。後據調查發現,含有「蘇丹紅一號」的原材料是從化工城買來的叫做油溶黃和油溶紅的染料,油溶黃中「蘇丹紅一號」的含量是98%。
【名詞解釋】
「蘇丹紅一號」並非食品添加劑,而是一種人造化學染色劑,全球多數國家都禁止將其用於食品生產。「蘇丹紅一號」具有致癌性,對人體的肝腎器官具有明顯的毒性作用。它屬於化工染色劑,主要是用於石油、機油和其他的一些工業溶劑中,目的是使其增色,也用於鞋、地板等的增光。我們日常食用的可能含有「蘇丹紅一號」的產品包括泡麵、熟肉、餡餅、辣椒粉、調味醬等。
【事故緣由】
「蘇丹紅一號」是一種工業染料,成本低,染色效果好。經它處理過的食物色澤鮮亮、光彩誘人。就拿辣椒麵來說,添加過「蘇丹紅一號」的就比天然的紅豔,且色澤持久,即使長期置放、暴曬也不會褪色。因此,「蘇丹紅一號」成了不少黑心的食品製造商牟取暴利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