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安全的尷尬與現實:十年成疾「三宗罪」

2020-11-30 中國網

食品問題的根源在於政府部門的管理、生產者的能力和經濟生產水平都還沒能跟上轉型期的要求

程明是北京某外資企業的公關經理,他有一個還不到2歲的女兒。這一年來,他一直為女兒吃什麼而備感煩惱。

「上半年,先是進口奶粉漲價,引發一波搶購潮,一開始覺得這些人買那麼多桶真是不可理喻,沒想到,很快超市裡女兒喝的那種奶粉就缺貨了。」9月,三鹿奶粉中含三聚氰胺事件曝光,舉國震動,那時程明還在慶幸女兒喝的是洋奶粉。但是年底又傳出美贊臣、雀巢奶粉被檢出微量三聚氰胺,這讓他立刻產生了一種不安全感:「面對女兒清澈的眼神,我真不知道給她吃什麼是放心的。」

程明的苦惱也是眾多國人的苦惱。這一年,不僅蘇丹紅等危及食品安全的「老面孔」再次被媒體曝光,如毒奶粉等新問題也紅燈頻閃,很多人甚至到了談「食」色變的地步。

食品安全「三宗罪」

在程明看來,今年出現的問題食品可以用三個詞來概括,那就是「不乾不淨」、「亂添亂加」、「不明不白」。

「不乾不淨」指的是產品衛生指標超標,如菌落總數、大腸桿菌等超出國家強制性標準的規定。有報導稱最嚴重的竟超標8000倍。

而「亂添亂加」是今年令人最為頭疼的食品安全問題,指的是超量使用添加劑或使用被禁用的添加劑。一些企業甚至還在食品中添加非食用的有害物質,如蘇丹紅等。

最惡劣的「亂添亂加」事件當屬三鹿奶粉,該事件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08年十大國際新聞之一,其引發的中國乳製品業大地震至今風波未平。截至11月27日,全國累計報告因食用三鹿牌奶粉和其他個別問題奶粉導致泌尿系統出現異常的患兒29萬餘人。

「不明不白」指的是食品標籤不規範,如標籤無生產日期,標註生產地與實際不符等。這樣的食品問題更是屢見不鮮。

食品問題十年成疾

如今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在改革開放初期是很難想像的。

那個時代的中國,計劃經濟體制餘溫未散,魚肉、糧油等日常消費類食品異常缺乏,每個月人們得憑各類糧油票據去指定地點購買日常消費類食品。「我媽現在成天在我嘴邊嘮叨——你看80年代的人們多麼淳樸,誰會造假?誰敢造假?被逮住那是掉腦袋的罪!」程明說。

但是,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人們的物質生活開始豐富,而食品安全意識也發生了質的變化。在買菜、下館子吃飯時,人們總擔心魚在養殖過程中是否被使用了違禁藥物,擔心蔬菜上的農藥殘餘量。黃長紅是北京某出版社的編輯,她坦言,作為家庭主婦,「我對食品最不放心的是蔬菜水果中的農藥殘留、病死肉注水肉和食品中濫用添加劑。」

國民食品安全意識提高的同時,伴隨的卻是集體食物中毒事件的頻頻發生。《民以食為天:中國食品安全調查》一書作者周勍曾花數年時間,調查了近十年來因食品而引發的一樁樁重大惡性事件。

據他介紹,食品安全成問題正是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1996年,雲南發生食用散裝白酒甲醇嚴重超標的特大食物中毒事件,192人中毒,35人死亡。1997年,雲南發生群眾自行採食蘑菇中素事件,共有255人中毒,死亡73人。」周勍舉例說。

1998年,山西發生假酒中毒事件,有200多人中毒。這一事件在當年震驚全國。此後幾年,食品安全問題日趨嚴重。1999年,廣東省肇慶市近700人因食用摻有液體石蠟的食用油中毒。2001年吉林市學生豆奶中毒,中毒人數6000多名。

據衛生部公布的2003年全國重大食物中毒情況:2003年衛生部共收到全國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報告379起,12876人中毒,323人死亡。與2002年比較,重大食物中毒的報告起數、中毒人數、死亡人數分別增加了196.1%、80.7%、134.1%。

「問題的嚴重性在於,這種情況至今仍處於蔓延的趨勢,並沒有得到很有效的遏制。人們被迫處於無所不在的『食品衛生恐怖』的陰影之中。」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院長羅雲波不無擔心地說。

轉型期的成本代價

那麼,為什麼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是到近幾年才密集出現呢?

其實,食品安全最初是聯合國糧農組織1974年提出的。經過近30年的發展,目前對食品安全有三個階段的區分:第一階段是從數量的角度,要求人們既能買得到、又能買得起生存生活所需要的基本食品;第二階段是從質量的角度,要求食品的營養全面、結構合理、衛生健康;第三階段是從發展的角度,要求食品的獲取要注重生態環境的良好保護和資源利用的可持續性。

目前中國正在從第一階段轉向第二階段,也就是吃飽之後、吃好之前。羅雲波認為,「是商品帶壞了食品」。食品安全的直接動因,正是在安全無法判定下的追逐利益最大化,檢測環節出問題則是商品性和「錢包主義」作祟。

中國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史衛民也認為,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之所以在這段時間集中井噴,是因為在社會發展的轉型期,經濟發展的同時社會配套沒有相應跟進,過分強調速度,而沒有把制度和道德建設擺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

「人們在吃飽之後,進而要求吃好和吃得放心。但問題在於,中國政府部門的管理、生產者的能力和我國的經濟生產水平還沒能跟上這個轉變,這是食品問題的根源。」史衛民說。

安全監管交叉管理

在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情況下,處於監管一級的政府部門越來越被置於風口浪尖。

根據官方披露的數據,目前,分布在衛生、農業、質檢和環保多個部門的食品安全專業人員,已經超過百萬人。其中僅衛生部就擁有一支10萬人的衛生行政執法隊伍和20萬人的衛生技術支撐隊伍,目前已在全國部分地區設置食品汙染物監測網絡。農業部也建立了13個國家級質檢中心和179個省級質檢中心。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在全國設置的食品質量檢測機構更是超過3000個。

但是,數量如此巨大的監管隊伍仍然不能很好地監控食品安全問題。

目前,食品安全執法中各部門職責不明的現象仍然突出。「比如發證、質量管理體系包括現在《食品安全法》,都是由質檢局來執行的。但它現在和衛生部門有交叉,這些部門都願意發證,不願意監管。這個問題根深蒂固。」史衛民說。

對此,他認為,政府各部門需要職責分明,「比如三鹿奶粉現在的賠償方案,有關部門要承擔責任,應該為監管不到位造成的損失制訂一個賠償方案。誰的責任誰來承擔,是誰的責任要講清楚。」

12月22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傳出消息,國務院正在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的審議意見,對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和全程監管等問題作進一步研究論證。國務院建議將食品安全法草案提請明年2月下旬舉行的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繼續審議。 (記者劉科 特約撰稿宗君發自北京)

【策】侵害民眾權利者應付出代價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中國食品安全問題充滿了警示和反思。那麼,解決食品安全事件的根本途徑是什麼呢?

史衛民(中國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解決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合力,共同構建新型社會良動機制。

對於企業管理者來說,必須要轉變觀念。一定要意識到產品的質量是市場、發展、利潤等要素的生命線。企業要進步必須從質量、管理、標準等方面著手。

對於政府部門,如果像消防隊員一樣,哪裡有火哪裡撲,這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政府是要靠建立一套嚴格的食品規管制度。更加明確政府與企業之間的關係,政府需要放手給企業經營自主權,但要有非常嚴格的控制標準。有了這套系統,在哪裡出現問題都能查得出來,把關前移,讓這些不合格的產品不可能進入流通領域。

對於民眾來講,要意識到自己的權利是需要得到保障的,而且是能夠被保障的,有權利要求市場上的產品是合格的。誰侵害了這些權利誰要付出代價的,並且形成一些有效的渠道來反映。民眾要知道怎樣維權,這樣就會形成比較大的社會壓力,對企業和政府是有好處的。自覺的消費者要求得到合格的產品,這是一個社會的進步。這樣社會上也會形成一種來自民間的監督力量,讓政府的不力監管和無良企業最終向消費者「妥協」。

羅雲波(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院長):

食品監管沒有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模式,但監管肯定要透明,要讓人了解和知道。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到中國來設立辦事處至少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更加具體地了解中國的食品監管是如何進行的。

中國食品安全問題不是一朝一夕,癥結是發展階段的問題。解決食品安全問題最終要靠發展整體的經濟來解決,提高人民素質,企業經營者的道德修養,正確認識食品安全問題。美國在過去也有一個從大亂到大治的過程,它也有群魔亂舞的時候,最終還是靠發展經濟解決的。

我們面臨的挑戰比西方國家更加嚴峻。西方國家在食品安全上的監管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比如,分工明確,法律法規體系比較完善,責任明確,協調機制有力;還有一些先進的管理理念,比如重在源頭,全程控制;還有一些新技術,比如可追溯系統等等。(本報實習記者劉暘/採訪整理)

相關焦點

  • 獨角兕大王的「五宗罪」
    根據《刑法》第二百三十八條之規定,其行為已觸犯非法拘禁罪(西行路上的妖魔鬼怪,不論出於何種理由,幾乎都有觸犯這條罪名)。 ///
  • 網友列舉三宗罪,結局卻反轉了
    我的世界進軍手遊端太過倉促導致問題頻頻出現,網友也列舉了我的世界"三宗罪",第一宗罪我的世界早期遊戲BUG非常多,眾所周知,一款遊戲如果遊戲BUG過多的話,很容易會影響用戶遊戲體驗,也正是這樣才導致不少用戶流失;第二宗罪我的世界固步自封無客服,很多玩家反應,我的世界客服回饋率為0;第三宗罪我的世界社交做的一塌糊塗。
  • 納智捷的「三宗罪」
    從2010年成立東風裕隆合資公司,到2011年首款車型——大7 SUV上市,再到2015年巔峰的9000臺月銷,歷經中國汽車市場發展最為黃金的十年,納智捷僅僅在國內擁有不到25萬用戶,年均銷量不過2萬餘臺,這個臺灣最大的車企在大陸究竟犯了什麼錯?原罪一:傲慢追根溯源的話,作為臺灣本土車企的老大哥,裕隆比大陸多數自主品牌起步都要早。
  • 重慶稱公務員失職致食品安全事故可判十年
    【財新網】(綜合媒體報導)近日,重慶市檢察院下發《重慶市檢察機關開展打擊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專項行動工作意見》。  據《重慶晚報》報導,重慶檢察院副檢察長雷萬亞5月11日特別表示,按照5月1日正式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八),對新增的食品監管瀆職罪的懲罰為:負有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導致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
  • 玩「爬蟲」可能觸犯的三宗罪
    02數據爬蟲主要涉及的三類罪名 對爬蟲技術應用不當的企業,可能涉及的罪名有三個: 一、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 1.爬取的數據信息屬於公民個人信息範疇
  • 食品這十年:從「好吃嗎」到「安全嗎」
    即便十年後我依然對麻辣燙等「垃圾」食品情有獨鍾,但今天我們對食物的要求和想像卻比十年前複雜許多:打開新聞,三聚氰胺、地溝油、塑化劑……各種食物、添加劑「有毒」、「致癌」的說法每天都在刺激著大眾的神經。因為知識結構的欠缺等等因素造成的無知,同時又在紛繁複雜現實中渴求真相,光著膀子舉著旗子慷慨陳詞的人往往能收穫一呼百應,「是不是每勺食物都可疑?」、「是不是聲稱無毒的都是有毒的?」、「是不是聲稱有機的都是"有計"的?」的發問者本身往往更歡迎簡單粗暴的「是」的回答,憤怒得容易而且廉價。
  • 威固太陽膜細數劣質膜五宗罪
    其實,劣質太陽膜實際只是一張塑料薄膜,隔熱、安全、環保都難以保證,買到劣質膜損失的不僅僅是金錢,更危害健康。今天就跟著威固細數劣質太陽膜的幾宗罪:一、釋放有害氣體,危害人體健康劣質太陽膜中的染色劑和吸熱膠層會釋放甲醛、苯、TVOC等含致瘤物的有害氣體,平時緩慢釋放到車內,會讓人頭暈、胸悶、疲乏、易怒甚至中毒,貼有劣質膜的車室與毒氣室無異,幾近於慢性自殺。
  • 食品安全事件十年:部分地方將問題產業當特色
    中國工程院院士孫寶國稱:地溝油煉製工藝複雜,中國餐桌沒有地溝油;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稱:蒙牛黃麴黴素超標公眾沒必要驚慌,我們對食品的監管力度世界第一;衛生部全國合理用藥專家孫忠實稱:一天吃6個含鉻膠囊沒事!   這三人,坐下都是一座碼頭,有「三賢」闢謠,我等終日「尋尋覓覓,悽悽慘慘」 何苦?早說了,「三個臭皮匠抵得一個諸葛亮」,更何況俺有皮鞋無數?
  • 玩忽職守導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
    玩忽職守導致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處有期徒刑或拘役 據新華社電 全國人大常委會20日審議的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單獨列明了食品安全監管瀆職犯罪,修改了食品安全犯罪的刑罰條件,強化了刑法對食品安全這一重大民生問題的保護。
  • 食品安全,你必須知道的這些!
    同一時期,上鐵法院共受理涉食品藥品類刑事案件276件,其中藥品類案件佔比近八成。 通報指出,集中受理的涉食品藥品案件呈現涉案罪名集中、違法犯罪行為表現形式多樣、行為人法律意識淡薄等特點。刑事案件涉及罪名主要集中於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生產、銷售假藥罪等6個方面,其中,生產、銷售假藥罪與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兩個罪名佔比較大,合計達90%以上。
  • 貴州12348律師說法:從「漢堡王事件」看食品安全消費者維權
    節目播出後,@漢堡王中國 發布聲明:我們已經關注到央視3.15晚會提及的江西南昌漢堡王餐廳管理問題的報導。漢堡王中國對此非常重視,立即成立工作組並對這些餐廳進行停業整頓調查。 (三)刑事責任 最高刑罰可能判處死刑 1.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 《刑法》第143條規定,生產、銷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足以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或者其他嚴重食源性疾病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五宗罪:教你如何分辨奧迪Q7偽造行駛證
    如果看了1分鐘,你還是不能分辨出這個車的行駛證是偽造的,那我只能說你對汽車、手續的知識了解的太少了,這個行駛證做的太差勁了,簡直讓一個稍微了解汽車的人都很生氣,漏洞百出;我們一起細數這張行駛證的幾宗罪:第一宗罪:車輛類型填錯真的讓人不能容忍,大哥這好歹也是輛奧迪Q7,廠家指導價格75-109萬不等,你居然管它叫小型轎車,你讓其它的車情何以堪呢?
  • 喀什檢察:全疆首批3宗涉食品安全消費類案件獲懲罰性賠償
    喀什檢察:全疆首批3宗涉食品安全消費類案件獲懲罰性賠償 2020-12-02 19: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學生徵集網友建「中國食品安全資料庫」
    然而,復旦大學碩士三年級研究生吳恆卻看不下去了,他用一個月時間,和34名志同道合者一起,做了一個《中國食品安全問題新聞資料庫》。6月17日,相關報告發布並在網站上線的當天,吳恆接受了中國青年報記者的專訪。一個月完成的報告2011年5月11日,吳恆在人人網和博客上發布了一篇日誌,召集志同道合的人來共同建立一個中國食品安全資料庫。
  • 危害人類11宗罪- 網易國際新聞策劃
    危害人類罪二戰後初次適用 量刑等同戰爭罪 危害人類罪(英語:Crimes Against Humanity),舊譯為「違反人道罪」,又譯為「反人類罪」,於2002年7月1日生效的《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Rome Statute of International
  • 螞蚱,安全綠色食品和可怕的蝗災集一體的昆蟲
    舉手欲吞之,左右諫曰:「惡物或成疾。」上曰:「朕為民受災,何疾之避!」遂吞之。是歲,蝗不為災。」這段話簡而言之就是唐代開始食用蝗蟲以後,蝗災就很少見了,可見「中國吃貨」的一脈相承,神通廣大。據現代科學研究,蝗蟲具有營養豐富,肉質鮮嫩,味美如蝦的特點並在香港等地具有「飛蝦」的美稱,是各國人民的喜食佳品。
  • 山東公布三起食品安全違法案例
    本報訊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堅決打擊各類食品違法行為,加大典型案件曝光,對違法行為堅持「零容忍」,近日向社會公布新一批典型案例。 威海市馬長全未取得食品經營許可銷售侵犯牛欄山註冊商標白酒案。
  • 山東省高院公布4起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省法院全年共受理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和生產、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等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263件475人,審結257件457人,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的犯罪分子341人,其中,在生效判決中,被判處監禁刑的有263人,佔總數的77.13%,依法嚴懲了一批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分子,為全面推進「食安山東」建設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 湖南新晃「操場埋屍案」將於明日開庭,杜少平被控六宗罪
    湖南新晃「操場埋屍案」將於明日開庭,杜少平被控六宗罪 澎湃新聞記者 蔣格偉 2019-12-16 13:59 來源:澎湃新聞
  • 在體制內,加班有哪「五宗罪」?
    那麼,在體制內,這種無謂的加班,究竟有哪「五宗罪」呢?一、有害健康。很大一部分公務員,工作是需要久坐的,這就要求,在業餘時間,必須保證一定量的運動。但是,下班了不去鍛鍊身體,還在辦公室坐著,久而久之,頸椎、腰椎都會出問題。二、有害家庭。家庭的親情關係,也是需要花時間去維護的,每天都在無謂的加班,導致沒有時間陪家人,陪孩子,久而久之,即便是再美滿的家庭,也會出現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