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開發全氣相光電化學電池 既能淨化空氣還能分解氫氣

2020-12-07 電子發燒友

研究人員開發全氣相光電化學電池 既能淨化空氣還能分解氫氣

威鋒網 發表於 2020-12-04 15:15:05

不得不說清潔能源將成為未來開發能源的一大方向,世界各地都有學者和研究人員在尋找和開發這種能源。根據國外媒體消息,來自比利時的安特爾普大學和魯汶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開發了一種全氣相光電化學電池,這種電池的特點是既可以淨化空氣,又可以分分解出空氣中的氫氣,可謂是把環保概念發揮得淋漓盡致。

這種電池在不施加任何外部偏壓的情況下,就能將有機汙染物降解,並在單獨的電極室中產生氫氣,再產生顯著的光電流。它的工作原理與太陽能電池板非常相似,不同之處在於電池板直接產生電能,而這種電池通過催化劑讓有機汙染物轉化為二氧化鈦光電二極體之後,再配合氫氣的作用產生光電。不過這種設備只能在陽光下使用。

據悉,研究人員通過一種催化劑設備,它能在分解有機汙染物的同時能產生氫氣。空氣在設備的一側被淨化,在設備的另一側被降解產生氫氣,這種氫氣可以當做燃料來存儲和使用。雖然並沒有談到具體是什麼物質催化,但消息透露這種催化劑曾經在過去用於水中提取氫氣的試驗中。這次研究人員發現該催化劑也可以在汙染空氣中提取氧氣,甚至比在水中提氫更高效。

目前這款電池原型只有幾平方釐米,研究人員計劃將來通過擴大技術,讓這種工藝能在工業上使用,並通過改進材料,使這種電池能更有效地利用陽光來觸發反應。
編輯:hfy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既解決汙染又可發電 科學家研發新環保光化學電池
    不得不說清潔能源將成為未來開發能源的一大方向,世界各地都有學者和研究人員在尋找和開發這種能源。
  • 科學家研發新環保光化學電池:解決汙染又可發電
    【PConline資訊】如今隨著科技的進一步發展,清潔能源可以說是未來能源發展的重要方向,不管是哪個國家或地區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都在積極開發新能源,據國外媒體消息,來自比利時的安特爾普大學和魯汶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開發了一種全氣相光電化學電池,這種電池的特點是既可以淨化空氣,又可以分分解出空氣中的氫氣
  • 新型混合電池不僅能讓陽光和水產生氫氣還能獲取電能
    據外媒報導,目前為燃料電池生產氫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利用人工光合作用將水分解成氧氣和氫氣,但現在一種新型的混合裝置將不僅能夠產生氫而且還能把一些原本會被浪費掉的能源轉化成電能。雖然最近利用人工光合作用制氫取得了巨大進展,但它仍舊存在效率問題。
  • 以色列研究人員開發太陽能制氫技術 有望投入實際應用
    以色列研究人員開發太陽能制氫技術 有望投入實際應用Elisha 蓋世汽車2020-9-9 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太陽能技術,可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並達到創紀錄效率水平。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以色列和義大利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可再生能源技術,可將太陽能轉化為氫燃料。據稱,該技術正處於「實際」可行的臨界點。
  • 以色列研究人員開發太陽能制氫技術 有望投入實際應用
    以色列理工學院化學系副教授Lilac Amirav表示,可以把這項研究看作是一種人工光合作用。(如果可以擴大規模,該技術最終將成為「太陽能工廠」的基礎,其中太陽能集熱器陣列將水分解成氫燃料,以及一種或多種工業化學品。)Amirav說:「我們從一種半導體開始,它與太陽能電池板上的半導體非常相似。」
  • 豐田帶來氫燃料電池發電機,不僅不排放廢氣還能淨化空氣
    11月9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汽車館內看到一款非汽車展品——日本豐田公司帶來了他們最新研製的氫燃料電池發電機,這款發電機不僅不會排放廢氣,還有淨化空氣的功能。
  • 缺陷二氧化鈦光電催化性能及機理研究
    報告題目:缺陷二氧化鈦光電催化性能及機理研究報告人:劉寧 博士 德國埃爾蘭根-紐倫堡大學報告時間:2018年6月15日(周五)下午14:00報告地點:南嶺校區 機械材料館209室主辦單位: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汽車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摘 要:主要進行納米半導體功能材料製備及光電催化性能的研究
  • [趣味化學]太陽能分解水研究的回顧
    自五十年代初以來,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還找不到一個反應體系能在可見光照射下把水同時分解為氫和氧。無論是採用光電化學池,還是均相催化或半導體光催化,都只能以電子給體作為犧牲組分才能實現光解水放氫。而要實現光解水放氧,則必須添加電子受體作為犧牲組分。儘管理想的同時放氫放氧的所謂「循環光解水過程」難以實現,但太陽能光解水的研究卻導致了光催化的發展。
  • 中科院重大成果: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氣和氧氣實現
    中國網訊近日,人工光合研究項目取得重要進展:將大自然植物葉片上含量豐富的「光系統酶II」和人工半導體納米光催化劑耦合構建出雜化光合系統,實現了利用太陽光分解水制氫氣和氧氣的反應,該反應是實現太陽能轉化利用生產潔淨燃料氫氣的理想途徑。
  • 研究人員開發出可用於製造鋅空氣電池的新化學成分
    本文轉自【cnBeta.COM】;隨著對綠色汽車和動力源需求的增加,全球的研究人員正在努力發明新型電池,這些電池可以儲存更多的能量,並允許車輛每次充電行駛更長時間。正在探索的新電池技術之一是鋅空氣電池(ZAB),ZAB的一大挑戰是電池可能不穩定。
  • 世界上第一個利用太陽能在兩個不同地點將水分解成氫和氧的系統
    Technion研究人員開發了世界上第一個使用太陽能的系統,該系統在兩個不同的位置將水分解為氫和氧以色列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原型系統,該系統僅使用太陽能即可高效安全地生產氫氣。在那篇文章中,研究人員介紹了氫氣生產的範式轉變:研究人員開發了一個系統,在其中兩個完全不同的單元中形成氫氣和氧氣,而不是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這一發展之所以重要,部分是因為將氧氣和氫氣混合會產生爆炸性和危險的相互作用。研究人員提出了在使用常規電源的實驗室系統中可行性的證明。
  • 電池新物種:科學家研發生物光電化學電池
    在自然界,細菌、藻類和植物經過演化後,其類囊體膜中存在著光系統Ⅱ(PSⅡ),是自然光合作用的產物,能夠有效地通過光合作用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研究人員表示,他們試圖利用植物膜水分子獲取電子釋放的能來產生清潔燃料源,這也是人們所說的生物光電化學電池(BIOcells)。
  • 科學網—實現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氣和氧氣
    本報訊(記者甘曉、劉萬生 通訊員王旺銀)8月20日,記者從中科院大連化物所獲悉,該所科研人員在國際上首次研製出「自然—
  • 以色列設計電池分離PEC水分解系統 太陽能轉化為氫氣的效率達30%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以色列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分離電池光電化學(PEC)的水分解系統,該系統分離氫電池和氧電池,用於集中制氫,而氫氣可用於氫燃料汽車等多個領域。光電化學水分解技術的靈感來自於自然光合作用,結合收穫的光和電化學電源轉化成的化學能,存儲在氫鍵中,氫鍵中的半導體光電極與水之間的固態/液態界面上,會同時發生兩種反應,從而為太陽能轉化和存儲提供一個富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
  • 中科院實現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氣 汽車等有望擁有無限能源
    為此,人們寄希望於清潔、可再生的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日前,中國科學院專家實現用太陽能分解水制氫氣、氧氣,方法便捷。由於太陽能取之不盡、水也廣泛存在,這意味著,未來能源問題有望得到根本性解決。詳細情況,來聽本臺記者陳雨發回的報導:
  • 研究人員開發可吸收陽光的正極材料 使鋰空氣電池可超低溫工作
    (圖源:chemistryworld)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南京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可以吸收太陽光的材料研發出正極,可使鋰空氣電池在低溫下也能工作。採用無機固態電解質的鋰空氣電池,有潛力超越鋰離子電池,成為電動汽車首選電化學儲能技術。
  • 新發明:利用太陽能可同時產生電和氫氣
    11月23日消息,據firstpost網站報導,科學家們設計了一種新型裝置,可以利用太陽能廉價而有效的製造並儲存能量,不僅能供電子設備使用,還能為新能源汽車製造氫燃料。這種裝置可以讓更多的消費者承擔得起氫燃料汽車的費用,因為它藉助鎳、鐵和鈷來產生氫氣,這些材料儲量豐富,而且比目前生產氫燃料所使用的鉑和其它貴重金屬要廉價得多。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位教授Richard Kaner稱:「氫氣是汽車的一種絕佳燃料,它是已知最清潔的能源,它廉價而且不會給空氣帶來汙染,只會形成水。」
  • 荷蘭研發光電電解電池與光伏電解 最具有潛力的太陽能輔助技術
    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比較了兩種最有前途的太陽能輔助制氫技術:直接將太陽輻射轉化為氫氣的光電化學(PEC)系統和離網的光伏供電的電解器(PV-E)。他們在《國際氫能雜誌》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報告可再生氫生產光電電池和光電電解的技術經濟比較。他們的結論是光電化學相對於電解器的潛在技術經濟利益是不確定的和有限的。科學家們通過考慮標準的電解器設計和未來大規模應用的預期的光電化學設計,計算了兩種技術的氫(LCOH)的水平成本。
  • 科學家研究利用整個太陽光譜來光催化分解水產生氫氣
    通常,通過電解水將水分子分解為氫和氧來產生氫氣,但一種潛在的更簡單,更有效的方法可能是通過光催化水分解,該技術將光本身作為能源而不是電力。尚無人將光催化制氫技術進行商業化,但這是一個熱門的研究領域。俄亥俄州立大學科學家開發的一種新分子可以從整個可見光譜中收集能量,比目前的太陽能電池多吸收多達50%的太陽能,還可以作為光催化生產氫氣。OSU團隊聲稱已發現了迄今為止最有效的光催化分子之一。該分子顯示出獨特的能力來使用可見光譜中的光。
  •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光激活的氫氣傳感器
    受蝴蝶翅膀表面的啟發,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光激活的氫氣傳感器,在室溫下能產生超精確的結果。該技術可以在氫氣洩漏造成安全隱患之前就檢測到氫氣洩漏,並且可以測量人們呼吸中的微量氣體,用於診斷腸道疾病。商用氫氣傳感器只能在150℃或更高的溫度下工作,澳大利亞墨爾本RMIT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的原型是以光為動力,不是以熱為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