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世間萬物雖然變化無窮,但它們卻都有各自的變化規律;任何複雜系統都是互相聯繫的,在運動中保持動態平衡以及循環進步發展。那麼古代那些大智大勇的聖者生活在人世間,是如何在社會上立身處世?如何成為芸芸眾生先知先覺的導師的?
一、聖者都能夠「觀陰陽之開闔以名命物」——觀測世界上萬事萬物陰陽兩類現象的變化,並能進一步了解事物存亡的關鍵因素,給它們取一個確定的名號;
陰陽,是對自然狀態的一種描述,對宇宙的一種看法,是古人在觀察天文氣象、時節變化的基礎上萌發的。陰陽無處不在,至大無外,至小無內。「一陰一陽之謂道」的學說把陰陽交替看作是宇宙的根本規律。後來,古人對各種現象進行抽象概括,以陽代表天、日、晝、剛、強、男等,以陰代表地、月、夜、柔、弱、女等,認為兩種勢力相互對立卻又相互依存,是事物固有的屬性,是引起事物變化發展的原因。
人類用眼睛去觀察宇宙萬象,然後靠想像去發明和創造東西,並表述它們的名稱和性質。我們生活中的一切都是人類想像出來的,人類也正是有了想像才有了大千世界林林總總的發明與創造。也許現在,在手機或者電腦前的你,覺得手機、電腦對我們來說是很常見的東西,可是當它們還沒被發明出來前,發明者也是發揮了他們充分的想像力,才有了我們現在使用的手機和電腦。人們根據對宇宙大自然的觀察,發明和創造了我們身邊一切,例如:根據鳥類飛行發明了飛機、根據蝙蝠的超聲波發明了雷達、根據螢火蟲發明了人工冷光等等,此類例子數不勝數。在生活中我們不斷地觀察,不斷地認識,不斷地發現,再不斷地發明與創造。通過發明和創造去改變我們的生活,去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聖者都能夠「知存亡之門戶」——洞曉萬事萬物的生成、發展、滅亡的關鍵所在。
他們追溯世界上萬事萬物的歷史發展過程,預測它們的未來結局,洞察世人的心理特徵,觀察世上事物、人事變化的徵兆,從而把握事物發展變化的關鍵。「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仰觀日月星辰,下察山川草木,觀飛禽走獸之紋路與環境相適應,近取象於自身,遠取象於萬物。古聖人通過觀察大自然的變化以及萬物的生長規律,繪出最簡單、內容卻又最豐富的圖案跟記號(例如:太極圖、八卦等)。然後又通過這些簡單的圖案跟記號去認識大自然與人生。這些最簡單但又包羅萬象的圖案與記號,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的源頭,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
聖智之人在立身處世上,會去發現事物的發展規律,把握事物的關鍵,並去考察事物的發展過程,研究事物的可變與不變性。現在我們聯繫到我們的真實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都會面臨二選一的艱難抉擇,選擇還是放棄、前進還是後退,面對不同的選擇都會有不同的結果,正確或是錯誤、成功或是失敗。這時我們不妨靜下心來好好考慮一下,效仿聖賢分析事情的方式,認真去尋找並發現這件事情的發展規律,充分考慮這件事情會出現的各方面問題,把握我們所做事情所要達到的關鍵目的,分析做出這種選擇的優缺點,做好充分的準備,從而做到運籌帷幄。
我們生活中的任何事和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有一種事物產生就會有另一種相對應的事物隨之產生。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存在,陰消陽長,陰長陽消。生活中的事或者物,當其一面達到極限的時候就會開始朝著相反的方向轉化。「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所以生活上不如意的時候不要灰心喪氣,當不好的運氣達到極限的時候就會開始向好運氣轉化的,相信自己只要通過努力就會慢慢變好的;當生活得意的時候也不要高興過頭,謙虛收斂一些,記住:飽滿的麥穗總是低著頭!
讀到這裡我們暫且停下,閉上雙眼想想,這些對我們來說有什麼樣的啟示或者有什麼樣的生活感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希望這篇文章能在接下來的生活中對你有所啟發、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