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文化散文之一:消逝的老行當---錮戮鍋】
漢武帝時武安為全國所設49處「鐵官」之一,隋、唐、宋、金、元時期仍襲舊制設「爐官」,兩千餘年「冶鐵重鎮」名不虛傳。鐵鍋作為人類賴以生存和飲食進步的重要炊具之一,無疑成為當時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民生重器」。關於「錮戮鍋」手藝起源尚未發現有明確的史料記載可查,但可以推知器物修復與製造應為同期出現,或修復稍晚於製造。
-
「那些失傳的民間手藝」錮漏子
不管是在城裡,還是鄉下,一提起錮漏子,那是家喻戶曉,盡人皆知。地域的不同,對這一行業的叫法也各有不同,什麼錮爐子、鋦瓷匠、鋦爐子、錮爐匠……不勝枚舉。在我們這個地方,除了叫錮漏子以外,也還有叫「小爐匠」的。錮漏子為什麼又叫「小爐匠」呢?它是相對於鐵匠來說的。二者有些相近,但從規模和業務範圍上來說,又有區別之處。
-
【銳錮知識堂】電動工具知識
花更少的錢買高優質的產品,花同樣的錢買到更好的產品——銳錮商城看的見的好品質你值得擁有 購買小貼士如有需要採購可根據提供的產品編碼,在銳錮商城網頁版或APP中輸入商品編碼點擊搜索,可搜索出相關產品直接購買。
-
改革開放30年汽車流變:從奢侈品到代步工具(圖)
這導致1986年,北京汽車保有量只有30萬。 僅僅過了20多年,這個數字就變成了300萬。擁堵成了這個大城市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限行就此被提了出來。 從當年的無車可開,到今天的有車也不是天天能開,轎車也從奢侈品真正成為了市民的代步工具。
-
改革開放以來十大理論名句
改革開放30多年,我國湧現了許多經典的理論名句,這些句子言簡意賅、通俗易懂,讀起來琅琅上口,讓人很快記住,入腦、入心。那麼,百姓最耳熟能詳的理論名句有哪些呢 人民論壇記者在徵求20餘位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系統篩選梳理出改革開放以來的理論名句,通過公眾調查,根據得票高低列出了關注度較高的十大理論名句,並配發了知名專家的精彩點評。
-
《消逝的光芒2》編劇離職 曾在Techland工作22年
2020年《消逝的光芒2》幾乎都沒有什么正面消息,2021年剛剛開始,Techland一位老員工就宣布要離職。《消逝的光芒2》藝術總監、編劇Pawel Selinger在領英上宣布離開自己工作了22年的Techland,並祝福《消逝的光芒2》及之後的作品能夠大賣。
-
海底探秘—熱帶雨林正在消逝,專家稱50年內珊瑚礁或全部消失
聯合國公布:1998年,席捲全球珊瑚群礁白化事件,引起歐美學者高度關注。每年一次全球珊瑚礁調查結果大數據顯示,30%以上珊瑚礁白化現象嚴重。更是讓眾多國家,海洋科學家對海洋環境憂心如焚。報告顯示;印度洋珊瑚礁死亡率極高,其次是一部分亞洲海域。印度洋海域,90%的淺海區域珊瑚礁大片死亡,就連海平面以下40米區域都未能倖免。
-
時間消逝日曆
作者:黎荔新近在淘寶上買了一個時間消逝日曆。那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呢?是一款可以查看日期的年曆,以極簡風格直觀地表現出一年之中所擁有和已經失去的時間。只有黑白二色,象徵著世間的日子就在暗淡與明亮中交疊輪迴。
-
【徵文】2020年全國博弈論與實驗經濟學研究會學術年會
為了適應新常態下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需要,促進博弈論與實驗經濟學在數字經濟中的應用和發展,全國博弈論與實驗經濟學研究會將於2020年10月30日至31日在重慶舉辦2020年全國博弈論與實驗經濟學研究會學術年會,誠邀海內外博弈論與實驗經濟領域的專家、學者參加。會議由四川外國語大學國際商學院承辦。
-
2015年上海小升初徵文:小青蛙入學記
上海小升初 2015年上海小升初徵文啟動,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家長們對小升初備戰過程的經驗分享。相關推薦:《吾家有兒小升初——2015年上海小升初徵文大賽啟動》 2015年的春節註定是一個特殊的春節,除了走親訪友,還有一件大事就是製作兒子簡歷。
-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發展經過三個階段,出現了四個巨大的變化。改革開放不只是中國經濟社會的全面變革和發展,也是中國和世界關係的重新調整,由於國際形勢和國際格局的不斷變化,中國國內經濟社會的變化,中國國內改革開放的目標和政策的調整,中國與世界關係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地進行著調整。可以說改革開放40年既是中國大發展大變革的時期,也是中國與世界關係不斷調整、鞏固發展和成熟的40年。中國與世界關係的穩定和成熟發展也是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偉大成果。
-
第四屆費孝通田野調查獎徵文活動
第四屆費孝通田野調查獎徵文活動徵文時間:即日起至2020年9月10日黨的十九大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變化,社會發展也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準確把握這些情況和問題,對黨和政府科學決策具有重要意義。
-
科學網—還原消逝的世界
3月30日下午,在中國古動物館的地球讚美詩:趙闖科學畫展上,科學藝術家趙闖正在為小朋友講解其科學繪畫中所包含的恐龍知識。這場展覽共展出趙闖的科學藝術作品33幅,包括其復原的恐龍、翼龍、史前水棲爬行動物、古哺乳動物等生命形象以及多種恐龍雕塑作品。通過對古生物化石生命形象的重建,趙闖為觀眾還原了一個已經消逝的世界。這種將科學與藝術相融合的獨特方式,吸引了很多觀眾。
-
「費孝通田野調查獎」調查報告徵文解讀
費孝通先生上世紀30年代寫作的《江村經濟》,是田野調查的經典之作。為引導社會各界繼承發揚關注社會、關注民生、實事求是的優良傳統,深入開展田野調查,向黨和政府反映社情民意,為後人了解當代中國社會留存史料,國務院參事室社會調查中心聯合中國青年報、新華網、新浪微博、騰訊網共同發起「費孝通田野調查獎」徵文活動。此項徵文活動將每年舉辦一次。
-
【光明網專論】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外交理論創新與實踐發展
作者:外交學院外交學與外事管理系領事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任遠喆改革開放是中國現代歷史上一場偉大的革命,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也極大影響了世界。正如習近平在2018年6月召開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指出,「堅持以維護黨中央權威為統領加強黨對對外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這就明確了中國外交理論體系的牢固根基和生命之源。對時代和自身實力的準確判斷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外交理論創新的重要前提。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外交的不斷成功離不開對時代特徵的準確把握。
-
第四屆費孝通田野調查獎徵文活動啟動
佔30%。3.寫作。邏輯清晰,材料豐富,語言流暢,圖表專業且簡明扼要,視覺材料易於觀賞。佔20%。4.應用價值。是否達到有助於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有助於國民認識社會認識中國、有助於學術研究和史料留存的徵文目的。佔30%。徵文時間即日起至2020年9月10日截稿。
-
海南省「全國科普日」青少年徵文大賽舉行複評
近日,2020年海南省「全國科普日」青少年徵文大賽複評在海南廣播電視總臺舉行。2020年海南省「全國科普日」青少年徵文大賽活動一經發布就得到了全省中小學生的積極響應和熱情參與,他們放飛想像的翅膀、展現科技創新的思維,利用課餘時間撰寫科技幻想、科技活動感悟等各類科普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