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歐洲神藥」,卻成拿破崙的死因,無數貴族女性也是受害者

2020-12-08 趣觀歷史

引言

喜歡看古裝劇的人都見過一個經典場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顫顫巍巍的拿出一根銀針,在飯菜或屍體上一插。若銀針迅速變為黑色,就大驚失色道;「不好,有毒!」這個場景可謂深入人心,甚至孩子在做遊戲的時候都會模仿這種場景。那麼,為什麼銀針變色就意味著有毒呢?

經現代科學家研究發現,銀針之所以會變黑,並非是銀與砷發生反應,而是由於古代冶煉技術差、工藝粗糙,製成的砒霜中往往含有大量硫化物。硫化物與銀反應,生成的黑色硫化銀附著在銀針表面,銀針就這樣變黑了。也就是說,銀針試毒的方法實際上是檢測出了砒霜中的含硫雜質而已,變黑與否全看運氣。但不論如何,砷及其化合物有毒是不爭的事實。不過除了用於製作毒藥外,在19世紀之前,砷及其化合物還曾在歐洲被用作保健品和化妝品,在我國砒霜也曾作為一味中藥。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一起來看看砷的前世今生吧。

▲三氧化二砷,俗稱「砒霜」

砷化物——臭名昭著的毒藥之王

砷在很早就被人們發現並用於製作毒藥了,含砷的毒藥有用量少、藥效快、效果好、無色無味、中毒症狀與急性腸胃炎極為相似等特點,被廣大殺手青睞。一位叫瑪麗的女子,曾親手殺害了自己的婆婆和弟弟以騙取保險金,她在作案過程中使用的就是含砷的藥物。當時的警官甚至完全沒有懷疑瑪麗,他們給死者定下食物中毒的死因,婆婆和弟弟的財產與保險金就都納入瑪麗的口袋裡了。直到元素檢測技術發達起來,警官再進行複查的時候,才在死者的體內發現了大量的砷元素,可惜此時的瑪麗早已因為過了追溯期而逍遙法外。

▲同事件電視劇的劇中臺詞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羅馬皇帝曾多次使用這種毒藥藥死自己的兄弟們,防止他們產生篡位之心,威脅自己的帝位;中國古代著名的毒藥「鶴頂紅」,其實就是不純的三氧化二砷,因此呈紅色,又叫紅礬。

除此以外,中國端午節常用的雄黃(四硫化四砷)、雌黃(三硫化二砷)等礦物,也是砷的化合物。光是從成分上來說,端午節時,人們飲用雄黃酒、用毛筆沾雄黃在孩子額上畫花以祝願身體健康等行為,其實都變成了危險的自殺舉動。好在只要沒達到致命,少量服用或外塗砷化合物不會危及生命。但是這種元素無法排出人體,也無法被人體吸收,時間長了容易形成慢性中毒。

▲雄黃粉

瑪麗一案無法給瑪麗定罪的原因也是因為這樣——瑪麗家裡剩下的砷化物的劑量不足以殺死一個人,而且不管是瑪麗的婆婆還是瑪麗的弟弟,他們體內檢測出來的砷含量遠超瑪麗家裡所有的砷化合物的總量。當時的人們還不知道砷化物的慢性累計作用,沒有充足的證據,就無法指認瑪麗有罪。直到瑪麗去世多年,人們才發現這一點。

毀譽參半——毒藥之王的醫藥價值

雖然砷有很強的毒性,但是如果注意用量和使用方法的話,它會搖身一變,成為救治病人的良藥。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如果在使用砷化物的時候嚴格限制用量並嚴密監控的話,砒霜能發揮重要的抗癌作用。

中醫就利用了砷化物的這一性質,把砒霜當成一味中藥,成了「以毒攻毒」法最強的武器,從病魔手中搶回了無數條生命。《本經逢原》記載:「砒霜瘧家常用,入口吐利兼作,吐後大渴,則與綠豆湯飲之。」曾有一位中醫,在雲遊四海之時碰到了一個被腸道寄生蟲嚴重困擾的農戶。他免費為這農戶開了一個方子,這方子裡就有砒霜。農戶死馬當做活馬醫地服了下去,頓感腹痛,去茅房排出了很多蟲子後,頓時感覺神清氣爽,藥到病除。

但是十九世紀前的歐洲人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那時候人們只發現了砷能作為腐蝕劑,去除皮膚表面不正常的組織(如牛皮癬、銀屑病等),讓其自然脫落的治療法效果很好,就把它當成了百試百靈的皮膚藥,用於治療所有的皮膚病,甚至潰瘍、溼疹等不需要去除表皮的病,歐洲人都使用砷化物藥物。即使是這樣,這些歐洲人還是不滿足。漸漸的,砷的適用範圍越來越廣,發燒、胃疼、風溼骨病關節炎都要用砷化物治病。當時的人不少都因為皮膚表面塗抹砷化物過多或砷化物藥物使用過量而慢性中毒喪命的。

▲砷中毒患者潰爛的皮膚

但是人們並沒有把這些暴斃的人和砷聯繫起來,仍然在大力推行含砷的藥品。哪怕到了在19世紀,還是能在藥店貨架上看到大量主要成分為砷及其化合物的藥品。在這些藥店中,甚至還有砷元素注射劑和蒸汽吸入器。更令現代人驚愕的是,人們甚至能在母嬰雜誌中看到含砷營養品。真不知道這些東西間接害死了多少人。

不過幸運的是,因為砷的破壞性和殺菌性,人們誤打誤撞地用含砷藥物抑制住了梅毒的擴散腳步。直到後來,人們發現了青黴素,這些含砷藥物才徹底退出醫藥界。

讓青春永駐——含砷化妝品的「特效」

在歐洲人吹噓含砷藥物的神奇功效的過程中,一名擠奶女工無意中發現了砷的另一個作用——它可以讓毛細血管擴張,從而使得面部看起來紅潤有氣色。年輕女性總是在求美的路上越走越遠。為了提升自己的魅力,吸引更多人來追求自己,這名牛奶女工開始服用砷化物。

幾個月後,她變得更加健康漂亮,身材更加凹凸有致。但是與此同時,她也開始頭暈,流鼻血,她去看了醫生,醫生建議她停用藥物休息觀察一段時間。如果她在這個時候停止服用含砷藥物,也許還不至於喪命。但是對美麗的執念已經衝昏了她的頭腦,她不願意就此停藥,想要自己一直保持這個完美的姿態。於是她不但沒有停用藥物,反而還擅自增加藥量,終於成為了一具美麗的屍體。

▲擠奶女工留下的照片

隨著擠奶女工生前的照片流傳於世,歐洲女性們都希望變得像她一樣漂亮,集體無視了她死亡的事實,也開始學著服用砷化藥物,讓自己看起來更加美麗。在當時,貴族們以自己能使用含砷的化妝品或營養品為榮。在貴族們的引導下,平民們也開始爭相模仿之。

在英國維多利亞時代,出現了一種可以引發貧血的含砷雞尾酒。飲用這種酒後,人的皮膚會變得更加白皙,讓人看起來很像不用風吹雨淋的貴族。雖然砷有擴張毛孔的作用,但是長期服用砷會讓肌膚變得黯淡無光,反而起到反效果。但是當時的化妝品含砷量都不高,人們沒能及時注意到這一點。

▲19世紀女性油畫像

在流傳至今的十九世紀的女性油畫像中,這些女性基本都有著臉色蒼白面頰緋紅的特點,基本可以推斷是砷化妝品使用過多的緣故。事實上,砷其實並不是美麗的守護神,而是健康的殺手。濫用砷的女人們,也都為自己的虛榮心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殺死拿破崙的兇手——含砷壁紙

由於砷的二價絡合物溶液呈現美麗的綠色,因此砷化物也被用於製造染料。當時所流行的巴黎綠、席勒綠等等美麗的綠色,都是以砷為主要成分的染料。更要命的是,在19世紀中期,這些用砷浸泡過的染料十分流行,整個歐洲的綠色壁紙基本都是由砷染成的。這些壁紙會不斷釋放有毒氣體,讓房屋的居住者不斷脫髮,最終患上白血病或癌症,離開人間。

▲「巴黎綠」染料

拿破崙於19世紀去世,正好趕上了人民濫用砷和汞的年代。經過屍檢,人們發現他的頭髮裡砷的含量非常高。因此有專家推測,拿破崙可能是砷中毒而死的。因為拿破崙生前十分喜歡綠色,他房間裡的壁紙基本都是綠色的。而當時綠色的染料基本都含砷。他長期生活在一個富含砷的環境裡,就像生活在一個精美的監獄中,一點一點用毒藥蠶食他的性命。

最後,人們終於發現這些染料是有毒的,這些漂亮的染料就被歷史淘汰,當作殺蟲劑來使用了。直到二十世紀,人們又發現含砷殺蟲劑會致癌,這些殺蟲劑——或者稱它們為染料,才徹底消失在歷史的舞臺上。

▲拿破崙肖像畫

砷與現代醫學

著名的醫學家、哲學家帕拉塞爾蘇斯曾說過:「萬物皆有毒,無一物無毒,唯有劑量合適,才能讓此物不成毒藥」。這句話極其適用於砷及其化合物。中國也有一句類似的古話,叫做「是藥三分毒」。什麼東西再好,都要適度。如果一味貪多,反而容易出現「謙受益滿招損」的情況。

如果那個服用砷化物的擠奶女工及時停止使用砷,也許她就不會喪命,能夠和平凡的人渡過幸福的一生;如果使用砷化妝品的貴族們及時發現自己身體狀態的不對並馬上停用這些有毒的化妝品,也許她們後來就不會因罹患白血病或皮膚癌而悽慘去世。她們本來可以有幸福的結局的。可惜沒有如果。

▲月亮最圓的時候,也是它開始缺損的時

結語

砷及其化合物沒有錯,錯的是貪心的人。人們因為自己的一己私慾,把工具用錯了地方,後來發現自己做錯了,又反過來指責工具。只有錯到離譜、怪罪外界事物顯得太牽強的時候,人才會反思自身。希望人們能以史為鑑,從這些血淋淋的例子中學到什麼吧。

參考資料:《荒誕醫學史》《本經逢原》

相關焦點

  • 砷及砷化物:昔日的「歐洲神藥」,備受貴族追捧,卻讓無數人喪命
    中醫就利用了砷化物的這一性質,把砒霜當成一味中藥,成了「以毒攻毒」法最強的武器,從病魔手中搶回了無數條生命。《本經逢原》記載:「砒霜瘧家常用,入口吐利兼作,吐後大渴,則與綠豆湯飲之。」曾有一位中醫,在雲遊四海之時碰到了一個被腸道寄生蟲嚴重困擾的農戶。他免費為這農戶開了一個方子,這方子裡就有砒霜。
  • 拿破崙除了彪悍的人生,他的死因也是歷代史學界醫學界研究的重點
    1821年5月5日,歐洲近代史上因其文韜武略曾讓整個歐洲大陸都戰戰兢兢、匍匐在他的腳下。被稱為歐洲最偉大的資產階級軍事家,原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在聖赫倫那島去世。其時,他在該島已經度過了六年之久的囚徒生活。 拿破崙生前曾留下遺囑,要求死後,對他的屍體進行醫學解剖。
  • 拿破崙死因之謎,死於謀殺,還是胃癌?
    可他的死因多年以來都是一個未解之謎,歷史學家、研究拿破崙的學者以及眾多的拿破崙迷們一直爭論不休。謀殺論還久為流傳的另一個證據是第一次戰敗的拿破崙被法國人民所迎回並且再次登基,當時對歐洲各國都造成了一種恐慌,因為在拿破崙時代,法國作為歐洲大陸的霸主,對各國的統治都造成了一種威脅,雖然拿破崙戰敗了,但在法國還有很強的影響力,對於歐洲各強國來說,拿破崙的存在依然是一種潛在的威脅,謀殺拿破崙是政治需要。
  • 七個小矮人:300年拿破崙家族的那些優秀人物
    反之亦然,沒有拿破崙,波拿巴家族也不會有日後的地位。 事實上,是整個波拿巴家族共同構成了一個整體,形成了一種穩定而有堅定目標的家族精神,也正是這種家族的精神造就了拿破崙。然而,自拿破崙悲劇般的傾覆之後,波拿巴家族並沒有煙消雲散,反而在泥濘中深深紮根,春風一拂,就憑藉好風,直上青雲,將自己徹底鞏固成了歐洲赫赫有名的望族。
  • 皇帝的軍刀:拿破崙一生的戎馬,戰爭和傳奇
    本書《拿破崙傳》是已故的德國傳記作家埃米爾·路德維希的著名人物作品。他一生寫了非常多人物的傳記,比如《耶穌傳》、《林肯傳》、《歌德傳》等等,但在他眾多作品中,本書或許是最暢銷的一部,同樣在世界上眾多版本的拿破崙傳記中,路德維希的這一版本也是最暢銷的一部。
  • 歐洲奇怪的王位繼承:為什麼歐洲國家喜歡讓外國人來當國王?
    他也是德國的貴族,是德國漢諾瓦選帝侯(擁有參選神聖羅馬帝國皇位的德國公爵)。就這樣德國人喬治當了英國國王,也就是後來的喬治一世,在英國開創了漢諾瓦王朝,有趣的是這位德國人當了英國國王,還不會講英語,必須時刻帶一位翻譯在身邊。
  • 法語曾是歐洲貴族語言,後來為何被英語取代?從歐洲霸權演變談起
    歐洲是人類文明的主要誕生地之一,自古典時代便孕育出以古希臘、古羅馬為代表的璀璨文化。作為資本主義的發源地,歐洲同時也是人類近代發展的主要推動區域,經濟、文化、交通等方面均較為先進,並逐漸消除了國家、民族之間交往的一些語言障礙。然而由於自然環境、地緣和歷史文化等方面的影響,歐洲內部的民族結構複雜、語言的差別依舊十分顯著。
  • 沙俄為何在拿破崙失敗後成為歐洲憲兵?歐洲均勢體系需要
    這場旨在推翻君主制度的運動在推翻波旁王朝後,旋即陷入了秩序混亂之中,吉倫特派、雅各賓派、熱月黨人相繼上臺,最終面對圍剿革命的強大壓力,從督政府內部崛起的政治明星拿破崙擔負起了掃蕩歐洲君主專制勢力的重任,法國因此進入拿破崙時代。拿破崙打破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拿破崙對於法國大革命的意義,同克倫威爾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意義相同。
  • 《拿破崙大帝》
    拿破崙 波拿巴度過了較所有世人的最不同尋常的一生。從1795年10月時掃蕩巴黎街頭造反者的年輕炮兵軍官,到1815年6月由於嚴重的指揮失誤而遭遇滑鐵盧之敗,他在短短二十年之內成功改造了法國和歐洲。
  • 拿破崙為何死得很難看?他到底為何而死呢?
    而按照拿破崙生前的要求,幾位英國軍醫和他的私人醫生對他的屍體進行了解剖;但是解剖的過程和結果卻不曾公布,外界無從得知。因此,拿破崙的死因引起了人民高度的懷疑,他究竟為何而死?有人說,軍人最大的榮譽就是戰死沙場,但是這種榮譽卻沒有能輪到拿破崙頭上。
  • 德國人看拿破崙:是民族公敵,還是歐洲英雄?
    兩百年來,這個科西嘉荒島的小個子,既是讓法國人魂牽夢縈的歷史巨星,也是令德國人難以忘懷的一代梟雄,更是歐洲人共享的歷史記憶的一部分。德國漫畫:《拿破崙年表》。通過渲染戰勝拿破崙,樹立本國民族認同,實為歐洲各國民族主義建構中屢試不爽的策略。無論比利時滑鐵盧的獅子之丘、英國特拉法爾加廣場的納爾遜紀念柱,還是俄國博羅季諾的雄鷹紀念碑,都是「對抗拿破崙」歷史意識的見證。由此看來,拿破崙既是歐洲的「公敵」,卻也用這種方式把自己深深烙印在德國以及歐洲其他各民族的集體記憶中。
  • 法國皇后歐仁妮,對愛情忠貞,俾斯麥傾慕,拿破崙三世卻並不忠貞
    ,與茜茜公主並稱歐洲兩大美女,她的丈夫拿破崙三世更是在歐洲極為出名。  當然,或許最出名的還是拿破崙三世的色當戰役。  歐仁妮出生在西班牙貴族家庭,而路易·拿破崙是拿破崙弟弟荷蘭王的兒子。     拿破崙三世並沒有因為拿破崙的影響,而爭光添彩,反而因為拿破崙的失敗,在18歲之前一直被軍事囚禁,之後一直在歐洲逃亡。
  • 從拿破崙的大陸封鎖令到曼德拉的自由經濟
    文 | 仙逸在現代工業生產條件下,任何壁壘、壟斷不僅將傷害他者的利益,同時也是一種自我摧毀,沒有任何國家的經濟,是通過封鎖和壟斷強大起來的,這是違反世界發展趨勢的一種倒退。---前言01 拿破崙因為歐洲知道,如果英國崩潰了,拿破崙治下的歐洲就是一片廢墟了。有人會驚愕,為什麼?除了仇恨法國大革命外,到底是什麼讓歐洲對拿破崙如此恐懼?
  • 大獅身人面像,拿破崙的不白之冤
    我是盧冬嬌,今天給大家講的是大獅身人面像,拿破崙的不白之冤。大獅身人面像最初的名稱現在已不可考。到新王國時期,它被尊為霍爾·艾姆·艾赫特,意為「日出時的荷拉斯神」。因為,此時埃及人把它視為太陽神,在獅爪的下方建了一座太陽廟,供人們朝拜。到公元前4世紀,一批批希臘人踏足埃及,他們一見到這座奇怪的石像,有人便脫口喊出了「斯芬克司」的名字。
  • 揭秘拿破崙死亡真相:真實死因到底是什麼?真的被下了慢性毒藥?
    拿破崙頒布的被稱為拿破崙法典的法律,對於世界法律文明的進程,產生了積極作用。拿破崙的徵戰對於摧毀歐洲的封建制度有著巨大而積極的作用,歐盟的成立還帶有拿破崙徵戰歐洲的印記。
  • 從拿破崙戰爭到德意志第二帝國建立,梳理普魯士崛起的發展脈絡
    事實也的確如此,普魯士是德國近代精神和文化的代名詞,同時也是後來德意志第二帝國中央集權制度和軍國主義的來源。俾斯麥所奉行的鐵血政策,其背後也確實存在普魯士的傳統。作為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強大邦國,普魯士是唯一可以與掌控皇位的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相匹敵的存在。然而自從歐洲三十年戰爭結束,威斯特伐利亞體系下的歐洲大國以國際法的方式將德意志地區邦國林立的狀況固定化,從而形成均勢秩序。
  • 《拿破崙王朝》:小說般輕鬆,歷史般深邃
    1842年,大仲馬陪伴熱羅姆親王,即拿破崙一世的侄子約瑟夫-查理-保羅·波拿巴遊歷厄爾巴島,重踏拿破崙·波拿巴昔日被流放的足跡。回程時,他們駛過一座圓錐狀巨型海中懸巖——「基督山島」。大仲馬根親王許諾:「我今有幸跟您一起遊歷,作為紀念,日後會寫一部小說,就以『基督山島』為篇名。」
  • 拿破崙一生最愛的女人,因為長得太美,兩次免於死刑
    這個人就是拿破崙的第一任皇后,也是法蘭西帝國的第一任皇后,當時的傳奇女子——約瑟夫·博阿爾內。約瑟芬·博阿爾內比拿破崙大6歲,在嫁給拿破崙之前已經結過婚了,並且生有2個孩子。因為首任丈夫與王室貴族有牽連,在法國大革命之後被推上斷頭臺,本來作為妻子的她也被判了死刑,卻因為她長得實在太漂亮而被赦免了。
  • 拿破崙一生的摯愛:33歲的她帶倆娃再婚,成為法國皇后
    嫁給子爵,躋身貴族行列約瑟芬1763年出生在加勒比的馬提尼克島,其父母是底層貴族,為了能夠提高家族的社會地位,過上上層社會的富貴生活,約瑟芬的父母希望她能夠嫁到貴族人家中。死裡逃生的約瑟芬很感激這位夫人,所以每次有珍貴的東西都會拿去送給她,一來二去兩人就處成了十分要好的姐妹。約瑟芬雖然失去了顯赫的家族地位,但是卻因夫人的救命之恩而結識了更多上層社會的人,其中甚至有一些軍官和政客,這對約瑟芬來說無疑是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