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獲諾獎以色列教授或明年任教韓國首爾大學

2020-11-26 人民網

人民網10月19日訊 據韓國《中央日報》中文網消息,兩位獲得諾貝爾獎的以色列學者預計將從明年起登上首爾大學的講臺。首爾大學10月17日表示,正在推進聘用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阿龍·切哈諾沃(Aaron Ciechanover,60歲)與阿夫拉姆·赫什科(Avram Hershko,76歲)教授為碩座教授。

據報導,兩位教授正任教於以色列理工學院(Technion-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切哈諾沃教授赫什科教授與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的歐文·羅斯(Irwin Rose)教授共同發現維持生命所需的蛋白質的分解過程,獲得了諾貝爾獎。兩位教授將赴任於醫科大學,從事研究活動,並開設專題講座。合同期為兩年,條件為在首爾大學一年至少停留一學期以上。

報導稱,首爾大學同時也在探詢與上述兩位教授在同一所大學任職的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丹·舍特曼(Dan Shechtman,72歲)教授的碩座教授聘任意向。舍特曼教授發現了新固體結晶結構「準晶體」榮獲諾貝爾獎。若被聘用,將在物理天文學學院進行講座。 

相關焦點

  • 發現「腦中GPS」 三科學家共獲諾獎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201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出爐,其中兩人是夫妻檔;三位科學家將分800萬瑞典克朗  2014諾貝爾獎公布時間(北京時間)  生理學或醫學獎  6日17時30分  物理學獎  7日17時45分  化學獎  8日17時45分  文學獎
  • 16位華人獲「諾獎風向標」斯隆獎,4人來自北大數院
    當地時間2月12日,有「諾獎風向標」之稱的斯隆研究獎公布了最新獲獎名單。獲獎者一共126人,其中有16位華人學者。作為中國第一系,「四大瘋人院」之首的北大數院,一直都是神一般的存在。諾獎風向標斯隆獎1955年設立,由美國艾爾弗·斯隆基金會(The 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每年頒發一次,以表彰那些在其研究領域內被認為最有前途的早期職業學者。最初分為物理學、化學、和數學三個方向。後來陸續增加了神經科學、經濟學、計算機科學、以及計算和進化分子生物學方向。
  • 臺灣生物學家獲「諾獎風向標」沃爾夫獎
    今年沃爾夫獎共頒發五個獎項,來自臺灣地區、美國、瑞典、加拿大和丹麥的七名科學家和一名藝術家獲此殊榮。他們分別是: 化學獎 臺灣「中研院」院長翁啟惠 醫學獎 美國麻省大學教授 Gary Ruvkun、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教授 Nahum Sonenberg、美國麻省大學教授 Victor Ambros,。
  • 騙子黃禹錫:是怎麼成為韓國民族英雄並為韓國衝擊首個諾獎的?
    沒有諾貝爾獎的韓國作為我們的近鄰,韓國經濟發達,在娛樂、造船、半導體和手機等領域取得了世界領先的成績。同樣的,韓國的科學和教育領域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近幾十年來,韓國對本土的大學和科研機構投入了大量資金。效果顯而易見。
  • 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文小剛是第三位華裔狄拉克獎得主
    原標題:理論物理大獎狄拉克獎揭曉,MIT教授文小剛等三人獲獎本年度的狄拉克獎揭曉。義大利當地時間8月8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揭曉了本年度的狄拉克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Subir Sachdev、芝加哥大學教授Dam Thanh Son和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文小剛。該獎項於1985年為紀念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設立,每年頒發給理論物理和數學領域的傑出科學家,獎金5000美元。8月8日是狄拉克的生日。文小剛是第三位華裔狄拉克獎得主。
  • 19年19位諾獎得主!日本人是如何成為「諾獎收割機」的?
    來源:格隆匯作者 | 諾勒圖吉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上周,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被頒發給三位得主:德國的John·B·Goodenough、英國的M·Stanley·Whittingham、以及日本的吉野彰(Akira Joshino)。
  • 凌晨兩點,一位諾貝爾獎得主在敲另一位諾獎得主的門
    於是,凌晨兩點多,諾獎獲得者羅伯特•威爾遜和妻子穿著睡衣敲開了他的鄰居,也是另一位諾獎獲得者米爾格羅姆的門。監控錄像顯示,威爾遜2:15按響了米爾格羅姆家的門鈴,還敲了十幾秒鐘的門。「保羅,是我。」威爾遜說,「你得諾貝爾獎了!他們正聯繫你,但聯繫不上,他們好像沒有你的電話。」
  • ...大學(深圳)特聘教授保羅·米爾格羅姆獲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特聘教授保羅·米爾格羅姆獲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2020-10-13 16:10:00 中國教育在線廣東站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公布,諾貝爾化學獎會是他嗎
    得主,預測在今年或未來可能獲得諾獎的科學家。共有24位科學家入選,其中包含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迄今為止,已經有 54 位「引文桂冠獎」得主獲得諾貝爾獎。由於今年被譽為「諾獎風向標」的拉斯克獎因為疫情停發,因此「引文桂冠獎」可能會成為 2020 年諾貝爾獎更具參考價值的預測名單。在今年的 24 位獲獎者中,有 19 位來自美國學術機構,包括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其他學者分別來自加拿大、德國、日本、韓國和英國。
  • 韓國首爾地區重點大學推薦
    如果去韓國留學,你會選擇哪個地區呢?相信絕大部分的學生還是會選擇去首爾地區,畢竟去別的國家留學還是會考慮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只有在發達的城市才更有可能會學習到一些熱門的專業和最新的科學技術知識,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首爾地區有哪些重點大學吧!
  • 韓國SKY高校之首——首爾大學
    公認的前三所出色學校分別為:首爾大學、高麗大學、延世大學,號稱「韓國大學一片天」的天空聯盟(SKY),他們可謂是撐起了韓國高等教育的半邊天。其中,首爾大學的綜合實力是最強的。因此,我們把首爾大學作為最後一站,希望用更多的時間,去了解這所歷史雖不太長但卻值得探索的學校。首爾國立大學,成立於1946年,以當時的京城大學(舊京城帝大)為主,將9個官立、公立、私立的專門學校合併組建起來。
  • 伊朗女數學家首獲國際數學最高榮譽「菲爾茲獎」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央社」8月13日報導,「國際數學家大會」(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Mathematicians)12日宣布,伊朗出生的米爾札哈尼獲頒數學界最高榮譽「費爾茲獎」,她是該獎首位女性得主,也是伊朗第一個獲得此殊榮的人。
  • 2020諾獎預測出爐!「引文桂冠」獎公布,諾貝爾化學獎會是他嗎?
    9 月 23 日,擁有 Web of Science、InCites 等著名論文及期刊索引平臺的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宣布了 2020 年「引文桂冠獎」得主,預測在今年或未來可能獲得諾獎的科學家。共有 24 位科學家入選,其中包含知名華人學者戴宏傑。
  • 諾獎風向標!19位科學家榮獲2019年度「引文桂冠獎」—新聞—科學網
    19位科學家榮獲2019年度「引文桂冠獎」
  • 天體物理再贏一次:三位物理學家因發現「黑洞」獲今年諾獎
    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三位物理學家分享了今年的這一獎項,獲獎原因是他們發現了「宇宙最黑暗的秘密」,即黑洞。
  • 三名科學家因黑洞相關研究獲諾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名科學家。彭羅斯1931年出生於英國,現為牛津大學教授;根策爾1952年生於德國,現任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地外物理研究所所長,併兼任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蓋茲1965年出生於美國,現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蓋茲也是迄今第四位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三位科學家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12萬美元)獎金,彭羅斯獲得其中一半,根策爾和蓋茲共享另外一半。
  • 97歲"鋰電池之父"等三位科學家獲諾獎
    諾獎:或幫助治療貧血癌症等疾病宇宙演化獲物理學諾獎:他們仨讓我們重新認識宇宙網易科技訊10月9日消息,北京時間10月9日17點45分,約翰·B·古迪納夫(John B.他目前是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的機械工程和材料科學教授。古迪納夫1922年生在德國,今年97歲,他幼年隨父親移民美國,在耶魯大學獲得數學學士學位並參加美軍,二戰結束後重返學校,在芝加哥大學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 諾獎風向標!戴宏傑入選,其中化學領域 6 人, 生理學或醫學領域 4 人
    24 名世界頂尖研究人員獲得此殊榮,其中有 19 位來自美國的領先學術機構,其他則來自加拿大、德國、日本、韓國和英國,其中生理學或醫學領域 4 人,物理學領域 7 人,化學領域 6 人,經濟學領域 7 人。
  • 韓國首爾大學(國立)研究生的錄取條件?
    韓國留學韓國國立首爾大學是韓國綜合排名第一位的高等學府因此它成為很多人留學韓國的首選學校。申請首爾大學時,成績是很重要的,同時也重視你的綜合素質。Topik成績是最主要的參考成績,申請研究生的話,專業跨度不能太大,同時面試也是很重要的。
  • 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文小剛個人簡歷介紹
    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文小剛個人簡歷介紹時間:2018-08-09 15:42   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華人科學家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文小剛個人簡歷介紹 義大利當地時間8月8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揭曉了本年度的狄拉克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Subir Sachd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