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這位新疆護邊員堅持守衛邊防20年?

2021-01-09 中國軍網

我為祖國守邊防:買買提努爾·吾不力艾山

在柯爾克孜族牧民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一座氈房就是一個哨所,一個牧民就是一個哨兵。」

小時候,買買提努爾·吾不力艾山一個人去放羊,父親經常叮囑他,看到山口有陌生人或者其他異常情況要立即告訴大人。父親的反覆囑託,讓買買提努爾把這句話牢牢刻在了心裡。

1997年,踏著父輩的足跡,買買提努爾·吾不力艾山也光榮地成為了一名護邊員,主要任務是守護木孜庫倫山口。邊境線另一端是塔吉克斯坦,在長達10公裡的邊境線上矗立著中塔51號界碑。

像買買提努爾·吾不力艾山一樣,在祖國的邊境線上還有許許多多的護邊員,終年固守著千裡邊疆。他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管理邊境,共同維護邊境地區和諧穩定,像一個個界碑巍然屹立在邊境線上,守衛著祖國的每一寸土地。

「新疆各族幹部群眾心向黨」 專題訪談——《我為祖國守邊防:買買提努爾·吾不力艾山》

(出品:新疆人民廣播電臺、新疆新聞在線網)

買買提努爾·吾不力艾山,柯爾克孜族,2011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今年42歲,是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布倫口鄉蘇巴什村木孜庫倫護邊組組長。

阿克陶縣境內有315.2公裡邊境線,有大小81處通外山口,51個界碑。

相關焦點

  • 一家四代先後出了16名護邊員,接力護邊帕米爾
    來源:中國國防報微信公眾號 作者: 劉慎 周超 高金德70年來,新疆阿克陶縣布倫口鄉牧民麥麥提努爾·吾布力艾山全家先後出了16名護邊員——一家四代接力護邊帕米爾這個點也是新疆阿克陶縣布倫口鄉的通外山口,是通往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的要道。20世紀40年代末,這裡只有麥麥提努爾的祖輩和兩三戶牧民居住。看到解放軍的巡邏任務很重,牧民自願加入護邊隊伍,還騰出氈房供巡邏官兵休整。麥麥提努爾的祖父珀默勒·多來提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代護邊人。
  • 零下30度、平均海拔3550米以上 護邊員新年堅守巡邏線
    在位於新疆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西部的木斯島冰山上,有一百多公裡的邊境線,常年駐守著80多名當地的護邊員。由於這裡海拔高、山勢陡峭,大部分巡邏都要依靠步行,尤其是其中的29號護邊站,巡邏路線平均海拔在3550米以上。
  • 新疆一「獵鷹」巡邏隊成網紅:柯爾克孜族馴鷹已有幾千年歷史
    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這支「獵鷹」巡邏隊就在新疆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合奇縣哈拉奇邊防派出所,巡邏隊由派出所組織所轄的3個護邊員分隊組成,每個分隊有三到四隻護邊員個人飼養的獵鷹。據哈拉奇邊防派出所教導員胡東亮介紹,柯爾克孜族有傳統的訓練鷹的習俗,每隻獵鷹都有「戶口」,其主人也有馴鷹許可證。
  • 國家電網公司實施新疆邊防連通電工程紀實
    7月25日,隨著35千伏木吉輸變電工程投運,新疆克孜勒蘇某邊防連從此用上了大網電,標誌著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提前5個月完成了2017~2018年27個邊防連站的通電任務。     新疆,擁有5600公裡的漫長邊境線,守邊官兵像潔白的雪蓮,深深紮根在祖國的邊境線上。過去,部分地處偏遠的邊防連及哨所無法用上大網電,一些官兵生活條件非常艱苦。
  • 邊防戰士巡邏途中偶遇雪豹!保護野生動物也是我們的責任!
    邊防戰士巡邏途中偶遇雪豹!保護野生動物也是我們的責任!想見到「雪山之王」雪豹這個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們的邊防官兵就很幸運與它短暫相遇,並拍下了珍貴畫面。▼近日,駐守在新疆阿克蘇防區的別迭裡邊防連烏宗圖什河哨所執勤官兵在巡邏時,發現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雪豹,在相遇不到30秒後,這隻罕見的「雪山之王」便消失在陡崖之間。
  • 新疆與8個國家接壤,邊防的通電工程,很難 但新疆電力做到了!
    八一前夕,7月25日清晨8時,隨著平均海拔3600米的木吉35千伏輸變電工程投運,新疆喀什地區某邊防連從此用上大網電、「長明電」。這標誌著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提前5個月全面完成2017~2018年軍區邊防通電任務,同時也意味著新疆第一階段邊防通電任務圓滿結束。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提出進一步做好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的命題。
  • 新疆青河縣:邊境線上的綠色庭院
    他回憶說,2017年自己剛當站長的時候,空落落的執勤房沿邊境一線分布,少有人煙,吃水用車拉用摩託車馱,吃飯頓頓是幹饢黑茶,條件別提有多艱苦了。  從2018年4月開始,青河縣邊境線所有警務站在縣委縣政府提出的「自力更生、改變邊境」的號召下,大力開展春秋季植樹,讓昔日荒涼的戈壁邊境線煥發出蓬勃生機。
  • 新疆邊防戰士巡邏時遭狼群包圍 拉槍栓對峙一夜
    紅其拉甫邊防連組建於1949年,常年擔負中巴邊境線近百公裡的守防任務,最高巡邏點海拔超過5800米。他們還守衛著世界上最高的國門——紅其拉甫口岸。  冰峰、雪谷、國門、界碑、青春……駐守在這裡的新疆軍區某邊防團紅其拉甫邊防連官兵,將熱血灑在風雪瀰漫的巡邏路上,將青春站成祖國邊境線上莊嚴的界碑,在帕米爾高原上續寫著一曲當代軍人的青春之歌。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身邊榜樣】四代人護邊,帕米爾高原上築起...
    0.7℃的「冰窩子」長21公裡、寬3公裡的邊境線上護邊員麥麥提努爾每天都要走兩遍走一趟需要兩個多小時他一走就是新中國成立時木孜庫侖只有幾戶人家他的祖父就開始自發巡邊1952年麥麥提努爾的父親也成了護邊員
  • 柯爾克孜族牧民玉努斯·牙庫西,堅持18年趕著犛牛為邊防官兵運送...
    位於天山託木爾峰深處的英沿地區,海拔3300多米,是新疆溫宿縣協和裡大隊薩瓦甫其牧場的重要草場。柯爾克孜族牧民玉努斯·牙庫西一家長年在這一帶放牧。他家不遠處坐落著一個邊防哨所,每年5月至9月,新疆軍區某邊防團庫爾幹邊防連10多名官兵在這裡執勤。雪域邊關,玉努斯與邊防官兵譜寫出一曲曲軍民魚水情深的動人樂章。
  • 零下20℃官兵守衛極限禁區,罕見畫面首曝光
    在那個氣溫接近零下20℃的冬天,面對邊境複雜形勢,官兵們憑藉堅定意志,用自己的雙手一點點將這裡建成如今的哨點。從那以後,5592觀察哨的官兵們就是極限禁區的「千裡眼」,時刻守衛著這片土地的安寧。「千裡眼」緊急出動!前往5592觀察哨的路上,我們首先來到了西藏軍區某邊防團前進指揮所,指揮帳篷內,各席位正緊張有序忙碌著。
  • 新疆邊防官兵坐打高射機槍(高清組圖)
    近日,新疆塔城軍分區某邊防團著眼戍邊守防任務,堅持從難從嚴、從實戰要求訓練,把部隊拉至野外陌生地域,組織重火器實彈射擊。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本文系轉載,不代表參考消息網的觀點。
  • 直通部委 | 20年來我國實施退耕還林還草5.15億畝 全國已辦理生態...
    林草局:20年來我國實施退耕還林還草5.15億畝國家林業和草原局6月30日發布《中國退耕還林還草二十年(1999—2019)》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年來我國實施退耕還林還草5.15億畝,成林面積佔全球同期增綠面積的4%以上。白皮書顯示,退耕還林還草工程涉及全國25個省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2435個縣(含縣級單位)。
  • 去新疆和西藏旅行,請先辦好邊防證 2019邊防證辦理流程方法詳解
    什麼是邊防證?我們在出入一些國家邊境區域的時候,由當地邊防大隊開具的一種證件,證件內容是你本人要去的地方和停留的時間。有了邊防證,你才被允許進出邊境區域。去哪些地方需要邊防證我國地域遼闊,與十四個國家相毗鄰,邊界線長達二萬多公裡。去西藏、新疆的部分地區需要邊防證。這裡說明下:不是你到上述幾個省就要邊防證,而是去這個省的邊境地區,才需要邊防證。
  • 新年伊始,邊防軍人踏上巡邏路!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邊防軍人依舊堅守在祖國的邊關遠眺萬家燈火守護萬裡平安新的一年他們再次踏上巡邏路01河尾灘邊防連2021年元旦新疆軍區河尾灘邊防連的官兵們迎著清晨第一縷陽光踏上了巡邏路(作者:陳偉)02西藏軍區邊防某團2021新年第一天西藏軍區邊防某團馬泉河邊防營組織了2021年第一次邊關巡邏巡邏之途艱險異常戰士們需要跨越荒原有時還需翻越海拔超過5000米的高山再大的困難
  • 塞外有江南――新疆伊犁中哈邊境見聞
    專題:改革開放30年系列調研報告  新華網新疆伊犁11月28日電(記者 黎雲)伊犁的獨特,莫過於它的「溼」。在新疆大陸性荒漠乾旱區中,伊犁是一個「溼島」。   因為溼潤,千百年來,伊犁一直是上天給草原民族的天賜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