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代先後出了16名護邊員,接力護邊帕米爾

2020-12-04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來源:中國國防報微信公眾號 作者: 劉慎 周超 高金德

70年來,新疆阿克陶縣布倫口鄉牧民麥麥提努爾·吾布力艾山全家先後出了16名護邊員——

一家四代接力護邊帕米爾

■劉慎 周超 高金德

8月15日一大早,43歲的麥麥提努爾·吾布力艾山像往常一樣,穿著心愛的舊軍裝與女兒古麗加瑪力一起在院子裡升起五星紅旗。隨後,他們騎上摩託車向木孜闊若牧業點駛去,開始了一天的護邊巡邏生活。

站在邊境線上,麥麥提努爾向女兒詳細介紹護邊經驗。去年剛剛高中畢業的古麗加瑪力,成為大家庭第四代中的首位護邊員,堅守在木孜闊若牧業點。

「木孜闊若」位於帕米爾高原,海拔高達5000米,被當地人稱為「冰窩棚」,牧民一年四季都得燒爐子取暖。這個點也是新疆阿克陶縣布倫口鄉的通外山口,是通往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的要道。

20世紀40年代末,這裡只有麥麥提努爾的祖輩和兩三戶牧民居住。看到解放軍的巡邏任務很重,牧民自願加入護邊隊伍,還騰出氈房供巡邏官兵休整。

麥麥提努爾的祖父珀默勒·多來提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代護邊人。麥麥提努爾回憶:「當時沒有什麼交通工具,爺爺只能靠雙腿走,頂著寒風,冒著積雪,途中與狼搏鬥過、掉入過雪坑、被洪水衝走過、吃過樹皮充飢……」臨終前,珀默勒把麥麥提努爾的父親吾布力·艾山叫到身邊,留下遺言:「這裡是我們的家,守好邊境就守住了家,這也是我們祖祖輩輩要肩負的使命。」

1952年,吾布力·艾山成為一名護邊員。「一身打了補丁的軍大衣,一雙開了縫的綠軍鞋,每晚睡前才能見一面。」在麥麥提努爾的記憶裡,父親總是不在家。吾布力一守就是28年,直到疾病纏身,他才不情願地下山。

1997年,麥麥提努爾踏上父輩的護邊道路,由於表現出色,他很快成為一名護邊小隊長。他所巡查的區域大部分地段是無人區,有的地方路窄坡險,摩託車無法通行,只能徒步行進。

2014年冬,3名邊防官兵在巡邏中突遇暴風雪,被困山中,麥麥提努爾連夜帶隊救援,經過5個小時與暴風雪的搏鬥,救回被困官兵。這樣的事情,麥麥提努爾巡邊22年來經歷了很多次。

長年巡查在邊防線上,大部分護邊員都患有偏頭疼、關節炎等疾病,麥麥提努爾患關節炎已10年,天一冷腿就痛,走路都困難,這成為他的一個心病——擔心自己護邊不能堅持下去。

讓他欣慰的是,去年,女兒古麗加瑪力高中畢業,第一時間向組織遞交了護邊申請書,追隨他加入了木孜庫倫護邊隊。如今,古麗加瑪力已經可以獨自執行護邊任務。麥麥提努爾說:「女兒剛開始只是想多陪伴自己,怕巡邏路上有危險,但時間長了,她對巡邊護邊也有了興趣和感情。」

從石頭路到柏油路,從徒步難行到摩託化巡邏,從完全依靠人力到配備信息化裝備……麥麥提努爾一家四代接力護邊,全家先後出了16名護邊員。他說,這些年,國家對護邊員的政策補貼和待遇都不斷提高,工資從剛開始的280元提升到2600元,還配發了巡邏摩託車,「在黨的好政策下日子越過越好,我們有義務為祖國守好邊防。」巡邊護邊22年來,麥麥提努爾更換了10匹馬、6輛摩託車,身上也落下了大大小小20多處傷疤,但他從不後悔。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守好國家的邊境才能守住家。」這是麥麥提努爾一家四代幾十年來巡邊護邊的信念。麥麥提努爾說:「看到國旗,我就感到我和祖國在一起了,等我老了,走不動了,我會將護邊的接力棒傳下去,教育我的子孫守護好祖國的每一寸土地,多為國家做貢獻。」

責任編輯/宮玉聰 石寧寧

網絡編輯/李斌琦

相關焦點

  • 【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身邊榜樣】四代人護邊,帕米爾高原上築起...
    慕士塔格峰腳下的阿克陶縣布倫口鄉蘇巴什村木孜庫侖牧業點海拔近4000米是個年平均氣溫0.7℃的「冰窩子」長21公裡、寬3公裡的邊境線上護邊員麥麥提努爾每天都要走兩遍1952年麥麥提努爾的父親也成了護邊員一幹就是28年從此家族每一代人都把護邊守邊當做神聖使命1997年麥麥提努爾從大哥手中接過護邊旗幟時他的女兒古麗加瑪麗·麥麥提努爾剛剛出生誰不會好好守護自己的家?
  • 零下30度、平均海拔3550米以上 護邊員新年堅守巡邏線
    在位於新疆阿勒泰地區吉木乃縣西部的木斯島冰山上,有一百多公裡的邊境線,常年駐守著80多名當地的護邊員。由於這裡海拔高、山勢陡峭,大部分巡邏都要依靠步行,尤其是其中的29號護邊站,巡邏路線平均海拔在3550米以上。
  • 致敬「帕米爾雄鷹」!
    拉齊尼一家三代都是護邊員,他打心眼裡感謝黨和國家的好政策,讓護邊員如今的待遇提高了,他覺得護邊員還需要就醫便利,他想從這方面提出一些建議。"木沙江說。 看著教室裡拉齊尼空蕩蕩的座位,木沙江和麥麥提決定,等培訓結束後,他們倆要一起去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去拉齊尼曾經守邊的地方走訪調研,根據拉齊尼生前的想法,提出一個建議,帶上全國兩會。
  • 是什麼讓這位新疆護邊員堅持守衛邊防20年?
    1997年,踏著父輩的足跡,買買提努爾·吾不力艾山也光榮地成為了一名護邊員,主要任務是守護木孜庫倫山口。邊境線另一端是塔吉克斯坦,在長達10公裡的邊境線上矗立著中塔51號界碑。「新疆各族幹部群眾心向黨」 專題訪談——《我為祖國守邊防:買買提努爾·吾不力艾山》(出品:新疆人民廣播電臺、新疆新聞在線網)買買提努爾·吾不力艾山,柯爾克孜族,2011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今年42歲,是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布倫口鄉蘇巴什村木孜庫倫護邊組組長
  • 託木爾峰腳下的接力哨兵
    他反反覆覆確認隨身物品後,又從院子裡返回屋子,從柜子裡翻出一個小箱子,拿出退休以來珍藏在綠色包裡的望遠鏡和迷彩服,高興地抱在胸口……  「我從護邊員崗位上退休已經3年了,前幾天聽說兒子吐爾地·玉努斯的假期結束要返回邊境,我向阿克蘇邊境管理支隊阿克青邊境派出所申請想陪兒子再走一次邊關路,去看看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派出所同意了我的申請,從那天起我就高興得睡不著覺。」玉努斯·亞庫西說。
  • 太倉EPE泡棉護邊護角的優點
    太倉EPE泡棉護邊護角的優點太倉EPE泡棉護邊護角可以具有維護保養的功能,太倉EPE泡棉護邊護角還可以防水抗靜電,防緩存,抗震,防磨擦等特點太倉EPE泡棉護邊護角具備柔韌性、輕質,頗具延展性。另外太倉EPE泡棉護邊護角也是有隔熱保溫,防水,隔熱保溫,隔音降噪,防磨擦,耐老化,抗腐蝕等一系列優異的應用特點。
  • 「生命禁區」裡種出綠色希望
    5月9日,雖然已經進入了初夏,但在喀喇崑崙山上海拔4300多米的黑卡溝護邊執勤點上卻依然大雪紛飛。卡點門前低洼處的一座蔬菜大棚裡,嫩綠的小菜苗從地膜中探出了頭,棚內一片春意盎然,與外面的冰雪世界形成鮮明對比。「看樣子再有兩個月,同事們就可以吃到我自己種的蔬菜了。」
  • 科普:寧夏珍珠棉護邊報價
    寧夏珍珠棉護邊報價運用懸空緊固包裝來代替現有的保利龍、EPE、紙制類內包裝,是經濟、實惠環保的辦法。概略點擊巴孚爾1688店肆了解。
  • 護鳥環志兩不誤 隆回40名幹部為小鳥「站崗」
    據介紹,國慶長假期間,該縣共有40餘幹部職工堅守在護鳥崗,共環志夜鷺、池鷺、水雉、矛斑蝗鶯等鳥類10餘只。據鳥類環志家介紹,鳥類環志是指世界上用來研究候鳥遷徙動態及其規律的一種重要手段。鳥環由鎳銅合金或鋁鎂合金製成,上面刻有環志的國家、機構、地址(信箱號)和鳥環類型、編號等。通過回收環志鳥,可以了解候鳥遷徙的行蹤、年齡以及種群數量等寶貴資料。
  • 上饒玉山「三護」行動持續推進,護出一方好生態
    對此,玉山縣護魚、護鳥、護野生動物資源(以下簡稱「三護」)專項行動全面深化推進,全體參戰單位和參戰人員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強化履職擔當,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以敏銳的執行、紮實的工作、過硬的作風,堅決支持疫情防控大局,堅決保護生態文明環境,堅決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 江西都昌:老漁民「上岸」,護鳥又護魚
    隨著禁捕退捕政策的實施,段慶縣從老漁民變身為「護魚員」。在成為「護魚員」之前,他還是一位擁有十年護鳥經歷的「護鳥員」。2010年夏,段慶縣在鄱陽湖邊散步,恰巧碰上現為西源鄉小天鵝協會會長的曹意助在巡湖,曹意助手臂上的紅袖章引起了他的注意。在曹意助的引領下,2010年10月起,段慶縣就開始了湖區巡護、保護候鳥宣傳等活動。
  • 平潮「路網融合」創新鐵路護路
    平潮鎮積極發揮「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的機制優勢,全面落實鐵路護路聯防責任,建成線上線下市級一流的鎮級護路聯防工作站,以「路網融合」推進鐵路護路創新。 今年7月,滬蘇通長江公鐵大橋順利通車,南通西站也投入運營,護路範圍進一步擴大。平潮鎮提前部署,組建鐵路護路專職巡查隊伍。新招聘16名專職鐵路護路員,深入開展鐵路護路網格化管理。
  • 2020屈臣氏HWB年度榜單盛典舉辦 美妝個護好物get起來
    而今在線上線下全融合生態的加持下,HWB年度榜單早成為了現象級的國民級美妝個護年度榜單,消費者不容錯過的美妝個護「種草」指南。想要知道今年的榜單都有哪些上榜好物,趕快來掃碼吧!(百人試榜團現場試用HWB上榜好物) 車行10萬公裡 2020美妝消費地圖新鮮出爐早在7月19日,屈臣氏HWB率先開啟#十萬公裡 美麗接力#直播綜藝秀,與特約合作夥伴領克02高能轎跑SUV聯手打造移動直播間,載著HWB候選好物,車行10萬公裡,與沿途城市女孩展開對話
  • 36年如一日 宣城一家三口接力守護揚子鱷
    指著遠處的小島,佘世珍老人說每年都有一隻野生揚子鱷在那裡產卵。這個位於紅星水庫邊的小村子分散著一二十戶人家。佘世珍的家離水庫只有百米遠。今年 79 歲的佘世珍老人告訴記者,在她年輕時,村裡就有人發現過揚子鱷,當地人稱「土龍」,那時候還沒有保護意識。1982 年,有一次兒子們在水庫遊泳,在水庫中間的小島上發現 了 一 窩 蛋 。「 他 們 以 為 是 蛇蛋,拿了回來。我老頭子說,這肯定不是大蛇蛋。」
  • 渝懷鐵路上護路8年,這對夫妻用雙腳丈量平安
    今年49歲的吳明香,是土生土長的鐵山坪街道勝利村人,見證了渝懷鐵路的建成開通,曾自豪火車從自己家鄉呼嘯而過,也曾親眼目睹不少村民橫穿鐵路、孩童在軌道旁玩耍等可能引發安全事故的情況,「最開始,鐵路邊還沒有修防護網,看見有人橫穿鐵路,讓人心驚。」吳明香說。
  • 《西域都護》
    #西域# 西域都護 西漢時,都護為加於其他官號上的職稱,多以騎都尉領其職,秩比二千石;東漢時為單任官職。武帝、昭帝時常在渠犁、輪臺屯田,置使者校尉領護,以供應往來使者。宣帝地節二年(前68),遣侍郎鄭吉屯田渠犁,與匈奴爭車師,有功,遷衛司馬,使護鄯善以西「南道」諸國。 至神爵二年(前60),匈奴日逐王降漢,使鄭吉發兵迎之,「北道」亦通,遂以鄭吉為騎都尉,兼護車師以西「北道」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