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住在溫宿縣吐木秀克鎮塔木裡克村安居富民房裡,靠退休金幸福生活的玉努斯·亞庫西比往常起得都早。這位快70歲的老人,當天跟平常不太一樣。他反反覆覆確認隨身物品後,又從院子裡返回屋子,從柜子裡翻出一個小箱子,拿出退休以來珍藏在綠色包裡的望遠鏡和迷彩服,高興地抱在胸口……
「我從護邊員崗位上退休已經3年了,前幾天聽說兒子吐爾地·玉努斯的假期結束要返回邊境,我向阿克蘇邊境管理支隊阿克青邊境派出所申請想陪兒子再走一次邊關路,去看看生活了幾十年的地方。派出所同意了我的申請,從那天起我就高興得睡不著覺。」玉努斯·亞庫西說。
尋找足跡
當天,玉努斯·亞庫西和派出所民警一起,乘車穿過坑坑窪窪的道路、高坡、危險山谷,經過四個多小時的顛簸,到達90公裡外的庫馬力克河口執勤點,重走曾經騎著馬或是犛牛要連續走兩三天危險路段的邊境線,尋找過去的足跡。
阿克青邊境派出所所長米爾卡米力·庫爾班說:「邊境派出所多次收到玉努斯·亞庫西要和兒子一起巡邊的申請,鑑於老人年邁,擔心他身體受不了,沒有同意。現在看到他矯健的步伐、高興的神情,發現所有擔心都是多餘的。」
到達目的地,玉努斯·亞庫西連一口水都沒喝,帶著兒子吐爾地·玉努斯走遍庫馬力克河口。接著,同大家一起參加升國旗儀式、唱國歌,在荒蕪的山上向鮮紅的國旗致敬。隨後同兒子一道,提著裝滿紅漆的桶,把執勤點前用石頭壘成的「中國」二字刷上紅漆……
「兒子,你現在是15名護邊員的組長,這是祖國對你的信任,也是我們全家對你的信任,希望你不要做對不起黨、對不起祖國、對不起鄉親們的事……」 把「中國」二字用紅漆刷紅後,玉努斯·亞庫西把阿克青邊境派出所作為紀念禮物送給他的望遠鏡和手提包轉交給兒子。
回憶往昔
玉努斯·亞庫西祖祖輩輩都是這片山上的牧民,一邊放牧,一邊守護祖國的邊境。
庫馬力克河口地處高山,天氣變幻莫測,在這樣的山區護邊放牧,一天當中可以看見四季。
1990年7月中旬的一天,位於託木爾峰腳下的這片英沿草原看起來天氣晴朗,玉努斯·亞庫西和妻子阿西古麗·卡德爾吃早飯的時候,從遠處滾滾而來的黑雲籠罩了這片地方,一會兒就下起了傾盆大雨。雨一直持續到下午,雨快要停時突然變成了大雪,很快就覆蓋了山谷。雪一停,陽光熾熱,雪崩加上雪水融化,出現了山洪,玉努斯·亞庫西家的房屋倒塌,所有的生活用品都被洪水衝走了……
這次山洪,庫馬力克河口附近的英沿地區許多牲畜、房屋、財產受損,玉努斯·亞庫西家的損失也不小。此後,大家都不敢住在山上,相繼搬遷到別處。但是,玉努斯·亞庫西全家留了下來。
「我擔心大家都走了以後,這裡沒人守護。」玉努斯·亞庫西說。
留下後的玉努斯·亞庫西,不是想著自己家裡損失了多少,而是擔心邊界上那55處石頭堆。次日天剛蒙蒙亮,他就帶著妻子去邊界查看,30多處石頭堆被洪水衝走了,他們難過地哭了起來。誰都知道,在邊界,石頭堆的作用非常重要,那是邊境的界定。為恢復石頭堆的原狀,玉努斯·亞庫西夫婦用數天時間確認了石頭堆原來的位置,辛苦五個月將邊境線上被山洪衝走的30多處石頭堆一點一點堆好。
從那以後,他們再也沒有離開過這片地方。
子承父業
為讓像他們一樣的護邊員和邊防民警不迷路,除了在邊境線上維護那55處石頭堆,玉努斯·亞庫西夫婦還在庫馬力克河口的許多小路、高坡、河流、山谷邊上打上路標。在近30年的堅守中,玉努斯·亞庫西夫婦守護的邊境線,沒有發生過一起本國和鄰國人畜越界的事件,甚至還為祖國重新勘定了222平方公裡土地。
玉努斯·亞庫西說:「我的父母在這裡生活了一輩子,我又在這裡出生長大,成家立業,我要守護好這片土地。」
歲月催人老。隨著年齡的增長,玉努斯·亞庫西說服兒子吐爾地·玉努斯子承父業。2006年,吐爾地·玉努斯申請加入護邊員隊伍,像父母一樣,過上了一邊放牧、一邊巡邊的日子,
吐爾地·玉努斯說:「小時候,父母巡邊無論走到哪裡都會帶上我,邊境線上的高峰、峽谷、河流、草原所處的位置我都有印象,也明白父母辛苦堆積那麼多石頭堆為的是什麼,我一定跟隨父母的腳步,當好護邊員,守衛好祖國的邊境。」
2017年夏季,玉努斯·亞庫西光榮退休。退休前,他把護邊的接力棒交給兒子,自己帶著「優秀護邊員」「優秀公共護邊員」等榮譽離開了熱愛的崗位。
【記者手記】庫馬力克河口護邊點位於中吉邊境,玉努斯·亞庫西幾十年如一日地守衛著祖國的邊境。他的愛國情懷,正是新疆各族人民愛國愛疆的生動寫照。
現在,兒子吐爾地·玉努斯也像他一樣,日夜守衛在這裡,如同託木爾峰腳下的接力哨兵,護衛著祖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