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報網綜合訊】美國宇航局(NASA)近日發射衛星「哨兵6號」,用來觀察氣候及觀測海平面變化。此次發射任務是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首次聯合發射地球科學衛星任務,是美國首次參與歐盟的「哥白尼計劃」(Copernicus Programme)。
「哨兵6號」衛星示意圖。(圖片來源:NASA官網)
臺北ETtoday援引NASA消息報導,搭載「哨兵6號」衛星的「獵鷹9號」火箭成功於11月21日在加州范登堡(Vandenberg)空軍基地發射,將執行全球海平面監測工作。此外,「哨兵6號」還會進行大氣測量,透過補充氣候模型、提供洋流的資料,幫助氣象學家做出更精準的天氣預報。
NASA地球科學部主任聖日耳曼(Karen St.Germain)表示,「哨兵6號」衛星能加深人類對地球氣候變化的理解,通過國際合作向世界提供此類訊息至關重要。
「哨兵6號」由歐洲太空署、NASA、美國海洋及大氣總署(NOAA)及歐盟聯合研發,獲得歐洲委員會的資助及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CNES)的技術支援。
「哨兵六號」全稱為「Sentinel-6Michael Freilich」,是為紀念今年8月去世的前NASA地球科學部主任弗雷裡奇(Michael Freilich)而命名,弗雷裡奇是推動從太空觀測海洋的重要人物。歐洲航天局地球觀測計劃主任阿施巴赫(Josef Aschbacher)提到,弗雷裡奇在地球科學上努力不懈,而且倡導國際合作應對氣候變化及海平面上升的挑戰。
據悉,「哥白尼計劃」又稱「全球環境與安全監測計劃」(Global Monitoring for Environment and Security),由歐洲理事會和歐洲太空總署聯合倡議,於2003年正式啟動。該計劃希望通過衛星及現場觀測數據,實現環境與安全的動態監測,以幫助制定環境法案或對自然災害做出反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