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德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人物,他的全名是路易斯·巴斯德,1822年出生於法國東爾城,畢業於巴黎大學。被世人稱頌為 「進入科學王國的最完美無缺的人」,也常常被稱為「微生物學之父」,他的一生可謂是成績斐然,是第一個創造狂犬病和炭疽病疫苗的科學家。早在一百多年前,他就研製出狂犬病疫苗,並且發明了巴氏消毒法,至今仍然在廣泛使用!
在巴黎讀大學,主修自然科學時,他的一位教授把他的化學成績評為「及格」,但是勤奮努力的巴斯德在1847年獲得了博士學位,不久就證明了那位教授的判斷為時過早。其實巴斯德出生於法國一個貧苦的皮鞋匠家,從小就很努力,在父親的鼓勵下,進入大學進修,後天的努力再加上他對化學的興趣,不久他就在學術界有了一席之地,在1848年成為物理教授。隨後1854年,巴斯德應聘到德國一所大學出任化學系主任。
在當時狂犬病的致死率是100%,是一種非常可怕的傳染病。當時人們對付狂犬病只有用燒紅的鐵棍。因為19世紀的歐洲人相信,火焰和高溫可以殺死一切病毒。只要是被動物咬傷的人們,都會被壯漢強行拉到鐵匠的打鐵鋪,用燒紅的鐵棍去燙傷口,但這樣並沒有任何效果,只是加速了死亡的到來。1880年底,一位獸醫帶著兩隻病犬來拜訪巴斯德,請求他幫助,看能不能製成狂犬病疫苗。
1881年巴斯德開始了對狂犬病疫苗的研究,尋找病原體過程中經歷了許多困難,最終在患狂犬病的動物腦和脊髓中發現了一種毒性非常強的病原體。為了得到這種病毒,巴斯德經常冒著生命危險從患病動物身上提取。有一次,巴斯德為了收集一隻瘋狗的唾液,竟然跪在那隻瘋狗的腳下耐心地等待,這種為了科學不惜獻身的精神太值得後人崇拜了。巴斯德把分離到的病毒接連注射在家兔的腦中,經過一百多次兔腦傳代的狂犬病毒再注射給健康狗,奇蹟發生了,這隻狗沒有得病,它有了免疫能力!
後來為了研製疫苗,巴斯德把多次傳代後的狂犬病毒和兔子的脊髓一起取出,懸掛在乾燥消毒的小屋裡,讓它自然乾燥14天以達到減毒的目的。又把脊髓研磨成乳化劑,用生理鹽水稀釋,製成了原始的巴斯德狂犬病疫苗。巴斯德冒著生命危險終於有了研究成果!
1885年時,一名9歲的法國小孩被一隻狂犬咬傷14處,醫生診斷後宣布他生存無望。他的母親幾乎帶著絕望的心態來求助巴斯德。巴斯德不忍心眼睜睜看著小孩死去,決定冒險一試。巴斯德在連續10天的時間內給他注射了十幾針毒性不同的狂犬病疫苗,由於這種疫苗還從來沒有在人類身上實驗過,每次注射後巴斯德都徹夜不眠焦慮地等待著,生怕會出現什麼問題,慢慢的,一個月過去了,這個小孩沒有任何不適,健朗如常,終於安心地返回家鄉了。
巴斯德也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從狂犬病中挽回生命的人,消息傳開以後,國內外絡繹不絕的患者都蜂擁而至。巴斯德和他的助手們日夜忙碌,嚴重損害了健康。1888年時,為表彰他的傑出貢獻,成立了巴斯德研究所,並且他親自擔任所長。此時的巴斯德已經由於過度的工作突發腦溢血,無法說話。但是依然表面出了無法抑制的喜悅。1895年,巴斯德與世長辭,但是他的精神,遺留的知識永遠在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