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套科普圖書就能在家造火箭!

2020-11-24 騰訊網

這幾天,首屆中國航天圖書節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在活動的留言區,有些小夥伴為我們留言希望我們推薦適合中學生或者成年人閱讀的航天科普讀物,小編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由中國宇航出版社出版的我國首套全方位、立體化展示載人航天偉大成就、介紹載人航天科技知識的大型科普叢書——中國載人航天科普叢書。

這套叢書自出版發行以來就廣受業內人士和讀者的好評。先後獲得了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優秀科普作品獎、第四屆中華優秀出版物提名獎(圖書獎)、「三個一百」原創圖書獎、第三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201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等多項大獎。

這套叢書能獲得如此多的肯定和殊榮,與它強大的創作團隊是分不開的。叢書由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組織編著,航天專家王永志、王文寶、袁家軍擔任主編。叢書編寫人員既有工程總設計師、工程總體的專家,也有工程相關系統的總指揮、總設計師;既有長期工作在航天領域的老專家、老領導,也有奮戰在科研一線的技術骨幹和管理人員,他們大多親歷和參與了工程的研製建設,是各自領域的權威人士,編寫內容概念正確、數據科學準確。

叢書的另一個特色就是鮮明的系統性和集成性。叢書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為主線,分別介紹了載人航天工程總體以及航天員、空間應用、載人飛船、運載火箭、發射場、測控通信、著陸場等各系統,結構清晰、重點突出,各個分卷相互銜接,形成整體。而各個分卷在圍繞其主題進行科普的過程中,可以說是將航天人的系統思維發揮到了極致。例如,介紹運載火箭的分卷《通天神箭——解讀載人運載火箭》將運載火箭的知識劃分為氣動設計、結構動力學、載荷與強度、箭體結構、動力、飛行控制、制導與控制、姿態控制等19個方面,每個方面又選取了數個知識性強的問題展開詳細論述。

圖書部分目錄展示

叢書突出了讀者感興趣的知識點,滿足了社會公眾對載人航天科技知識的渴求,語言流揚、深入淺出,圖文並茂、通俗易懂。航天專家們將工程實踐轉化為大量的示意圖、實物圖、知識連結等,大大提高了叢書的知識性和普及性。

圖書內容展示

這樣硬核的航天科普方式讓叢書成為了無數航天愛好者的必讀書目,難怪有網友曾經針對「讀完這套書能不能在家造出火箭」進行過激烈的討論。

事實上,載人航天是我國航天發展史上規模最大、系統構成最複雜、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高的國家級高科技工程,其研製任務是由數以萬計的工程師們在各自的分系統和學科領域做到近乎完美的分工協作才能完成的。希望通過閱讀叢書,有更多的青少年被航天事業所吸引和鼓勵,更熱愛科學,未來積極投身到航天事業中,成為航天大家庭中的一員。

說了這麼多,小夥伴們心動了嗎?除了中國載人航天科普叢書,小夥伴們還可以登錄京東、噹噹、天貓中國宇航出版社官方旗艦店了解和購買更多航天科普書。

1、載人航天科普圖書

2、月球探索科普叢書

3、火星探索科普圖書

4、其他航天科普圖書

編輯/楊潔、賈冰玉

監製/唐向華

相關焦點

  • 兒童圖書看什麼好?看科普漫畫!興趣是孩子科學啟蒙最好的老師
    最近有很多家長問我關於孩子應該看什麼的課外書的問題,我對此的回答一般都是比較謹慎的:看兒童科普書。由於各種文學書籍中往往帶有作者自己的意識形態,會影響孩子的三觀,家長應該根據自己對孩子的教育方式自行規劃,而科普書則相對更加客觀具體,哪怕作為「外人」我向各位家長推薦起來也很有底氣。
  • 孩子暑假宅在家,看看這4部經典科普紀錄片,比看動畫片有趣多了
    馬上就要暑假了,很多的孩子到了假期不是玩手機就是打遊戲,有的父母還會利用這段時間給孩子報興趣班,其實,我們不妨給孩子看看科普記錄片,開拓孩子的視野,讓他們變得更聰明。對於小孩子來說,好的科普紀錄片能夠幫助他們打開新世界的大門,讓他們了解更多的奇妙之處,比如人文自然、文化知識、宇宙奧秘等等,科普紀錄片是孩子認知、了解世界和地球最佳的方式。
  • 科普圖書的出版與閱讀力量
    經常有讀者感嘆,國內原創的科普圖書難讀,缺乏思想和趣味,沒有閱讀的意願,更談不上閱讀所帶來的快樂。與此同時,也有出版人說,科普圖書難做,做原創科普圖書更難,能夠贏得讀者喜愛的原創科普圖書難上加難。的確,科普圖書需要既要有嚴謹的科學觀點,又要有深入淺出的可讀性;既要有獨特的視角吸引讀者,但也不能偏離正確的科學規律。科普圖書的出版對於作者和編輯都是功力的考驗。
  • 大學生在家自製火箭走紅抖音 稱最終目標是用火箭送快遞
    近日,一條「大學生在家自製可回收的固體火箭」的短視頻火了。火箭設計製造者劉上.用抖音短視頻記錄下火箭設計、製造、發射的全過程,震驚百萬網友。視頻中,只見一枚紅白相間外體的火箭在一塊空地上等待發射,隨著「3、2、1,點火」話音一落,火箭帶著一條長長的黑色尾煙直衝雲霄,成功發射。在空中繞了一圈後,火箭平穩下落,降落傘成功打開,火箭順利著陸並被回收。
  • 大一新生在家自製火箭,偶像是當代鋼鐵俠
    疫情期間,你在家都做了什麼呢?相信最近不少人都聽過一個大一新生在家自製火箭的新聞,同樣是九年義務制教育,別人總是這麼的優秀。實際上,這則視頻的作者,同時也是火箭的設計者,只是一名就讀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航空航天工程專業剛剛結束大一課程的學生而已,名叫劉上,和所有普通人一樣,今年疫情期間,他也只能待在家裡。
  • 圖書推薦丨科普大集市,一起去探尋神秘有趣的科學快車!第三彈
    今年疫情期間宅在家裡小夥伴們一定讀了不少書吧?是不是把家裡的藏書都讀完了呢?別急!「科普大集市」滿足你關於科普圖書的一切想像!總有一本書會讓你愛上科學!知名古生物復原畫師菊石君四位老師為我們帶來了他們所著及參與創作的精美科普圖書
  • 2017十大科普圖書出爐 《航天育種簡史》上榜
    2017年十大科普圖書出爐《航天育種簡史》榜上有名  培養國人、特別是青少年的科學素質,對推動我國成為世界科技強國十分重要。國人的科學素養與國家的未來發展息息相關,而科普圖書作為向廣大讀者傳播科學知識、灌輸科學思想的重要渠道,對提升國人尤其是青少年的科學素質與人文素質起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 親手製造一米高的大火箭、發射!這個大玩具讓娃兒驚呆了
    5歲多的孩子,直接上手就能做。對於五六歲以上的孩子,30分鐘左右就能組裝完成!教育產品的良莠不齊已經成為很多媽媽的心頭之患,動畫得把關,繪本得先看,科普類更是謹慎對待。這套火箭盒子就不一樣了,模型與真實火箭是1:60至1:50的精準比例,小立牌工作人員設定也具有代表性和完整性。
  • 調研國內科普圖書市場「五多五少」癥結在哪裡?
    優秀的科普讀物,正是提升民眾科學素養的重要載體。這便是我提出此項建議的背景。  那麼,國內科普圖書寫作與出版情況如何呢?為獲得更準確答案,去年,我首先逛書店了解科普類書籍概況,然後查閱資料,調研相關出版機構。
  • 中科院科創中心舉辦專場科普圖書分享會 倡議全社會科普閱讀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9月20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全國科普日「科普閱讀聯合行動」領讀活動暨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北京分院)專場科普圖書分享會,20日下午在中科院學術會堂舉行,會上向全社會發出鼓勵科普閱讀、科普創作和助力形成全民讀科學、學科學、用科學良好氛圍的倡議。
  • 圖書推薦!科普大集市,去探尋神秘有趣的科學快車吧!第五彈
    「科普大集市」滿足你關於科普圖書的一切想像!知名古生物復原畫師菊石君四位老師為我們帶來了他們所著及參與創作的精美科普圖書此外還有關於神奇動物、史前巨獸、蔚藍海洋、食物王國、人體探秘、科學實驗、學科知識共7個主題,2000餘本圖書供大家選擇!在嘉年華期間,我們將每天推薦一個主題中的6本圖書。小夥伴們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了?話不多說,那就來一起看看今天的主題學科知識中都有哪些有趣好玩的科普圖書吧!
  • 慧眼識「諾」讓優質科普圖書有趣「出圈」
    英國數學物理學家、霍金的朋友羅傑·彭羅斯,榮獲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湖南科技社先後籤約出版過他的《皇帝新腦》《通向實在之路》《宇宙的輪迴》《時空的本性》等4本科普圖書,還有早前新籤的第五本圖書《新物理狂想曲》也將於今年12月與讀者見面,均由吳煒擔任責任編輯。
  • 疫情在家半年,大一男生自製火箭發射成功並回收!網友:後生可畏
    8月6日,這條名為《疫情在家耗時半年自製一枚矢量噴管TVC姿態控制傘降回收固體火箭 (成功發射-回收)》的視頻在嗶哩嗶哩視頻網站(B站)上火了,目前播放量已超百萬,彈幕6000多條,最高全站日排行從標題就能看出這人是利用疫情在家的時間研究出來的在座的多少人這段時間在家只顧著長肉了…這則視頻的作者,同時也是火箭的設計者,名叫劉上,就讀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航空航天工程專業,剛結束大一的所有課程,視頻中所有步驟都由他自主完成。
  • 科普| 不出門,玩科學!200個親子小實驗在家就能玩!
    科普 | 不出門,玩科學!200個親子小實驗在家就能玩!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年過年呆在家裡不出門
  • 為了給小學生科普知識,這些遊戲公司操碎了心,竟然教玩家造火箭!
    動物森友會》裡的糞化石是有科學依據的;隨後更多學者陸續證實,動森中存在更多可供挖掘的科普知識。任天堂從沒把動森只當一款遊戲看,他們堅持在快樂玩家的同時寓教於樂!《坎巴拉太空計劃》:好好學習長大去造火箭你敢信玩家玩了《坎巴拉太空計劃》,長大後真的能造出火箭,這遊戲還就真那麼神奇!
  • 親手造一米高的大火箭,這也太酷了吧!|飛船|太空人|火箭發射|貼紙...
    下面我們先看團購信息:  火箭大揭秘  進行一次了不起的發射任務  (原價179元)  限時團購價:139元  戳圖搶  *發貨說明:火箭盒子48小時內發貨  貼著貼著就懂了  說完重頭戲,再來說說同樣好玩的科普繪本貼紙書!
  • 被「圖書致癌」的新聞嚇到?一起科普,書的味兒,哪裡來?
    「這本書有味道,放窗臺上晾了幾天都沒散完。」 …… 翻一翻各童書購買平臺的評論區,常常會看到這樣的評論。尤其是媒體過一段時間就會爆出一條假新聞,類似某某夫婦屯書過多,丈夫體檢發現癌症,原來是圖書汙染所致…… 如果我們能對圖書的印製和出版多一些了解,那拿到一本書時就能心中更有數。 今天這篇科普文章來自我的閨蜜,奇想國的副總編輯@代冬梅。
  • 圖書推薦丨科普大集市,一起去探尋神秘有趣的科學快車!第四彈
    「科普大集市」滿足你關於科普圖書的一切想像!知名古生物復原畫師菊石君四位老師為我們帶來了他們所著及參與創作的精美科普圖書此外還有關於神奇動物、史前巨獸、蔚藍海洋、食物王國、人體探秘、科學實驗、學科知識共7個主題,2000餘本圖書供大家選擇!在嘉年華期間,我們將每天推薦一個主題中的6本圖書。小夥伴們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了?話不多說,那就來一起看看今天的主題食物王國中都有哪些有趣好玩的科普圖書吧!
  • 陪孩子看了上百部恐龍內容,我推薦這套故事+科普+遊戲的繪本
    這裡面看的內容、題材、形式都有差異,有他看一遍就再也不願看的,也有一個星期看好幾遍的。從他的觀看喜好中,我發現他格外喜歡看那些仿真類科普範的恐龍內容,像《恐龍星球》他幾乎隔一天看一遍。因為孩子喜歡恐龍,所以我在給孩子選擇繪本的時候,也有意往這個方向選。
  • 造飛機不算啥了,中國學生自製一枚火箭
    8月6日,這條名為《疫情在家耗時半年自製一枚矢量噴管TVC姿態控制傘降回收固體火箭 (成功發射-回收從標題就能看出這人是利用疫情在家的時間研究出來的在座的多少人這段時間在家只顧著長肉了從他的視頻簡介中還能看到,他初中階段的作品:無控火箭發射……下面進入看神仙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