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無所有的年輕人,那麼我建議你去北上發展。
如果你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那麼我建議你去北上廣發展。
如果你心懷某種夢想,那麼我更建議你去北上廣發展。
前幾年有一部很火的電視劇叫做《北上廣不相信眼淚》,那一段時間各種關於北上廣深的話題都被掏了出來。
大部分人的觀點都會是一線城市的壓力很大,頂不住壓力的時候會想逃回自己的家鄉發展,逃回自己的縣城,找一份普通的工作,每個月拿著兩三千塊的月薪過日子,娶老婆生孩子就可以了。
我沒有權利去說這種生活方式或者選擇方式是對與錯,但是從個人的發展來說,一個在北上廣深待過的人,和一個從沒有涉足家鄉以外的城市的人,他們的眼光跟格局完全是一個天和一個地。
先說社會資源,我們就拿最簡單的職場資源和教育資源來做對比。
北上廣深參加高考的學生會比其它城市參加高考的學生更有優勢,錄取線更低。
畢業之後能夠享受更多的職場資源,會有更多的可期待性。
反觀一個是在家鄉城市待一輩子的人,能夠享受的資源非常有限,而且需要靠自己付出無限的努力,才有可能換來一些在別人眼中不怎麼樣的生活品質。
我們再來說說社會階層的問題,人在社會中生存是有階層的,千萬不要說人人都是平等的。
我告訴你,人生下來就是不平等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始階層。
你可以通過你的努力,跨越到其他更高的階層。
但是目前你一定是有你自己的階層,如果你還身處在社會最低的階層,你更應該去北上廣深去拼一拼。
以最小的付出和最大的風險來撬動最大的回報,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願意在北上廣深發展。
即便生活壓力非常之大,但依然生活在一線城市。
每個月的生活開支,房租水電,難道他們不累嗎?他們壓力不大嗎?那他們為什麼還願意待在一線城市呢?
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人在北京,大概10年前有一套房子,也是厭倦了一線城市的生活,他做了一個這輩子最大的錯誤。
他賣掉了10年前北京的房子,來換取家鄉的一套別墅以及幾百萬的存款。
在家鄉呆了10年之後,感覺整個人都廢掉了,所以他又做了一個決策,要回到北京。
然後為了在北京立足,他把家鄉的房子賣掉,把存款全部取出來,然後東拼西湊,大約湊了接近1000萬,才買回了10年前自己的房子,而且是同一套房子。
我們不用去追究,這個文章裡面故事的真實性。
這個案例只是告訴大家,10年時間你逃回了家鄉,但是你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和金錢來贖回,你失去了一切。
所謂的人生苦短,生活更重要,都是不願意努力而找的藉口!
你可以來反駁我,但是結果一定會證明,誰對誰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