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北上廣,回家鄉找份安逸的工作,是當代年輕人最後的抉擇嗎?

2020-12-04 零一師兄

如果你是一無所有的年輕人,那麼我建議你去北上發展。

如果你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那麼我建議你去北上廣發展。

如果你心懷某種夢想,那麼我更建議你去北上廣發展。

前幾年有一部很火的電視劇叫做《北上廣不相信眼淚》,那一段時間各種關於北上廣深的話題都被掏了出來。

大部分人的觀點都會是一線城市的壓力很大,頂不住壓力的時候會想逃回自己的家鄉發展,逃回自己的縣城,找一份普通的工作,每個月拿著兩三千塊的月薪過日子,娶老婆生孩子就可以了。

我沒有權利去說這種生活方式或者選擇方式是對與錯,但是從個人的發展來說,一個在北上廣深待過的人,和一個從沒有涉足家鄉以外的城市的人,他們的眼光跟格局完全是一個天和一個地。

先說社會資源,我們就拿最簡單的職場資源和教育資源來做對比。

北上廣深參加高考的學生會比其它城市參加高考的學生更有優勢,錄取線更低。

畢業之後能夠享受更多的職場資源,會有更多的可期待性。

反觀一個是在家鄉城市待一輩子的人,能夠享受的資源非常有限,而且需要靠自己付出無限的努力,才有可能換來一些在別人眼中不怎麼樣的生活品質。

我們再來說說社會階層的問題,人在社會中生存是有階層的,千萬不要說人人都是平等的。

我告訴你,人生下來就是不平等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原始階層。

你可以通過你的努力,跨越到其他更高的階層。

但是目前你一定是有你自己的階層,如果你還身處在社會最低的階層,你更應該去北上廣深去拼一拼。

以最小的付出和最大的風險來撬動最大的回報,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都願意在北上廣深發展。

即便生活壓力非常之大,但依然生活在一線城市。

每個月的生活開支,房租水電,難道他們不累嗎?他們壓力不大嗎?那他們為什麼還願意待在一線城市呢?

我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講述的是一個人在北京,大概10年前有一套房子,也是厭倦了一線城市的生活,他做了一個這輩子最大的錯誤。

他賣掉了10年前北京的房子,來換取家鄉的一套別墅以及幾百萬的存款。

在家鄉呆了10年之後,感覺整個人都廢掉了,所以他又做了一個決策,要回到北京。

然後為了在北京立足,他把家鄉的房子賣掉,把存款全部取出來,然後東拼西湊,大約湊了接近1000萬,才買回了10年前自己的房子,而且是同一套房子。

我們不用去追究,這個文章裡面故事的真實性。

這個案例只是告訴大家,10年時間你逃回了家鄉,但是你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和金錢來贖回,你失去了一切。

所謂的人生苦短,生活更重要,都是不願意努力而找的藉口!

你可以來反駁我,但是結果一定會證明,誰對誰錯。

相關焦點

  • 逃離北上廣的年輕人:幸福感高了 可錢不夠花
    (原標題:逃離北上廣的年輕人:幸福感高了,錢不夠花) 每月花50元看場電影,隔兩周點個十多塊的奶茶外賣,周末約朋友去新開的餐廳嘗嘗鮮。
  • 逃離北上去成都定居的年輕人,現在後悔了麼?
    我加入了一個「逃離北上廣,搬來成都」的500人大群,群裡都是曾經或現在正在一線城市打拼的上班族,要麼已經搬來,要麼時刻觀望著機會搬到新一線城市生活——我跟他們聊了聊:逃離一線去成都定居的理由及內心是否存在矛盾。
  • 逃離北上廣,農民不進城,國內「逆城市化」是否已經來臨?
    03 "農民不進城,逃離北上廣"是逆城市化嗎?當我們了解完"逆城市化"的內涵後,再來看目前國內所提的逆城市化現象,就會有新的認識。無論是浙江農民不願意進城,還是白領精英"逃離北上廣",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逆城市化",而是因為特殊國情導致的特定社會場景。
  • 年輕人找工作再難,也不要從事這3類職業,容易把一個人廢掉!
    年輕人找工作再難,也不要從事這3類職業,容易把一個人廢掉!現在的社會,找工作成了很多人都關心的話題。尤其對於那些剛邁出腳步的應屆生,或者已經在社會上混了幾年的年輕人來說,找工作就成為了很重要的事情。往往很多人在經歷了找工作的失敗之後,心中的要求就會直線下降,隨便找個工作應付一下就算了。不過,年輕人找工作再難,也不要從事這3類職業,容易把一個人廢掉!原因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適合年輕人,否則就沒有必要說找合適自己的工作,隨便去外面找份工作應付一下不就好了。
  • 【劉東旭】「推拉理論」再闡釋:基於彝人的流動抉擇分析
    在表哥的介紹下在東莞一個工廠找了一份臨時工工作。等到 2003 年彝族年回家的時候,他帶回了 10000 元現金。這對他們的這樣的家庭而言是一筆不小的錢。第二年,他便把孩子留在家中,帶著老婆一起去了東莞。如此 3 年後,他們攢了 40000 多塊錢。回家在山下的路邊蓋了一棟3 間的房子。
  • 天真的社畜,正從北上廣逃往杭州
    一夜之間,逃離北上廣去杭州,成為了一部分年輕人新的潮流。「上周還在約吃飯的北京朋友,這周已經堵在了西湖邊,倔強地發著『在杭州找回生活』的朋友圈。」杭州成為了不少人嚮往的城市。在各種社交媒體上「去杭州工作怎麼樣」的討論也在逐漸發酵。越來越多的人,似乎正在將杭州作為自己跳槽的備選項。一、逃離北上廣,去杭州在杭州生活過的人總會提到一個細節:在杭州的很多路口,即使沒有紅綠燈,機動車也會專門停下來等行人先走。
  • 疫情過後找工作有多難?內容太真實了
    很快就到了底,童鞋找工作怎麼樣?不得不說,受疫情影響,現在真的很難找到工作,如果你不富起來,找工作就不那麼容易了。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就業機會減少,一方面,有太多的工作的人找不到,有幾十個人在競爭普通的職位,另一方面,一些不好的公司趁機收穫「廉價勞動力」,導致求職者停止求職。
  • 年輕人,選擇三類有潛力的工作,失業後也不用擔心找不到高薪崗位
    很多大學生畢業以後都希望自己能夠有一份工作,大家只要用心的工作,下去就能夠獲得很多成長的機會,工作能力和經驗都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可是有很多的年輕人並不知道自己應該選擇什麼行業或者什麼崗位,所以逼著再次也是建議大家應該選擇以下這三類有潛力的工作,至少在失業以後也不用擔心自己長時間找不到合適的職業,而且默默辭職以後更能夠讓你在新的崗位上發揮出自己的潛力。
  • 繼北上廣深之後,期望值最「高」的城市,也是年輕人渴望去的城市
    許多的年輕人都會來到大城市,發展自己的專業長處,能夠闖出自己的一片天。所以,現在最為熱門的發展城市就是北上廣深四座城市。經濟發展帶來的壓力,大城市的工作壓力也就會隨之增加,上下班地鐵高峰期,大城市的人流量也是有增無減。
  • 成都人的真實生活:白天拼命工作,晚上火鍋燒烤照吃不誤
    它可以包容那些和我一樣沒有勇氣去北上廣,卻又不甘心回老家想要闖一闖的年輕人,可以養活那些上有老下有小為了生活奔波的中年人,可以保護那些退休年邁,頤養天年的老年人。 但是,你真正了解成都嗎? 總有人說,成都是一座很慢,很安逸的城市。 但只要你經歷過一次早高峰,坐一次高峰期兩分鐘一趟的1號線,你才會感覺到真正的成都速度。
  • 95後滬漂故事後續:年輕人,我滬漂23年年薪千萬,40歲才敢結婚
    「剛畢業工資三五千正常」剛畢業的年輕人3~5K正常工資。那些想要大幾千的,假如你是老闆你也不會給小白開那麼多,大把有經驗的人競爭崗位。「錢給夠了別說996,住公司都行」呵,不就覺得剛畢業的沒錢好忽悠嗎。好工作別人會跳槽?錢給夠了,別說996,住在公司都行。
  • 你獨自一人,在北上廣深過得好嗎?
    記得之前工作的時候,有一次晚上十點了,一群人窩在會議室裡想創意。老闆走進來,問我們對於家用音響有什麼感覺。身邊的同事說,很重要啊,畢竟每天回家開燈之後,第一件事就是要打開音響。這件小事讓我印象還挺深刻的。因為我發現因為我一直住在家裡,所以對於這種獨居的生活毫無概念。好像回家之後,有人開門理所應當。好像回家之後,有電視在播,有人在說話,稀鬆平常。
  • 中國年輕人愛北上廣深,日本年輕人卻樂意到鄉下去-虎嗅網
    工作也是年輕人選擇逃離大城市的原因。雖然東京這樣的大城市機會多,但是日本企業的工作高度模式化,規則至上、程序為先,辦事守則規定得事無巨細,不給人多少發揮創造力的餘地,普通上班族的工作就是按部就班。而且,時至今天,日企依然講究「年功序列」、論資排輩,薪資上漲,主要由入職年頭決定,職位晉升對於20出頭的年輕人來說顯得遙遙無期。
  • 當代年輕人的窘狀:一個人住8㎡「老鼠窩」,晚上只能睡在柜子裡
    那麼如果一個8㎡的屋子裡,同時塞進了餐廳、臥室、浴室和衛生間,你能想像這是什麼樣的場景嗎? 「這樣8㎡的屋子,根本就不像是家,而是一個放大版的老鼠窩。」在繁華的一線都市之中,讓我們無法想像的是:一群外表光鮮靚麗、工作體面的年輕人,下班回家後,卻得面臨連10㎡都不到的單身公寓。 他們有夢想,抱著雄心壯志,在一線城市打拼,或北漂或廣漂。可面臨巨額的房價和房租,他們連搬進一間像樣的房子,都成為奢望。而居住在擁擠小公寓的年輕人,數不勝數。
  • 女性備孕和工作之間衝突嗎?三種處境三種選擇,備孕之路難抉擇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接到林女士的這樣一個投稿:請問,備孕和工作衝突嗎? 婚前,老公就和林女士說好不用她工作賺錢,就負責照顧好小家和他就行,因此,結婚後的兩三年時間裡,林女士便一直沒上過班。 但是,由於今年行情不太好,導致老公一人養家的壓力非常大,他就想和林女士商量能不能出來找份工作,緩解一下家庭壓力。
  • 拒絕加班和996的年輕人,目前最好的選擇,就是選擇體制內工作
    最近公司剛來了個97年的小夥子,大家一起吃飯的時候說到了找工作的話題,那個小夥子說:「我來這裡工作純粹是看上了這裡雙休和不加班來的。」我們對於這個回答,既覺得意外又覺得在情理之中。是啊,現在的年輕人找工作高薪已經不再是第一考慮因素了,舒服,不加班,不被996壓榨就是他們找工作的首選考慮因素。
  • 逃離北上廣,我要回鐵嶺。李雪琴說:宇宙的盡頭是鐵嶺
    畢業之後在北京打拼了幾年,然後大批輿論開始說,生活不必那麼累,逃離北上廣,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吧。於是我就帶走另一種夢想離開了,更可笑的是,後來我卻發現,這些媒體公司都在北上廣,我覺得這是一個生活的玩笑。李誕在一次脫口秀中也調侃過這種事情,為什麼只說是北上廣,而沒有深,這可能是深圳引進人才的一種手段。
  • 27歲花唄每月欠額達到3萬,榨乾當代年輕人的是什麼?
    當代年輕人的消費觀,當月工資當月花,過年一分帶不回家。月光族幾乎成了每個年輕人的生活狀態,有的人認為花唄不是欠錢的,是用來增加流動資產的。並且認為月光是一種人生態度,把自己的生活過得好點不比節衣縮食強?
  • 夜讀丨在北上廣深月薪1W能過上怎樣的生活?我們收到了2500份答案
    前些日子,我們問了一個扎心的問題:北上廣深的年輕人,拿1萬左右的月薪過上了怎樣的生活?我們年輕人真的很窮看到後臺有留言說:「畢業第一份工作,拿40%的工資。住在離公司走路十分鐘的小區裡,每天晚上在家煮麵條,中午吃便宜的外賣,生活品質跟大學相比直線下降。」是啊,上學的時候,每月那點生活費根本不足以滿足我這顆「放縱不羈愛自由」的心,幻想著上班後一躍成小資浪在C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