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北上廣的年輕人:幸福感高了 可錢不夠花

2020-11-23 網易

(原標題:逃離北上廣的年輕人:幸福感高了,錢不夠花)

每月花50元看場電影,隔兩周點個十多塊的奶茶外賣,周末約朋友去新開的餐廳嘗嘗鮮。從廣州辭職回到湖南家鄉一年後,張歌逐漸適應了小城的生活節奏。

大學畢業後,張歌曾在廣州做過兩年的會計,最終決定回家過更穩定的生活。在她看來,回到城鎮後閒餘時間多了,幸福感高了,可錢不夠花。

小鎮消費

「剛回家的時候,一度覺得養不活自己。」張歌吃住都在父母家,省去了飯錢和房租,每月最大的支出就是「買買買」,尤其是買衣服。大城市的消費習慣被複製至小城鎮,2800元的月工資不足以支撐張歌的消費水平,花唄成了她的資金中轉站。月末工資發放後,張歌會第一時間轉至餘額寶,趕在花唄還款日當天還款。

下個月,張歌的花唄得還3000塊。她認為縣城裡消費太貴了。「前陣子逛街看上一件羽絨服,我以為最多七、八百,一問對方要價1600元,一分錢的折扣都不給。」

張歌所在的安鄉縣城,是個除了湖南外地人少有耳聞的地方。當地的房價常年徘徊在5000-8000元每平米,2018年年初碧桂園的開盤,曾引發當地轟動。縣城中心最繁華的一條街,約700米,多達14家金店緊湊地分布。城區有兩家肯德基,二者的步行距離僅有10分鐘。

像張歌這樣身處三至五線城市的年輕人,正成為消費新力量。他們是大眾口中的「小鎮青年」,年齡在18-30歲之間,過著朝九晚五的日子,沒有被高房價壓得喘不過氣,有較長的娛樂時間,消費意願也更加強烈。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小鎮青年的基數達2.27億,遠高於一二線城市青年數量(0.68億),這是個相當龐大的群體。

2019年1月,尼爾森發布了2018年第四季度中國消費趨勢指數報告,中國2018年全年的消費趨勢指數為113點,其中農村地區和三線城市實現小幅上揚,分別從113點增長至115點和114點,高於一線城市(110點)和二線城市(113點)水平。

在深圳打工的陳芬與張歌是同鄉,她感嘆,過年帶的2萬塊「春節費」,一下子就花沒了。「在老家,約上五、六個朋友去餐館吃飯,消費400、500塊錢很正常。我把我們這兒的消費情況講給外地朋友聽,他們都不相信。」

小鎮生意

正值春節出行高峰期,外地返城的道路又堵了10分鐘,商務車司機小楊連連嘟囔:「堵得人鼻子眼睛冒火。」

小楊開商務車已3年,最大的感受是,安鄉縣城裡的小車多了。「我還看到過本地牌照的保時捷。」小楊說

安鄉縣的轎車數量在增加。在縣城做了8年汽車銷售生意的潘老闆介紹,現在年輕人來看車的不少,部分是從農村過來的,年輕人更傾向於買合資品牌的汽車,偏好的價位在15-20萬之間。

「2018年我們店一汽大眾捷達賣得最好,報價在10萬以下。整個縣城的新車銷量大概是3000多臺,還有不少人是在外地買的車。」潘老闆表示。

在低廉的生活成本、較輕的房貸壓力前提下,汽車成為小鎮青年的出行「標配」。四五線市場及縣鄉市場成為車市銷量的新增長點,各大汽車廠商都在加速渠道下沉,包括奧迪等高檔車品牌。

對於國美、蘇寧等家電零售商而言,一二線城市家電市場趨於飽和,深入縣域市場也成為必然選擇。以渠道下沉為重要戰略的蘇寧,2019年計劃新開門店15000家。國美則預計未來三年開設2000家縣域店。

安鄉縣城國美電器的店長告訴《21CBR》記者,生意好時,一天能有幾十萬元的銷售額,差時也有幾萬元,美的、海爾、創維等大品牌的銷量遠遠靠前,「每年從3月份開始就是旺季。」

縣城的國美電器店

在琢磨小鎮青年口味喜好這件事上,快消品牌走得更遠。

城鎮消費者口中的「牌子貨」波司登,一度陷入品牌老化的困局。2018年,波司登開了竅,公布全新品牌Logo和門店形象,持續推出貼合年輕人喜好的新品,走聚焦年輕化的高端路線。這一策略也適用於緊跟都市潮流的小鎮青年。

開在安鄉縣城街邊的波司登店,2018年裝修,煥然一新。店長透露,每天的銷售額最多可達6、7萬元,羽絨服統一售價,從不打折,很多年輕人試完衣服就快速出手買下。

縣城裡的波司登店鋪

天貓發布的《2018中國新品消費趨勢報告》顯示,三四線城市的新品消費人群佔比分別為21%和15%,高於一線城市13%的佔比,在人均新品消費金額方面,舟山、金華、寧波、揭陽、紹興、連雲港、莆田、湖州分列榜單第3至第10名。

「得小鎮青年者得天下」,或許不再是一句預言。看到家鄉消費的巨大潛力,陳芬有了返鄉創業的念頭。「縣城裡多得是懂得享受生活的人,這次回家我看看機會,時機合適就開個有精油、按摩項目的理髮店。」(文中張歌、陳芬、小楊均為化名。)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蔡自晶_NO2012

相關焦點

  • 年輕人開始「逃離」花唄,是察覺到了什麼套路?看完後悔知道晚了
    我們現如今所使用的行動支付,就是由馬雲率先推出的,而支付寶也因為收穫了9億多用戶,但支付寶不僅僅只有支付功能,其中的餘額寶、螞蟻森林和花唄,都是年輕人最喜歡的一些功能。根據數據顯示,現如今支付寶花唄的用戶已經超過了1億,且支付寶也借出去了3000億,但奇怪的是,很多年輕用戶正在慢慢「逃離」花唄,難道這些用戶發現了什麼「貓膩」嗎?
  • 逃離北上去成都定居的年輕人,現在後悔了麼?
    我加入了一個「逃離北上廣,搬來成都」的500人大群,群裡都是曾經或現在正在一線城市打拼的上班族,要麼已經搬來,要麼時刻觀望著機會搬到新一線城市生活——我跟他們聊了聊:逃離一線去成都定居的理由及內心是否存在矛盾。
  • 天真的社畜,正從北上廣逃往杭州
    一夜之間,逃離北上廣去杭州,成為了一部分年輕人新的潮流。「上周還在約吃飯的北京朋友,這周已經堵在了西湖邊,倔強地發著『在杭州找回生活』的朋友圈。」杭州成為了不少人嚮往的城市。一、逃離北上廣,去杭州在杭州生活過的人總會提到一個細節:在杭州的很多路口,即使沒有紅綠燈,機動車也會專門停下來等行人先走。這是他們嚮往的「人情味」和「幸福感」。
  • 逃離北上廣,回家鄉找份安逸的工作,是當代年輕人最後的抉擇嗎?
    如果你是一無所有的年輕人,那麼我建議你去北上發展。如果你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那麼我建議你去北上廣發展。如果你心懷某種夢想,那麼我更建議你去北上廣發展。我沒有權利去說這種生活方式或者選擇方式是對與錯,但是從個人的發展來說,一個在北上廣深待過的人,和一個從沒有涉足家鄉以外的城市的人,他們的眼光跟格局完全是一個天和一個地。先說社會資源,我們就拿最簡單的職場資源和教育資源來做對比。
  • 國內幸福感最高的城市,工資和房價成正比,當地人對現狀十分滿足
    特別是對於年輕人來說,你不買房的話很可能就娶不了媳婦,或者說你的孩子無法上學。也正是因為這樣,當下很多年輕人才背上了巨額的房貸。不說北上廣深,哪怕是一些新一線和二線城市,房價也是出奇的高,把人壓得喘不過氣。
  • 繼北上廣深之後,期望值最「高」的城市,也是年輕人渴望去的城市
    許多的年輕人都會來到大城市,發展自己的專業長處,能夠闖出自己的一片天。所以,現在最為熱門的發展城市就是北上廣深四座城市。 現在由於城市經濟的快速增長,一些城市的經濟水平,也不輸給北上廣深這四所城市。繼北上廣深之後,期望值最「高」的城市,也是年輕人渴望去的城市。
  • 花唄「套路」被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逃離花唄,究竟什麼原因?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雖然花唄額度越用越大,卻有越來越多的人逃離花唄,究竟什麼原因?難道花唄「套路」被發現了嗎?使用花唄的好處其實很多,其一,沒有錢也可以消費,額度很大,很多用戶都有上萬的額度。而且,只要在下個月的還款日按時還款,是沒有任何利息和服務費的。其二,經常使用花唄還可以提升芝麻信用分。
  • 逃離北上廣,我要回鐵嶺。李雪琴說:宇宙的盡頭是鐵嶺
    畢業之後在北京打拼了幾年,然後大批輿論開始說,生活不必那麼累,逃離北上廣,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吧。於是我就帶走另一種夢想離開了,更可笑的是,後來我卻發現,這些媒體公司都在北上廣,我覺得這是一個生活的玩笑。李誕在一次脫口秀中也調侃過這種事情,為什麼只說是北上廣,而沒有深,這可能是深圳引進人才的一種手段。
  • 逃離北上廣,農民不進城,國內「逆城市化」是否已經來臨?
    最近幾年,逃離"北上廣"又成為一個新風潮,而這逃離的背後,是大城市生活就業所帶來的各種壓力,久居城市後對田園生活的嚮往,成為了社會各階層人士的普遍取向,這些無疑都給進一步的城市化進程帶來阻力,使得"逆城市化"概念興起,暗流湧動。那麼,逆城市化到底是啥名堂,如何正確認識它?我們今天就來起底一下逆城市化的前世今生,對它做一個"理性的梳理"。
  • 中國年輕人愛北上廣深,日本年輕人卻樂意到鄉下去-虎嗅網
    工作也是年輕人選擇逃離大城市的原因。來到氣仙沼市之後,加藤逃離了按部就班的工作。他現在工作的「移住中心」就是幫助有意願搬到這個漁港小鎮的人在此長期定居。雖然屬於公務員,但日常工作內容是舉辦活動、演講、販賣創意,經常出差、加班。合作對象從本地中學生到外國企業家,工作自由度大,狀態接近於創業公司,個人能力有很大的施展空間。
  • 過半年輕人不僅沒存款,還背負負債,是什麼在壓垮年輕人?
    他們都在一線城市工作,對於畢業沒幾年的年輕人,想在一線城市買房,簡直比登天還難。可他父母都是普通的職工家庭,也沒太多積蓄,前幾年在他們所居住的城市買了一套房子,也花去了小百把萬。老人家本來想著,年輕人大學畢業了,找的工作還不錯,女朋友也蠻理想,大可以放心了。可誰知,在這個時候,又出來這麼一個大難題。
  • 逃離「消費主義陷阱」,這屆年輕人把性價排第一
    如何逃離「消費主義陷阱」,追求極致性價比,成為當下最熱門的話題。消費降級也追求品質升級12月28日,#微瑕品值不值得買t的話題上了熱搜,引起網友熱議。大部分網友還是持支持態度︰如果商家不隱瞞,而且小瑕疵不影響使用,沒什麼接受不了的,畢竟價格擺在那,怎麼都划算;也有小部分「完美主義」的消費者認為絕對不能忍受,買了瑕疵品心裡都會不舒服。
  • 女人花男人錢的正確方式
    女人不必不花男人的錢,也不該總想著花男人的錢。不喜歡的男人,就堅決不花他的錢。有些女人,即使不喜歡男人,卻也還是惦記著男人的錢,理所當然地把男人當成提款機。這樣的女人,或是一時之間,好像是佔到了便宜,她卻不知道,這樣的行為,會讓自己變得很廉價,會讓很多人都很看不起她。
  • 業委會來了年輕人|「5公分」的幸福感
    新的一年「青春閔行」將連續推出《業委會來了年輕人》專題報導走近這些業委會裡的年輕人傾聽他們平凡卻動人的故事努力成為更好的榜樣「孩子性格比較內斂,希望通過自己的行為告訴孩子,男生應該有擔當。」說這句話的,是七寶鎮廣達新苑業委會主任鄧強生,也是一位年輕的80後。
  • 看完2020年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誰不想飛速逃離北上廣?
    最近2020年中國十大「最具幸福感」的城市榜單公布,每座幸福城市背後的生活方式闖入大家的視野。一座城市的「幸福感」不僅取決於市民對所在城市的認同感,歸屬感,安定感,滿足感,還得益於外界人群的嚮往度,讚譽度。
  • 研究人員將使用新的應用程式數據來預防焦慮,提高年輕人的幸福感
    赴美醫療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歐洲各地的年輕人正在接受一項試驗,通過一款旨在防止焦慮和抑鬱、改善幸福感的應用程式,充分利用他們的智慧型手機癮。埃克塞特大學(University of Exeter)的研究人員正在領導一個泛歐洲項目,招募16至22歲的年輕人使用該應用程式。
  • 月收入5000元,相當於80年代的高收入人群,為何如今成了月光族?
    部分年輕人都是月光族,他們中有人的每月平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但是卻總覺得錢不夠花,那麼這個工資倒推30-40年,在八九十年代處於什麼水平呢?從一兩百到五六千,城市居民的工資水平,經過30年的變遷,增長了50倍,單看倍數的增長的確嚇人,但不少網友表示,為什麼之前一兩百可以養活一家人,現在五六千連自己也養不活呢?
  • 網易數讀:中國人要掙多少錢才可以買到快樂
    很多人可能會回答「有錢」,畢竟收入與主觀幸福感密切相關。當然,也有人會對這個答案不以為然。「錢可以改變人生,但多數情況下,只會變得更糟而不是更好,錢並不能帶來任何快樂」,由於在泰國一個創業者活動中的言論,劉強東先生在「不知妻美」之後又喜提新名號——」有錢糟糕」。馬雲也曾表示,做的事情越多,擔當越多,麻煩越多。
  • Soul努力打造心靈社交,不斷提升年輕人的幸福感
    平臺讓更多溫暖被發現、被傳遞,提升年輕人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隨著更多年輕人加入到心靈社交的熱潮中,Soul也正在實現從社交價值到社會價值的躍遷,品牌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作為備受年輕人喜愛的社交平臺,Soul 11月份的時候,在上海舉辦了「靈魂奇境」藝術展。
  • 找對渠道花對錢,知其道用其妙this is how
    因此,當你想要做出一個好的內容,又不想花太多的錢在渠道上,我的建議是:做原生廣告。無論在哪個時代,做企業需要市場聲量,需要建立品牌形象,就需要做廣告,這是亙古不變的。很多人知道航班管家都是因為「逃離北上廣」,但其實在這之前和之後,我們都做了很多其他的推廣和營銷,效果也非常不錯,只不過沒有像「逃離北上廣」的影響力那麼大。那次的效果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而作為CEO的我甚至是在活動的前一天晚上才知道我們要做這樣一件事情。因此,我建議企業在市場營銷上不斷地「投幣」,不斷地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