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市示範河流——水隨縣段:建設生態河湖,促進人水和諧

2021-01-09 身邊24小時

01水隨縣段:建設生態河湖,促進人水和諧

水隨縣境內幹流全長約81公裡,為府澴河一級支流,流經鄉鎮是隨縣人口較集中、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其中萬和鎮是我國聞名的慧蘭之鄉,尚市鎮是全國聞名的水果之鄉,厲山鎮為隨縣縣城所在地,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著名的炎帝神農故裡風景區就位於水河畔。

流淌不息的水,激蕩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回憶。新時代,重新思索經濟發展與河流的關係,積極治水、護水、興水,全力建設生態美麗幸福河湖,促進人水和諧。

一是河湖長積極履職。縣委副書記,水縣級河長黃宗超多次帶隊實地排查問題、提出意見、指導工作,安排部署水流域水汙染防治和採砂管理工作,提出在水探索實施共治共建共享社會治理制度,對水流域實施岸上岸下系統治理,將水打造成示範河流。

二是深入推進清四亂。自推行河湖長制以來,水各級河長、聯繫單位聚焦四亂問題,推動問題治理。厲山鎮拆搬改關河道內養殖場10餘家,萬和鎮清除影響行洪的高杆樹木200餘棵,經濟開發區拆除河堤非法建房和養豬場500平方米,有效改善了水生態環境面貌。

三是綜合治理再出發。近年來,縣水利和湖泊局積極爭取項目支持,大力推進水及支流河道治理工程,先後對厲山鎮區段、車水溝段進行治理,萬和鎮區段治理工程也已經開工建設。

在水大橋上遊,河岸整修一新,河堤內側鋪上了嵌草磚,透氣透水,河道內外生態系統連為一體,兩岸護坡及親水平臺扮靚了河道環境,也成功經受了多次強降雨和洪水考驗。大橋下遊左右兩岸,河道治理與濱水風光帶的建設,美化了環境,提升了縣城品質,也給人們休閒遊玩提供了好去處。

02漂水河曾都區段

全面推行河湖長制,重現生態綠色之美

一、漂水河介紹

漂水河屬長江流域府澴河支流,發源於隨縣二妹山南麓,流經隨縣殷店鎮、高城鎮,曾都區萬店鎮,隨州高新區淅河鎮,於隨州高新區淅河大橋注入府澴河。全長113公裡,流域面積517平方公裡。

漂水河萬店區段起於萬店鎮興隆村十五組雷家臺子,止於石橋村十四組王家窩子,境內河流全長約24.4公裡,流域面積203.7平方公裡,支流共12條,分別為:東支共三條支流(界河、隋王河、姜子牙河),西支共九條支流(西支、賀高河、雷家臺小河、下餘衝河、東溝河、雙溝河、夾子溝河、尹家套河、九塔河)。漂水河萬店區段流域面積內水庫6座其中:小(一)型水庫1座:夾子溝水庫,小(二)型水庫5座:千工壋水庫、老壋水庫、白果樹水庫、碑堰水庫、孫家壋水庫。

二、漂水河治理情況

加快推進漂水河治理工程建設。全面推進漂水河東、西支綜合治理工程(第一期)建設。完成河道疏浚10.63公裡,岸坡護砌14.5公裡,新建堤防4.24公裡,集中解決部分河岸衝刷垮塌、岸坡不穩等問題,同時在西支河道灘地建設溼地。項目實施後極大改變漂水河流域水環境面貌,解決萬店鎮4.56萬人,5.9萬畝農田的防洪安全。

大力推進鄉鎮汙水處理廠建設。萬店鎮汙水處理廠建成後已於5月份投入使用,日處理汙水300噸;針對萬店鎮塔灣居委會人口居住集中,缺乏汙水處理設施的現狀,新增兩個小型汙水處理廠已建設完成,並投入在11月投入試運行。兩個汙水處理廠投入運行後,有效改善漂水河萬店鎮段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

堅決遏制非法採砂和囤沙現象。各村張貼《關於禁止非法開採砂石等礦產資源行為的通告》300餘份。今年以來,全鎮按照「全員上陣,全線值守,全域巡查,全面規範」的要求,組織政府幹部和有關鎮直部門組成專班,疫情結束後全面恢復排班值守,鎮村兩級129名幹部齊上陣,強化治沙巡邏值班,全天候巡邏值守。全鎮沒收非法河砂140立方米,扣押違法違規運輸砂石車輛2輛,對偷採盜採河砂砂石的行為產生了有效的威懾。

實現清河保潔常態化運行。萬店鎮沿河8個村共聘請清河保潔人員16名,解決清河保潔經費10餘萬元,按時清理河岸周圍垃圾,重點清理水面及沿河兩岸雜草及垃圾,河道內影響行洪的各類垃圾及臨時堆放物體;針對漂水治理工程施工過程中翻起大量原填埋生活、建築垃圾,及時組織將河道垃圾轉運進行處理。2019年度出動車輛100多臺次,清理垃圾100多噸。有效改善了漂水河道環境面貌。

三、治理亮點:

1、生態護坡

全長14.5公裡的生態護坡,極大改變漂水河流域水環境面貌,既解決了農田的防洪安全問題,又形成了一河兩岸風景帶,美化周邊人居環境。

2、雙河沿河公路

雙河沿河公路全長約7.7公裡,是漂水河河道整治工程的組成部分,全線沿漂水河延伸,建成後將大大便利村民往來。

3、塔灣溼地公園

塔灣溼地公園佔地6畝,是一個多層次、多含義、多功能的共生系統,設計充分體現了山野風情,為居民提供休閒活動的公共空間。

4、夾子溝新橋

夾子溝新橋位於夾子溝老橋上遊50米處,是新建聯結萬店塔灣和北郊道路的控制性工程,建成後將大大便利萬店和北郊的往來,減輕塔灣大橋的交通壓力

5、漫水壩

漫水壩的建成既改善村容村貌,又改善了漂水河的生態環境和水環境,同時利於農業發展和防汛抗旱,發揮了良好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03青林水庫:久久為功保護水環境

青林水庫位於隨州市隨縣柳林鎮古城畈村,距隨州市區50公裡,距隨縣75公裡,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有發電、供水 、養殖等綜合效益的中型水庫。水庫樞紐於1977年9月動工擴建,1978年3月竣工。2009年國家投資進行了除險加固工程建設,2010年12月通過主體工程完工驗收並投入使用。

水庫水工建築物的防洪標準按100年一遇洪水設計,1000年一遇洪水校核。水庫承雨面積16.5平方公裡,總庫容1204萬立方米,其中興利庫容733萬立方米,調洪庫容262萬立方米,死庫容209萬立方米。水庫樞紐工程由主壩、副壩、溢洪道、輸水洞等主要建築物組成。主壩最大壩高41.35m,壩頂長290m,壩頂高程152.85m;副壩最大壩高7.9m,壩頂長116m,壩頂高程152.4m;溢洪道位於主壩西側山埡處,為開敞式無閘控制寬頂堰,堰頂寬27m,堰頂高程148.60 m,設計最大下洩流量282立方米/秒 ;輸水洞位於主壩左岸,為圓形有壓鋼筋砼洞。直徑1.5m,進水口底板高程131.50m,安裝檢修閘門和工作閘門各一扇(1.5m×1.5m)。

青林水庫電站現有機組一臺,功率125kw,於2002年申請省農電資金改建,2003年投入使用運行,是具有防洪調水、灌溉、發電等多種效益功能的電站

水庫保護柳林鎮轄區內1個居委會和 5個行政村。保護耕地1萬畝, 保護人口1萬人。水庫現有東西乾渠兩條,全長14公裡,設計灌溉面積1萬畝,實際灌溉面積0.5萬畝。渠道工程於2014年納入國家項目統籌資金進行了全面硬化改造。

水庫擔負下遊兩個村人畜安全飲水,人口4000人。

04劉洋:履職盡責,守護家園

劉洋是曾都區府河鎮的一名河長制工作人員,除承擔河湖長制日常工作外,還負責組織制定河長制管理制度;協調、交辦、督查河長確定的事項;落實區河長制辦公室交辦事項,組織對各村河長制工作進行檢查、考核和評價;全面掌握轄區河道管理狀況,負責河長制信息平臺建設;開展河道保護宣傳等。

作為河湖長制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近年來,劉洋先後參與了以下幾項重點工作:

1. 重拳出擊治「亂採」。針對馮家畈、孔家畈「螞蟻搬家」式非法盜採屢禁不止的現象,鎮河湖長辦聯合水利局,組織公安、國土、水利、林業、司法及鎮直農口各部門50餘精幹力量,動用挖機3臺,運輸車6輛,對孔家畈入河盜採必經之路進行截斷,轉運盜採河砂,設置警示牌和防護網,張貼多處禁採通告,有效管控河砂盜採行為。河砂由區鄉投公司有序開採,鈺山砂站自2019年4月27日試運營以來,按照「四統一聯」(統一規劃、統一開採、統一經營、統一管理、聯合執法)模式,優先保障府河鎮重點公益性項目建設。

2.全力以赴治「亂排」。鎮政府持續開展入河汙染物治理工作。

一是治理畜禽養殖汙染;鎮政府組織專班對府澴河500米禁養區內的5家養殖場進行了集中摸排,建立臺帳,並成立了5個關閉拆除工作專班,目前已協議拆除4家,強制關停1家,發放補償資金120餘萬元,全面完成關閉拆除任務。鎮汙染治理專班還對限養區、適養區範圍內的8家養殖場發放了「一場一策」整改意見書,籤訂了達標排放承諾書,督促養殖戶嚴格按照環保要求整改達標,不達標不銷號。

二是治理工業點面汙染;依法依規關停了孔家畈屠宰場,依法取締了駱家河居委會峰子山泵站處塑料回籠處理廠,實現「兩斷三清」,動員孔家畈葉曉明磚廠搬離。

三是治理鎮區入河排汙口;目前集鎮汙水處理廠已建成,鎮區四個主排汙管道全部納入汙水管網,集鎮汙水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四是大力整治河道固體廢棄物。綜合整治龍文靜豬場前、府河大橋南、孔家畈大橋北3處固體廢物堆放點,清除固體廢棄物並進行綠化,有效保護河堤安全;清除府澴河馮家畈、駱家居委會河段2.5公裡行洪障礙物及河道垃圾30餘噸;清除府澴河孔家畈馬坪大橋周邊河道垃圾40餘噸。

3.緊鑼密鼓護「河堤」;投資7萬餘元,修復孔家畈、馮家畈等村河堤1.3公裡;投資3萬餘元,清除馮家畈行洪障礙300米;投資5萬元,修復段家崗沙窩河堤1.5公裡;投資2000萬對府河流域孔家畈段水環境進行綜合治理。

【來源:隨州廣播電視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青島生態環境保護領域人士談「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來謀劃經濟社會發展。
  • 河流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模式及措施探討
    1河流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的模式 1.1保護將河流水生態系統中保存較好的部分妥善的保護起來,禁止開發及人為幹擾,防止可能造成的生態破壞。 2河流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的基本原則 2.1以人為本,人水和諧,建設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必須突出人水和諧的治水新理念,在保證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堅持人工幹預與自然修復相結合,促進河道水生態環境修復改善,營造優美河道環境,維護河流健康生命,逐步建立起人水和諧、豐富多樣、可持續發展的河流水生態環境系統
  • 水系統建設實現領先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水系統建設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項目成果,經過專家組評審、獎勵委員會全體投票,在148個申報項目中脫穎而出,榮獲2020年度北京水利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標誌著大興機場水系統建設整體達到了北京市領先水平。
  • 深刻理解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內涵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的原則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中《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的原則》強調:「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人類未來,建設綠色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保護生態環境、應對氣候變化需要世界各國同舟共濟、共同努力,任何一國都無法置身事外、獨善其身。」
  • 學習時報:推進河流湖泊水生態治理
    周國輝 字數:2095在山水林田湖草組成的生命共同體中,水是最重要的因子和要素,是生態、生產、生活的命脈。推進河流湖泊的修復與保護,實現水生態文明,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環節。當前,我國河流湖泊治理與保護還有待加強。一是水生態監測體系建設相對滯後。
  • 青陽縣芙蓉湖:人水和諧 打造城市之「肺」
    據芙蓉湖城市公園負責人王健國介紹,芙蓉湖城市公園的建設目的在於為城區居民提供一個集溼地生態保護、城區蓄洪排澇、園林景觀、休閒遊憩、中小學生科普教育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公園。芙蓉湖城市公園堅持以建設人水和諧的河道生態系統、打造景觀優美的水環境、倡導豐富多彩的水文化為宗旨,整合調蓄區環境綠色覆蓋面積1000餘畝,一方面經過清淤、雨汙分流,改善了水環境與水生態,水質由原來的四類水提高到二類水,另一方面通過蓄水調節和綠化
  • 技術交流:水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技術
    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國的一項偉大戰略,水生態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就目前而言,我國的水生態文明正在初步形成,了解我國水生態系統正在面臨的現狀和問題,實施生態保護及修復是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1 、水生態保護及修復的總體方向水生態文明指的是遵從人水和諧的觀念,從而來實現水資源的合理使用,保障生態的良性循環,是生態文明的基本內容和重要組成部分,將生態文明理論融合於水資源的開發、治理、利用、保護、節約和配置的各種方面以及水利建設、規劃和管理的環節。
  • 馮雲飛:做好「水文章」 為自貿港建設做貢獻
    日前,海南省水務廳副廳長、黨組成員馮雲飛做客人民網海南頻道時表示,將推動加快完善海南的海島性水利設施網絡,讓每一條河流都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做好「水文章」,為自貿港建設做貢獻。全省列入國家考核的29條城市黑臭水體已消除黑臭,海口美舍河、鴨尾溪、大同溝、五源河水體治理榮登全國城市水體治理光榮榜,海口、三亞入選全國第二批、第三批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獲得4億元和3億元財政獎補資金。最近,水利部科技推廣中心批覆設立了黑臭水體綜合治理技術推廣(海口)示範基地,授予海口市鴨尾溪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水利先進實用技術「優秀示範工程」稱號。
  • 遍灑甘霖惠民生——2018年隨州市水利工作回眸
    市人大制定出臺了《隨州市城鄉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市政府印發了《關於明確河道管理範圍及其劃定標準的通知》《隨州市城市黑臭水體整治工作方案》和《隨州市黑臭水體攻堅戰實施方案》;市水利局、國土資源局聯合印發了《關於全面實施河道及水利工程劃界確權工作的指導意見》;市公安局制定了河湖警長制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市、縣、鄉三級河道警長;市經信委任命了8名企業家河長,引導企業共同保護水環境
  • ...以水育人——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水文化課堂彰顯職業精神...
    構築「以水育人」課堂內容體系為促進大學生及社會大眾樹立人水和諧的觀念,自覺保護、傳承和發展優秀傳統水文化,學校水文化育人課堂緊扣立德樹人主題和課程思政主線,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與新時代精神有機融合。依託覆蓋全校的「文明在水之洲」公共必修課堂、校園水文化名片「上善大講堂」、以水文化教育為特色的課程思政專業課堂,以「水」為核心,按照文化、文明的發生和發展,將中華民族「以水育人」的文化精髓、人水和諧理念等民族精神內涵,以及水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構建的相關研究、思考貫穿教學課堂始終,促進學生樹立人水和諧理念,培養大學生「忠誠、乾淨、擔當、科學、求實、創新」的水利精神,啟蒙職業生涯意識。
  • 打通水系「任督二脈」 打造人水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
    給水騰地 給水讓路 打造人水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激活河湖之水,滋潤城市發展,在梅溪湖-龍王港取得的綜合治理成效,在長沙市開福區朝正垸同樣得以生動演繹。走在長沙的瀏陽河朝正垸堤防邊,綠色草甸如波浪般起伏,野花像繁星一樣布滿草地,水面一望無際,白鷺則悠然自得,這裡業已成為市民和遊客最流連忘返的一道風景。
  • 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
    作者: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劉建偉、許晴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將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目標化,提出了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具體要求。這集中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對現代化建設規律和生態文明建設規律認識的深化,標誌著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邁入新階段。
  • 「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系列評論之五:先進水文化滿足精神需求
    □本報評論員  傳承水文化、挖掘水文化、弘揚水文化,對于堅定文化自信、促進人水和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都具有深遠的現實和歷史意義。建設幸福河湖,需要不遺餘力弘揚先進水文化,打造有文化氣息、有持久生命力的「文化之河」,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 三峽:人水和諧新境界
    水壩直接改變的是河流,河流是生命的搖籃,於是人與水壩的關係,就 是人與自然的關係。對三峽工程七大生態焦點問題的解讀,讓我們看到一種人水和諧的治江新境界。 一、放流幼體中華鱘455萬尾   滔滔長江是中華鱘生命的搖籃。每年春夏,幼年中華鱘從長江上遊遊出長江口,進入東海。
  • 合肥市水務局網站:合肥市「三同步」推進省級示範河流建設
    合肥市「三同步」推進省級示範河流建設今年來,為實現「防洪保安全、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的目標,合肥市緊扣「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標準,著力推進雙橋河省級示範河湖建設,打造讓人民群眾滿意的幸福河湖。
  • 華能將在川建設西部首個規模化水電解制氫示範項目 緩解水電棄水難題
    中國華能集團總經理鄧建玲在會上透露,以成都等地申報國家氫能示範城市為契機,中國華能正積極創新發展水電制氫和儲能,打造綠氫產業園,建設西部地區首個規模化水電解制氫示範項目,把地方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四川在線記者了解到,華能擬在成都選址建設水電制氫示範項目。項目建設規模6000Nm3/h,分兩期建設。
  • 水鹽生態環境要和諧(新時代新步伐)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湧現出了微灌水鹽調控鹽鹼地農業與植被建設理論與技術、新型土壤調理劑與目標導向性鹽鹼地改良技術、耐鹽耐鹼品種與根區土壤改良水稻種植鹽鹼地利用技術、耐鹽鹼與鹽生植物適應性種植鹽鹼地改良利用與植被建設技術、現代排水技術與節水灌溉結合鹽鹼地改良和複合型鹽鹼地利用技術等
  • 創造無愧於時代的先進水文化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這是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對水重要性的界定。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向全黨和全國人民發出了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從文化的角度研究水問題,重新審視人與水的關係,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    如何以水文化的繁榮發展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 世界河流日|#水的旅程 與水同行#
    你知道水從哪裡來嗎?健康的河流哺育淡水魚類種群,為數億人提供糧食安全,形成的沉積物使三角洲保持在海平面以上,緩解極端洪水和乾旱的影響,防止基礎設施和耕地受到侵蝕,以及維持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全球約20億人直接依靠河流獲取飲用水,5億人生活在河流三角洲區域,世界糧食產量的25%依賴河流灌溉,每年至少從河流湖泊中捕獲1200萬噸淡水魚,為數千萬人提供食物和生計。
  • 堅持綠色發展,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建設一個現代化中國,是黨帶領全國人民一直努力奮鬥的目標,但是,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在建設現代化過程中,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就是讓我們的國家富強又美麗,讓我們的生活富足又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