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見2021:《2020年中國第三方檢測行業全景圖譜》(附規模、企業...

2020-11-23 網易新聞

  歐美地區第三方檢測市場發展已較為規範成熟,湧現了一批以SGS、BV、Intertek等為代表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在國際上廣受認可。我國第三方檢測行業起步較晚,近年來迅速發展,市場需求逐漸擴大。其中,民營檢驗檢測機構快速發展,通過外延併購等形式搶佔市場份額,國有檢測機構市場化轉型推進,將推動行業進一步發展。

  中國第三方檢測行業發展現狀

  ——產業鏈全景圖

  第三方檢測又稱公正檢驗,是指由處於買賣利益之外的第三方(如專職監督檢驗機構),以公正、權威的非當事人身份,根據有關法律、標準或合同所進行的商品檢驗活動。

  第三方檢測行業上遊主要涉及相應的檢驗檢測硬體設備及智能控制系統等軟體服務,同時還包括第三方檢測需要用到的化學試劑、耗材等;第三方檢測應用十分廣泛,涉及的領域包含食品製造、藥品製造、電器製造、汽車製造等各行各業。按照下遊需求領域的不同性質來分類,對第三方檢測產生需求的領域包括生命科學檢測、消費品檢測、工業品檢測、建設工程檢測和進出口商品的檢測等。

  

  ——中國第三方檢測起步晚 但其機構重要性不可替代

  我國第三方檢測明顯晚於歐美發達國家。歐美國家在15世紀開始之初,為了保證產品品質,就有了第三方檢測機構的介入,成熟的第三方檢測機構介入商品檢測在十九世紀中葉已經很普遍了,並已經發展成為一種自覺的商業行為。而198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的頒布才標誌著我國第三方檢測正式起步,在這一階段我國檢驗檢測以國有機構為主。2002年之後,國有機構進一步向第三方檢測機構讓利,外資獨資檢測機構也隨之被允許進入中國市場,中國檢驗檢測市場主體規模有了根本性的改變。2014年起,以第三方檢測機構為代表的我國檢驗檢測行業開始實現快速發展。

  

  由於第三方檢測機構對檢測市場具有幾個重要作用使得其不能被其他檢測機構替代,大概包括了三個方面的重要性:1)專業性強;2)作為獨立於當事人的第三方,更公正、客觀;3)用來彌補公共資源檢測的不足,同時第三方檢測機構以較低的花費和較高的服務,使得其廣受市場歡迎。

  

  ——市場規模:檢測機構增加,網際網路助推市場擴容

  2015-2019年,我國檢測行業持續擴容,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統計,截至2019年底,我國境內(不含港澳臺)檢驗檢測服務業共有檢驗檢測機構44007家,較2018年增長11.49%。

  

  隨著網民數量增加;網購市場繁榮;網際網路醫療、移動醫療等新勢力的崛起,我國第三方檢測機構開始網際網路化轉型之路,積極利用大數據推動資源利用的最大化,擴大消費者對於第三方檢測行業的認知,從而擴大下遊需求的增長。

  圖表5:網際網路對第三方檢測下遊的影響

  隨著網際網路春風助推我國第三方檢測行業下遊需求擴大,行業規模順勢實現擴容。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統計,截至2019年底,我國檢驗檢測機構全年實現營業收入3225.09億元。其中第三方檢測行業佔據著我國檢測市場的40%左右,2019年市場規模約為1290億元。

  

  ——企業布局:綜合性第三方檢測企業更有可能發展為行業巨頭

  通過對已上市的第三方檢測企業的發展模式分析,相對較大規模的檢測企業大致可分為以下兩類:綜合性第三方檢測企業和單一細分賽道冠軍。對標海外成熟檢測企業的發展情況,綜合性第三方檢測企業更有可能發展為行業巨頭,主要原因為:①檢測行業碎片化層度高,單一細分賽道空間普遍有限;②綜合性第三方檢測企業可以在更多的細分領域建立自己的品牌認知度,從而建立更高的公信力;③部分細分檢測業務之間可以在人員、設備等方面形成一定的協同。

  

  近年來,以蘇試試驗、國檢集團等為代表的單一賽道頭部企業均開始通過外延併購等形式向綜合性第三方檢測企業發展。如國檢集團為建工建材檢測龍頭,近年來通過併購的形式切入環境、食品檢測等領域,向綜合性第三方檢測企業進軍。

  

  中國第三方檢測行業競爭格局

  ——企業結構:民營企業佔比提升

  從我國第三方檢測的發展歷程來看,發展初期國有及國有控股的檢測機構數量高於私營企業及外資企業。國有質量檢驗檢測機構,如威凱、中國家電研究院、商檢系統下的檢測機構、質檢系統下的檢測機構、各區域國家級測試中心、各縣級檢測所等是我國質量檢驗檢測市場的領導者。

  國家認監委的最新檢測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檢測機構中,國有及國有控股檢驗檢測機構19444家,佔機構總量比重為44.18%,同比下降3個百分點;集體控股機構749家,佔機構總量比重為1.70%,同比下降0.28個百分點;私營控股機構22958家,佔機構總量比重為52.17%,同比上升3.45個百分點;外資企業415家,佔機構總量比重為0.94%,同比上升0.09個百分點;其他機構441家,佔1%,同比下降0.27個百分點。近年來,我國民營檢驗檢測機構快速發展,2019年私營單位在全行業中的比重首次超過國有和國有控股機構、集體控股機構的比重,反映了行業市場結構的根本性變化。

  

  ——企業競爭格局:外資企業領先 華測檢測領跑國產檢測機構

  目前,第三方檢測行業的龍頭地位被國際大型檢測企業在華的分支機構所佔據,位於第一梯隊;第二梯隊為代表性國內第三方檢測機構,近年來國內企業競爭力提升,其中華測檢測領跑國產檢測機構,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31.83億元。

  

  

  ——下遊格局:廣泛應用於建築、環境、汽車、食品等領域

  從第三方檢驗檢測行業下遊領域來看,2019年,檢測機構數量排在前列的領域主要有機動車、環境監測、建築、食品等。從各領域機構營收佔比情況來看,建築工程檢測佔比排名第一,2019年佔比達16.85%;環境監測、建築材料檢測排名第二、三位,2019年佔比分別為9.72%和9.3%;後依次為機動車檢驗、電子電器檢測、食品及食品接觸材料檢測、特種設備檢測等領域。

  

  中國第三方檢測行業發展前景及趨勢分析

  ——發展趨勢:國有機構市場化轉型

  國有事業性檢測機構在中國31個省、市、自治區以及下屬市/縣級行政區域均設有檢測機構和代表處,由不同職能的政府部門投資建設並主管,為事業單位編制,主要針對內銷產品從事政府強制性、壟斷性的檢測任務。隨著我國質量檢測市場的開放,國有檢測機構的市場化是必然趨勢。在市場化過程中,國有第三方檢測機構需要整合檢測資源,確定發展戰略,探索獨立的企業文化管理模式。

  

  ——發展前景:市場穩步擴張

  未來幾年,隨著我國檢測市場化程度加大,在外資以及民營檢測機構的推動下,第三方檢測市場規模將快速增長,佔檢測市場的比重也將有所提升。前瞻分析預測,隨著我國檢測市場對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放開以及檢驗檢測行業自身需求的增長,未來我國第三方檢測市場規模有望保10%以上的市場增速,預計到2025年的市場規模將達到2285億元。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第三方檢測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支持研究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預見2021:《2020年中國雲計算行業全景圖譜》(附行業規模、競爭...
    原標題:預見2021:《2020年中國雲計算行業全景圖譜》(附行業規模、競爭格局、發展前景等)   雲計算的發展,使IT資源利用效率提升,使用雲服務幫助
  • 預見2021:《2020年二次元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投資市場...
    原標題:預見2021:《2020年二次元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投資市場、發展趨勢等)   2016年以來,國內「二次元」逐漸完成了對「御宅」概念的替代。
  • 預見2020:《2020年中國異丙醇產業全景圖譜》(附產業鏈、供需...
    原標題:預見2020:《2020年中國異丙醇產業全景圖譜》(附產業鏈、供需、價格、競爭格局等)
  • 預見2020:《2020年中國鋰電池電解液產業全景圖譜》(附市場規模...
    ——產業鏈全景圖中國鋰電池電解液行業產業鏈主要分為三部分:產業鏈上遊參與者為有機溶劑(以EC和DMC為主)、電解質鋰鹽(六氟磷酸鋰為主)及添加劑等原材料供應商,產業鏈中遊環節主體為電解液生產企業,產業鏈下遊是鋰電池生產企業,其應用端對應領域為動力電池、3C電池、儲能電池及超級電容器等。
  • 預見2021:《2021年中國3D列印材料產業全景圖譜》(附發展現狀...
    從積極方面看,國家層面出臺了《增材製造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進口關鍵零部件、原材料商品目錄》、《國家支持發展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目錄》、《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等對3D列印材料行業起推動作用的政策,這些政策從制定行業發展目標、給予財政補貼、列入重點領域等方面對3D列印材料行業的發展給予支持。
  • 預見2019:中國環保產業全景圖譜(附國家政策、產業鏈、投融資現狀等)
    從產業鏈涉及的主要單位來看,上遊的研發主要是高校和科研機構以及企業實驗室等。環保製造業以中小規模經濟單位為主;中遊為環保基礎設施建設所涉及的產品與項目的經銷商、分包商、分銷商及施工單位等,一些第三方服務機構參與其中;下遊主要為環保設施的運營商。
  • 中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1-2027年)
    1、新疆乳業第三方檢測體系建設      2、上海乳業第三方檢測體系建設      3、四川乳業第三方檢測體系建設第四部分 競爭格局分析第九章 2021-2027年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競爭形勢及策略  第一節 行業總體市場競爭狀況分析    一、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競爭結構分析      1、現有企業間競爭      2、
  • 預見2020:2020年中國石墨烯產業全景圖譜
    《關於加快石墨烯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是我國石墨烯領域首個國家層面綱領性文件,提出將石墨烯產業打造成先導產業,逐漸實現石墨烯材料在部分工業產品和民生消費品上的產業化應用,並提出到2020年,形成完善的石墨烯產業體系。
  • 預見2021:《2021年中國衛星產業全景圖譜》(附發展現狀、競爭狀況...
    全球衛星產業:衛星通信應用落地早,規模大——行業規模:整體規模增速下滑21世紀以來,全球範圍衛星及應用產業發展迅速,呈現持續快速增長態勢。據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統計數據顯示,2019 年全球航天產業規模為3660 億美元,較上年增長1.7%。其中衛星產業總收入2710 億美元,衛星產業總收入佔全球航天產業規模的74%,其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2020-2026年中國第三方檢測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
    就檢測市場的性質來說,檢測行業可以分為政府檢驗檢測、企業內部檢測及獨立的第三方檢測,其中,獨立的第三方檢測由於其獨立性、公正性,及廣泛的應用範圍和使用人群而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  中國產業調研網發布的2020-2026年中國第三方檢測市場深度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研究報告認為,就截至**的檢測行業來看,檢測行業的產業核心競爭力是「品牌」和「網絡」。
  • 預見2021:《2021年中國LED產業全景圖譜》(附產業鏈圖、市場規模...
    行業上中遊整合基本完成,上中遊外延晶片、封裝行業規模下降,壓力凸顯。2019年LED照明產業上遊外延片、晶片產值規模下降16.25%,封裝規模下降9.01%。2019年中國LED上遊產能競爭格局中三安光電佔比30%,位居首位。
  • 2020年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研究報告
    經過幾十 年的不斷發展,西方國家的獨立醫學實驗室已經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監督和管理 制度,第三方醫學檢驗行業也具有了相當的規模。按照 4.9%的市場份額計算,2018 年國內第三方 醫學檢驗行業市場規模約為 166 億。
  • 中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調查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2020-2026年)
    2、中國原料奶質量安全檢測現狀調研      3、實施原料奶第三方檢測的思考    三、乳業第三方檢測體系建設狀況分析      1、新疆乳業第三方檢測體系建設      2、上海乳業第三方檢測體系建設      3、四川乳業第三方檢測體系建設第四部分 競爭格局分析第九章 2020-2026年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競爭形勢及策略
  • 預見2021:《2021年中國環保行業產業鏈全景圖》(發展現狀、產業...
    環保產業全景圖譜環保產業的上遊主要是包括鋼鐵、化工、電力、電子、有色金屬在內的原材料供應商,這些行業為環保產品的生產及工程實施提供原材料,其價格波動直接影響環保行業的成本,進而對細分行業的利潤產生影響。環保產業的下遊主要包括市政以及鋼鐵、電力、水泥、冶金、化工等工業汙染行業。
  • 預見2021:《2021年中國風電行業產業鏈全景圖》(附發展現狀、競爭...
    2019年,中國風電發電大幅增長到405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85%;2020年上半年,全國風電發電量為331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8%。——2020年新成立企業數是2013年的8.84倍根據企查貓的數據顯示,自2000年來,中國風電相關新成立企業(在業)的數量在近年來呈現大幅度攀升趨勢。
  • 預見:2021年智慧型手機產業全景圖譜
    根據IDC數據顯示,2019年是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連續下滑的第三年,出貨量為13.71億部,同比下降2.3%。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2.76億部,同比下降11.7%。隨著疫情的慢慢好轉,智慧型手機出貨量有所回升,2020年第三季度達到3.54億部,同比下降1.3%。2020年前三季度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為9.08億部。
  • 預見2021:《2021年中國服務機器人產業全景圖譜》(附全球市場...
    隨著服務機器人行業的不斷發展,目前市場上湧現了許多優秀的企業。ABB、KUKA等國外廠商則在控制器等零部件領域佔據先發優勢,國內企業在雷射雷達傳感器、AI晶片等新興技術領域尋求突破,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主要企業有瀋陽新松、地平線、寒武紀等。在作業系統和軟體服務上,國內企業在人工智慧的技術浪潮中保持了國際領先地位。
  • 2021-2025年中國城市環保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諮詢報告
    但在國家積極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的大背景條件下,長期來看會對生態環保行業的發展產生積極促進作用。受疫情影響,預計2020年環保產業營業收入規模大約在1.6萬-2萬億元,隨著市場需求的繼續釋放,2021年環保產業規模有望超過2萬億元,2025年環保產業營業收入有望突破3萬億元。2020年上半年,135家A股環保上市公司共實現環保營收總額1342.2億元,同比降低5.5%。
  • 中國食品安全檢測市場調研與行業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版)
    >      2、食品安全檢測行業銷售收入預測分析    三、食品安全檢測行業細分市場發展趨勢預測分析第十三章 2020-2026年食品安全檢測行業投資機會與風險防範  第一節 中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投資特性分析
  • 2020年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發展趨勢洞察
    內容標籤:第三方支付、企業服務、金融科技、數字用戶洞察 簡介:報告主要分成第三方支付行業發展變遷盤點、第三方支付行業發展趨勢展望以及典型企業成功轉型案例三個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