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接下來呢?
答:接下來好好感知自己的身體,包括早上剛剛醒來的時候,最好感知幾分鐘再下床活動,不要一睜眼立刻下床。
問:具體如何感知身體呢?
答:首先,花幾十秒到一分鐘時間感受地球引力作用下的全身的沉重感和緊繃感,也就是說,整體上感受身體的重量。
為了更好地感受地球引力,我們可以想像:「現在舒服地躺在床上睡覺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情,幸虧地球在『吸住』我,不然,我就會掉落在太空中,那就太可怕了。」如此想像的時候,你的心中可能會立刻萌生一份幸福的感覺,說不定會下意識地緊緊抓住床欄……
接下來,想像著地球突然間失去了引力,你處於失重狀態,感覺身體輕飄飄的,不再沉重,特別輕鬆,非常舒服。然後,放鬆全身,順序是從上到下,也就是從頭到腳。
問:真正的失重狀態是怎樣的?
答:《邵恆頭條》裡有一篇文章,標題是「生活失重怎麼辦?看看太空旅行」,這篇文章就介紹了當我們在失重狀態下活動比如做飯,是多麼艱難的事情。
「由於沒有重力,所有東西都會隨時飄起來。所以連最基本的切菜、準備一頓飯要費九牛二虎之力。
有一位女太空人曾經嘗試在太空做飯。她的切菜板,是一個被膠帶粘在板子上的塑膠袋,要在塑膠袋裡切菜,要不菜就跑了。比如切洋蔥,切下來一半,要先粘在膠帶上,以防飄走。切完的碎塊,她想裝在一個錫箔袋裡加熱,但就這個動作也得弄半天,因為碎塊都『粘』在她手上,沒有重力啊,掉不下去。攪拌也會遇到一樣的問題,所以打雞蛋也特費勁。最終,一頓飯做了好幾個小時。
所以,航天員重要把吃飯這件事儘量簡化。比如,為了輕便起見,太空食物都是脫水之後密封的。而且很多都是糊狀食物,方便擠出來但又不至於四處漂浮。」
問:所以,在失重狀態下,我們很難生活。
答:應該是吧。不過,我們睡覺時想像一下還是可以的。
問:每次睡覺時,都需要進行這樣的想像嗎?
答:不需要,除非你特別喜歡它。不過,在開始階段最好還是進行這種想像練習,後面就不太需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