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地球引力作用下的身體各部位的沉重感

2020-11-03 大日老師



問:接下來呢?

答:接下來好好感知自己的身體,包括早上剛剛醒來的時候,最好感知幾分鐘再下床活動,不要一睜眼立刻下床。

問:具體如何感知身體呢?

答:首先,花幾十秒到一分鐘時間感受地球引力作用下的全身的沉重感和緊繃感,也就是說,整體上感受身體的重量。

為了更好地感受地球引力,我們可以想像:「現在舒服地躺在床上睡覺是一件特別幸福的事情,幸虧地球在『吸住』我,不然,我就會掉落在太空中,那就太可怕了。」如此想像的時候,你的心中可能會立刻萌生一份幸福的感覺,說不定會下意識地緊緊抓住床欄……

接下來,想像著地球突然間失去了引力,你處於失重狀態,感覺身體輕飄飄的,不再沉重,特別輕鬆,非常舒服。然後,放鬆全身,順序是從上到下,也就是從頭到腳。



問:真正的失重狀態是怎樣的?

答:《邵恆頭條》裡有一篇文章,標題是「生活失重怎麼辦?看看太空旅行」,這篇文章就介紹了當我們在失重狀態下活動比如做飯,是多麼艱難的事情。

「由於沒有重力,所有東西都會隨時飄起來。所以連最基本的切菜、準備一頓飯要費九牛二虎之力。

有一位女太空人曾經嘗試在太空做飯。她的切菜板,是一個被膠帶粘在板子上的塑膠袋,要在塑膠袋裡切菜,要不菜就跑了。比如切洋蔥,切下來一半,要先粘在膠帶上,以防飄走。切完的碎塊,她想裝在一個錫箔袋裡加熱,但就這個動作也得弄半天,因為碎塊都『粘』在她手上,沒有重力啊,掉不下去。攪拌也會遇到一樣的問題,所以打雞蛋也特費勁。最終,一頓飯做了好幾個小時。

所以,航天員重要把吃飯這件事儘量簡化。比如,為了輕便起見,太空食物都是脫水之後密封的。而且很多都是糊狀食物,方便擠出來但又不至於四處漂浮。」

問:所以,在失重狀態下,我們很難生活。

答:應該是吧。不過,我們睡覺時想像一下還是可以的。

問:每次睡覺時,都需要進行這樣的想像嗎?

答:不需要,除非你特別喜歡它。不過,在開始階段最好還是進行這種想像練習,後面就不太需要了。


相關焦點

  • 離地球多遠就感受不到地球的引力了?
    關於這個問題,很多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以微觀粒子的重力大小作為引力最小值,並以此來判斷地球的引力範圍;有的以地球年齡作為引力傳播的時間,再計算出距離。有的提出改變參照系來擺脫地球引力,有的乾脆說無論多遠地球都有引力,但又說不出原因……,心下都覺得不太滿意。
  • 長安引力:你的身體不會說謊
    人們常說:身體不會說謊。倘若從身體感受的角度評價一輛汽車,結論會簡單明了。以長安引力為例,雖然不同年齡段的車友對於其大膽前衛的設計接受度不盡相同,但如果說到舒適度,相信多數人都會給出高分。為什麼這麼說呢?
  • 火焰上升的本質原因,是地球引力的作用!引力不是向下嗎?
    而其上升的原因為何會與向下作用的引力有關?先看下面這張圖片。火焰不同形狀的間接原因上圖中的火焰形狀分別呈現出了「淚滴形」和「球形」,左邊的情況是在有引力的作用下形成的,也是我們大家熟悉的火焰,而右邊的形狀是在國際空間站的失重環境下形成的。它們為什麼會表現出不同的形狀呢?相信你肯定聽過下面的解釋。
  • 引力既然很厲害,為什麼天天在引力作用中的人沒被撕碎?
    現在科學認為,宇宙中存在四種基本力,即強力、弱力、電磁力、引力。我們所有能夠看到或者不能看到的一切物質和現象,都是在這四種基本力控制下運動變化著的。人在地球上飛不起來,跳高只能很有限,這就是引力重力在作怪,地球圍繞著太陽轉、月球圍繞著地球轉,也是引力在起作用。任何人都無法違背引力定律,因此影視和一些文學作品、傳說中的飛簷走壁、水上漂都是扯淡,是違背科學原理,不可能出現的,如果有出現了只能是投機取巧弄虛作假的騙術。
  • 從零學起——詳解推土機各部位名稱及作用
    從零學起——詳解推土機各部位名稱及作用 2012-02-01 13
  • 為何人體感受不到地球強大的引力,而月球卻被吸變形?
    (在下文中,萬有引力公式裡的G為引力常數,取值為G=6.67×10-11N·m/kg,而重力公式裡的G為物體受到地球的重力)。萬能的萬有引力定律告訴我們,引力是質量的固有本質之一,每一個物體必然與另一個物體互相吸引,而這兩個物體相互吸引的力的大小與這兩個物體的質量成正比,而與它們之間的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 小行星掠過地球距離多遠就會被引力拉下造成災難?
    隨著距離太陽越來越遠,在太陽引力拉拽下,還會越來越慢,但其初速度一直是大於太陽逃逸速度的,因此它最終能夠飛出太陽系,飄向遠方。太陽是太陽系的老大,質量佔有了整個太陽系的99.86%,地球質量只是太陽的33萬分之一。既然引力大小是由質量決定的,與質量成正比,太陽的引力都捕獲不了小行星,何況地球?
  • 看圖學話:如何用英語描述身體各部位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口語>實用口語>正文看圖學話:如何用英語描述身體各部位 2013-01-04 17:14 來源:新浪微博 作者:
  • PUBG武器數據:武器對身體各部位不同的射擊準確度
    PUBG武器數據:武器對身體各部位不同的射擊準確度
  • 火焰也是一種物質,同樣受到地球引力作用,為何它的方向朝上呢?
    當我們看到一個物體發生了燃燒,會看到物體的外圍有火焰的存在,而在沒有外界風力幹擾的情況下,我們看到火焰總是朝著上部運動的,但是按照萬有引力的規律,任何物質都會受到地球向下的引力作用,難道火焰不是物質,不會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嗎?其實,火焰從本質上來說也是一種物質,是一種處於等離子態的物質。
  • 血管堵沒堵,摸一摸這些部位就知道!佔兩個,要警惕血栓了
    當血栓徹底堵塞血管之後,就會對血液流通造成阻礙,導致大腦、心臟等重要部位缺血,最終引起心血管疾病出現。所以,對於血栓應絕對重視起來。想要知道你的血管是否通暢無阻,摸這五個地方就能感受出來!1、摸摸你的手腕想必大家都知道,通過摸手腕就能感受到自己身體的脈搏跳動。正常人脈搏和心率處於一致的狀態,每分鐘大約跳60-100次左右,且跳動模式非常規律。
  • 引力與自轉有關係嗎?如果地球沒了月亮的引力,你我還會存在嗎?
    地球質量是月球質量約81倍,地球的引力當然就比月球大很多了。在天體表面,作用於物體上的引力主要以重力方式出現,根據引力定律得到的重力公式為:g=MG/r^2。這裡g為重力,M為天體質量,G為引力常量,r為天體半徑。我們知道,地球半徑約6371000米,月球半徑約1738000米。根據重力公式,可得到地球表面重力g≈9.8N,月球表面重力約1.62N。
  • 海星身體各部位溫度不同 可通過斷臂來調節體溫
    他們發現每一隻海星身體中間部位的溫度要比五隻臂膀的溫度低3攝氏度到5攝氏度。如果其身體中間部分的溫度超過35攝氏度,那麼這隻海星就會死亡,這是因為海星的重要器官在高溫下無法發揮作用。然而它的肢臂可以承受住高溫,維持35攝氏度左右的溫度長達幾天,隨後就會變軟、脫落。研究隊伍無法確定海星是如何管理身體不同部位的溫度。
  • 如果沒有引力,地球會不會飛向太陽?
    首先一點,這個問題是以我沒在地球的嘗試為出發點的,畢竟在宇宙的空間中是沒有方向之分,所以也就不存在上和下。那我們在地球之所以有上下之分,是因為我沒受到了來自地心的引力。藉助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則是地球的質量使得時空產生了彎曲,也就是產生勢能。所以當我沒靜止不動時,就會在勢能的作用下往下掉,這也就是我們認識中的下方。
  • 各星體為什不會突破引力完全合併成一體?
    相同轉速下,半徑不同,單位時間經過的距離是不同的,外圈的離心力大於內圈。那麼一個星體,它在自轉的過程當中,內部不同部位的離心力大小是不同的。那麼理論上就會因離心力的不同而產生不同位置的物質交換。所以,我推測,宇宙球體的圓形都是因為自轉,本體受到不同的離心力的作用而形成的。所以,如果球體足夠大的時候,他的整個形體一定是圓形的,至少是近圓形。 一方面,星體在自轉的過程當中,對自體會有一個離心力;如果它的質量足夠大的話,因為旋轉,對外體,而會形成一個引力,有一個引力範圍。球體越大,旋轉的速度越快,它的吸引力就越大。
  • 實用英語 - 身體的各部位用英語怎麼說
    話不多說,今天桃妹給大家帶來是有關身體部位的英語單詞,對於日常表達非常實用哦,還是一邊看圖,一遍記憶吧!下巴mouth嘴巴chin下顎關於身體的英語單詞palm手掌wrist手腕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圖片不多,但是對應的英語單詞有些大家可能都沒見到過,看著圖片大家可以對照記憶下,
  • 引力產生的假說,也許是真的如此魔幻
    >行為也極端困難,除非引力的量子行為跟宏觀行為有巨大的不同,比如如果存在微觀的額外維度,引力在量子效應可能回比直接從宏觀估計的要大許多.現在普遍認為在Plank能標下(10^19GeV)引力和其他相互作用是統一的.會有某種「終極理論」可以描述統一起來的相互作用.我們現在的標準模型很顯然只是一個低能下近似正確的有效理論.
  • 在潮汐力的作用下,是地球逐漸遠離月亮,還是月球正在遠離地球?
    如果我們要研究地月系統在太陽系中的運動,就需要把地球和月球看作一個整體;而如果要研究地球或者月球這個地月系統中的部分物體的運動,則要首先將地月系統本身作為一個不運動的整體,然後研究地月系統各個組成部分的相對運動,也就是內部運動。那麼從地月系統的運行規律來看,它們本身是一個整體,在萬有引力和離心力的共同作用下,地球和月球共同圍繞著共同的質心運動。
  • 暗能量不僅存在於宇宙,更存在於我們的身體中
    人體神經,神經是人體重要的構成部分,我們大腦能夠瞬間感覺到身體的各個部位,主要在於人體神經的傳輸作用。人體神經就像一張巨大的電網,由各種線路組成,而一切感知是通過粒子電磁傳輸。如果沒有粒子電磁,我們的神經什麼也傳輸不了,大腦什麼也感覺不到。大腦是各種電磁運動的總指揮中心,神經是各種電磁的有線傳輸線。
  • 拉格朗日點:能夠使一個小物體在兩個天體引力作用下保持穩定
    拉格朗日點是指受兩大物體引力作用下,能夠使小物體穩定的點,也就是說一個小物體在兩個大物體的引力作用下在空間中的一點,在該點處,小物體相對於兩大物體基本保持靜止。「鵲起」號中繼星正是處於這個點上,它便能相對於地球和月球兩個天體之間保持靜止,不會因為自轉是偏移導致信號無法接受。